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中日嘗試擺脫「經冷」

中日嘗試擺脫「經冷」

2013/11/20
       由豐田汽車名譽會長張富士夫等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11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中南海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進行了會談。汪洋對大規模代表團訪華給予高度 評價,雙方就維持和強化經濟關係達成了一致。但日本方面希望與中國最高層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的會談似乎存在困難。借助「經濟」改善冷卻的中日關係的道 路似乎還很艱難。

      日本方面由張富士夫和日本最大經濟界團體「經團連」會長米倉弘昌等約20人出席,會談進行了45分鐘左右。

      汪洋副總理面帶笑容,和代表團成員一一握手,並首先對日本代表團表示歡迎,表示儘管兩國關係非常緊張,但大規模代表團訪問中國得以成行,説明發展經濟關係 深受重視。張富士夫也表示,「經濟領域交流已經復甦到很高水平」。雙方還就重啟此前因中日關係惡化而停辦的中日節能與環保論壇達成了協議。

  自去年9月日本將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關係無論在政治還是在經濟層面都趨於冷卻,陷入了「政冷經冷」局面。在兩國首腦尚未舉行正式會 晤的背景下,日本經濟界訪華團的行程也多次取消。此次日本經濟界時隔2年派出了超過100人的訪華團,其背景是重視吸收日本投資和先進技術這一實際利益的 想法在中國政府內部正逐漸增強。

 
中日外交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方面自夏季前後起就發出了在經濟領域相互讓步的信號。8月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了大連與日本企業存在密切合作關係的IT企業。在那1個月後,10家中國大企業的高管訪問日本,並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和經濟界高層等舉行了會談。

  不過,在涉及政治的問題時,汪洋的發言開始變得嚴厲,表示希望日本政府正視歷史,面對現實,並切實努力改善雙邊關係。汪洋指出2012年中國與韓國和美國的貿易總額均保持增長,而與日本貿易額卻出現減少,表示這種情況應該是日本經濟界不希望看到的。

  主要負責對外經濟政策的副總理汪洋是4名副總理之一,被視為中國改革派領導人的代表。但是,汪洋並非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作為共産黨最高領導層的政治局常務委員,其地位僅為低於政治局常委的25名政治局委員之一。

       在09年之前,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每次都和中國國家主席和總理級領導人進行會談。此次也試圖與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或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但是最終只和副 總理汪洋進行了會談。日方相關人士19日晚間承認「和習李二人的會談很難實現」,同時表示「包括政治層面在內的關係改善仍任重道遠」。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中方希望將政治和經濟分離開來」。

        與政治無直接關係的人員和物品的交流正快速恢復。9月赴日中國遊客人數時隔1年轉為正增長,在日本的旅遊業界有觀點認為「中國政府解禁了團體遊客的赴日旅遊」。

       另一方面,如果涉及政治,經濟領域也會動作緩慢。9月以來,河南省和廣東省等地方政府主辦的招商會在東京召開。不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負責人稱,「與過去不同,各省的一把手並未來日本」。

       雖然兩國邁出了擺脫「經冷」的一步,但這能否成為中日整體關係改善的突破口仍很微妙。估計是日本首相安倍一邊繼續呼籲「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一邊摸索通過經濟交流來緩解緊張的政治關係的時機……







中日交流「管道」越來越窄?

2013/10/16
  中日關係持續冷淡之中,9月底10家中國大企業的經營者赴日與日本政界和經濟界人士進行對話,摸索在經濟層面改善關係的可能。雖然經濟界期待「政經分離」,但是這種活動能否擴大卻令人擔憂。原因在於能夠促進中日雙方開展交流的人才本身正在減少。

中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寶鋼集團的何文波總經理在談及中日關係時回憶起了一個場面:2007年11月,在千葉縣召開的寶鋼與新日鐵(現為新日鐵住金)友好合作30週年的宴會上,兩家公司的約250位出席者在久別重逢後相互擁抱,喜極而泣。

  寶鋼成立於1978年12月,如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鋼鐵廠商。而幫助寶鋼走過創業期的正是新日鐵。在帶著「文化大革命」創傷的上海,新日鐵幫助建成了 中國首個大型現代化一條龍生産的煉鋼廠。最多時,日方曾派出700人常駐上海。新日鐵在君津製鐵所等地合計接收過約2400位中國研修生,傳授最先進的設 備操作技術和生産管理方法。

  由於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主導的國家項目,所以寶鋼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對雙方來説都是肩負國家重托的大項目。不過離開車間,大家也只是一介凡人。 新日鐵的員工會邀請研修生到自家做客,不管在工作上還是私底下大家都相處得很愉快。而何文波也是當時的一名研修生。何文波表示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很珍惜 這份回憶。

  由於戰後處理等問題,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時好時壞。中日之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仍能在經濟層面不斷加深信賴關係,主要得益於草根層面的交流。

  派研修生赴日學習的不只有寶鋼。1980年代,中國政府和銀行也向日本派出了大批研修生和留學生。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如饑似渴地從最先成為亞洲經濟大國的日本學習經驗技術。曾經留日的中國人民銀行退休員工回憶:「當時,上司全都重用日本通」。

  而這些知日派現在正在陸續退休。新日鐵接收寶鋼的研修生截至到1986年。今年58歲的何文波馬上就要到中國60歲的退休年齡了。寶鋼的一位相關人士説,「寶鋼40歲以下的管理者大多留學歐美,知日派越來越少」。

鏈結:給未來中日關係亮起的黃燈
  在中國政府內部,1990年代後半期中國對日本的態度強硬,中國政府相關人士稱:「日本通越來越不受重視」。中國人民銀行的退休幹部表示「最近參加留日同學的活動時發現,20位出席者中,只有5人還在工作崗位上」。

  此外,中國知日派的人才培養也止步不前。最近幾年,中國留學海外的人數大幅增長。而同時,留日學生在整體的佔比迅速下滑。大部分中國學生都選擇留學歐美。

  日本方面也是如此。從中國接受的各國留學生人數來看,日本在很長時間內僅次於韓國,排在第二,而08年卻被美國超過。絕對人數也低於2004年的峰值。

  過去一直是「學生」身份的中國在2010年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當前面臨結構調整的難題,不過中國早晚會超過美國,在規模上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對於日本,不斷強大的中國無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求對等相處,甚至是與過去相反的關係。

  營造出1980年代中日關係「蜜月期」的中國知日派即將全部退休,新的交流的管道還能建立起來嗎?所剩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多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支局 菅原透








中日關係走向「政冷經涼」?

2013/11/20
       中日關係是否有了變化?雖然深刻的政治對立依然不見端倪,但是中國以地方政府為中心,開始摸索對中日經濟關係的修復。這似乎也是中國領導層的意向。去年秋 季以來,中日關係陷入「政冷經冷」、「政凍經冷」的僵局。而近來在經濟方面,覆于中日關係表面的冰出現溶解跡象,逐步走向「政冷經涼」。

 
       「北戴河會議是一個轉機」,中國的一名相關人士這樣説。北戴河會議是每逢夏季中國高層討論重要方針的非正式的會議。中國主席習近平8月首次主持了北戴河會議。這名相關人士稱「中國的對日政策發生了改變」。

      中國在有關尖閣諸(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上不會改變強硬態度,決不妥協,但是卻向日本發送了通過經濟、民間為突破口改變現狀的信號。相關人士稱今年秋季以來,中國開始著手試探日本的方針。對中國高層意圖甚為敏感的地方政府的動靜預示著今後的走向。

      「一定會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的。能再降點價嗎」,10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一名在成都市內經營超市、想要引進日本的「照燒醬汁」的女老闆與日本企業積極進行著交涉。

       今年約有70家日本企業及地方自治體參加了這個博覽會。而在去年秋季,在成都發生了反日遊行,因此在去年博覽會開幕的前一天日本企業的展臺被撤走。但今年 中國方面積極向日本企業進行招商,還舉辦了「日本館」的開幕式。四川省省長魏宏還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理事長石毛博行進行了會談。二人對在省 內開設JETRO的事務所一事達成了共識。

       不僅是四川,遼寧省大連市也時隔兩年在10月18日召開了由中方舉辦的中日貿易投資展示商談會。大連市委書記唐軍還與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共進晚餐。 廣東省也于7月在廣州市召開了面向日本企業的投資説明會,繼而于10月在東京再次召開投資説明會,積極地向日本企業進行招商。

       中國開始探索從「經冷」到「經涼」的道路,是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期結束,而服務行業的發展和産業結構的升級對於今後持續穩定的發展必不可缺。十八界三中全會中也強調了為穩定發展的進一步改革。中國對環境、醫療等日本領先於世界的領域非常關心。

       9月下旬,中國的10家大企業的高層訪問日本,與日本的經濟界人士和官房長官菅義偉進行了會談。據悉中國相關方面向高層申請了三次訪日計劃,最終獲得了批准,而附加的條件是「在日本誰都可以見,但除了安倍晉三」。

       中國似乎想迴避連經濟也陷入僵局的「政冷經冷」。就算從「經冷」稍稍升溫至「經涼」,距離政治關係的的融雪還很遙遠。中日回到「經熱」的道路仍然路漫漫……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北京總局 大越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