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6, 2014

怎樣打破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怎樣打破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華爾街日報》--發家致富已經夠難了,而教育下一代如何打理財富也頗為棘手。

股票市場一派繁榮、經濟狀況改善及諸如推特 (Twitter)、Facebook等年輕公司的成功壯大了富裕階層的隊伍,越來越多的人正面臨著上述問題。據咨詢公司凱捷(Capgemini)及加 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RBC Wealth Management)表示,到2015年,預計約有440萬北美富人──擁有至少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人群──他們將持有總額為15萬億美元的資 產。而在2012年,這一數據為12.7萬億美元,相應人數為370萬。

中國億萬富翁數量猛增
http://cn.wsj.com/big5/20131011/lux110917.asp
中國富人為何迷上危險的馬球
http://cn.wsj.com/big5/20130731/lux145859.asp
中國富人海外投資由“造富”變“守富”
http://cn.wsj.com/big5/20130508/rec091202.asp
美國綠卡對中國富人可能弊大於利
http://cn.wsj.com/big5/20130315/LUX114158.asp
美國富人為何熱衷租房?
http://cn.wsj.com/big5/20130129/lux073140.asp

美國國會也選擇將聯邦遺產稅起征點保持在500萬美元,該舉措是針對通貨膨脹做出的相應調整,這就將大量財富留在了富裕家庭的手中。否則的話,這些錢也許早已流進了美國政府的兜裡。制定這樣的起征點使遺產稅收大幅下降。

然而,據父母和理財顧問稱,相關挑戰卻正在上升,與此同時,風險也在增高。傳統的難關──如幫助在舒適環境中成長的子女形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觀念──在21世紀變得更為復雜,包括在社交媒體上保証自身的信息安全。

許 多富爸爸富媽媽擔心錢財將被揮霍一空,而孩子的人生也將因為錢變得更復雜──而不是更容易──或更沒有作為。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的私人銀行部門美國信托(U.S. Trust)201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子女在25至34歲之前還沒有做好當個富人的準備。而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類似的 調查中,有51%的受訪者持相同看法。

專家稱,好消息是,現有一些策略能讓財富平穩過渡並降低交接風險。他們建議父母早點開口談論家庭財產的問題,在孩子長大成人很久之前就要著手進行此事,然後在子女將繼承任何遺產臨近之際,再在早期談話的基礎上作進一步溝通。

艾 米﹒恩卡特-托馬斯(Amy Renkert-Thomas)的外祖父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創建了費雪玩具公司(Fisher-Price Toy),後於1969年將公司出售給桂格﹒奧特斯公司(Quaker Oats),成交價相當於今天的3億多美元。與此同時,恩卡特-托馬斯父親支系的家族在1866年創建了一家本地的磚瓦廠。時至今日,該廠仍由他們家族經 營,每年產出的銷售額約在1,000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

當恩卡特-托馬斯長於俄亥俄州坎頓市(Canton, Ohio)時,她的父母就公開談論了家族財富從何而來的話題,並在恩卡特-托馬斯和她的兄弟姐妹都長到21歲時,將存有上萬美元的証券賬戶的掌控權移交給 了他們。她的母親曾在與她同樣年紀的時候,接受過同樣的賬戶,她也想把這個做法傳承下去。

現年51歲的恩卡特-托馬斯稱,在她母親於 2007年去世時,年輕時的那段經歷幫她做好了繼承更大一筆錢的準備,並使她將這些財富視為“創業的潛在動力引擎”。12年來,她都經營著家族的磚瓦生 意,在工作中摸索實踐。如今,恩卡特-托馬斯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New Haven, Conn)的威瑟斯咨詢集團(Withers Consulting Group)擔任顧問的工作,為其他擁有自家生意的富人家庭服務。

她說:“一想到財富放在那裡將得到充分利用,我就覺得特別振奮。”

專家稱,富裕家庭應該踐行以下步驟來培養又富有又聰慧的孩子。

講一講白手起家的故事

幾乎沒有哪個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富有的。也許是父母那一代,或是祖父母那一代,亦或是曾祖父母那一代,不論是哪一位,家譜上總會有某個人是經歷艱苦奮鬥後才致富的,而且他創業初期很有可能遭遇過失敗。

兒 童的金融網(Children's Financial Network)的女董事長尼爾﹒戈弗雷(Neale Godfrey)稱,這些家庭必須得講一講有關錢從何而來的故事。該網站是一家總部位於新澤西州切斯特鎮(Chester Township, N.J.)的金融教育公司。

她說:“孩子們對這一切最初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是如此無知。”在最年幼的這一代呱呱墜地之時,家裡的房子通常已經很寬敞了,海濱度假屋也很少閑置,而俱樂部會員也是老早就獲得了。

讓孩子們參與到家業中的一種方式是向他們展示一切都是從哪裡開始的──比如說,家族企業開辦的第一家工廠。恩卡特-托馬斯說,童年時期,當父親帶著他們遊逛城鎮時,他常常會指出那些用自家磚瓦產品修建出來的建築。

顧問們稱,在講述家族故事的時候,要確保提及這一路中犯過的錯誤、經歷過的失敗。對於生長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將自己的父母視為超級英雄──的孩子,他們很難成長起來。

提前讓孩子對未來有個底

美國信托的調查發現,那些子女年紀已達25歲或大於25歲的受訪者中有53%的人只向他們的孩子透露了一點點有關自家財富的信息。而另有8%的受訪者更是對此只字未提──據專家們認為,這種方式將會招致禍端。

讓信托人員在繼承人21歲生日那天打電話過去告知他們說,有一筆可觀的財富正等著他們,用這種方式宣告此類信息的做法並不對。顧問稱,與之相關的對話至少應該在12年前就開始進行了,而在子女青春期初期,父母就該著手向他們介紹信托人員和顧問了。

戈弗雷說:“這種驚喜從來都是行不通的。孩子們會傻了眼,並且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說,在她了解的一家人中,長子在之前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於21歲時繼承了700萬美元的遺產。他才剛剛見了自家的財務顧問,後者遞給他一張支票,並說等他到了30歲的時候,還會得到更多的錢。

這名年輕男子從大學退學後,買了一輛法拉利(Ferrari),後來又撞了車,並因為濫用藥物問題將錢財揮霍一空,最終進了戒毒所。

戈弗雷稱,她被這名男子的父母領進他們家幫忙,以防另外兩個弟妹重蹈哥哥的覆轍。她建議其他的孩子在繼承任何遺產之前,早早地就與財經顧問會會面。

這並不是說,孩子得對家庭財務狀況了如指掌。專家稱,這種談話可以以一種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推進。

位 於加州聖巴巴拉 (Santa Barbara Calif.)的金融教育公司獨立謀生手段 (Independent Means)的首席執行長裘琳﹒戈弗雷(Joline Godfrey,與前述的尼爾﹒戈弗雷沒有任何關系)說,她的公司早在孩子們五歲時就開始教授他們金融知識,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主題,包括什麼是信托以及 為何與受托人關系融洽是明智之舉,最後是,當他們成年時如何擬定婚前協議。

她說:“如果你能早點開啟這種對話,那等他們到了10至12歲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金融知識有個大致了解,這比等他們年滿19歲才第一次聽說相關事宜要更易處理。”

也不要小視遊戲的價值。顧問稱,傳統的棋盤遊戲有助於增強金融意識。他們列舉了《遊戲人生》(Game of Life)和《收獲日》(Pay Day)兩款遊戲,這些都是由孩之寶(Hasbro)制造推出的。

除 此之外,一個名叫神秘的百萬富翁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s Club)的網站(www.smckids.com)制作了系列動畫視頻教授金融決策和創業的基礎知識,由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來配音。以普通大眾為受眾的這家網站還向家長和老師提供大量的其他教育類遊戲與資源。

解釋為何需要謹言慎行

一旦孩子對自家的財務狀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再向他們解釋謹言慎行和保護隱私的必要性就容易得多。

這 類談話對於那些可能正在社交媒體上建立自己一席之地的青少年和青春期以前的孩子尤其重要。顧問稱,到Facebook或推特上描述全家將去格施塔德 (Gstaad)共渡滑雪之旅的點滴細節將會增加被盜風險。最好是在一個更親近的朋友圈內以一種更可控的方式分享信息,比如說,發發郵件。

克裡斯﹒海爾曼(Chris Heilmann)說,美國信托正在將有關網絡安全和身份保護的內容加入到針對客戶子女的金融賦權(Financial Empowerment)教育課程中去,部分原因是客戶提出了與之相關的問題。海爾曼監管了該項目的創新。

即使作為成年人,繼承者也需要學習如何處理有關個人情況的問題,尤其是考慮到網絡上的富豪榜單唾手可得,這就使保護隱私變得困難。

私人銀行北方信托(Northern Trust)家庭教育與管理服務部主管安﹒菲涅爾(Ann Freel)稱,她有一些客戶在小城鎮,這些人在辭職去做全職志願者工作後被朋友問到一些問題,他們不知該如何應答,因而變得焦慮。

該銀行對這對夫婦進行了培訓,培訓場境設定為他們不得不回答問題的狀態。菲涅爾說:“他們不僅認識到,大多數問題都沒有惡意,而且還意識到自己能夠有效地處理這些詢問、轉移不必要的注意力。”


說幹就幹,要付諸行動

一旦孩子們了解到他們比周圍大多數人都富有後,父母常常得稍微努力些、向他們傳授腳踏實地的價值觀。

明 尼阿波裡斯市(Minneapolis)的財富教練、《浪盪公子與物質女孩:如何不當孩子的自動提款機》(Prodigal Sons and Material Girls: How Not to Be Your Child's ATM)一書的作者內森﹒鄧根(Nathan Dungan)說:“你可以從孩子一說‘我想要’時就開始行動。那些傾向於及時享樂的孩子自尊心較差,而那些認為金錢不止是及時行樂的孩子則自尊心更 強。”

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的話,那這項任務就更為艱巨了。當家長頻繁出入高檔商場、進行大量購物之旅時,再試著向子女教授一美元的價值是很困難的。與之類似的是,如果家長用一種有損他人人格的口吻跟服務員交流的話,那有關平等待人的重要性的說教可能也很難有什麼份量了。

菲涅爾說:“孩子們通過觀察父母的日常行為從而形成了自己對金錢和財富的態度,這種耳濡目染的影響力超過任何其他東西。”

那些課程也可以持續到成年期。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前高管、現年62歲的弗蘭克﹒克羅塞蒂(Frank Crocetti)是一名私人投資者,也是一家科技初創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他說,在子女成長期間,他曾試著向他們教授一些基本的課程。

現居波士頓(Boston)的克羅塞蒂說:“我試著讓他們對錢變得精明。”近些年,他安排自己32歲的兒子保羅(Paul)和兒媳參加了美國信托的金融教育項目。

身 為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Waltham, Mass.)一家報紙編輯的保羅說,他父母在其成長期間從未炫耀過他們的財富。他補充稱,他們並未抱著要從父母那裡獲得一筆橫財的期望來參加該項目。他 說:“我們真沒有把一門心思放在那方面,我們只是專注於如何處理好手頭現有的錢。”

他說,當他想用自己的房屋抵押貸款再融資時,該項目幫到了他。

鼓勵孩子做點事情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也能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父母可以給做家務的孩子一些補貼,之後再建議子女到一家餐館或當地的商店做一些初級工作。

菲涅爾說,等孩子們長大一些,父母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家庭的日常資金決策中來,比如管理一筆有限的汽車開銷、課外活動或一周的雜貨採購預算。

專家說,如果這樣做,那當孩子將來要管理相當大數目的一筆錢時,他們管理得當的機會就大得多。佛羅裡達州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 Fla.)的私人顧問吉爾﹒希普利(Jill Shipley)說,不要擔心他們在一開始可能會失敗。

希 普利列舉了一個富人客戶的例子,該客戶已成年的兒子想要購買一家餐廳的特許經營權。這個孩子在20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這個行業工作過一年,之後他父親才同 意,如果兒子擬定一個商業計劃並聘請一名導師,他才會出資購買特許經營權。三年半的時間,150萬美元的投入,這場試驗最後以失敗告終。

希普利說,但他的兒子繼續在另一項生意中變成了合伙人,現在正做得如火如荼。她建議稱:“允許孩子犯錯並收獲經驗。”

恩卡特-托馬斯的母親對孩子們在21歲那年接手掌管証券賬戶持有相似的態度。恩卡特-托馬斯說:“她基本上就是告訴我,按我自己的選擇來做,但我必須得承擔後果。”

她還說,這個賬戶內有足夠的錢幫助支付研究生學費並買下一處房──但她若要退學並停止工作的話,這些錢是不夠養她的。恩卡特-托馬斯犯了年輕人常犯的錯誤,比如過高的餐飲消費,但最終她還是把這筆錢當作了啟動資金。

如今,恩卡特-托馬斯的孩子一個20歲,一個18歲。恩卡特-托馬斯說,她正準備也為他們開設証券賬戶。

撰稿﹕華爾街日報 Liz Mo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