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5, 2013

斯大林如何对在苏华侨实施大清洗

斯大林如何对在苏华侨实施大清洗

2013-10-02 第0220期

 

http://view.news.qq.com/intouchtoday/h0220.html

斯大林的苏联是何等“恐怖”,“肃反”和“大清洗”之下,多少人身系牢狱命丧黄泉,国人想必已耳熟能详。但当时在苏华侨处境如何,似乎很少被谈及,本期专题就简要介绍下他们的命运变迁。 

苏联建政初期就开始对在苏华侨进行打击和限制

苏联成立之时境内有数十万华商和华工

苏 联建立之时,在其远东地区定居的华侨大概有15-20万人,主要为商人和劳工。华商多为做小生意的、开洗衣房的,也有做面包、针织品和皮包等生意的,他们 在远东地区非常活跃,据统计,在远东城市的全部业主当中,中国人占37%。而华工则基本上是体力劳动者,如装卸工、搬运工、矿工、制革工和食品业工人等。 此外每年还会有7.5万到20万季节性劳工在春季进入苏联境内工作,冬季带着工钱返回中国。苏联建立初期的国内战争造成华侨人数锐减,1926年的人口调 查显示,“革命风暴和内战结束以后,有10万中国人继续留在苏联,其中大部分(7万多)集中在远东地区”。

1920年代苏联的集体化对在苏华商造成了严重冲击

刚 开始,苏联革命并没有对这些人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但随着苏联激进集体化措施的推行,旅苏华人中的企业主、商人、地主、富农群体开始受到冲击,他们被当作 “剥削阶级”,遭到逮捕并被遣送回国,或者与苏联人一样被发配到偏远地区,其财产全部被苏联当局没收。据当时中国领事的文献记载,“他们被指控走私、藏匿 武器、非法越境、出售鸦片、从事间谍活动等等。苏联司法部门经常不对案件进行侦察和审判,有时干脆没有任何指控就进行处理。”同时,伴随着这些侨民的被捕 被驱逐,由这些侨民组成的各种商会、民族协会等组织也被苏联当局取缔了,所有这些团体的代表、副代表和董事会的许多成员遭到逮捕和审讯,这些组织的文件、 金钱和财产同样被没收

中国领事馆抗议苏联当局欺侮华商,对方虽有收敛但仍扣押大批华商

眼 见华侨受此欺侮,驻苏中国外交官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们很快向苏联当局提出抗议并努力营救被捕华侨,中国政府的介入虽然成效不大,但华侨被镇压的程度毕竟 还是有所缓和。据1927年10月来自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中国领事通报说:“苏维埃政权根据自己的经济政策严厉地对待中国商人。在这里逮捕了他们并按照莫斯 科政治局的决定将他们流放到了荒野地区,流放到了纳雷姆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按中方的请求,法庭重审了他们的案情后,对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用驱逐出境代替了流 放。”之后,被捕的一些华侨被释放了,财产(除武器外)和钱也退还了。但仍有很多人被继续扣押,仅据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中国领事1928年通报当地的情况 说:“至今被逮捕的中国人中关监牢的有360人,在警察局有86人,被边防军扣押的有120人。没收商品共计8万元,这里经抗议后归还物主的未计入内。”…[详细]

此外,苏联当局还采取措施要将华工“挤压出边区”

华 商的日子不好过,在苏华工的情况也没有好多少。与对华商的阶级敌视不同的是,苏联在考虑华工问题时更在乎国家管理和社会秩序。面对大批季节性华工常年穿梭 于中苏边境,远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仅“无法对这种游民运动的规模提供任何情况”,而且觉得华工以工资和贸易利润形式携带大量资金出境是对苏联经济的损 害。在1927年在第二届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就有人抱怨说:“关于无护照者在我们这里是个大问题,每天都有许多中国人和朝鲜人越境跑过来,按我们的法 律,我们很难同他们斗争,很难控制这些蜂拥而至的无护照的中国人。他们来到我们这儿,不问任何人就在城里和区里安营扎寨,不经任何允许就从事农活,按照苏 维埃法我们又不能将他们赶走或送去劳改……这些外国人当中还有许多刑事犯罪分子,如果今天将他送回国,那么明天他又会出现在这里,没完。换句话说,我认为 惩罚措施太软。……如果那个或另外的外国人未持护照,随心所欲来到我国领土上,那么应按管理条件将其遣送出境。”
面 对这种情况,1926年1月5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会议决定:必须“采取所有可行的措施,禁止中国人和朝鲜人流入苏维埃领土”。会议认为,中国人和朝鲜 人的流入是“严重的危险”,因此对远东地区的华人要实行将其“挤压出边区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完善证件管理制度,加强边界警戒等。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是非常严厉的,以至于苏联人自己都感觉有些过火,据第三届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称:“我们的法庭对待中国人并非永远像对待俄国人那样一致。可以举 出一连串的例子,当我们的无产阶级法庭,在判处犯了与俄罗斯罪犯同级罪的中国人时,要比俄罗斯人重得多。”…[详细]

20年代末期中苏交恶,苏联对华侨的控制更是变本加厉

20 年代末30年代初,中苏关系受蒋介石“清党”反共和中东路事件的影响迅速恶化,这导致本就处境尴尬的华侨生存更加艰难。1928年1月,蒋介石转向反共 后,中国驻尼古拉-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领事通知北京:“自从共产党人被从南方赶出后,苏方对待当地中国人的态度更加恶劣了,去年12月在我市许多中国商 人被捕。”之后中国外交代表向苏方提出了抗议,苏方回答说:“这些人当中有政治嫌疑犯甚至有秘密派来的特务,我们不得不实行逮捕。”1929年中东路事件 的爆发,华侨更是被敌视,据当时在西伯利亚工作的师哲回忆说:“中国人在西伯利亚,大多数是小商贩、手工业者和工人……中东路事件后,苏联政府对旅苏华人 从业加以各种限制,使他们难以立足,纷纷返回国内。到1931、1932年时,全苏联华侨比多的时候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详细]
在西伯利亚务工的中国建筑工人在西伯利亚务工的中国建筑工人

“大清洗”运动使苏联华侨遭遇毁灭性打击

“九一八”后,为防止日本间谍渗透,苏联开始将中国人迁出远东地区

就 在在苏华侨处境不断恶化之际,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随之逼近苏联边界。1932年,日本扶植建立了伪 “满洲国”,而那些来往中苏边境的季节性华工瞬间成了伪“满洲国”的国民。日本的这一系列扩张措施让苏联倍感威胁并很快做出反应:一方面开始在远东修建防 御工事区域体系;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日本间谍的渗透和中国人借苏联的领土反日,苏联当局开始加大力度限制日本人、朝鲜人和中国人越境流动。
为 了防止日本奸细,苏联当局在远东地区开始清除一切可能与日本和伪“满洲国”有关系的人员,许多中国人被怀疑可能是日本特务,他们的财产被没收,其中多数人 被迁往中亚,而另一些人则以“间谍嫌疑”、“走私犯”、“越境犯”等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送进了劳动营。为防止中国人利用苏联抗日,一些被迫撤到苏联境内的中 国抗日战士也成了被怀疑和逮捕的对象。比如后来成为公安部办公厅主任的姚艮就是1932年8月去苏联给抗日义勇军筹备军火时,被苏联保安部门以“日本间 谍”罪名逮捕入狱并送劳动营的,据他回忆劳改营的生活说:“1933年8月初,我和一批中国‘泽克’(俄文罪犯的谐音)以及苏联上千名劳改犯被送往远东黑 龙江下游。由于劳动地区的偏僻和艰苦,无需特别看管,那些‘泽克’们是很难逃跑的……1936年7月,所有的中国人又被棚车装运到巴勒哈什北边的矛音特车 站铁路工地,修筑卡里甘达-巴勒哈什湖铁路。在押解途中经过沙漠干旱地区,曾连续在三天的高温中没有喝到水,饱受干渴的折磨。修路工程完成后,中国“泽 克”被装进带锁的棚车,由内务部押解部队押送,到北极之城瓦尔士特集中营。在那里我当了矿工,深入地下挖煤。……几年来在劳动营中,我经历多次九死一生的 灾难。在北极劳动营当矿工,深入地下上百米采挖煤矿时,矿井突然冒水,我和几位中国‘泽克’埋在地下九天才被营救出来。此外,在劳动营和押解转递过程中, 还常常会发生俄国流氓抢劫和殴打中国人的事,此时也不止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拼死去和他们打斗。这一切总算过去了,万幸地活着出来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 和记得那些葬身异国的同胞呢?……1938年4月,我乘火车抵达边境。在出关时,我再次受到苏联边防人员满怀敌意的盘查和嘲讽,仍然被当作了间谍,只不过 是劳改了五年三个月,如今被释放了而己。”由此可见,当时被逮捕的中国人还是有不少的,而且这些人在劳动营经历了种种非人的待遇。
而 随着远东局势越来越紧张,苏联对日本间谍的行动也越来越敏感,进而对中国人也更加不信任。1937年4月23日《真理报》刊登了关于日本谋报机关在苏联远 东活动的文章,文章称被日本秘密局派到那里的中国和朝鲜族特务“伪装成这个区的当地人”。随后,当时海参崴一次党代表大会的通报称:“在朝鲜与中国的劳动 群众里,钻入了不少极坏的反革命分子,他们在那里进行自己的工作。”有此判断必有所行动,从1937年开始,苏联当局决定将中国和朝鲜人从远东迁移出去, 其中有8千中国人和18万朝鲜人被迁往了苏联西部,此外还有1.1万中国人和2500名朝鲜人被逮捕。这部分华人和一些中俄混血人后来多数被遣返回中国新 疆,据估计,在1932-1937年中,经伊犁回国的中国侨民有9000余人,经塔城回国的有10000余人。…[详细]

苏联“大清洗”期间有很多华侨被逮捕、杀害和驱逐出境

如 果说1930年代初期苏联对华侨的措施还算“温柔”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大清洗”对华侨而言几乎就是灭顶之灾。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中,苏联当局把还留在 远东的华侨当作“反革命民族分子”和“有害分子”,把他们逮捕、杀害或发配到西伯利亚高寒地带去服苦役,以至于像海参崴这样曾是华侨聚集的地方,最后竟然 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我真係屌你老母中共,明明海參崴係中國領土......俾你出賣完蘇俄就變左係華僑聚居,咁撚樣洗人腦)据当时在莫斯科被捕后来在劳改营服役的中共党员马员生回忆说:“1939年夏,一批中国人约有一百多,坐船路过农场到沃尔库特去…… 从谈活中,知道他们大部分是从海参崴来的。据说,日本占领武汉后,苏联开始对在海参崴及其附近一带的中国人,进行大规模迁移或逮捕,很多人被送到中亚细亚 地区,有些被判刑八年、十年,还有十五年的,有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分子,有害分子等。他们都是侨居在海参崴及附近的人。……范文,山东掖县人,原在海参 崴做生意,他被判刑期八年,是社会有害分子。”另据一位在苏联解体后去外兴安岭的黄佳介绍说:“在外兴安岭的结雅斯科附近农庄,遇到了三位中国老人。其中 一位已八十岁了,是烟台福山县人,叫张德魁,见到我们两位中国人哇哇大哭,‘可见到祖国亲人了!’(半个世纪没有看到从中国来的人)他们是1938年从海 参崴被清理赶出来的。‘家口’(老婆孩子)给轰到哪里去了,是死是活?他们都不知道。他们8名中国男人,被发配到这高寒地带,密林深处,那5人已先后故 去,现在只活着他们3人。”此外,还有很多中国人被杀害,据俄罗斯2010年的消息,俄方志愿者在挖掘政治大清洗牺牲者尸骨过程中发现了中国人的遗骸,初 步推断这些中国人是在1937年清洗治安混乱街区过程中被杀的。…[详细]
除 了“有害分子”之外,“大清洗”中最常用的罪名便是上面提到的“日本间谍”,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被怀疑是“日本间谍”,据马员生回忆说:“有两个中国女 犯人,二十多岁,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和日本人打过仗。都是1937年被派到莫斯科学习,1938年忽然被捕,说她们是侦探,劳动改造五年。……一个山东老 头,五十多岁的郭金玉。他自称从山东出来到东北黑河地区金矿里做工,上山,后来漂木排,被冲到苏联边界。被捕后,也以侦探嫌疑判劳动改造八年。……还有个 奉天人,原是学生,后来参加了抗日,因想逃脱日本人的压迫,跑到苏联,被判侦探罪十五年。”还有中共党员李正文、吴先清(女)等5名中国人,也是在 1937年被以“日本间谍嫌疑”罪名逮捕,之后被发配到西伯利亚靠近北极圈的一个劳改营服役,在严寒下从事挖煤、挖坑、砸石头、盖房等超乎体力的劳动。后 来吴先清等先后在劳改营里惨死,李正文若不是有幸得难友姚艮全力帮助,恐怕也必死无疑。更有甚者,有中国边民前往苏联境内城镇购买日用物品,也被安上“日 本间谍”的罪名逮捕判刑。…[详细]
此 外,还有形形色色的罪名被安置到华侨头上,据李立三的夫人李莎回忆说:“我们出版社的两个中国同志,其中一个因为编辑了一本“有明显托派思想”的书,被投 入了监狱,就再也没有出来。另外一个在‘肃反’扩大化时期被捕,最后惨死在苏联监狱中。”甚至有人到死家人都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罪,比如中国的左翼戏剧 家朱穰丞,据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说:“他曾在‘莫斯科小剧院’当过助理导演。1936年在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失踪。从此就和国内(包括他的妻子)断 绝了消息……全国解放后,他在德国结婚的一位德籍夫人到上海来找我,对我说朱穰丞1936年离开莫斯科后,她一直认为他已经回到中国,担任秘密工作。到 1955年,袁牧之才含着眼泪告诉我,朱穰丞在1936年苏联肃反时失踪,肯定已不在人间。”朱穰丞究竟是怎么死的,谁也讲不清,直到半个世纪后的 1989年,由于其家属要求调查此事,苏联才发来了平反书。
就这样,经过“大清洗”,远东地区的华人社区被彻底扫荡一空。可以确定的是:到20世纪40年代,远东地区基本已经没有中国人了。

华侨内部的相互倾轧也让不少自己人受害

不 可忽视的是,这些受害者中有不少中共党员,特别是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中国留学生。据张惠卿介绍李正文的情况时提到:“在劳改营里,李正文见到了不 少中国政治劳改犯。一位叫张北的东方大学学生告诉李,他被特别会议判了八年刑,并说莫斯科东方大学绝大多数学生都被捕了。李还碰到了被特别会议判刑二十年 的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成员陈郁同志。据陈告诉李,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中大部分人被捕了,都是由特别会议秘密判刑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不等,现在 都分别在几个劳改营里服役。”
而 这些被“清洗”的中共党员中,有很多人是被自己人迫害的。比如1937年11月11日斯大林接见王明、康生等人时,王明在斯大林面前告了俞秀松、周达文、 董亦湘等人一状。斯大林立即下令查办,不久周达文、董亦湘在伯力被捕,俞秀松在新疆遭到逮捕并遣送到苏联。之后,王明又发文章诬蔑三人反动、反共,说“俞 秀松、周达文、董亦湘是在苏联的中国托洛茨基匪徒、日本的奸细,列举他们托派的所谓种种罪行”。据此苏联《真理报》也刊登文章指责三人是托洛茨基分子。随 着苏联肃反运动中的“大清洗”,三人相继被迫害致死。1958年,由于董亦湘在苏联的妻子申诉,苏联远东军区军事法院予以了平反,恢复了名誉。俞秀松、周 达文等也相继得到了平反。
另据李正文回忆,他被逮捕也是自己人害的:“我们中国在共产国际 的代表,除了王明、康生等一小撮专门诬陷别人的坏蛋,因诬陷有功没被捕外,其他人基本上都被捕了。据我记得,有李立三、陈郁、郭绍堂等,还有中山大学的全 体中国学生,如苏飞、王千、张北等。在麻拉霍夫卡国际招待所和我住在一起的四男二女,除了一个女的王明分子每月写一次诬陷报告而受到奖励外,其他五人,先 后都被捕。我和吴先清同时最后被捕。那位女王明分子的诬陷信,被我们抓住过一次。其中就有写我的。”…[详细]

50年代中国外交人员曾接到受难华侨求助,但“为了中苏友好大局,无法救助他们”

华 侨被捕后,经历过北极地区残酷的流放、战后能够返回原住地的幸存者寥寥无几。即便那些幸存者也没有逃过劫难,据李随安引述一位50年代赤塔中国领事馆工作 人员的回忆说:“50年代的中苏蜜月时期,他曾接待过一些遭受过苦难的华侨,听过他们含泪的诉说。与那些被枪毙和被驱赶到偏远地区的中国人相比。这一部分 华人属于‘幸运’的一类——超强度的劳动,没有人身自由。他们之所以得到苏联当局的‘关照’,是因为他们有一门技术或专长。他们被打发到集体农庄后,不知 怎么的就欠下了这个农庄一大笔钱。他们一年到头地干着没完没了的活儿,但就是还不清这笔债;还不清债,就休想离开这个农庄。集体农庄的头头们把他们盯得死 死的,想跑也很难。再说,在苏维埃的统治下,所有的农庄都一样,跑到另一个农庄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幸运’的华人华侨被苏联当 局变成了现代的农奴。他遗憾地说:为了当时中苏友好的大局,他作为中国外交人员无法救助他们。”…[详细]
当年退入苏联的东北抗联战士,后来很多人也被逮捕。当年退入苏联的东北抗联战士,后来很多人也被逮捕。
参 考资料:【俄】拉林著,阎国栋译《俄罗斯华侨历史概述》;刘涛、卜君哲《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华人华侨(1860-1941年)》;【俄】拉林《华侨在苏 联》;师哲口述,师秋朗笔录:《我的一生——师哲自述》,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姚艮《风雨人生八十年》;布盖、瓦达:《驱逐“俄罗斯”朝鲜人史略》, 《人民友谊》1992年第7期;马员生《旅苏纪事》,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李随安《评<中国人在俄罗斯>兼论其他》;王旭烽《神秘的红色 女间谍——吴先清·紫罗兰》;李莎,李英男,姜涛著《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夏衍著《懒寻旧梦录》;孔海珠著《左翼·上 海:1934-1936》;张惠卿《我所知道的李正文》;《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董亦湘》;李正文《苏联肃反扩大化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赵俊亚《旅俄华人 研究》,等。

结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更何况他乡异国生逢乱世,在苏华侨有此苦难也可想而知,但愿此等悲剧莫再上演!

 

 

 

 

斯大林清洗30万远东中国人

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物资和武器上对中国进行了援助,但是在国内却大规模迫害居住苏联远东的华侨华工,逮捕关押并处决,流放到北极圈任其自生自灭者不下三十万人。
七 七事变后,特别是在日本占领武汉以后,斯大林认为中国事实上已全面亡国,因此加大了对远东中国人政治迫害力度,把远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 国客商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务,分别判刑数年到十多年。幸运的被发配远离日本占领地的中亚无人烟地区的青山脚下,更多的 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去服苦役。海参崴这样的城市,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
斯大林对远东华人赶尽杀绝
十 月革命前,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中国人的店铺林立。据莫斯科一位汉学家去年在联合国《世界华侨史》广播文稿中提供的研究资料:十九世纪中叶,海 参崴有一千三百多家中国商店,而俄罗斯才有一千一百多家。“中国人常常骑马把商品卖到周围和偏远的农村。中国货价便宜,很受当地人欢迎”。大批华商、华工 从海兰泡入出境,到海参崴、伯力附近城镇经商或做工。
“每年仅季节性临时工过境的就有 二三十万人。一般是夏季来做工,冬季返回”。“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十五至二十个金卢布,能工巧匠多一倍钱,俄海关允许带回中国一半......”一九 三一年九一八起,苏联对远东边界看管加强了,主要防控中国人进出,利用苏联抗日。日本全面侵占中国,斯大林更不客气了,对几十万华侨、华工的迫害与希特勒 当年迫害犹太人几无二致。
苏共当年对中国男青年迫害尤其严酷。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叫赵福昌的青年,住在距离伯力近五十公里的农村,到伯力买东西,被苏联大兵不由分说地抓走。塞进一间已关押了三十多名中国人的临时牢房。审问时逼他承 认是“日本问谍!?赵答:“不是。我早就在这里住,还有妻子。“。审问者根本不听,挥手带回去。经一位朝鲜人翻译指点:“不承认就会被枪毙。”第二天提 审,赵便承认是日本特务。并编造为日本人刺探伯力的苏联空军数量。由于“态度好”,被从宽判刑十年,发配到北纬六十三度的北极圈的雅库茨克。这里夏季两、 三个月没有黑夜,冬季两三个月无白昼,气温低到零下五六十度。外来人约有一半不久就死去。赵福昌仰仗青壮年,耐受力强,活了下来。“刑满”回到了伯力,一 九六六年谢世。
十多年前,笔者在外兴安岭的结雅斯科附近农庄,遇到了三位中国老人。其 中一位已八十岁了,是烟台福山县人,叫张德魁,见到我们两位中国人哇哇大哭,“可见到祖国亲人了!”(半个世纪没有看到从中国来的人)他们是一九三八年从 海参崴被清理赶出来的。“家口”(老婆孩子)给轰到哪里去了,是死是活?
他们都不知 道。他们八名中国男人,被发配到这高寒地带,密林深处,那五人已先后故去,现在只活着他们三人。我向他们说,中苏关系改善了,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你应当回 老家看看。张说:“老家不可能有人了哇......”我心里很酸楚,依依惜别。好在苏联女人多,这些人都有了老婆孩子。
中共老党员回忆斯大林迫害华人
中 共早期党员河南人马员生,一九二六年被派遣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及列宁学院学马列。与董必武、王若飞是同期同学。但是一九三○、一九三七、一九四九年几次“肃 反”屡屡被捕判刑。原因是他曾经称赞过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托被斯大林搞掉后,就追查同情者。他坐了苏联三十年的牢,一次次被判刑流放,直到一九五五才回 到中国。后经董必武帮助恢复党籍,在富拉尔基东北重型机床厂担任技术处处长。一九八七年出版了一本真实生活的《旅苏记事》,群众出版社“内部发行”。该书 中写道:“一九三九年夏,一批中国人约有一百多,坐船路过农场到沃尔索特去,也因水浅,停在岸边,他们的未来得和我一样。谈话中知道他们大部份是从海参崴 来的。据说,日本占领武汉后,苏联开始对在海参崴附近一带的中国人进行大规模拘捕,许多人被判刑八年、十年,还有十五年的。都给网上各种罪名。”“过了不 久,又发来一小批女犯人,有人告诉我,中间有两个中国女人。我很奇怪,便怀着好奇心去找她们。据她们说,一个中国人叫黄南波,一个朝鲜族中国人姓朴,曾在 东北抗日联军中和日本人打过仗。年龄很轻,都是二十多岁一九三七年被派到莫斯科学习,一九三八年忽然被捕,说她们是侦探,判刑到这里。”“一个五十多岁的 山东老头郭金玉,他从山东来到东北黑河地区金矿做工,夏天到呼玛山上顺黑龙江向下流放木排,他押运的木排被冲到苏联边界。被捕后,也以“侦探嫌疑”判刑八 年。这个人又瞎、又聋、又哑,俄语一句不会。竟然也被判为“侦探”。”
马员生回忆说, 自己被发配时,士兵们把“犯人们”押上木船顺流而下(流向北极),直到船搁浅了,把犯人和一袋土豆种子卸下来,他们就回去了。“犯人们”要自建房屋、寻找 食物,才能生存。马员生看到的,经历的大批犯人和远东地区流放过来的人,能活着回去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远东地区除了华侨以外,还有大批华工,所以至少有 三十万人被全部剥夺了财产、迫害流放,其中二十万以上的人已经被折腾死。这是种族大清洗,种族性迫害!
西伯利亚流放地至今难以生存
现 年五十九岁的瓦西里,是位憨厚老实的技工,祖父早年移居乌克兰,父亲是德国后裔,母亲是乌克兰人,住在基辅。苏德战争开始,他的父母和成千上万的外籍侨民 一道,被装上囚车,押解到西伯利亚离伯力向北三百多公里,在原始森林里没有路的地方,把她们推下车(斯大林交待流放方法,无论用船用车,都是向北极驰到无 路为止,然后将押解人推下车自生自灭)。那是冰天雪地的隆冬,零下四十多度,甚么也没有。人们得用冻僵了的手脚,迅速砍树架屋,才能活下来,瓦西里父母便 死在那里。第二年春天大兵们来看看,有活下来的,命令你生产粮食交公,到时候交不出来就地枪毙。
去 年夏天,我们开着拉达越野吉普,和瓦西里一道从伯力北行三百公里,到埋着他父母的“家乡”看一看当年的情景。我们沿着原始森林的便道向里面行驶了大约五十 公里,这里是瓦西里放养蜜蜂的地方,几十箱蜜蜂,一天每一箱可摇(甩)出一二十公斤蜜。原始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条件的严酷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的吉普 车在崎岖的路上,时速只有五十公里,行驶十几分钟,挡风玻璃被撞死的蚊子便糊的满满的,甚么也看不见了。开门下车擦擦玻璃,立即被成千上万只蚊子,一路叮 咬,一会儿又得下车擦玻璃……到达蜂场拿出摄像机,但镜头被蚊子、小咬糊满了,甚么也看不清,根本不能拍摄。五十多年前,大自然比现在还恶劣严酷,那时候 那些发配来的中国人和德国后裔,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怎么能够走出来!俄国流放政策的冷酷狠毒可见一斑。可以设想在中国被日本侵略、蹂躏最苦难的年代,斯大 林如果同情、支持中国的抗日,几十万人的中国侨胞和华工,组织训练成抗日队伍,利用几千公里的中苏中蒙边界,不断地出击袭扰,那一定会使日本鬼子首尾难 顾,乱了阵脚,不敢全力进犯主战场,中国的抗日形势和胜利时间,就大不一样了。
邀请苏军出兵东北是历史错误
日 本从来没有进攻苏联的计划,他们倒是害怕苏联的攻击或中国人从苏境打进来。所以在黑龙江千里边境构筑了许多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一二米厚的钢筋水泥连环堡至 今 犹在。日本人仰仗的是关东军,关东军的大本营就在东北,后来关东军敢于只留下个空架子,就是他们知道斯大林帮助他们把边境对面的中国人,逮捕流放,扫荡 精光,才放心进攻华北华南。
一九四四年在大洋洲瓜达卡纳尔岛,美军的一位情报上尉从俘 获的日本战俘暗号中破解出,原来这是真正的关东军。留在东北的“关东军”早就是老弱病残组成的空架子了,真正的关东军已消耗在太平洋战场上。上尉立即把这 一重大发现报告上司,可惜他的上司只是个少校,不知道甚么 时候才能送到海军部长那里。如果那时美国总统知道这个情报,就不会讨价还价邀苏联出兵东北。那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抗 日战争期间,海外大量捐款,支持国内抗战。但是离国最近、人数较多的苏联华侨,在斯大林的淫威下,并没有轻举妄动。在盟军帮助战败德军,签署了雅尔塔协 议,斯大林要足条件后,才答应出兵东北。等到两颗原子弹爆 炸、日本大势已去,苏联才“紧急”对日宣战并断交,出兵东北,受降关东军。资料记载,苏军共俘获五十六万日军,全部押到苏联西伯利亚做苦工,采伐树木,建 造一栋栋“木克楞”房子。日俘当然也在那恶劣严酷的大森林里苦干,许多人绝望、经常有人剖腹自杀或集团点燃住屋自焚。没有活回去多少,这倒算是对侵略军的 一种惩罚。



俄远东挖掘大清洗牺牲者尸骨 发现华人遗骸

据 俄新网消息,俄滨海边疆区航空搜寻队AviaPoisk队长雅罗斯拉夫?利万斯基6月8日向俄新社透露,志愿者在挖掘政治大清洗牺牲者尸骨过程中发现了中 国人的遗骸,初步推断这些中国人是在1937年清洗治安混乱街区过程中被杀的。政治大清洗牺牲者遗骸是在为筹备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修建道路时发现的。
为筹办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俄罗斯在海参崴铺设联邦道路,修建这条道路的工人们于2009年10月在该地块发现了掩埋大量遗骸的地方,估计埋在这里的是政治大清洗的牺牲者。修建这个路段的工作暂时中断。
搜寻人员推测,中国人的尸体是在1937年被掩埋的。这个时间与苏联清洗海参崴被当地人称作“百万街”的治安混乱街区刚好吻合。他们估计,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在肃清街区后把中国娱乐场所和它们持有者的家什也搬到了行刑现场。
利万斯基指出:“其中包括个人物品:皮衣与皮鞋、烟斗、秤、中国和俄罗斯游戏棋。还发现了中文与俄文报纸,其中一份的日期是1937年9月18日。”
目前挖掘工作尚未结束,被取出的骨骸将保存在停尸房,此后将对它们进行司法医学鉴定。鉴定结果将显示这些人的死亡年代与推断的死因,然后将处理安葬问题。



神秘的红色女间谍——吴先清·紫罗兰

作家王旭烽在她的纪实文学新作《主义之花》(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中以不同的鲜 花为喻,书写了三十多位革命女性壮烈而美丽的人生。“主义之花”除了特指女性如花的品貌之外,还因为革命那感性的表达往往是女子天然的禀赋。在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的进程中,女性的参与,构成了主义钢铁意志之间柔韧的连接,使革命具有了某种特殊的、阴柔的美感。
紫 罗兰,作为花儿,她不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紫红色,也有淡红、淡黄或白色的,有香气,果实细长。在各种花色中,紫色的紫罗兰 是紫罗兰里最神秘的一种,花语是“在美梦中爱上你”。这种颜色如梦幻一般不真实,也如爱情一样美丽而稍纵即逝,因此花语也有“小心翼翼守护的爱”的意思。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吴先清(1904-1938),绝想不到她与革命之间,会建立起这样一种极其特殊的“小心翼翼守护的爱”的关系,她更不会想到,有一天,她竟然会担任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谍报组组长。而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竟然成为吴先清为革命蒙冤的葬身之地。
小 户人家的女儿吴先清1904年7月出生在浙西南小山城临海县城关的糕饼店里,父母开着一家小店,生养下6个儿女,她是家中惟一的女儿,上面有个哥哥,下面 是4个弟弟,被一群男孩子包围着长大的姑娘,大概胆子也应该会更大一些。1917年,吴先清13岁那年,在台州台属联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毕业,接着,她就 跟着哥哥吴全清赶到杭州,考进了浙江省立女子蚕业讲习所(蚕校)。
又过两年,便是 1919年,新文化运动来了,吴先清也不过才15岁,被选为校学生代表,成为蚕校“五四”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参加了杭州14所中等以上学校组成的联合救国 会。那年5月12日,杭州各校学生三千余人,聚集杭州西湖边的三、四公园游行示威。吴先清带领着一帮女同学,冲出校门就加入了游行队伍。
1920 年初的杭州“一师风潮”中,军警包围“一师”,强令学生回家,吴先清组织蚕校同学加入了杭州女子职业学校队伍,直接冲进了由军警把守的“一师”校门,将一 筐筐的馒头往一墙之隔的“一师”校园里扔,校园内是热血沸腾的男生,校园外是激情澎湃的女生,“一师风潮”,以学生胜利而结束。
小女生吴先清因此而名声大振,但一些守旧分子视先清为不守校规,罚她留校饲养春、夏两季蚕,还不让她按时毕业。
我 想那时候的吴先清,应该是一个爽朗、明亮、大大咧咧的黄毛丫头吧。“此地不留女,自有留女处”,1920年秋,吴先清不养蚕了,她一个大转弯,竟然考入杭 州私立美术学校,习画去了。或许,吴先清如果不是这样一个率性的选择,很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命运,因为牵引她往另外一条道路而去的外力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就在那个时刻,那个地方,她遇见了她命中注定要遇见的人。
1921年秋,吴先清在西湖畔写生,一位青年站在她后面看她画画。据说是因为吴先清的画笔往后一甩,水彩溅在青年衣裤上,“哎哟”叫了一声,先清回头,哈,宣中华——是自己早已认识的浙江省暨杭州市学生联合会执行部理事长宣中华。
西 湖,美术,青春,热情,浪漫……他们的相识,相当的小布尔乔亚,简直与徐志摩的爱情有一拼。那一年,吴先清17岁,宣中华23岁,从年龄上看,他们还可说 是少男少女。但宣中华已经去过革命故乡苏联,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了。他们共同的革命生涯,就此开始。
大 革命时代的一切都被加速,激情裹挟着爱情一起往前。两人交往日频,很快相爱了。宣中华是吴先清的爱人,也是她的革命引路人,在宣中华的带领下,她参加了各 种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各项活动。1922年暑假,吴先清随宣中华到上虞白马湖春晖学校,参加青年团组织的讲学会。当时的春晖中学,云集了一大批中国优秀 的新文化运动精英,包括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何香凝、经亨颐等人。一群年轻的“五四”青年,紧紧地围绕着他们。吴先清在这样的革命浪潮中,将青春染得 赤红。
1924年,吴先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色情人总是不忘在爱情中重重叠加革命。 1924年5月1日下午一点半,由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常务委员宣中华主持,在杭州湖滨运动场召开“杭州工界五一节纪念会”,吴先清在会上登台发表演说, 此时“水光滟潋晴方好”,西子湖畔的这对革命儿女,心中真不知又有多少的儿女情长被革命催生。
下 半年吴先清与宣中华结婚,即转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没有资料可以了解此时她与宣中华之间的婚姻生活,曾在采访中听说过他们在上海的革命生涯过得相 当窘迫,有时甚至到了两人只有一套衣服可穿的地步。谁出去工作,另一个就只能待在被窝里。但革命者如此清贫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他们的革命激情。吴先清的第 一次坐牢就在上海:1925年初,吴先清在向大康纱厂工人宣传革命时,被杨树浦格兰路巡捕房逮捕,经组织营救和工人斗争,法庭最后判了吴先清一个妨害秩序 罪,罚大洋100块就当庭释放了,算是一次有惊无险的革命经历吧。
1925年7月5 日,已经身怀六甲的吴先清跟随宣中华赶到萧山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即衙前会议),那次可算是开了眼界,21岁的吴先清第一次看见 从前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是如何在她面前分道扬镳的。如果不是当年冬天她远赴苏联,她很有可能与她的丈夫一起血染龙华,献身革命。1925年初冬,中共党组织 决定派吴先清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21岁的吴先清,就此放下了出生仅12天的女儿,乘船至海参崴,年底抵达莫斯科。她不会想到,她那个刚刚出生的女 儿,因无人照料,还未满月便夭折了。
现在我要将笔锋转向吴先清的革命引路人宣中华。他是她的丈夫,他的命运对吴先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中华,初名洪霖,又名锺华,字广文。1898年7月4日出生在浙江诸暨县牌头中央宣村农民家庭。父亲勒紧裤带,备极辛劳,押田借债供儿子读书。1909年,宣中华毕业于本村日智小学,继入同文公学,1915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
1921年春,宣中华应陈望道函邀赴沪,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以浙江代表身份赴苏,出席翌年1月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苏联,宣中华受到列宁接见,并于此时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1922 年11月,沈玄庐与刘大白、宣中华、徐白民等人建立革命团体“任社”,创办《责任》周刊。从苏联回来的共青团员宣中华,干脆把他的笔名也俄罗斯化了。他以 “伊凡”为名,在《责任》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一篇题为《杀宣统》,写得杀气冲天:“不把宣统杀了,清室的废灭是无从谈起的。所以,我们应该大声疾呼 ‘杀宣统’!”沈玄庐的最具体支持,则是腾出一处住宅取名“农村宿舍”,自费出资任这一干年轻人去“杀”。
1924 年1月10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接受宣中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之后,他作为跨党的浙江省国民党员代表出席国民党“一大”。而 1925年5月,有着共产党与国民党双重身份的沈玄庐在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上,公开支持戴季陶的“国民党最高的、惟一的原则就是三民主义,就是要共产党退 出国民党”的主张。鉴于其背叛共产党的主张已昭然若揭,中共中央开除了沈的共产党党籍。这个已有4年党龄的沈玄庐,就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了他亲手参与创 建、有着远大前程的政党。
1925年7月5日,沈玄庐与戴季陶决定在衙前召开“国民党 临时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向跨党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搞突然袭击。正是在这一次会议上,沈玄庐与他在衙前农民运动中的挚友、学生辈的宣中 华、吴先清等人,成了针锋相对的敌人。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戴季陶、沈玄庐等人,都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宣中华等人可说是在他们的宣 传鼓动下走上革命的,孰料5年之后,宣中华等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戴、沈等人却成为国民党的右派。
沈 玄庐反共,依然反得那么有特色。1925年7月5日,沈玄庐把自己的住宅“光禄第”全部整修一新,又做了一块青底白字“天下为公”的匾额,挂在二门之上。 同时,把家中所有的对联统统漆成青底白字,以示正统。这次衙前会议上,还通过了一个现在看来十分奇特的决议案,读来颇有时代特色:“色彩为团体之标志,亦 即主义象征。吾党之旗帜为青天白日。斯吾党之色彩为青白之色彩,实为青白二色,必造成全国之青白化,而后吾党之主义乃能印入国民之心脑……”
宣 中华曾经是沈玄庐最知契的同志和学生,此时沈玄庐对他就如仇人,公开说:“你们再不要相信宣中华了,他是共产党,他受第三国际指挥,不是我们国民党的党员 了。”有同志问宣中华:“你和沈玄庐有过一段合作,人家说你很难同沈玄庐决裂。”宣中华正色说:“我为革命和玄庐合作,玄庐能劝我加入共产党,但决不能拉 我退出共产党。他敢反对革命,我就同他干到底!”
我们可以从时间上做出推算,当宣中华在声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之时,也正是吴先清别夫离子前往莫斯科之际。
1927 年4月11日,杭州市警察局长章烈指挥大批荷枪实弹的军警,突然包围和封闭浙江省党部、省政府、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机构,搜捕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 士。共产党人宣中华的就义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四·一二”后,他的弟弟,在国民党省党部工作的共产党人宣中民被捕,宣中华遭通缉,中共杭州地委决定派人秘 密护送他赴沪。14日晨,宣中华化装成铁路列车长,在薛暮桥和杭州铁路工会共产党人沈乐山、方仁郎等陪同和护送下由艮山门登车赴沪。下午,货车抵达龙华车 站,被密布在车站周围的特务逮捕。15日,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提审宣中华。宣中华斩钉截铁地说:“还是收起你们这一套吧!自从参加革命以来,早已许身于党, 将生命置之度外。”特务们丧心病狂地对他轮番施以酷刑,敌人问:你为浙江共产党首领,今被捕获,有何话说?答曰:参加革命以来,早已忘身。今为革命而死, 没有遗憾,别无他言。17日深夜,遍体鳞伤的宣中华被押解至龙华荒郊,遂为乱刀砍杀,尸骨至今无寻。时年29岁。仅过两个月,胞弟被枪杀于陆军监狱,时年 27岁。
期间,老师经亨颐尚不知学生下落,常常带着凄惶的神色问:“中华尚在人间否?”
宣氏兄弟既死,父亲无法承受打击,郁郁而终,家中惨状可想而知。有友欲为宣中华家筹款,此时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竟不能得。经亨颐先生解囊200银元,方解宣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20 年前,我曾随摄制组一行至诸暨斗岩山下宣中华衣冠冢处,众人顿时便被这豪迈雄伟的山岗惊得目瞪口呆。拔地而起的斗岩山壮如侧身行立紧握拳头的伟丈夫,非常 高大,那日冬雨,却下得如风云变幻的夏之豪雨一般。山间云雾瞬息万变,云层如万马奔腾,又如仙境霭气。然而高昂的伟丈夫的头颅却仿佛始终在云天之上,使人 顿生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意。
斗岩山下有一小小白墙黑瓦平房——中华土地庙。一开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看,确是“中华土地庙”。旁边还有一副对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我黎民永臻安康。字写得歪歪扭扭,且风吹雨打有所退色。
宣中华没有孩子,但故乡父老不忘宣中华并使他香火永续。他们干脆把他们英勇的儿子奉为神祗来保佑一方水土。中国百姓素有此类传统,但把一个共产党人奉为土地神却闻所未闻。再一想,对宣中华的父老乡亲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纪念了。
几乎所有的党史资料上,描述吴先清得知丈夫牺牲时的情景,都只有一句话:“吴先清得悉宣中华英勇牺牲的噩耗,以坚强的意志抑制了自己悲痛的感情。”
然而,生离死别,焉是这样一句话可以遮蔽的?这是初恋,这是孩子的父亲,这是革命引路人,这是上级领导,这是她爱的男人,死得那么惨,她连为其收骨的可能也一丁点儿都没有。那年吴先清也才23岁啊。
如果不是另一个革命男儿进入了吴先清的生活,我们不知道吴先清的悲痛何时缓解。这位男儿,风采不输宣中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职业革命家刘鼎(1903-1986)。
刘 鼎原名阚尊民,四川省南溪县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本人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他的童年和少年跟现在的大部分人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一味读书 求学。1920年,刘鼎离开家乡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学习,经3年苦学,打下了扎实的工科基础,并掌握了英语,还学了德语。那段时间,正是杭州 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阶段,西子湖畔的川中男儿,经常去离杭州不算远的上海,同上海大学的郭伯和、李硕勋、李一氓等一起谈论革命。1923年由郭伯和介绍, 刘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赴德国勤工俭学。1924年12月经朱德和孙炳文介绍,刘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任旅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1925年因参加共产党活动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1926年初,刘鼎离开柏林到达莫斯科,就读莫斯科东方大学。
从 时间上看,刘鼎与吴先清应该是同一拨到达莫斯科并就读于同一学校的同学。不过他俩在学校共学时间不长,刘鼎后被调到苏联空军机械学校任中国班政治指导员兼 助教。或许人才大家抢吧,刘鼎1928年又被调回东方大学,任中共东大总支委员。在校期间,刘鼎掌握了有关飞机、坦克和一般兵器的性能、作用、维修及其他 军用技术,如电话、电报、无线电及工兵通讯联络技术、炸药和爆破技术等,这一手绝活在身,对他以后的地下工作极为重要。
我 想,应该是在吴先清失去丈夫宣中华、最需要精神支撑的1927年,刘鼎和吴先清慢慢地走近了吧。他们本来就在西子湖畔度过求学生涯,也或许当时他们就有认 识呢。他们也都是同一年入党的中共党员,异国他乡见面,自然更亲一层。1927年冬,刘鼎和吴先清结婚,组织上评价她工作很有魄力,为人热情,是一个很好 的共产党员。1928年春,吴先清留校工作,1929年冬,刘鼎和吴先清奉调回国。他们早就盼望着回国参加实际斗争,这一天终于到了。只是孩子太小,带在 身边影响斗争行动,另外,我想他们每个回国的革命斗士,都是带着一颗赴死之心的,留在苏联的儿女,也算是他们的根吧。因此,他们把一岁的儿子送进莫斯科国 际儿童院,夫妻俩经西伯利亚慨然回国。
请想一想,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啊!4年前赴苏时,放下了才出生12天的女儿,不久丈夫和女儿俱死。4年后欲回祖国,又与一岁的儿子相别,有谁知道,母子今生还能够再相见吗?
1930 年初,刘鼎夫妇化装,经大连、天津秘密回到上海,刘鼎向中共中央军事部负责人周恩来报到,被分配到中央特科情报科任副科长,作为陈赓的副手,开始了隐蔽战 线的特殊战斗。而吴先清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起初仍秘密从事她的老本行妇女运动,深入浦东地区开展女工工作。但不久后的1930年夏,中共中央便调吴 先清到中央特科,在丈夫刘鼎领导下负责地下交通工作。从此,吴先清转入地下,开始了她惊心动魄的红色间谍生涯。
情 报专家刘鼎不但擅长化妆,跟踪、侦查、情报传递等基本特工技能,且记忆力极强,能够记住整本复杂的译电密码,还精通地下无线电台。吴先清被调到特科工作 后,利用自己家乡的特产黄岩蜜橘,在小街巷口开设了一间小水果店作掩护。夫妻俩相互配合,一个在阁楼上工作,一个在店面“做生意”,刘鼎负责用无线电台与 各有关部门联络,吴先清负责保管和传送中央文件与情报。
特科期间的刘鼎遭遇过无数风 险, 1931年10月,刘鼎在一家公园内被捕,押往南京。为了营救刘鼎,吴先清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最后直通到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周至柔也是临海人, 吴先清的哥哥吴全清曾当过周的机要秘书,所以周至柔与吴先清是熟悉的,并且知道她是共产党员。周至柔一见到吴先清便哈哈大笑地说:“绿客婆来了。”吴先清 也坦然地说:“是的,我来了。今天要么你们把刘鼎放出来,要么把我也关进去。”
放出刘 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先清利用这些关系,巧妙地向刘鼎传达了组织的指示,可以用灵活的方式争取早出狱。遵照上级指示,1932年9月,刘鼎经康泽等人出 面作保,获释出狱。刚出监狱大门他就开始发挥他的特工专长,从旅馆悄悄溜出,甩掉“尾巴”,赶回上海,与吴先清一起,又开始了与党重新接上关系的过程。
当年,我在撰写《茶者圣——吴觉农传》时,曾经专门用一章篇幅来介绍刘鼎夫妇在那个时期与吴觉农夫妇之间的非凡关系,其中写道:
一天夜里,吴觉农回到家中,吃过晚饭之后,陈宣昭安排了孩子们休息,然后没有如往常一样忙着自己的家务,而是严肃地看着吴觉农,说:“觉农,我今天看到先清了。”
吴先清是陈宣昭是杭州蚕校时的同窗好友,当时陈在甲班,吴在乙班,两人无话不谈。
吴觉农有些吃惊,不禁问:“怎么,她从苏联回来了。她还在共产党里吗?”
陈宣昭说:“当然还在共产党里,不过我今天看到的不是一个共产党,是两个,还有她在苏联结婚的丈夫刘鼎,他也是共产党。哦,先清怀孕了。”
原 来,刘鼎夫妇这期间正经历着一段惊险的经历:1932年入冬季节,吴先清怀孕了。春节前,她和刘鼎一起回四川老家。刚过春节,在当地警察局工作的一位亲戚 来报信,说有人告密家里来了一对“共匪”,警察局正在布置抓人,叫他们连夜逃出县城。还是依靠这位亲戚,他们坐在箩筐里,用绳子慢慢地从城墙上往下放,然 后在长江边找到一只小船回到上海。
就在这茫茫人海的国际都市大上海,吴先清与陈宣昭不期相遇。
夫 妻俩说话的口气虽然轻松,但谁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分量。上海作为白区的大本营,是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地方,刘鼎夫妇回来革命,又无处栖身,在当时一般人看来, 无疑是自投罗网。但“知妇莫如夫”,吴觉农知道,和他一样有着同样政治立场、又有同样的古道热肠的、有正义感的妻子,其实在心里是已经打定主意了。
不用说,吴觉农是深深为妻子的决定自豪的,但他还是问了一句:“你打算怎么办?”
“总不能看着他们再像宣中华那样被国民党杀掉吧。”陈宣昭说,“我看不妨接到家里来住算了。”
吴觉农眼睛一亮,说:“我们俩算是想到一起去了。与其把他们送到别的什么乡下安全的地方,还不如就住在我们家里。我想来想去,老鹰不吃窝里肉,还是我们这里最安全。”
吴觉农说的“老鹰不吃窝里肉”,是有道理的。原来,当时吴觉农住在金神父路花园坊的2号,而3号、4号就是上海警察局长闵鸿恩的寓所。
其 实,当时的吴先清夫妇虽然处在万分危机之中,但吴觉农一家并不是他们首先要找的。他们是与陈宣昭偶然相遇的,可正是这偶然的相遇带来了重大转机。我们可以 想象,如果吴觉农与陈宣昭只是一般性地关照一下,这一对共产党人的命运会是如何。吴先清和刘鼎是幸运的,次日他们就搬进了吴觉农的家,受到了吴觉农一家的 热情招待。
刘鼎在吴觉农家中住的时间不算太长,和地下党接上关系之后他就去了苏区,他 穿着长袍,打扮成商人的模样,由吴觉农陪他到了车站,目送他踏上了去江西的征途。而吴先清在吴觉农家中住的时间较长,她的儿子阚文木就在吴家出生。而后的 吴先清,得到共产党的高度信任,被党中央派到上海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担任谍报组组长。由于工作需要,她经常以贵夫人的身份进出于一些军政要员家中,住在 她隔壁的上海警察局局长闵鸿恩也对她毫不介意。有人说她是“放荡不羁”的女人。但她忍受着各种误解,机警、勇敢地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即係俾人任砌啦屌)
1935 年9月,党中央派吴先清去苏联,启程前,吴先清住在上海女青年会,陈宣昭带着她的小儿子去送吴先清。陈宣昭想到此时一别,又不知多少惊涛骇浪,同学密友, 何时可再相见呢。吴先清紧紧握着陈宣昭的手说:“我也舍不得和你们分开。”说着就从手腕上取下一只金手镯,交给了陈宣昭,又说:“但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 的,到那时,我们的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再把我们的故事说给他们听。”
然而,这竟然是他们和吴先清的诀别。吴先清从此一去杳无音信,1949年以后,吴觉农夫妇才知道,她在1938年的苏联“肃反”运动中蒙冤遇难。
那只象征着生死之谊的金镯子,一直陪伴着陈宣昭,她常常拿出来给儿女们看,视为珍贵的纪念品。1941年吴家在香港遭劫,所有的箱子都被翻了,这只镯子竟然安好无事。孰料十年浩劫,连这只镯子也被迫上交,从此下落不明,这是陈宣昭晚年极为遗憾的一件事情。
1933年的刘鼎与吴先清,已经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刘鼎去了苏区,吴先清则将孩子送回老家,从此孤身一人,在潘汉年的领导下从事谍报工作。晚年吴先清的留苏同学陈修良写过两篇有关吴先清的回忆文章,她说:
我 们在东京,觉得情报工作太单调,总想回国大干一场。1934年,沙文汉的四弟沙文威也在上海做情报工作,我们得此消息,立即写信给他,要他代我们与党中央 取得联系。他的上级正好是我在苏联的同学吴先清同志,她看到我有1932年给中央的报告,正在到处找我。这时沙文威告诉了她我们的行踪,她非常热忱地要我 们立即回到上海相见。我与沙文汉收到上海来信,立即飞也似的渡过太平洋,回到上海,来到了吴先清同志身边。我们热烈握手,她拉着我去见她的上级肖炳实,老 肖也是我在苏联的同学……他问我:“你们在东京有否暴露?”我说没有,他就说:“那边正要人去加强工作,你们仍回东京去。”不久,吴先清同志也到了东京, 同我们一起工作。到了1935年夏天,不幸的事又发生了,吴先清匆匆跑来对我们说:“中央有电报说,要我们速即回去,那面又遭到巨大的破坏。”商量结果, 她说:“我先回上海,看看情况,再打电报来,你们再来上海。”她回上海后一直没有来电,解放后我才知道,是组织上叫她到苏联去了。
那 一段时间,吴先清频繁往来上海与日本,在东京一家牙科诊所以学护士为名,负责联络同志。在日本,吴先清与共产国际著名间谍左尔格一起,搜集了大量日本准备 发起对苏侵略战争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1935年9月,吴先清化名罗莎·拉库拉夫,由党组织秘密送往苏联,进入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谁能想到,正是她的日本之行为她引来杀身之祸。她是被诬为“日本间谍”,于1938年在苏联“肃反”运动中遇难的。
重 回苏联,吴先清是多么感慨啊!她是在这里与刘鼎结为红色夫妻,也是在这里扔下了一岁的儿子,回国参加革命的。如今命运让她再一次回到故地,她要找到她的骨 肉。一年后等待回国时,她终于找到了7年前留在异国的儿子莫阳。母子俩相见,那是多么的悲欣交集啊。吴先清肯定以为此番乃劫后逢生,从此骨肉再不分离了。 她把儿子接到她所住的莫斯科郊区一幢专门接待外国共产党人的马拉霍夫卡招待所,两人相依为命地等待回国,吴先清时刻准备着重新投入惊险的地下谍报工作。
而 此时,不祥的信息越来越多地传来。1937年,苏联“肃反”运动终于波及莫斯科近郊。吴先清预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志可能要蒙受不白之冤,她曾对一起工作的同 志李正文说:“苏联的政治空气这样紧张,我们会不会因他人的诬陷被捕入狱?”果然不出所料,有关方面以女同志房间不能住男小孩为理由,开始要她把孩子交给 男同志看管,后来一定要她把孩子送回国际儿童院。
1937年11月的一天下午,一位苏 联大校敲开了吴先清的房门,严肃地对吴先清说:“你多带穿的、吃的,我们首长要找你谈话。”吴先清凭着以往做秘密情报的经验,预感到事出有因。到了指定地 点后,那位首长二话没说,立即宣布以“日本间谍”之名逮捕吴先清,投入高墙铁窗。“肃反”运动不仅让成千上万的苏联本国的共产党人遭逮捕、杀害,在苏联和 共产国际工作和学习乃至避难的不少外国共产党人也同时遭殃,一批接一批被苏联内务部逮捕,投入监狱和劳改营。住在招待所的6名中国人,除一人外,都先后被 捕,罪名都是“日本间谍嫌疑犯”。
吴先清,这位以收集日军情报为己任的红色间谍,被当 做“日本间谍”逮捕,关押在莫斯科鲁别克监狱。审讯者大搞疲劳轰炸、车轮战,每次审讯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一再逼她承认是“日本间谍”。吴先清再三申辩, 审讯者完全不顾事实,也不要任何证据,就把吴先清定为“日本间谍嫌疑犯”,送到西伯利亚布德里斯克监狱关押。在这个苏联最北边的劳改营里,除精神上的折 磨,每天还要在严寒下从事挖煤、挖坑、砸石头、盖房等等超乎体力的劳动。1938年,吴先清在劳改营里死去,年仅34岁。
这一时期被杀的中国人很多,吴先清只是其中一个而已。1978年,经国家安全部、临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及许多老同志的努力,吴先清终于被定为“因公牺牲”。
而我,则一直在想:那个名叫莫阳的孩子呢?那个刚刚回到母亲怀抱又被送回孤儿院的孩子呢?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革命女性,她那九死未悔的英灵,此时就如一株不动声色的紫罗兰,正在那遥远的不为人知的地方开放。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她呢?她的名字叫吴先清!




 


姚艮:风雨人生八十年

我这一生,经历坎坷,可谓多灾多难。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我所经受的人生考 验不仅仅是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还有在自己人的牢狱中。我曾在苏联远东、中亚、北极三个地区的四个劳改营度过长达5年多的劳改生活,历经磨难。而在“文化 大革命”中,又被“四人帮”一伙关押了十年。虽然蒙受不白之冤,但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丝毫未变。
一、不平静的学生时代
1912 年12月23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中。父亲是一位小商人,有时开小店铺,有时做店员。8岁时随父亲到了城里,从此离开了农村老家。我 得伯父姚介忱曾参加兴中会,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1912年当了参议院议员,但在反袁斗争中差一点掉了脑袋。后来,他又因反对曹锟、吴佩孚、张作霖,而 被通缉,就逃到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的北伐准备工作。他一生追求革命,虽受很多挫折,仍不懈地追求真理。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乃是受到伯父的很大影响。我生 长在中国充满民族忧患的苦难时代。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积极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你老母又係d洗腦歪曲事實既提法,明撚明果時蔣介石政府先係受認可既執政方)国力衰弱、民不聊生。日本则于1927年6月 制订了“田中奏折”,确定“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华方针。1929年资本主义各国陆续发生了经济危机。1930 年,日本也被卷入其中,国内阶段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寇为了转移其国内矛盾,紧锣密鼓地准备入侵东北,继而侵占华北以至全中国。
1930 年6月我在北京潞河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还在同学中组织“春草读书会”,传阅新文学著作,出版 “春草墙报”,发表批判国民党腐败制度、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介绍巴黎公社、广州公社、二七罢工的文章,团结了一批进步同学。
1931 年2月6日,我被北平地下党接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担任了中共北平市委通县支部书记、通州区委书记。在互济会和读书会的基础上我们又发展了多名党员。 还在通州附近的大镐村、草房等四、五个村子发展了党员,在火车站将所有国民党关于“围剿”苏区的标语和宣传画统统破坏掉,改写为“共产党万岁、保卫苏区” 等内容。还在通州城关、公路要道口的八里桥、通州发电厂、潞河中学校园都用红漆写了大标语,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有益于一生的实际锻炼,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 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我和同志们的活动,引起了学校当局的注意,他们指责我利用潞河中学宣传赤化,反对军警也加强了监视。我不但难于活动,更随时有被捕的危险。经支部研究并请示上级后,叫我暂时离开通州,先回东北老家从事抗日斗争。
二、北国“朝圣”的奇遇
1931 年8月下旬我返回双城县看望双亲后,又于9月初乘船到黑河看望伯父。但没几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我就在当地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到青年学生中、到戏院 里、到马占山回到黑河后的抗日群众集会上发表抗日演说,在地方报纸上发表抗日文章。后来又和共产党员、《民族日报》编辑李德才一起,共同协助绥滨县县长陈 庸的抗日武装活动。经伯父姚介忱帮助,我们从黑河盐仓缉私队弄了一批武器,武装了陈庸的游击队。
1932年9月25日,我与李德才抱着扩大游击队力量的幻想,由黑河渡江到对岸的苏联布洛戈维申斯克城,目的是为了学习军事和请求给予武器援助。
然 而,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我们的希望落空了。日寇侵占整个东北以后,不断地在中苏边境制造磨擦,远东局势十分紧张。对苏联来说,当然要尽全力应付。但是他 们却未能采取正确的动员民众,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包括长期居住在那里,并且曾为苏联革命献身出力的中国侨民的方针。实际上,当时苏联正处于历史上那段极不 正常的清党和肃反扩大化时期。在远东,他们同样也采取了错误的怀疑一切,打击一大片的方针。为了防止日本奸细,他们在远东进行了一场排华运动。许多中国人 只因是黑头发黄皮肤就被怀疑可能是日本特务,被没收了几代人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财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中许多人被迁往中亚,而一些受到猜疑的人,则 以“间谍嫌疑”、“走私犯”、“越境犯等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送进了劳动营。同样,一些到苏联授助的中国游击队,或那些与入侵的日寇作了艰苦卓绝战斗后被迫撤 退到对岸去的抗日战士,也成了被怀疑对象。在神经质的“革命警惕性”,同时也不泛民族沙文主义传统思想的作怪,这些中国人不但没有得到援助,还常常受到被 骂为“懒虫、胆小鬼”等的无端羞辱,有的人则被送到了劳动营。
这样的命运也落在我们身 上。到苏联后,我们没有受到苏联地方当局的信任和接待,只有先到当时远东中国革命者的组织东方俱乐部去安身。参加了中文拉丁化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布城运 水队,给华侨工人当文化教员,教拉丁化中文。半月后,又转到一所小学当教员。两个月后,布城一位“格伯乌”官员金尼索夫把我叫到市苏维埃,对我讯问了许多 从家庭出生,所受教育到社会接触,来苏目的等一系列个人和家庭问题,我以为自己的要求可能被注意到了,很是高兴。过了几天,地方当局告诉我说,要送我到赤 塔去教汉字拉丁化,同时学军事和政治。实际上,却在中途包其格辽夫站时,以事先已安排好的诱捕方式让我转车,押解到了伯力,并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关 进苏联远东政治保卫总局“格伯乌”
的地下室监狱,成了第412号囚徒。
入狱后,一开始没有人审讯,我每天只能领到200克水份很大的面包和一点点菜汤或稀粥,我一再要求见预审员,要求解释逮捕原因,始终无人理睬。于是我开始向地方各级领导以至加里宁和斯大林写申诉信,但仍无人过问。1932年底,我开始绝食抗议。
绝 食第四天,来了两位军官,其中一位是中国人嵇直。嵇直是二十年代初期参加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被党中央派往苏联远东边疆区共 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工作,培训由中国上海和东北送去的工人运动积极分子。远东局势紧张后,他被应征参加了苏联远东红旗军。在了解情况后,嵇直告诫我,在这种 情况下,应当树立信心,注意身体,可以进行申诉,但绝食是无济于事的。把身体搞垮,更无法应付将来也许更为恶劣的局势。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管在什么情况 下,都不要灰心,要经得住考验。鉴于当时的远当形势,嵇直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普通的红军军官,他所做的也只能是帮助我树立信心和向有关当局说明情况,但 是,他没有直接决定我命运的权力。他的一番话使我得到宽慰。为了使我振作起来,嵇直给送来了《铁流》和《夏伯阳》的中译本以及几本政治理论书籍,鼓励我要 利用这个机会多读点书,同时要在狱中注意锻炼身体。嵇直还帮助给我补发了800克面包,请我吃了一餐比较好的饭。就这样在牢房中关了近五个月。在狱中,我 努力读着嵇直送给我的书籍,尽可能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耐心等待着公正的审判。(屌你老母擦鞋擦到咁真係on9佬,抵佢坐花廳)
1933 年5月4日,吃完早饭,我正在读《资本论》时,和一批“泽克”(俄文罪犯的谐音)被集中送到了伯力郊外的一个白色大教堂。原来这是远东伯力运动场劳动营。 高大的教堂内设有象脚手架般的高达5层的大通铺,约有1000名“泽克”住在这里。我从此开始了劳改生涯。起初派我在运动场掘土,后来又到江边做码头搬运 工,在野外营地割牧草、种菜,到山里砍伐木材。
1933年8月初,我和一批中国“泽 克”以及苏联各民族的上千名劳改犯被一艘很大的客货两用船送往远东黑龙江下游的新城“干草帽子”(俄文“共青城”的谐音)。这原是一座名为上丹波斯基的小 村,现在开始兴建一座新城,到处是由劳改犯组成的伐木队、筑路队、建筑队、运输队以及打鱼队。我被分配到离城一、二十公里的劳改队打鱼基地胡米渔场,从事 打鱼、洗鱼、腌鱼的工作。
1933年9月5日,我正在编织鱼网时,几个官员在没有经过 法庭辩论和审判的情况下,直接向我宣读了判决书:“苏联远东军事法庭三人小组,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姚艮,又名姚廷枢,亦名姚冬麦,1912年12月23 日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双城县。本照苏联刑法五十八条六款规定,犯有反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间谍罪,判处徒刑五年,送劳动营劳动改造”。
终 于被扣上了莫须有的间谍罪名!虽然宣判人员说,不服可以上诉,然而,既然在被捕送进牢房和劳动营时,都没法申诉,现在又能找谁呢?好在已经有了个盼头,只 有忍受了。从此我开始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准备系统学习俄语语法,提高俄语水平,开始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注意劳动技能,建筑技术等的锻炼。以 便能有价值地度过未来的漫长岁月。我和那些囚徒一道为共青城的建设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呢條木咀正水蠢,仲衰過賣豬仔,一分錢都冇做撚埋奴隸,你老味果時係大陸做紅軍都仲話有工資收有得打劫搶下有錢財主地主野)
在 远东以及其后的所有劳动营中,每天的劳动定额按全苏统一标准制订,很少考虑工作条件、工具情况和季节变化。一般如果能100%完成定额,可得到800克面 包和普通菜汤;完成150%定额的,可以得到1000克面包和突击队员灶的肉汤,外加一盘小米或荞麦面做的饭;如果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则只供给600 克面包和清水大锅汤;完成50%以下的,给400克面包;不出工的只发200克面包。实际上实行了一套饥饿政策,使劳改人员不得不拼死干活,劳动确实成了 人们的“第一需要”。否则,吃不饱肚子,没有力气干活,完不成任务,得到的定量更少,更没有力气干活,形成了恶性循环。劳动中还实行了劳动优秀的减刑制 度。每个季度,宣布减刑一次。但是由于通常劳动强度很大,而工作岗位常常变换,等工作逐渐熟悉,已能较快地完成时,又被调到新的工种,又得从头开始,因此 要得到奖励和减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劳动营从领导到小队长都是由“泽克”自己担任。由于劳动地区的偏僻和艰苦,无需特别看管,那些“泽克”们是很难逃跑的。他们无法积累逃跑期间所需的足够的备用食粮,偶尔有些人要逃跑,往往不是被在遥远的道口抓回来,就是饿死或冻死在途中。
由 于我当时年青力壮,精力旺盛,又善于动脑筋,常常被选为“骆驼”(俄文劳动队长的谐音)。我抱着干革命要受得起委屈(屌你啦,革你老母條命咩,你老母生得你咁撚蠢真係慘),一定要坚强地活着回到中国的信念,决 心用优异的成绩表现中国人的志气,并争取减刑提前释放。我带领劳动队中的中国和俄国的“泽克”积极干活,利用大家智慧,苦干巧干,常常是超额完成任务,连 俄罗斯的“泽克”领导也常常夸我是好样的“基代岳茨”(俄文“中国人”的谐音)。由于我的生产队一直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我又是突击队队员,劳动积极,仅 1934年中就被宣布减刑300天。
1935年3月,我和所有在共青团城的上千名“基代岳茨”被集中起来,用运牲口的棚车装载着,经过十几天自东到西的行程,递解到卡拉干达的中亚劳改营,送到一个蔬菜生产基地,在大田种蔬菜,在菜园暖窖培育菜苗,以及修牛棚、猪圈等泥瓦匠活。
1936年7月,所有的中国人又被棚车装运到巴勒哈什北边的矛音特车站铁路工地,修筑卡里甘达—巴勒哈什湖铁路,从事高强度的修建铁路设施和工程的任务。在押解途中经过沙漠干旱地区,曾连续在三天的高温中没有喝到水,饱受干渴的折磨。
修 路工程完成后,中国“泽克”被装进带锁的棚车,由内务部押解部队押送,先向西行,然后往北,经十几天的旅程抵达白海边俄国最北部的城市阿勒罕格尔斯克城的 递解站。这是一座太阳不落的白夜城。在递解站候船的罪犯除了新押解去的以外,多半是大肃反时期由苏联各地送来的,许多人是原高级官员、军官、教授、记者、 作家等政治犯,多属于知识阶层,他们往往高谈阔论而又缺乏斗争性;另一部分人则是流氓小偷等一般刑事犯罪人员,这些人胡作非为,他们组成黑帮,常常结伙欺 侮那些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知识分子,偷抢后者的食品、日用品和其它财物。中国人到后,他们又想抢夺中国人的财物,被忍无可忍作了充分准备的中国人联合起来打 得落花流水,不得不从此收敛了对中国人的嚣张气势。
几天后,这群“泽克”又由北冰洋航 线的客货两用海轮运送,经七八级大浪,三四天的航程抵达北冰洋沿岸伯绍尔河入海处的纳里扬马尔港。在休息一天加燃料和水后继续航行到沃尔库塔城,再送到瓦 尔士特集中营。这个北极之城居住着爱斯基摩人和高米人,靠驯鹿和爬犁作交通工具。在那里我当了矿工,深入地下挖煤。先是当推车工,后来又当镐工,每天限定 开挖2平方米面积的煤层,而对深度没有严格要求。最初我们组每天只能完成50%的任务,后来我仔细观察了矿层性质及工作条件,在一位老华侨矿工的帮助下, 对工具形状作了改进,大大超过了工作定额。此经验在全矿推广,我被评为斯达哈诺夫工作者,获得了食品奖励,可以吃到肉、咸鱼及米饭,此后的待遇得到较大改 善。
10月,根据得到的减刑期,我的刑期将满,需在冰封到来以来离开北极圈。我和一批 俄国犯人,被装上内河拖船沿着伯绍尔河南行,乘了三四天船以后登岸,由两名战士押送,沿着一条废弃的公路路基,经过大森林和高米人的村落,一直向南走。此 时已是大雪迷漫,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度,我们历尽饥饿寒冷,行进了约一个月到达伯绍尔集中营设在齐必由城的劳动营。我被送到一个打石场劳动,等待释放。
11 月,劳动营通知说,苏维埃政权决定,凡是属于第58条罪行,即反革命罪行的人,减刑一律无效。必须再劳动一年。因此我又被送到伯绍尔公路工地修路。当时已 是严冬,冰天雪地,住在帆布帐篷里,饥饿寒冷,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开春后,由于表面雪地化成一片泥浆,下面仍是冻土,汽车马车都无法通行,犯人的面包也得 由人到很远的面包房去背运,劳动更加艰苦。
所幸的是,这时洗衣房需要人员,而这种工作当时都由中国“泽克”承担,我也因此被调往洗衣房工作。当时劳动营的犯人和士兵一样,不给个人发服装,而是在每周洗洗澡时,用脏衣服换取干净衣服,由洗衣工集中洗净,供下次替换。我同时负责洗衣和烧澡堂,既是洗衣工,又是锅炉工。
1936年5月,我又被调回齐必由城内的劳动营,仍然分配到洗衣房工作。在这里遇到许多担任炊事员、理发员、洗衣工、锅炉工的中国人。由于洗衣房工作相对轻松,我经常阅读报纸和一些俄罗斯经典著作,一位同室俄罗斯罪犯,原真理报记者诺维科夫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9 月25日,刑期满时又获得通知,凡是触犯刑法第58条的政治犯均缓期释放。这使我感到十分失望,但也只好从长计议。于是每天在认真地完成一天的工作定额之 后,再接受一些“贵族犯人”,即在劳动队中担任技术员、工程师、会计师、监工员等的特殊犯人的洗衣任务,洗一件可以得到几十戈比的收入,我将这些钱积攒起 来以备将来需用。通过这种方式总共积累了约100卢布。
几年来在劳动营中,我经历多次 九死一生的灾难。1933年11月,我带领筑路队在冰封的黑龙江江面修筑冰路,以供由伯力到共青城的运输车队通行,气温常常低到零下35度。每当冰路为雪 暴所封阻时,筑路队必须及时前往清路和救援。一次我奉命带领劳动队冒着零下40多度的的严寒和雪暴的肆虐,为一支阻滞在暴风雪中的建设者车队开辟雪路。在 完成工作任务返回驻地途中,由于过度的劳累和饥饿,我在队伍后面摔倒后,被暴雪深埋,在绝望无助之中,猛然清醒,凭着要回到祖国的信念和求生的欲望,以顽 强的毅力爬出雪堆,等爬近屋前被同伴救起时,已几乎完全冻僵,直到三天过后才活转过来。还有一次,我在北极劳动营当矿工,深入地下上百米采挖煤矿时,矿井 突然冒水,我和几位中国“泽克”埋在地下九天才被营救出来。此外,在劳动营和押解转递过程中,还常常会发生俄国流氓抢劫和殴打中国人的事。此时,也不止一 次地冒着生命危险,拼死去和他们打斗,以维护“基代岳茨”的利益和尊严。(收皮啦,咁樣被人老笠去做無償苦工,中共粒聲都唔敢出,尊嚴早就冇哂啦7頭)这一切总算过去了,万幸地活着出来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和记得那些葬身异国的同 胞呢?
我被释放后,没有按一些人的建议留在苏联工作和生活。祖国还在灾难中,我要回到 中国参加抗日斗争。获得自由后,我准备去心目中的圣城莫斯科完成“朝圣”。但是根据苏联当时的法律,作为一个由劳动营中释放出来的外国“泽克”,是不允许 住在莫斯科的。于是我办理了去离莫斯科100多公里的小雅罗斯拉夫尔城的通行证。到小雅罗斯拉夫尔城民警局登了记,然后前往莫斯科“朝圣”和办理回中国的 护照和签证。在莫斯科,一位在北极劳动营认识的、开洗衣房的中国人徐文焕收留了我。我一边帮这位同胞干活,一边办回国手续,终于在40多天后,拿到了回国 的签证。我告别了同胞,踏上了回归之路。
1938年4月,我乘火车抵达边境。在出关时,我再次受到苏联边防人员满怀敌意的盘查和嘲讽,仍然被当作了间谍,只不过是劳改了五年三个月,如今被释放了而己。这段经历使我终身难忘。只有在二十年后,得到苏联政府的平反证明时,才算讨回了公道。
从 1932年9月25日到苏联,11月2日被诱捕判刑劳改,到1938年2月宣布释放,4月离开苏联,总共在苏联关押劳改了5年3个月,在苏联历时5年5个 月。时光流逝,当初我是一个20岁的青年,如今已经是26岁了。几年的磨难,使我也经受到人生难得的锻炼。终于离开了六年前期往朝圣的国家,回归到祖国。
三、边疆烽火多变幻
1938 年4月中旬,我到了新疆塔城,祖国对我是那么亲切,我很想立即找到党,但是,此时的我已是人生地疏、身无分文了。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从东北流落来的青年, 他们向我介绍了新疆的局势,建议我先在新疆住下来,再慢慢找党。我于是先到塔城行政公署做文书工作。不久,又报考新疆军校。结业后,分配到新疆督办公署翻 译室作翻译。此后,又曾到库车骑兵第三连、督办公署参谋处翻译室、新疆军校高级军事研究班做翻译工作。最后又回到新疆军校,任普通学教官,教授国文、历 史、地理、数学等课程。
1941年,我和有俄罗斯血统,回国不久的年轻姑娘瓦莉亚,也就是张春燕结了婚。
尽 管我时时想回到党的怀抱,以使自己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更多的工作。但是,当时的新疆形势十分复杂,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新疆自三十年代初期以来,就一直 有共产党人在这里从事动员人民、组织人民的革命活动,但并没有公开的党的组织。1938年7月,我在库车骑兵第三连当翻译。当时的库车县长是林基路,我们 夫妇和他及夫人陈茵素常有往来。陈茵素做妇女工作时,也常常带上张春燕。我曾向林基路谈起自己的经历和参加革命活动情况,林基路告诉我现时新疆没有党的组 织,暂时无法解决组织问题,但要努力学习,不要灰心,不要堕落,将来一定会回到革命队伍的。
这 时的新疆督办盛世才一方面投机革命,表面上表示要靠拢共产党,实行“反帝、亲苏、和平、建设、清廉、民平(民族平等)”的“六大政策”(收撚皮啦,俾蘇俄勞役做苦差咁撚多年都唔化),另一方面却利用庞 大的特务组织对一切进步活动进行严密的监视,把那些有进步倾向,或者他认为与他意见相左的人或者谋杀,或者投入监狱。特别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盛 世才以为苏联要完蛋了,便公然撕破追求进步的假面具,转而投靠国民党。大肆逮捕有进步倾向的军政人员,杀害共产党人,变本加厉地镇压一切进步活动。库车骑 兵第三连也被调回迪化,马匹、枪支被收缴。整个部队,士兵复员,军官遣散,全部瓦解。我和一些军官被软禁。
一 次张春燕抱孩子去市立医院看病,在走廊中碰到陈茵素抱着儿子库尔班看病,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张春燕问她住在哪里,她没有回答。张春燕回来告诉了我。我当即 设法请医院中中俄混血的女护士给陈茵素转去几十元钱和一封给狱中人员的信。不久,接到陈茵素请人转来的信,说林基路和周斌(即毛泽民)、徐杰(陈谭秋)已 经牺牲了,并随信附来林基路的遗作《新囚徒歌》,以及她的《思夫曲》。还说她们在狱中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曾经绝过食。这件事使我对盛世才的反革命两面派的 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决心反盛世才。我也作了可能被捕的准备。我告诉张春燕,万一我出了问题,就让她带着孩子回苏联。
1944 年4月,新疆政局又起风云,由于国民党官僚到新疆后,自恃有“中央”支持,以“征服者”姿态出现,常常胡作非为,纳妾、贪污、豪赌,又轻视本地人员,对新 疆政事随意抨击,甚至大骂盛世才,使盛世才深受威胁。于是先从他认为受国民党影响较大的原新疆军政文教界的干部和大批学生着手,将他们也带上红帽子,逮捕 关押。8月13日开始,盛世才又大规模逮捕国民党派来的中上级人员。消息被重庆得知后,蒋介石决定把盛世才调离新疆改任农林部长,盛世才在迫不得己的情况 下,离开了新疆,结束了他对新疆十多年的独裁统治。
盛世才走后,新疆军校改名为“中央军官学校第九分校”,我调政治部任科长,不久又代理了训导主任。我利用政治部接触人多的机会继续进行反对国民党的活动。
在 这一时期,我经常在一些有正义感的同事中进行揭露国民党的宣传。并由赵丹导演,演出了反对汉奸殷汝耕的话剧《夜光杯》。此剧内容是,女主角因为暗杀未遂而 牺牲,由于她的死,激起革命而将汉奸消灭掉。我对剧本作了修改,加进了反对用个人冒险代替革命行动,而不去动员群众的一些内容。同时在女主角牺牲时旁白 道:“全中国还在黑暗的统治之中,我未能看见祖国的彻底解放就死去了,希望后来者继续战斗”。以后又根据一部苏联抗德战争的剧本,改写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内 容演出。这些演出获得了社会好评,但也引起国民党宣传处的注意,说演出中有“共产党语言”。
在 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一群进步青年,其中有张伯中和赵普林。他们曾坐过牢,并且在狱中自发地组织了一个叫“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秘密组织,参加的人多半 是他们在新疆学院的同学和原《新疆日报》社的工作人员。他们拿出以共产党章程为依据的“同盟”纲领草案给我看,我也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在新疆军校的活动,并 参加了“同盟”。整个同盟有数十人,许多人曾在新疆学院受到过林基路的直接教育,或者曾受过中共和苏共的影响。大家都希望能直接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流落到新疆的东北人多半不愿再留新疆,都在寻找出路。“同盟”于是派张伯中去重庆找党的领导。其他人暂留迪化继续活动。
不 久,新疆军校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民党派了宋希濂来第九分校当主任,唐井然当副主任,另一个十分反动的叛徒孙浮生当政治部主任。此人一到后就到处宣称,新 疆军校一定有共产党活动。说这种学校竟然一条国民党的标语都没有就是问题。还对人说,“我看姚艮就像共产党,我到军校就要好好地整他”等等。我和一些同志 虽然也在暗地里进行反对“孙猴子”的活动,但大多数人都先后被以各种名义调走了。在学校已很难活动。而且得知校方正在收集我的材料,再呆下去很危险,于是 先把妻子张春燕和两个孩子安排到哈密去,然后以探亲为名,离开军校,到达哈密。在哈密找到先期去做发动工作的同志,发现许多熟悉的部队军官都已撤换和调 走,无法开展工作。原先希望落空,也进一步感到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否则,这个自发组织的“共产主义联盟”纲领想象得再好,口号提得再响亮,只能是空谈多, 无法进行实际的工作。
我于是决定去重庆。但也有顾虑,与党接上关系后,在国民党不断制 造磨擦,企图挑起内战的情况下(又係調轉黎講....國民黨抗日抗左8年都打到殘哂邊會仲想打仗)将来不管被派到战争前线还是去秘密战线工作,妻儿的安排都是一个问题,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影响党对自己的工作安排。但 如果自己独自一人走了,把年轻的妻子一个人留在新疆,那么她又如何能带领两个幼儿生活呢?此时我的心情十分矛盾。
在 作了反复思考后,我下定了为革命事业作出个人牺牲的决心。我对妻子说,为了革命,只有和她及女儿暂时分别,由我带着儿子先去重庆,等事情有眉目后,再来找 她们母女俩。深明大义的妻子含着眼泪说:“你放心的走吧,谁叫我是你的妻子呢?等你有了着落,我再带女儿去找你。实在过不下去,我就回苏联西伯利亚找亲 戚,去当个工人也可以把孩子拉扯大。我们总会再见面的!”
四、回到革命大家庭
1945 年12月,我带着儿子由哈密乘车去兰州。打听去重庆或延安的门路。正在这时,我看到了在苏联北极劳动营中结识的革命挚友李正文用笔名岳光在报上发表的文 章,才知道李正文也被释放回国,并已参加了党的工作,于是便设法和李正文取得联系,谈了自己回国后的情况和迫切找党的心情。不久接到了李正文的信。李正文 在信中告诉我,在重庆有一位革命长者、东北人阎宝航。宝航同志在重庆的家被人们称作是“每个东北革命青年的家”。许多东北青年在那里得到热情的接待,找到 党的组织,走向革命道路。李正文建议我带着全家去重庆“阎家老店”,他说阎宝航和他的夫人不但会热情地接待我们,还会帮助和党中央驻重庆办事处及周恩来副 主席取得联系。
接到这封信,我高兴极了,但也产生一些顾虑。阎宝航这个名字我是很熟悉 的,因为早在1931年,阎宝航等人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时,就在东北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但是,此时如果真象李正文的建议那样,四口之家一起 到素昧生平的“阎家老店”去,将会给阎家造成很大的麻烦,怎么好意思让阎家同时供养四口人呢?
于 是,我还是狠心地留下了妻子和女儿,带着儿子踏上了去重庆之路。我们日夜兼程,经过十多天的汽车颠簸,终于到达了重庆新村17号的“阎家老店”。当我怀着 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阎家老店”的大门时,受到了阎宝航和夫人高素桐的热情接待。原来李正文事先已经向他们介绍了我的情况,他们已知道我一家四口将要来投 奔他们的“阎家老店”,所以当他们看到只有两个人,并且得知我为了革命事业,把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都留在了新疆时,严厉地批评了我。阎夫人对我说: “你怎么可以把老婆和儿女抛下不管呢?难道革命不需要妇女孩子吗?你这是为什么呢?……从东北老家出来抗日救国和干革命的,都是我们‘阎家老店’的亲友 啊!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千万不该这样做啊!”阎宝航也批评了我,说这样做法的确不妥。尽管一见面,就受到了阎宝航夫妇的批评,但我的内心却感到了无限 的温暖,深深感受到了同志之间的真正友爱和骨肉亲情般的关怀。
当晚,阎宝航和我进行了 长谈,我向阎宝航谈到重庆来的目的是要和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周恩来副主席取得联系,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向党汇报新疆一些自发的地下革命组织情况,并请求 得到党的领导;二是请党组织设法救助身陷新疆监狱里的一些革命同志;三是,请求党考虑恢复自己的组织关系。我激动地向阎宝航介绍了自己的革命经历,特别说 到自己1932年至1938年在苏联劳动营中所受到的磨难,正是由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我才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 来,回到组织的怀抱是自己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大事。阎宝航同志静听了我的叙述后,对我历经坎坷十分同情和理解,他对我说:“我为你的苦难遭遇不只是要表示 同情,而是更要为你庆幸,你这是受到了千锤百炼的冶炼。一个从饥饿、苦役、屈辱、死亡的漫长的路上走过来的人,一定会成为最坚强的人,一个最忠诚的革命 者、最可信赖的好同志!我相信你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你回忆起这些已往的灾难,就会毫不踌躇地冲向前去!”宝航同志的一番话使我十分激动,离开组织那 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听到党内同志的肺腑之言,初来乍到时的一些不安的心情顿时消退许多。
阎 宝航在听了我的陈述后,建议我尽快给周恩来同志写出书面汇报。当夜,我掩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不顾旅途的疲劳立即动笔,思绪如潮水般涌来,一下子就写了50 多页,复看之后还补充了两页纲要,连夜腾抄清楚。第二天吃早饭时,我就把报告交给了阎宝航。阎宝航非常理解我的急迫心情,他劝慰说:“我非常理解你这种急 迫的心情,你有那么多话要向党说。不过,你要注意身体,要准备承担工作重担呢。好好休息吧,我现在就送给周恩来同志。恩来同志那里办事是从来不拖拉的,你 静等好消息吧!”
但是我并没有休息,我想到昨天刚到重庆时,听到一群青年学生在气愤地 议论报纸上的一篇署名文章,那篇文章对坚持在东北的抗日联军进行诬陷诽谤,把抗日英雄杨靖宇、周保中、李延禄等说成是红胡子,这引起了我的愤怒,我便用自 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的控诉》。后来这篇文章因为正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很快便在《新华日报》上整版刊登了。
中 午时分,阎宝航回来了,他高兴地对我说:“恩来同志虽然工作很忙,但立即看了你写的材料。他说他要派人和你详细谈谈。让我先转告你,关于你在苏联的遭遇, 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我们有好多同志到苏联学习,遭到这种不幸的误解。他们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夹攻,内部又有灾荒饥饿和叛乱,再加上敌人的挑拨离间,自 己心中无数,结果就发生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这番话使我如释重负,心头感到一阵温暖。
下 午,恩来同志的秘书宋岱(宋黎)同志来了,他对我说:“恩来同志叫我来看望你,并让我转告你,从全国形势看,我们在东北、华北、华东的成败是关键,新疆现 在是鞭长莫及。组织希望你和那些流落在新疆的爱国青年能回到东北去工作。你在信中提到的那些曾在新疆学院、新疆军校受到党的教育的革命青年,应当尽可能在 目前接收东北的关键时刻,设法到那里去工作。组织希望你借助东北的关系回到那里去做地下工作,要有长期干地下工作的思想,准备干上十年、二十年,直到革命 胜利。党决定承认和恢复你的组织关系,你努力干吧!关于新疆狱中的同志,你信中说你与他们有联系,最好先弄一个名单来,我们一定设法营救!”
我 对于这么快就和党联系上,恢复了自己的组织关系,并得到周恩来同志关于工作安排的指示十分高兴,表示一定要按党的指示尽快去东北。宋岱同志又转过话头说: “你就一个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去东北敌区工作,行吗?”阎妈妈这时就说:“关于这个问题恩来同志已经有指示,他说,现在要把姚艮安排到东北去工作,孩子妈妈 有俄罗斯血统,一个单身男人带着一个有外国相貌的孩子,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带着妻子孩子,那是最好的掩护!应当把老婆孩子接来一起去东北。”
根 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阎宝航催促我往新疆发电报,让妻子带着女儿尽早去兰州,阎宝航又给兰州的朋友发电报,请他们帮助母女俩买机票飞到重庆。这样,在周恩 来同志及众人的关怀下,分别了两个星期后,张春燕就带着女儿也来到了重庆。张春燕和孩子的到来使阎夫人非常高兴。她不停地和张春燕亲切地交谈,安慰他们, 并让他们不要见外,她认张春燕做了她的干女儿。张春燕非常激动地叫了声阎妈妈,并给敬了礼。从此,姚艮的四口之家和阎家融合成了一个大家庭。
当 时,阎夫人已有明诗、明英、明光、明复四个孩子,还有一些老乡,一家有八、九口人,再加上我一家,为了维持这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 此阎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每到星期五、六就捡出一些衣服、字画、家具交给由延安归来的大女儿明诗去卖,而明诗不但要帮助妈妈料理家务,照顾弟妹,还要照看自 己新生的儿子,伺候生病的丈夫,此外,还要常为东北救亡总会的事,协助父亲到处奔走。为了能多少帮点忙,在这段时期我便主动承担卖东西的任务,常常和明诗 在附近街道摆摊卖书画和衣服等。《一个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的控诉》在《新华日报》刊登后,报社给了50元稿费,我交给了阎妈妈,阎妈妈当时坚决不要,后来虽 然勉强收下,不久又还给了我,说是节省下来给孙儿孙女的。
在等待分配工作期间,我参加 了阎宝航组织的一些进步活动,临时担任了阎宝航的秘书。在一次“阎家老店”召开的座谈会上,我遇到了双城同乡、国民政府检察院的委员王冠吾先生,不想王先 生竟是我的姑父,他是在我离开家乡双城后和姑妈姚玉霞结婚的。王冠吾在国民党内有很好的关系,他是重庆国民参政会主席、国民党元老莫德惠的亲戚和至交。当 阎宝航同志和宋黎同志得知我有这样的社会关系时,鼓励我和王冠吾家多多接触,并通过他请曾任中东铁路督办的莫德惠介绍去中东铁路工作。当莫德惠见到我时, 知道是好友姚介忱的侄儿,概然应允,因为他的朋友张家鳌是东北行辕经委会主任兼中长铁路理事长。不过他认为中长路沿线战事非常紧张,很少有人愿意冒生命危 险去那里工作,所以建议我跟他们一起到上海、南京去,到那里帮我找一个接收工作,静观时局的变化。但在我的执意坚持之下,莫德惠为我向张家鳌写了推荐信。 这样我的工作定了下来。
1946年4月8日,叶挺、王若飞因飞机失事牺牲,重庆举行了 隆重的悼念活动。我随阎宝航参加追悼会回家后,阎宝航和我进行了彻夜长谈,阎宝航以长者和亲人的态度,亲切而诚恳地谈到自己追寻真理的历程。教导我“为了 做一个有觉悟的革命者,必须向社会学习,向历史学习,向工农学习,向前人留下的哲学、伦理、社会、财经著作学习。”告诫我“真理只能从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 得到!”使我受到了终身的教益。阎宝航还告诉我,他即将按照党的建议到南京、上海去。
在阎宝航飞往南京的前几天,我陪同他参加了东北救亡总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阎宝航在招待会上大谈和平、民主、团结、进步。会后,我把这些讲话进行整理,由阎宝航修改后于次日在重庆出版的民主刊物上发表。
五、战斗在东北交通线上
不久,我接到了乘飞机去东北沈阳中长路局上任的通知,阎妈妈搂住张春燕的脖子,反复叮嘱:“春燕啊,我的好女儿!记住你阎妈妈的话,要多多帮助你的丈夫,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离开他,时时刻刻要为他的安全多操些心,多尽些力。”
1946 年5月中旬,我们一家乘一架由美国人驾驶的东北经济委员会包机飞抵北京西郊机场。临离开重庆时,宋岱代表组织再次嘱咐,希望我到中东路争取担任较高职务, 并要有长期作地下工作的思想准备,在东北扎下根后,将会有人和我联系。同时,告诉我,中长路局长王竹亭比较接近党,可以做他的工作,得到一些帮助。还告诉 了一些其它可以利用的关系。在北京期间,我与北京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徐冰在北京饭店接头。徐也要求我准备在中长路扎根,主要任务是收集军事运输情报。
6 月初,我们乘火车到达沈阳,遇到先期到达的新疆“同盟”中的同志张伯中以及其它许多由新疆来东北工作的同志,他们大多已作为接收人员分配在各个不同的部 门。我作为接收大员担任了总调度所主任,以后又因情报工作的需要调中长路长春分局车务科任副科长兼中长路长春分局调度所主任,所属辖区正是国民党军队运输 调动最繁忙的铁岭到松花江站地段。当时松花江以北即为解放区。
在此期间,我曾冒险将由 关内到达长春的高崇民的夫人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掩护住在自己的家里,然后又转弯抹角地请长春站站长帮忙把他们送上去德惠的列车,又请熟悉的列车长帮助照看, 使他们安全地通过封锁线回到哈尔滨。10月底,阎妈妈又带着孩子明光,明复和东东、玲玲到了长春。我把他们接到家中掩护,并且利用关系仔细安排好车辆,交 待列车长给予关照,而他自己也上了火车,在一旁暗中监护,亲自送他们到德惠车站,看到他们平安地进入站长室的贵宾通道,才放心地返回长春。
我利用有利条件准确地搜集了敌人的军车调动运行情况。11月,我利用当时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和国民党军队各个部分倚势乱下命令形成的种种矛盾,在燃煤运输供给方面,制造了许多人为障碍,造成了交通阻塞,成功地阻拦了部队的调动。
事 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6年冬,我军在德惠一带发动了一次冬季攻势,国民党积极调兵遣将前往救援。我事先得知情况,把管区各站的好煤都分配给铁路员工作 为冬季生活取暖用煤,剩下的大都是含硫量很大,不宜用于烧机车的营城子煤。于是,我便以此为借口,把路局掌握的棚车调往西安运煤。当陈明仁部队要求由四平 开出四、五列列车要到德惠一带支持国民党挨打部队时,我向总局报告,沿线的优质煤很少,机车的质量又差,烧不上汽,应当允许从西安开来的煤车优先于军车先 行,以便把好煤送到各站。总局调度所与军运指挥部交涉,没有结果。结果五列开出的军车因为煤烧不出汽,被迫停在昌图附近的几个站。这时,我又指挥长春站的 调度机车从长春开出去救援,而这些车本身的质量也很差,结果不但没有能救援军车,反而把昌图附近的几个站完全堵塞了。从沈阳开来的特快也在昌图站熄火停 车。此时正值严冬,车上的官兵都冻得要死,大大地影响了士气。他们便向铁路工人寻衅,制造事端,整个车站一片乌烟瘴气。
1947 年元旦,我与长春局牟局长一起由长春到昌图解决阻塞问题,由于受到国民党军的威胁和围攻,牟未敢露面即独自返回。我为了进一步破坏,提出用存放在昌图的枕 木点燃熄火的机车,以便解决堵塞问题。但当把堵塞排除时,德惠我军已打完仗胜利返回了。陈明仁的部队只好又返回四平。事后国民党军曾追查过堵车责任,并怀 疑到我。但因我有事先向总调度室和军运指挥部请示的记录,说明责任在部队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又互相争行,以至发生冲突。问题只好不了了之。
不久,我被调往中长路总局行车安全室工作。后来又通过关系到东北行辕经委会交通处第二科当科长。这是一综合东北地区铁路运输情况的调查、统计、综合的机构。各铁路的军运、货运、客运都要按日报来,极利于收集军运情报。
但 当时地下工作的领导王同安指示我,还是回到中长路好,我便通过王竹亭的关系到沈阳南站当了站长。当时,国民党在东北的主力军都集中在沈阳周围,他们的军事 活动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而铁路向北只能通到四平,向南到锦西、山海关。沈阳车站成了龟缩在沈阳的国民党军运与锦州和关内联系的最主要的车站。坐在沈阳站内 即可了解各站情报,探知国民党军队的活动情况。
但是不久,出现了两件意外事件,一件是 张伯中的哥哥带患精神病的母亲回解放区,在边界受到化装为我方人员的国民党特务的盘查,不慎说出是要到解放区找党组织,并说出了在沈阳的张伯中,特务机关 便通知沈阳警备司令部逮捕了张伯中。但因一时未难于查清,便由我找了一个铺保保外候审,随叫随到。
另 一件是9、10月间,王同安回哈尔滨汇报工作,回来时带了一部电台,还有一名电报员同行。但在开原时受到国民党53军的检查。王示意电报员离开,他自己用 钱和敌人周旋。电报员当即逃回哈尔滨,但王同安还是被捕,不久就叛变了。他告诉敌人他老婆的住址,还说了孩子的名字和生日,便衣特务当即到沈阳按地址去找 “王太太”,但引起他妻子陈雪屏的怀疑,便由其他同志出面询问,来人答称受王同安之托,要亲见王太太有要事转达,并说了孩子的名字和生日。根据这个情况, 同志们分析一定是王同安出了问题,但当时并未想到王可能叛变。经大家研究,认为虽然处境很危险,但没有接到哈尔滨的通知,不能随意停止活动,而应继续为党 工作,但要提高警惕,做好应急准备。这样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了两个月。
12月底,王竹 亭局长听到一些风声,便警告我说话做事要小心,这年头国民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赶快把家里的书信文件清理一下。第二天王竹亭又派人转告我,有人供出我是共 产党,要小心。我即与同志们商量,大家认为,王同安两个月无消息,他不至于会供出大家,至于戴共产党帽子也不是第一次,可能是谁想当站长而造的谣,不至于 有大问题。在这紧急时刻,更应坚持,不能被吓跑了,等等再说。
又过几天,一位同志赵普 林到《和平日报》社与另一位同志赵新亚接头时,碰到赵新亚的弟弟,说哥哥已被捕,家已经被监视。赵普林当即通知陈雪屏和我以及其它可能通知到的同志。我得 到通知后,立刻找到陈雪屏要她与自己一起走,但陈说,王同安没有消息,她不愿走。后来她被敌人抓住,也成了叛徒。而那些没有来得及通知到的,以及在长春、 吉林、锦西等地工作的同志后来都被捕了。
我在劝说陈雪屏逃走无效后立刻到了车站,看看 是否有北去的列车。我在车站碰到了沈阳站客车主任李福庭,李以为是站长来检查工作,便紧跟在我身后不断向我汇报。此时正好有一列晚点火车停靠,但很快就要 开了。我无法摆脱李福庭,但如贸然上车,必然会引起李的怀疑,只有对李福庭说,自己曾给张伯中作保,现在张伯中跑了,警备司令部向我要人,没法交待,只好 逃跑。我又对李福庭说国民党快完了,我想回北满探家去。又说,你的家也在北满,何必在这里干?我在哈尔滨有许多朋友,不如一起走,到那里去,请他们给介绍 其他工作。李福庭同意了,说回去取东西就走。我说要走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必须现在就走,那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就不要了。于是两人一起上了车,坐到三等车 厢中。当时因火车晚点,车内乘客很少,车长走来认出了我们,便请我们到软卧车厢,说那里有暖气。我称,路局临时派我们办点事,便去了软卧。车开后,李福庭 问我准备怎么走法?我说,先去铁岭,找一个熟人住下再打算。李提议先到开原,那里有一位他的老同事,原是一个地主,他在地方上人头很熟,可以请他帮助把他 们送出去,我也知道此人,他曾在新疆公路局当过局长,过去在东北也参加过革命活动,便同意了李的建议。
第 二天一早我们到了开原,找到了李的朋友,这位朋友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请我们吃饭。当问及我们跑出来的原因时,我便把李福庭说的话说了一遍。那位朋友问李 福庭为什么也要跑,说两个人一起走,遇到敌人盘查,很可能问出漏子来。我同意他的看法,便和李福庭商量,决定李在我走后,再回沈阳,就说是我叫他一起到开 原,说铁路局派他们检查工作。后来叫他在车站附近等候,结果久等未来,就不知道我的下落了。
这 位开原朋友告诉我可以经过老开原城到马三家,再通过威远堡门到解放区去。威远堡门是一个两不管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一个表弟是当地有名的地主,有人问,就说 是去找他的。当日中午,我就进了老开原城。在出城时,有部队把守,检查行人,我装作办公事的样子,在一旁观看检查,然后问检查人员前面有什么情况?随手将 身上带的东北行辕经委会的职员证晃了一下说,那我到前面看看,就这样混出了城。到了马三家又受到哨兵的盘问,我答称是到威远堡门亲戚家,接回娘家看病的老 婆的。并故意问那里是否有情况。如果那里进不去,我还要回来。这样消除了哨兵的怀疑,放了行。到了威远堡门,又遇到一个哨所,我主动向他们说明,他已和马 三家岗哨说好,是来威远堡门接自己老婆的,不知道前面有什么问题,如果进不去我还得回来,就这样,混过了国民党的最后一个岗哨。
当 晚,我在那个朋友的表弟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迎着朝阳,大步向解放区迈进。在第一个村子,我遇到了解放军战士,说明自己是东北局社会部派到沈阳做地下 工作的,现在经清源县回哈尔滨去。部队保卫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说,由于部队正在深入敌区的作战行动中,在没有得到哈尔滨社会部的证实前,不能放走。此后我被 送往特务排,在零下30度的严寒风雪中,日夜兼行随军行动。此部队是朱瑞领导的炮总,我随军先到了昌图一带,后又横过中长路进军到法库一带,以后又被送到 郑家屯的后勤兵站,在那里等候一个多星期后,才接到哈尔滨社会部的复电。后勤部的负责人热情地将我送上了火车,经两昼夜才到哈尔滨。
我 离开了长春当天,即有国民党特务住到家里监视,企图通过蹲守抓住我或其他同志,直到一个月后才撤走。我走后,张春燕生活十分困难,幸好有当地铁路工人偷偷 送钱送粮,暗中保护。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后,她终于逃过了敌人的监视,抱着两个月的新生幼儿,背着女儿和大儿子,历经辛苦,涉水渡过齐腰的小河,闯过敌我双 方的封锁线到了安东解放区,但是她当时并不知道我在那里,所幸的是她回答安东我方同志的审查时提到她在重庆“阎家老店”住过,她是阎夫人的干女儿。当时阎 宝航已担任了辽北省人民政府主席,这样经向阎宝航打电话询问,阎宝航给予证实,并告知说,姚艮现在在吉林东北大学。于是张春燕又带着孩子于1948年的中 秋节赶到吉林。及至到了东北大学,又答称查无此人,只有一位叫姚冬麦的同志曾在学校呆过,但现在已转到哈尔滨去了。这时张春燕才松了口气,原来学校不知道 姚冬麦就是姚艮。当时的校长是诗人李季,当他知道张春燕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地带着三个孩子找组织的事迹时非常感动。热情地招待了张春燕,同时找了马 车,派了两个同志送她去火车站。临行前,李季召集全校人员列队向大家说明张春燕的事迹,并以诗人的激情,动情地说,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母亲,正是因为有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妻子对丈夫的支持,我们的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就这样,张春燕在同志们的具体安排下,过封锁线、赴安东、绕道吉林到达哈尔滨,找到了我, 一家人总算又团圆了。
六、和平年代的风雨人生
我从敌区回到哈尔滨后,和一批同样由敌区归来的青年一起,被送到佳木斯东北大学学习和接受审理。审查结束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公安总处工作。
建国后,我被调往北京,先后任公安部办公厅秘书处俄文秘书、办公厅秘书处编译科科长、编译处处长及公安部首席苏联专家的翻译。
1958 年我兼任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自己也致力文学创作活动。翻释出版了多部外国文艺书籍。其中有《金星英雄》(苏)、《丰收的故事》 (苏)、《基础》(波)和《一年长的故事》(意)等多部长篇小说,以及《山里的春天》和《红色保险箱》等电影剧本。也发表过诗作和其它作品。其中巴巴耶夫 斯基的长篇小说《金星英雄》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经我的介绍。在50年代曾风靡全中国,对新中国的文学事业及正在进行经济建设的中国人民都产生过 不小影响。
1961年春,我被任命为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为解决困难时期的群众生活问题,在嫩江建设农场。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利用定额加奖励的制度,调动了农场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在农场开办的第一年即获得大丰收。
十 年浩劫期间,罗瑞卿部长被批斗。我先是靠边站,造反派要我交待罗瑞卿如何指使我里通苏修。后来,阎宝航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和儿子明复被关进了秦城 监狱,我又因此受到牵连,被逮捕蹲了十年监狱。妻子张春燕也因有俄罗斯血统而被怀疑是苏修特务,被送到“干校”隔离审查。30年代我曾在苏联坐牢和劳动改 造。当时我做梦都不会想到,以后在自己的祖国,还会受到更长时间的监禁。两者不同的是,在苏联尽管有高强度的劳动,但还可以和人们接触交往;而这一次没有 劳动,却是无指望的与亲人隔绝、与人世隔绝,迫使人陷入精神崩溃。这实在是又一场历史悲剧!所好的是,我在苏联已经历过考验,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来度 过监禁的十年。
“四人帮”倒台后,我被“解放”了,恢复了公安部办公厅主任的职务。在我恢复工作后,曾担任公安部清查委员会主任,尽力地帮助那些受到“四人帮”迫害的同志,帮助他们落实政策,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得到很多老同志的赞许。
1968年5月阎宝航在秦城监狱被迫害致死,1978年1月党中央正式为阎宝航平反,当我得知阎老的死亡后十分悲痛,帮助阎宝航的子女对阎宝航的遇难经过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离 休后,我一直担任公安部咨询委员会主任,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社会工作。鉴于我国内国外的两次特殊遭遇,常常引起自己的思考。很想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但又 常感精力不足,但使命感终于驱使已不顾年老体衰,且时有社会活动的困难,常常“秉烛夜书”,终于完成以我传奇生涯为题材的计划中的多部作品中的第一部《一 个朝圣者的囚徒经历》。
我是在六十年后,以八十高龄完成这部作品的。六十年过去,弹指 一挥间,想当年怀着朝圣之情前去参拜的苏联已不复存在。而中国在经过种种人为灾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已摒弃了那些极左路线,走向了以经济建设为核 心的发展轨道,今天的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前车之鉴仍是人们应当牢记的啊!
七、往事的思考
最 后,让我用一段我常说的话来结束本文:“作为遭受无端迫害的人来说,当然这是很不愉快的事,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死在敌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的人来 说,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至于我,对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我以为还是有所得的。你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接触了成百上千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上至劳改营的 各级领导,这些领导也是劳改犯,其中有教授、学者、军官、革命家和政治家;下至一般的囚徒,包括苏联各民族各阶层人在内的囚徒,自然也有许多真正的流氓罪 犯、反革命分子。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被当作“阿根特”(间谍)、“施波”(间谍嫌疑)、“施别翁”(奸细)、“坡哥(越境犯)、托派分子、阶级异已分子 等的中国囚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热情的革命者,许多人是被我党派去学习革命理论的党的早期干部,他们是在苏联清党和肃反扩大化中,被王明、康生一伙坏 家伙诬陷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在那样的劣境下,许多革命者仍然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例如,我在中亚劳动营结识的范家巽和北极劳动营相识的李正文同志, 就是我所尊敬的好同志。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仍热爱生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充满信心。象这样的好同志还有不少。当然也有一些卑鄙的家伙,无事生 非,诬陷同志。我们可以充分看到许多人间真善美与假恶丑、高尚与卑鄙、纯真的人性与扭曲的兽性的斗争。这些生活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是一辈子可以享用的。 在劳动营中我广泛的接触的是处于社会下层的那些苏联人,除了一部分人确实是罪犯和流氓外,更多的是一些政治犯。尽管许多人是受冤蒙屈的,但他们仍是充满理 想和幻想,他们相信未来,他们积极劳动,固然是要填饱肚皮,但也为自己的劳动能为后人造福而欢欣鼓舞。你想,象远东泰阿森林的共青城,那里原是冰天雪地、 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在短短时间里,就被创造出来。当你亲眼看到那里的森林,那里的大树,那些盘根错节的树根,那里的池沼和灌木丛,怎样在你的手中一点点 被铲除,变成街道、变成工厂、变成商店、变成居民区,一句话,变成一个崭新的城市,你会想到劳动的伟大。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建设的成功,这不能简单的贬为 ‘犯人劳动’,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用人道不人道的语言去分析。你不能不承认在这支劳动大军中,有一种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在起作用。也不能不承认,尽管是不自 由、常常挨饿的犯人,他们也同样有一种向往真理、为后代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崇高思想和力量,在指导他们的行动。共同的劳动、共同的劳动成果,使他们绝大多数 人相信未来的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只有在想到自己的委屈时,可能有仇恨、有哀怨和咀咒,但他们在行列中、在伟大的成果面前,却不能不成为自觉的建设者。这正 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悲壮的喜剧。
革命是一场社会的大变革,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绝 不象一些教科书中所写的那么单纯。革命会有牺牲。除了在对敌斗争中会死人外,死于自己人手中的也不在少数,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我的那 段经历应当说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但是既然已经发生,更重要的便是要汲取经验教训,不让或少让那些不该发生的事重演。比方说,当初在苏联发生过的事,许多竟 然在几十年后的中国,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变本加厉地重演,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值得研究了。可以不可以说,这是一种革命中的病患?当然,这 和每个革命者特别是领导者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格是密切相关的。正因如此,我们有充分理由和权利提出,有必要正视这些历史上不应发生的事,我们的历史家和政 治家应当正视历史,要研究发生的根源和克服的方法,从而让这样的事不再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全党全民、同心同德地完成我们的革命事业。”

  (洗腦真係洗得好勻旬,鳩佬,但有d史實幾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