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額外資助九大藝團三千萬 進念棄申請 促轉予中小藝團
由資深文化人榮念曾及胡恩威擔任聯合藝術總監的本地藝團「進念 • 二十面體」昨日發聲明指,將不會申請民政事務局總額為 3,042
萬元的「年度額外恆常資助」 (additional recurrent funding)
,並建議政府把這筆款項轉予中、小型藝團之用,以助香港文化藝術界發展。
根據進念年報,2012-13 年進念獲得政府資助金額為1150萬港元,佔總收入的54.4% ;而13-1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則顯示,民政局對「主要演藝團體」的資助額為3.04億港元。
「主要演藝團體」又稱九大藝團,包括中英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進念 •二十面體。民政局於 2013 年 11 月 6 日向九大藝團宣佈啟動「年度額外恆常資助」計劃,於 2014-15 年度起,該局將在每年恆常資助上增撥港幣 3,042 萬元供九大藝團申請,以競投 (bidding) 方式競爭。
進念.二十面體對政府增撥安排感到「十分意外」,並批評民政局宣佈「年度額外恆常資助」前未曾跟「九大藝團」諮詢,而 3,042 萬元遠低於「九大藝團」向民政局反應的需求,無法解決「九大藝團」面對的困難。「增加 3,042 萬元的理據是什麼?」進念認為,「因這不必要的競投申請方式,破壞了『九大藝團』之間協同的專業發展,造成分化。」
聲明提到,現時中、小型藝團資助不足,以至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現時民政事務局透過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全港中、小型藝團的金額為9580萬港元,少於九大資助金額總數的三分一。
聲明又指,回歸以來政府文藝支出比例倒退,由 97-98 年度的 1% ,減少至 13-14 年度的 0.9% 。進念建議政府將調撥於發展文化藝術的資源,由現在的少於百分之一(0.9%)加至百分之二(2%),即由現時的每年 33 億港元提高至 70.4 億港元,以配合社會發展。進念又建議,政府現有資助總額、場地配套、員工培訓及薪酬等方面,進行深入檢討。
主場新聞於今日上午十一時去信邀請民政局回應,至今暫未收到回覆。
根據進念年報,2012-13 年進念獲得政府資助金額為1150萬港元,佔總收入的54.4% ;而13-1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則顯示,民政局對「主要演藝團體」的資助額為3.04億港元。
「主要演藝團體」又稱九大藝團,包括中英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進念 •二十面體。民政局於 2013 年 11 月 6 日向九大藝團宣佈啟動「年度額外恆常資助」計劃,於 2014-15 年度起,該局將在每年恆常資助上增撥港幣 3,042 萬元供九大藝團申請,以競投 (bidding) 方式競爭。
進念.二十面體對政府增撥安排感到「十分意外」,並批評民政局宣佈「年度額外恆常資助」前未曾跟「九大藝團」諮詢,而 3,042 萬元遠低於「九大藝團」向民政局反應的需求,無法解決「九大藝團」面對的困難。「增加 3,042 萬元的理據是什麼?」進念認為,「因這不必要的競投申請方式,破壞了『九大藝團』之間協同的專業發展,造成分化。」
聲明提到,現時中、小型藝團資助不足,以至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現時民政事務局透過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全港中、小型藝團的金額為9580萬港元,少於九大資助金額總數的三分一。
聲明又指,回歸以來政府文藝支出比例倒退,由 97-98 年度的 1% ,減少至 13-14 年度的 0.9% 。進念建議政府將調撥於發展文化藝術的資源,由現在的少於百分之一(0.9%)加至百分之二(2%),即由現時的每年 33 億港元提高至 70.4 億港元,以配合社會發展。進念又建議,政府現有資助總額、場地配套、員工培訓及薪酬等方面,進行深入檢討。
主場新聞於今日上午十一時去信邀請民政局回應,至今暫未收到回覆。
進念•二十面體:藝術是社會投資不是負擔
香港經濟轉型至知識型經濟的發展方向,藝術是培養創意產業的土壤,歐美的各大都會如倫敦、紐約、巴黎、柏林等都是很好的例證,政府理應把握機會檢視現行的 公共財政資源分配,讓本地的藝術創作人、大小藝團、及相關的專才,如香港演藝學院及其他藝術創意院校的畢業生得到更多及更有成效的支持和發展。
發展藝術和教育都是提升香港人才水平的投資,政府透過支持藝術可以:
(1) 資助公衆於可負擔的水平享有文化和藝術的生活;
(2) 培養藝術家/創作人、及相關的專業的行政、製作及技術人員;及
(3) 促生各類藝術形式的發展,培育人才和觀眾,成就創意產業的發展。
回歸以來政府文藝支出比例倒退
政府調撥於發展文化藝術的資源,自回歸以來,並沒有實質上的增加,在支出比例上更出現倒退!(見下表)
因此,本團建議政府將調撥於發展文化藝術的資源,由現在的少於百分之一(0.9%)加至百分之二(2%),以配合社會的整體發展。同時,為香港表演藝術和 本地九大專業表演藝團(以下簡稱「九大藝團」)* 的專業發展,就其現有的資助總額、場地配套、員工培訓及薪酬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檢討。
進念放棄競投三千萬「年度額外恆常資助」
民政局於 2013 年 11 月 6 日向「九大藝團」宣佈──於 2014-15 年度起,將在每年的恆常資助上,增撥合共港幣 3,042 萬元的「年度額外恆常資助」(additional recurrent funding) ,供「九大藝團」各自申請,以競投 (bidding) 的方式競爭,進念.二十面體對此安排感到十分意外。
本團經過詳細考慮決定在此宣佈,不會申請競投是次「年度額外恆常資助」;同時,建議政府將這 3,042 萬元的撥款轉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中、小型藝團之用,以解燃眉之急,對香港整體文化藝術界的專業及長遠發展,作出回應。
本團從中、小型藝團的規模走到今天,在感謝各方的支持下,卻並沒有忘本,更沒有忘記文化藝術界是一個整體的專業發展事業。在多年來從不同的中、小型藝團中 了解到,它們所面對的資助問題,在過去十年間愈趨嚴重,已達至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而中、小型藝團在本地整體文化藝術發展上,是一環緊扣一環的唇亡齒寒的 關係,所以它們的存在、穩健發展及茁長,是絕對的同樣重要。
競投方式分化「九大藝團」和藝術界
民政局理應跟「九大藝團」保持聯繫,但在宣佈「年度額外恆常資助」之前,卻沒有跟「九大藝團」作出任何諮詢。在沒有共商及回應「九大藝團」所面對的困難的 實質需要的基礎上,提出增撥 3,042 萬元作「年度額外恆常資助」,這款項遠遠低於「九大藝團」向民政局反應的需求,所以絕對不能幫助「九大藝團」解決所面對的困難;增加 3,042 萬元的理據是什麼?
再加上是次提供的新增申請表格,非切合恆常性資助的性質(只是一般項目性資助的類型如「為主要演藝團體而設的具競逐元素的資助試驗計劃」 (Contestable Funding Pilot Scheme) );另外,在批核標準方面,並沒有提供明確及符合「九大藝團」個別需要的準則,譬如「九大藝團」分別申請跟隨康文署或西九管理局的薪級表來做到同工同酬的 調整,3,042 萬元就不足夠,但現有的批核準則就沒有明確指引局方會怎樣取捨;因此,這樣不單沒有協助「九大藝團」解決困難,反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和混亂。再者,並因這 不必要的競投申請方式,破壞了「九大藝團」之間協同的專業發展,造成分化。
本地藝術和創意產業發展受窒礙
「九大藝團」是本地優秀演藝人士的集合體,本地文化軟件的基石,香港的重要社會資產之一。多年來,「九大藝團」的專業表現都獲市民、政府及國際同儕的認 同,但另一方面卻飽受著各方面的問題所困擾,而導致「九大藝團」一直未能更有成效的作出全面性的專業發展,其中有些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另外有些是客觀 因素所致,它們包括:
- 通脹
- 工作室╱排練室╱表演場地╱辦公室租金升幅
- 沒有專屬劇場
- 工資遠低於康文署及西九管理局職工,以進念為例,依民政事務局於2012/13年度就主要表演藝術團體高級行政人員與政府同級職系薪酬對照參考,進念職系只達政府同級職系薪酬之約38%至53%
- 政府未能營造「公平公開的環境」 (level playing field) ,因而沒有協助減免同工不同酬的極度不公平現象。依2006年發表的《表演藝術委員會建議報告(I)》的建議,政府應對主要演藝團體的撥款及資助模式相類 近,以營造公平公開的環境 (level playing field) ,讓藝團善用公共資源。
再加上政府若視藝術為社會負擔 (Liability) ,而不是如高等教育、醫療般社會資產 (Asset) 作出投資 (Investment) ,以上種種都是窒礙及扼殺「九大藝團」的專業發展,繼而影響本地藝術和創意產業正常化的運作及可持續發展。
本團認為是次 3,042 萬元的「年度額外恆常資助」撥款,遠遠低於「九大藝團」恆常列出的急切所需,這撥款既不能為香港的重要社會資產之──九大專業表演藝團解決所面對的問題和困局;同時,反映出政府根本沒有正視及處理香港整體文化藝術界的專業及長遠發展。
增投資源讓本土藝術健康成長
目前,在資源投放方面,政府偏重以非本地人士為主要成員的藝團及機構,政策有偏重外聘人士而忽略了本地人才之嫌,這現象在重要職位的聘用上,尤其明顯;另 外,外聘人士的薪酬及福利遠高於本地僱員,對香港許多同樣擁有豐富國際文化交流經驗的本地人才,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的極不公平現象。西九文化區目前仍然是一 項硬體基建投資。在這樣盲目崇洋的藝術政策下,香港本土藝術工作者發展困難;香港本土創意産業發展自然也是困難重重。故此,特區政府必須調理目前漠視本土 藝術發展的政策路向,投進足夠資源讓本土藝術健康成長。
備註
*九大專業表演藝團包括:中英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進念•二十面體 (以英文名字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