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預計中國與歐盟將啟動投資協定談判

預計中國與歐盟將啟動投資協定談判

2013/10/16
    預計中國與 歐盟(EU)就11月下旬啟動關於投資協定的談判達成一致。談判的目的是明確對雙方企業投資的保護以及擴大可投資領域等。歐盟與中國在加強貿易和投資關繫上意見一致,但圍繞中國限制外資等協定的具體內容,雙方在認識上仍存在分歧。

 
歐盟負責貿易談判的貿易專員德古特在在闡述與中國簽署投資協定的意義時強調稱「這將成為構建與中國的長期互惠關係的重要開端」。這將是歐盟首次啟動與中國的投資協定談判。

  歐盟委員會相關人士10月15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盟18日將在盧森堡舉行貿易部長會議,在該會議上啟動與中國投資協定談判一事獲批「不存在困 難」。如果28個成員國全體一致予以批准,談判開始的準備將就緒。歐盟與中國計劃11月21日在中國舉行首腦會議。屆時有望正式達成協定。

  據另一位歐盟相關人士透露,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11月19日前後將在日本與安倍晉三舉行首腦會談後訪問中國。

  不過有分析認為,圍繞投資協定,歐盟與中國之間在認識上存在分歧。多數歐盟成員國已經單獨與中國簽署了投資協定。中國希望將各個投資協定在歐盟層面統一,以便中國企業在歐洲開展活動之際無需再單獨確認與各國的協定。

  另一方面,歐盟方面則有更大的野心。希望通過與中國的投資協定,敦促中國開放限制外國企業進入的投資領域。具體而言,將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和部分製造業等領 域。這些領域存在對外資的限制,外資只有與中國企業進行合資才有可能被認可。歐盟委員會貿易專員德古特表示,「(投資的)所有領域都將納入談判範圍」,但 布魯塞爾的貿易相關人士認為,「中國方面並不希望談判涉及到這個層面」。

  隨著歐盟和中國的貿易與投資關係日漸緊密,在太陽能電池板和通信設備等領域,貿易摩擦也在加劇。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等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存在較深的質疑。歐 盟原則上只與在政治和社會理念上具有相同認識的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此認為應啟動與中國FTA談判的意見仍是少數。

    (禦調昌邦 盧森堡報導)





「中國經濟5年內將變」

2013/10/17
     「負面影響可能在5~6年以內顯現出來」,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10月15日在韓國首爾市內發表演講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如此預測。中國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帶來了經濟效率的提高和住宅等基礎設施需求,並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構成了支撐,但「這種效果正逐漸消失」。

     薩默斯因放棄了美聯儲(FRB)下一任主席候選資格而受到關注。在談到美國經濟時他表示,「(美國)政府過於關注債務的增加,卻未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還表示「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重要」。關於提高債務上限問題,薩默斯稱美國「應該可以迴避債務違約」。

    (小倉健太郎 首爾報導)
美國前財政部長 薩默斯








日本也要化解產能過剩

2013/10/17
     近日,中國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解決各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目標。而對岸的日本也在實施相同的舉措。

     日本政府向15日召開的臨時國會提交了《產業競爭力強化法案》,該法案中包含了促進企業重組的稅制優惠政策。為了擺脫通貨緊縮,日本政府將通過該法案來改 變目前供給過剩局面,同時通過放寬限制來激活經濟、創造需求。不過,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產業界,政府的作用越來越小,因此該法案將產生多大效果仍是未 知數。

     日本經濟產業相茂木敏充在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為了加快產業的新陳代謝,希望促進企業的業務重組」。

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
     而其中一個焦點是化解企業的設備過剩。日本造船行業的國內的總產能為2000萬噸。然而,不僅日本國內需求不斷減少,與新興市場國家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2012年的訂單量僅為885萬噸。家電行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液晶電視機方面,韓國已集約至2家廠商,而日本國內仍有超過4個廠商在競爭中相互消耗。

     重組將減免法人稅

     據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計劃化解石油精煉、家電、造船、鋼鐵和化學行業的供給過剩局面。上述行業均陷入了全球性的供給過剩。和海外企業相比,日本企業在規模和盈利能力方面都相對遜色。

     此次的產業競爭力強化法案中新加入了在法人稅方面的優惠政策。按照現行稅制,如果因與同行其他公司整合而剝離虧損部門,雖然虧損額將會減少,但法人稅的納 稅額反而會增多。而按照新制度,企業最多可將新公司出資、融資額的70%記入費用,因此法人稅負擔基本上不會增加。

     雖然新制度規定整合後的新公司如果連續3財年實現盈利,則需要繳納之前被壓縮的法人稅。不過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負責人則表示「將通過當前的稅負減輕來促進重 組」。預計明年最終出台的強化法案將把「5年內將總資產利潤率(ROA)提高數個百分點」列為享受稅制優惠的條件。

     在企業負債過多問題引發關注的2003年,日本政府也曾在《產業活力再生法》中引入了企業重組時減輕註冊稅的政策。而此次則加入了減稅效果明顯的法人稅優惠政策。

     能否擺脫通貨緊縮?

     據日本內閣府統計,日本今年4~6月期在經濟中的供給過剩部分已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日本政府之所以出台強化法案,主要是因為認為供給過剩引發的企業間價格競爭激化妨礙日本擺脫目前的通貨緊縮狀況。

     日本造船工業會會長佃和夫表示,在日本產業界,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通過合併拆分或併購實現重組是大潮流。不過,由於政府主導的企業重組也存在保留效率低下的業務的情況。

     日本政府在2003年依據《產業活力再生法》實施的第一個案件就是從側面推動日立製作所和三菱電機的半導體部門進行整合,並成立了瑞薩科技。不過,在時隔10年之後,瑞薩的業績依然低迷。去年「產業革新機構」不得不向瑞薩注資1000多億日元。

     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分析師熊谷亮丸指出「促進企業重組,不僅需要在稅制上提供優惠,還必須放寬企業用人限制。如果不能順利實施裁員,企業將很難下決心重組」。

     另一方面,由於新興市場國家擴大產能,全球化的供需平衡對日本國內物價的影響也在增強。有觀點認為,即使通過政府主導來促進企業重組,也很難擺脫通貨緊 縮。摩根大通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菅野雅明指出「要想對抗中國等國,必須培育海外企業無法與之競爭的高技術產業」。





中國需求下滑導致纖維材料國際價格下降

2013/10/17
  用於服裝和內飾產品的纖維材料的國際價格正在下跌。以作為合成纖維代表的聚酯和天然纖維的代表棉花為例,中國的春季服裝需求呈現增長乏力的態勢。而其背景則是對歐洲出口的復甦緩慢。此外,聚酯還受到作為原料的原油降價的影響。

用於布料和填充棉的聚酯短纖維現貨(即時購買)價格目前約為每千克1.46美元,比上月下降0.04美元(2.7%),比去年同期下降0.7%。在看 作為棉紗原料的棉花,指標性的紐約期貨市場國際價格(近期合約)在每磅(約453克)83.5美分左右,相比90美分大關以上的8月中旬行情下降了7%以 上。

  在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中國,需求呈現增長乏力態勢。往年的這個時期,用於明年春季服裝的紡織品採購通常會出現增加,但一家日本商社稱今年的「棉線和棉花的銷售勢頭不如往年」。

  這是因為作為中國服裝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歐洲的需求增長緩慢。據日本化學纖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1~7月,中國對歐洲紡織產品的出口額為272億美元。 雖然相比出現大幅下滑的去年有所回升,但與兩年前相比則減少了15%。另一方面,中國合成纖維生產則以每年超過7%的速度增長,這導致了供過於求。

  需求增長乏力的情況在作為冬季服裝原材料的丙烯纖維上也非常突出。雖然今年冬季的需求期已經過去,三菱麗陽表示,「由於流行趨勢變化等原因,主力產品毛衣的需求未見明顯增長」。
廣東省內的一家製衣工廠


  聚酯的原料也在降價。作為主要原料的高純度對苯二甲酸的亞洲現貨價格為每噸1040美元,與創出近期最高點的8月上旬相比降低了6%以上。此外,作為 次要原料的乙二醇也下降了約4%。這是因為原油價格漲勢在9月以後告一段落,同時「受貨幣貶值影響,印度的合成纖維原料進口出現放緩」(商社)。

  在棉花主產地美國,棉花收割已經全面展開。但由於美國政府機構關閉造成的影響,用作採購參考的出口訂單額和供求報告等數據的發佈均被推遲,日企東洋棉花表示「採購變得更加困難」。

  國際價格降幅很小,因此目前對日本紡織品行情造成的影響仍然有限。不過,日本國產產品受日元貶值影響曾進行提價,因此一家日本合成纖維廠商認為,「如果國際價格進一步降低,日本國產產品的高價感將加劇,因此降價壓力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