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月半小夜曲
|
13,207
|
■香港曾經比大陸領先許多,但如今卻逐漸沉淪。資料圖片
|
上周,本港歌手陳樂基在大陸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唱了一曲《月半小夜曲》,贏得四位導師轉身,轟動全中國。陳樂基有個大夢想,想要延續Beyond的音
樂傳奇,並且要「開啟香港音樂的新時代」。他的心願很好,但恐怕要撲空。
有一點必須肯定的,就是陳樂基在節目中唱了粵語歌。誠如那英所說,確是第 一次。從1990年代,全中國以唱粵語歌為時尚,到現在粵語歌幾乎被遺忘,陳樂基令人眼前一亮。但,且先不談甚麼「學我者死」,凡步後塵的,皆沒有出路。 學Beyond,無前途。而陳樂基說:「我感覺,我們的時代要來了。」這句話,當然有無數種解讀。本土派可以好興奮,覺得香港人在大陸電視做了一次「宣 誓」;親中派也可以很開心,認為北上才是香港人的未來。然而,面對現實,香港的時代不是「要來了」,而是早已過去──這個時代,本來會來的。
今日不斷被人溫故的Beyond,亦非憑空誕生。那是香港的黃金歲月,全球經濟重心向東亞轉移,正巧碰上中國閉關鎖國。於是,香港和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一起崛起。那代香港人,並不比現在的香港人更聰明,卻趕上了好時候。
香港的音樂工業,培養了好多人才。Beyond精準把握到那個時代香港的精髓,寫出了每個人心中的拼搏與吶喊,愛並痛苦。如果這支樂隊誕生於今日,他們會被在哪座工廠大廈練歌這種瑣碎的事情困擾,歌也未必有人懂欣賞。
香 港曾經比大陸領先那麼多,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浪費掉了。香港人有時候常常嘲笑大陸人「小農意識」,而捫心自問,論「小農意識」的幾個症狀:目光短淺、 不思進取、坐吃山空……香港人哪樣輸給大陸人?甚至有過之無不及。音樂工業如此,其他亦然。如環保、教育、影視、醫療、海水化淡、民主政治……香港如在九 七後便落力推進這些方面的改革,今日手上會拿得一手好牌。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會佔盡優勢。然而,香港人硬是把好牌打爛。
切莫說香港地小,不 足以垂範世界──環保,有日本;影視,有韓國;海水化淡,有新加坡;民主政治,有台灣……在在證明跟土地大小無關。今天的大陸,需要任何一項經驗,都可以 從這些當年與香港一同起飛的國家、地區取得。其他人都在長遠謀劃的時候,只有香港在搵快錢。說到底,即便有號稱香港本土意識萌發,香港人終究把這個地方作 為「客棧」──香港衰落,全都是自己拿來的。
那麼時下,香港還剩下甚麼呢?自由?法治?廉潔?專業?說來真令人心寒。
中國的醫學是哲學, 亦是管理學,所以在《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話:「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清代醫家程雲有言:「治未病者,謂治未病之臟腑,非治未病之人 也。」從被列為「香港核心價值」的:自由、法治、廉潔、專業等等;到具體的產業:環保、教育、影視、醫療等等。這些都可視為程雲所謂的「臟腑」,香港在無 病之時狂妄,現在淪落到整個香港變成了「病人」,很多香港人卻仍舊諱疾忌醫。有人推動中國文明進程,被嘲笑「大中華膠」;有人紀念八九六四學運,被諷刺 「多管閒事」;有人拒絕洗腦國民教育,被指摘「去中國化」;有人發起佔中爭民主,被辱罵「反中亂港」……
香港人,不壞,但是太單純。很多香港人和 陳樂基一樣,抱着一顆拳拳之心,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想開心,想賺錢,想玩,想「討厭政治」……他們至今仍然認為,人是可以絕緣於政治而生活的。他們 被保護得太好,就像被大人抱起來旋轉的孩子,不知道大人是隨時會放手的。中年以上的香港人,則多沉醉在過去的經濟奇蹟中。自以為多麼聰明能幹,才創造了香 港的輝煌。殊不知,僅僅是運氣好生在那個年代而已。還有一種香港人,機關算盡,九七前跑去外國拿了國籍,現在又回來寫呼籲中港融合的維穩劇集,是有才無德 的「人生贏家」。頭腦簡單的香港年輕人被騙,以為只要勤力,就能再創一個「新時代」。
黃鶴一去不復返,醒醒吧,香港人!城市垂死,必用猛藥以擊之!
賈荃
傳媒人
有一點必須肯定的,就是陳樂基在節目中唱了粵語歌。誠如那英所說,確是第 一次。從1990年代,全中國以唱粵語歌為時尚,到現在粵語歌幾乎被遺忘,陳樂基令人眼前一亮。但,且先不談甚麼「學我者死」,凡步後塵的,皆沒有出路。 學Beyond,無前途。而陳樂基說:「我感覺,我們的時代要來了。」這句話,當然有無數種解讀。本土派可以好興奮,覺得香港人在大陸電視做了一次「宣 誓」;親中派也可以很開心,認為北上才是香港人的未來。然而,面對現實,香港的時代不是「要來了」,而是早已過去──這個時代,本來會來的。
今日不斷被人溫故的Beyond,亦非憑空誕生。那是香港的黃金歲月,全球經濟重心向東亞轉移,正巧碰上中國閉關鎖國。於是,香港和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一起崛起。那代香港人,並不比現在的香港人更聰明,卻趕上了好時候。
香港的音樂工業,培養了好多人才。Beyond精準把握到那個時代香港的精髓,寫出了每個人心中的拼搏與吶喊,愛並痛苦。如果這支樂隊誕生於今日,他們會被在哪座工廠大廈練歌這種瑣碎的事情困擾,歌也未必有人懂欣賞。
香 港曾經比大陸領先那麼多,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浪費掉了。香港人有時候常常嘲笑大陸人「小農意識」,而捫心自問,論「小農意識」的幾個症狀:目光短淺、 不思進取、坐吃山空……香港人哪樣輸給大陸人?甚至有過之無不及。音樂工業如此,其他亦然。如環保、教育、影視、醫療、海水化淡、民主政治……香港如在九 七後便落力推進這些方面的改革,今日手上會拿得一手好牌。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會佔盡優勢。然而,香港人硬是把好牌打爛。
切莫說香港地小,不 足以垂範世界──環保,有日本;影視,有韓國;海水化淡,有新加坡;民主政治,有台灣……在在證明跟土地大小無關。今天的大陸,需要任何一項經驗,都可以 從這些當年與香港一同起飛的國家、地區取得。其他人都在長遠謀劃的時候,只有香港在搵快錢。說到底,即便有號稱香港本土意識萌發,香港人終究把這個地方作 為「客棧」──香港衰落,全都是自己拿來的。
那麼時下,香港還剩下甚麼呢?自由?法治?廉潔?專業?說來真令人心寒。
中國的醫學是哲學, 亦是管理學,所以在《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話:「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清代醫家程雲有言:「治未病者,謂治未病之臟腑,非治未病之人 也。」從被列為「香港核心價值」的:自由、法治、廉潔、專業等等;到具體的產業:環保、教育、影視、醫療等等。這些都可視為程雲所謂的「臟腑」,香港在無 病之時狂妄,現在淪落到整個香港變成了「病人」,很多香港人卻仍舊諱疾忌醫。有人推動中國文明進程,被嘲笑「大中華膠」;有人紀念八九六四學運,被諷刺 「多管閒事」;有人拒絕洗腦國民教育,被指摘「去中國化」;有人發起佔中爭民主,被辱罵「反中亂港」……
香港人,不壞,但是太單純。很多香港人和 陳樂基一樣,抱着一顆拳拳之心,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想開心,想賺錢,想玩,想「討厭政治」……他們至今仍然認為,人是可以絕緣於政治而生活的。他們 被保護得太好,就像被大人抱起來旋轉的孩子,不知道大人是隨時會放手的。中年以上的香港人,則多沉醉在過去的經濟奇蹟中。自以為多麼聰明能幹,才創造了香 港的輝煌。殊不知,僅僅是運氣好生在那個年代而已。還有一種香港人,機關算盡,九七前跑去外國拿了國籍,現在又回來寫呼籲中港融合的維穩劇集,是有才無德 的「人生贏家」。頭腦簡單的香港年輕人被騙,以為只要勤力,就能再創一個「新時代」。
黃鶴一去不復返,醒醒吧,香港人!城市垂死,必用猛藥以擊之!
賈荃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