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16國自貿區談判或先排除印度

16國自貿區談判或先排除印度

2014/09/24
在中國、日本等16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中,一個將主要參加國印度排除在外達成協定的方案正在浮出水面。這是因為主導 RCEP談判的中國為了對抗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希望在2015年底達成協定,而印度在關稅領域的自由化目標大幅落後於其他國家,引得談判停 滯。

RCEP是規模僅次於TPP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FTA),參加談判的有中、日、韓、東南亞各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16國。參加國的合計國內生産總值(GDP)佔全球的約30%。談判於2013年啟動,目標為2015年底結束。

  今年8月在緬甸舉行的部長級會談成了RCEP的重大轉捩點。16個參加國當時曾希望就顯示進口關稅取消比率的自由化率目標達成協定,但印度的主管部長 缺席了會議。各國希望實現80~90%的自由化率,而印度的提案包括下調關稅的種類在內僅為40%,存在明顯差距。自由化率設定遭到了挫折。

  根據部長級會談的結果,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一部分參加國中産生了將印度排除在外率先達成協定的方案。但並非將印度排除出RCEP談判框架,而是其他15個國家先行達成並簽署協議。印度則繼續參加談判,根據貿易自由化準備情況,隨後簽署協議。

  印度自5月新政權上台以來,優先推進國內改革,被認為對貿易自由化略持消極態度。今年7月,印度的反對使得距離達成協定僅一步之遙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便利化協定》流傳,談判陷入僵局。

  印度是繼中國之後的全球第2大新興經濟體。印度推遲簽署RCEP協議也與日本企業有關。除了撤銷商品關稅之外,RCEP還是制定服務貿易自由化、知識産權保護及國有企業改革等相關規則的平臺。印度被排除在外的話其貿易及投資保護墻將得以殘存。

  對於日本而言,與中國、韓國的FTA談判已經觸礁,因此儘早完成RCEP談判具有好處。RCEP是多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因此中日韓之間的政治問題也不會産生太大影響。某貿易相關人士表示,「僅大幅削減每年向中國支付的9000億日元關稅,就會産生巨大效果」。

  積極推動RCEP談判的中國在海外直接投資減少的背景下,也對美國主導的TPP基本達成一致感到焦慮。RCEP和TPP體現了在亞太地區的中美圍繞貿易投資規則的霸權爭奪。即便拋開GDP佔RCEP談判國約10%的印度,也要優先眼前利益是各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