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霖稱香港未能棄美元改掛人民幣
今年是香港實行聯系匯率第三十年,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以《寫在聯匯三十年》為題撰文 ,再次解釋香港行聯匯制的好處,以及港元仍未能放棄美元改跟人民幣掛勾的原因。陳德霖在文章中說:「我過去多次說明,考慮港元和人民幣掛鈎的幾個主要先決條件仍未存在。最明顯的是港元一定要與作為“錨”的貨幣可以完全自由和大量地兌換,才可以提供信心保證和維持匯率穩定的基礎 。」
他稱,香港現時約有3千多億美元等值的外匯儲備,主要持有美元資產,如果換成人民幣,單是外匯基金就要持有近2萬億元人民幣的儲備,遠超現時離岸市 場流通的人民幣資產總量。所以在人民幣未能完全自由兌換和內地資本賬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考慮將其作為港元的「錨」貨幣是言之尚早。
他又表示,中國內地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生產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以保持較快的增長,假若香港與人民幣掛鈎,將大大削弱香港出口和整體經濟的競爭 力。由於香港的勞動生產力增長率較內地慢得多(估算過去10年香港平均每年增長約3-4%,而內地的增長率則接近10%),屆時香港可能要經歷減薪和通縮 之苦,才可恢復競爭力。
對於因行聯匯制而令香港失去制定利率自主權,陳德霖在文章中指:「有些人認為採用固定匯率制度,便要放棄制定利率自主權,没有工具調控通脹,並不可 取,所以香港應該考慮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在此我想指出,在太平盛世之時,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可能問題不大,但在動盪時期,一些像香港這樣的小型對外開放經濟 體系和國際金融中心,就隨時可能會出現一種惡性循環 ─ 信心不足,資金外流,港元大幅貶值,信心崩潰,金融體系受壓,最終形成系統性金融危機。」
陳德霖的文章全文將刋明天 ( 10月15日 )《信報》。
聯匯與三位一體的殞落
昨日是聯繫匯率實施三十周年,財爺曾俊華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都先後撰文,合唱聯匯已陪伴港人經過幾許風雨,所以碰不得,即使犧牲了用利率調節經濟的能力。查實,最近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無論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對於小經濟體來說,貨幣政策都是奢侈品,果如是,脫勾始乎又少了一個重要的動力。
經濟學上有所謂「不可能的三位一體(Impossible Trinity)」,即固定匯率、資金自由進出與獨立貨幣政策的經濟開門三件事,都只能像免費電視牌般三揀二。香港揀了固定匯率及自由資金進出,唯有犧牲貨幣政策,加減息的決定由伯南克或明年上任的耶倫說了算。如果想要固定匯率又要貨幣政策,便要限制資金進出,這又動搖到國際金融中心的命脈。
原來,三揀二也可能是妄想,倫敦商學院的學者Hélène Rey最近發表研究指出,在資金全球化之下,全球資金的充裕度,受到幾個核心大國的貨幣政策左右,他們的資金鬆緊,會左右國際金融體系的資本流動及信貸增長,以至銀行的槓桿比率。因此,不論行什麼匯率制度,全球不同地方的股票債券價格走勢均類似。換言之,外面風大浪大,無論一地施展的是純陽至剛的金鐘罩或借力打力的太極,結果其實分別不大。國際資金的大量進出,都會引發當地的信貸增長過快或收縮過急、銀行財務表現的波動,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起落。全球資金流這道力之大,是很難單單用加息或減息去抗衡的。
因此,就算是浮動匯率,都很難有完全受控的貨幣政策,始終政府也會在意匯率的大幅波動,不會真的放任自流,而這將限制其貨幣政策的施展。 Rey的結論是,小型經濟體要真正有自己的貨幣政策,只有限制資金進出一途。不可能的三位一體,在匯率制度的退位後,已變成「水溝油的二元論(irreconcilable duo)」,三揀二變二揀一,在貨幣政策與資本自由進出中取捨。
這個二揀一,對香港來說,無異於無得揀,因為香港要做金融中心,便不能限制資金進出,意味與貨幣政策終究有緣無份。 Rey建議,要減少熱錢對經濟的干擾,又不能旨意伯南克會手下留情,體察海外的民間疾苦,唯有推出一些針對金融體系的行政措施,如壓力測試,槓桿比率限制等辣招,來嚴防信貸及資產市場泡沫化。
雖說在波濤洶湧下,船隻有錨無錨,都難免被拋上拋落,就算像聯匯般勾實了美元,匯率確實變得穩定,但可能只是將調整的壓力轉移至資產價格及通脹,調整一樣是痛,分別在於打頭定打肚。所以就算沒有貨幣政策作為獎勵,也不代表聯匯沒有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