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佈了此前一直蒙著神秘面紗的經濟運行最高決策機構的負責人。這一人物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本人。為什麼要特意宣佈一下經濟運行也在習近平的掌控之下呢?
6月13日晚,新華社突然發佈一條1400余字的報導。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內容是要求確保能源安全等。會議內容沒什麼吸引人之處,但對會議進行報導卻是新聞。
顛覆總理主持召開
日本防衛大學準教授佐佐木智弘稱,在過去20年裏從沒遇到過」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報導該小組的活動。在中國,各領域的中央小組是真正的最高決策機構。但具體情況在以往都屬於秘密。
掌管外交的小組一直由國家主席擔任組長,而負責經濟政策的財經領導小組自1998年以來一般被認為是由朱鎔基、溫家寶等歷任總理擔任「組長」,這就成為了
中國負責經濟運行的總指揮是總理的根據。但在此次不同尋常地發佈的「報導」中,披露了習近平擔任組長,李克強和張高麗都任副組長。經濟領域也由習近平主
導,表明總理是對政策進行具體執行的行動負責人。
習近平此前已經擔任了為推動改革而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指導小組」、為強化治安而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負責人。顯然是在不斷鞏固作為總統型領導人的地位。那麼為何要在這個時候特意宣示一下自己對權力的掌控呢?
新華社此次報導的是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在新一屆中央領導上台後已經召開的前5次會議從未公佈過。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在這個時候公佈,本身就是有意圖的體現。
其背景就是勢頭欠佳的經濟形勢。由於增長放緩,李克強總理推出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小規模的經濟刺激辦法,但所依賴的投資由於經濟增長放緩而受到制約。此次似乎是宣示一下習近平的權力還覆蓋到經濟領域,促使地方各個部門切實執行政策。
但投資停滯的原因之一也是習近平造成的。習近平高舉反腐大旗,通過檢舉大量「貪腐官員」而迅速提高了凝聚力。結果卻造成地方政府官員戰戰兢兢,擔心「下一個會不會是我」,從而「對批准投資猶豫不決」(建築機械廠商)。
不露面的「老虎」
與此同時,中國反腐運動中「老虎」總是不出來。今年3月兩會期間,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就記者提出的涉及周永康的傳聞回答稱:「我們所説的不論是什麼人,
不論其職位有多高,只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的追查和嚴厲的懲處,絕不是一句空話」。在此前後,不少和周永康有關聯的人都被調查。但「老虎」至
今未出來。
盛夏馬上就要來了,中國將要舉行現任領導層與元老們非正式商談重要政治問題的「北戴河會議」。對「老虎」的處理肯定會成為議題。元老之間也有根深蒂固的慎重意見。但反對權力迅速向一人集中的可能性也肯定存在。
這給對反腐運動內心生厭的官員們「觀望」的機會。首先是緊盯北戴河的開會情況,觀察習近平權力是否穩固的官員們的情緒也成為地方經濟出現停滯的一個原因。
對於習近平來説,官員們的「觀望」無疑是向自身權力拋出的問號。正因為如此,這才打破以往慣例,顯示其權力也覆蓋到經濟政策,把鞭子抽向官員們……
(大越匡洋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