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英集權架床叠屋
2013年01月18
梁振英先生首份施政報告一反以往十月公佈的傳統,與財政預算案拉近到相差一個月,這除了減少公眾回應政府施政的時間,還削減了財政司長調適民意的權力。以
往財政司司長草擬預算案,雖然都是以早幾個月公佈的施政報告作框架,但始終有幾個月時差,司長還可以因公眾輿論而對某些施政微調。
如今梁先生要大權集中,卻公佈了沒甚高見的施政報告,大部份政策老早公佈,收看直播時聽得最多的是「齊心」、「迎難而上」等等口號式語藝,對政改、二十三條立法未有清晰交代,更讓人擔憂未來四年香港政制將會倒退。
可是在整份施政報告有一貫的施政模式,就是在現有十六萬公務員體制外架床叠屋,成立各種各類委員會和事務局,官僚體制解決不到民間關注,解決方法竟然是成立更多部門。
要 推動中醫,就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那醫管局年收二百多億元納稅人資助,怎不能兼及中醫?要檢討醫管局的運作,又要成立督導委員會,那衞食局長和一 眾常秘又是否白支人工?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又成立專責委員會,教資會、教育局、大學教育學系不知研究了多少個同類課題?建立屬於全港市民的維港 海濱,又成立「海濱管理局」,那是不是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運輸署和康文署是政出多門,未能協作發展海濱,多一個局是解決方法還是多一個互相推卸的部 門?
最讓人費解的是梁先生要經濟發展,聲稱政府要「適度有為」,將產業「做多做闊」,但原來具體做法就是成立一個「經濟發展委員會」,要高層次、 跨部門、跨界別地研究促進長遠發展的策略和政策。發展經濟,香港人天天在自由市場下查探出路,哪需要再設委員會請專家花公帑再研究?如果找幾個專家做研究 就及得上七百萬人的集體智慧,香港就不會是獨一無二的自由經濟之都了。財政司、財經局、金管局本來就與「經濟發展委員會」功能重叠,該會還下設「航運 業」、「會展及旅遊業」等小組,又與貿發局、生促局等公營機構功能重複。
香港人向來實事求是,不會因為梁先生成立各種名目的委員會、小局,就會幻想有關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反而因官僚膨脹而牽涉無了期的公帑開支讓納稅人憂心,現存一百零八個政府部門,六十八個法定公營機構解決不了公眾關心問題,再每年增加幾個又有何用?
早前梁先生心腹中策組要過問所有委員會人事任命,這批新委員會和事務局究竟是「適度有為」,還是要建立梁皇朝,架空政務官和原有公務員體制,香港「離心」之日不遠矣。
何民傑
107動力召集人
如今梁先生要大權集中,卻公佈了沒甚高見的施政報告,大部份政策老早公佈,收看直播時聽得最多的是「齊心」、「迎難而上」等等口號式語藝,對政改、二十三條立法未有清晰交代,更讓人擔憂未來四年香港政制將會倒退。
可是在整份施政報告有一貫的施政模式,就是在現有十六萬公務員體制外架床叠屋,成立各種各類委員會和事務局,官僚體制解決不到民間關注,解決方法竟然是成立更多部門。
要 推動中醫,就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那醫管局年收二百多億元納稅人資助,怎不能兼及中醫?要檢討醫管局的運作,又要成立督導委員會,那衞食局長和一 眾常秘又是否白支人工?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又成立專責委員會,教資會、教育局、大學教育學系不知研究了多少個同類課題?建立屬於全港市民的維港 海濱,又成立「海濱管理局」,那是不是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運輸署和康文署是政出多門,未能協作發展海濱,多一個局是解決方法還是多一個互相推卸的部 門?
最讓人費解的是梁先生要經濟發展,聲稱政府要「適度有為」,將產業「做多做闊」,但原來具體做法就是成立一個「經濟發展委員會」,要高層次、 跨部門、跨界別地研究促進長遠發展的策略和政策。發展經濟,香港人天天在自由市場下查探出路,哪需要再設委員會請專家花公帑再研究?如果找幾個專家做研究 就及得上七百萬人的集體智慧,香港就不會是獨一無二的自由經濟之都了。財政司、財經局、金管局本來就與「經濟發展委員會」功能重叠,該會還下設「航運 業」、「會展及旅遊業」等小組,又與貿發局、生促局等公營機構功能重複。
香港人向來實事求是,不會因為梁先生成立各種名目的委員會、小局,就會幻想有關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反而因官僚膨脹而牽涉無了期的公帑開支讓納稅人憂心,現存一百零八個政府部門,六十八個法定公營機構解決不了公眾關心問題,再每年增加幾個又有何用?
早前梁先生心腹中策組要過問所有委員會人事任命,這批新委員會和事務局究竟是「適度有為」,還是要建立梁皇朝,架空政務官和原有公務員體制,香港「離心」之日不遠矣。
何民傑
107動力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