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搖擺不定的對華外交
12月4日傍晚,在人民大會堂美國副總統拜登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希望努力跨越中美兩國思維的分歧。」
在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11月23日,美國國防部立即派出2架可搭載核彈的戰略轟炸機B52進入該空域,對中國進行了牽制。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則接受了中方的要求,敦促民營航空公司向中方提交飛行計劃。在問題的應對上,兩機構似乎並未進行交流。
而在此之前,11月20日美國總統助理(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工作)蘇珊•賴斯曾表示努力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發揮作用。
中國描繪的大國關係是讓美國承認中國與其地位對等。這意味著美國要容忍中國在軍事和政治層面的崛起。
從某種意義上,歐巴馬的對華外交顯得有些軟弱。在美國國內也有觀點認為,這將使中國的「挑釁」進一步升級。
中國凸顯對等關係
力爭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習近平領導層將採取敦促美國展現對華和解姿態的戰略。考慮到美國國內希望避免與中國對立的呼聲,中國將彰顯與美國合作的姿態。在此基礎上,強調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和歷史問題,以動搖日美同盟。
「希望構建互不衝突、不對抗的‘雙贏關係’」。習近平在4日的會談上如此強調。其含義是中國不會與作為大國的美國發生對立,而是將平和崛起。此外,習近平也沒忘記凸顯以對等關係與美國打交道的姿態。
拜登雖然批評了中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但在3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時並未明確敦促中國撤回。中國可能由此認為美國其實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摩擦。
中國似乎對美國提出的中日危機管理框架顯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該方案的前提是中國防空識別區的存在,這既能將防空識別圈變為既成事實,又能牽制始終堅持要求中國取消防空識別區的日本。
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已經招致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習近平展現的合作姿態能緩解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在此基礎上可以強調日本將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才是問題的開端,把國際社會批評的矛頭引向日本。
(島田學 吉野直也 北京報導)
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副總統拜登12月4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會談。據中國媒體報導,習近平對中國在東海上空劃設的防空識別區的必要性進行了説明。這可能是拜登表示「深切擔憂」的回應。在會談中雙方還討論了「新型大國關係」。
這是中國11月23日宣佈劃設防空識別區以後兩國首次的首腦級別會晤。會談原計劃為45分鐘的少人數會議,但延長到了2個小時。
據中國媒體報導,會談中習近平就中美關係表示,當今世界並不安寧。中美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人類發展進步方面肩負共同責任,加強對話與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選擇。拜登則表示,美中關係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就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拜登似乎表達了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感到擔憂。對此習近平主席強調了防空識別區的中方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在本地區單方面改變現狀、製造緊張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12月3日拜登與日本首相安倍會談,沒有提及日本主張的要求中方撤回防空識別區決定,而是提議建立避免偶發衝突的框架。拜登預計4日也向中方提出了同樣的建議。
習近平與拜登會談時去年2月以來的首次。拜登在2011年訪問中國時,當時副主席的習近平曾在成都與其進行非正式會談,兩人關係良好。
拜登5日還將於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會談。6日在首爾與韓國總統朴槿惠會面。
作為日本政府外交與安全保障政策指揮部,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日本版NSC)12月4日正式啟動,同時召開了由首相、外相、防衛相和官房長官組成的第一 次「四大臣會議」。會議就如何應對中國在東海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等議題進行了磋商。安倍晉三考慮推進對中日防衛能力的比較和分析工作。
日本副總理大臣麻生太郎也出席了4日在日本首相官邸召開的「四大臣會議」。會議除了對將於本月中旬敲定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防衛計劃大綱進行討論之 外,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一事也成了議題。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會議結束後表示「坦率地交換了意見,會議很有意義」。關於會議的具體內容,與會人士均未透露。
安倍同一天在日本國會進行黨魁辯論時,就中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表示,「對於我們的防衛能力與他們的防衛能力存在哪些差距?能否積極加以應對等問題,需要展 開討論」,表明了希望借助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對中日防衛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的想法。如何改善持續對立的中日關係估計將成為今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主要議 題。
4日的「四大臣會議」可能還就朝鮮局勢交換了意見。這是因為有消息稱,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的姑父、作為實力派人物的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已被解 職。此外,關於沖繩縣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安倍也表示將延續此前的立場,認為「這是將對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礎産生影響的極為重要、重大的問題」,希 望將此作為在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上討論的議題之一。
英國首相卡麥隆于12月2日至4日對中國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訪問期間其在包括推進中歐自由貿易協定(FTA)表現出積極態度等,向中國暗送「秋波」。 目前,英國正在推進放寬對中資銀行的限制,力爭通過加強對華關係來激活英國經濟的姿態非常明顯。另一方面,英國優先經濟而擱置曾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西藏問 題等,也招致了歐洲社會的批評。
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握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英國首相卡麥隆(xinhua-kyodo) |
英國急於拉攏中國的背景在於其經濟對外資的依賴。由於面臨緊縮財政,英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急需外國資金。除了核電之外,卡麥隆在首腦會談上還提出歡 迎中國企業參與連接倫敦和英格蘭北部的高速鐵路計劃。卡麥隆表示,「在歐洲國家中,英國最歡迎中國投資」,這句話似乎並非外交辭令。
而在金融領域,英國也在向中國靠攏。路透社11月2日報導稱,中國建設銀行將申請在倫敦建立分行。英國政府今年10月出台方針,要求地方相關政府按照一定 的條件允許外資銀行申請設立受監管程度比當地法人更加寬鬆的分支機構。而中國建行的申請也隨即在此後提出。因此有觀點認為,這一放寬限制的舉措是為了向中 資銀行提供優惠。
由於明年秋季歐元區將實行銀行業統一監管,加強金融制度的相互關聯,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推出的金融戰略則是吸引中資銀行,擴大人民幣交易。雖然優待中資銀行只是上述戰略的一環,但此前一直接受嚴格監管的美歐銀行勢必對此表示不滿。
中英關係曾因2012年5月卡麥隆會見藏傳佛教最高領導人十四世達賴喇嘛而出現惡化,而此次卡麥隆的訪華正是希望將中英關係推向正常化。據中國媒體報導, 卡麥隆在2日的會談等場合表示,「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而在英國卻出現了批評的聲音,針對卡麥隆此番訪華的整體印象,英國《衛報》就評 論稱「好像在‘討飯吃’的感覺」。
(上杉素直 倫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