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法案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等為核心,集體自衛權是指當美國等同盟國遭到其他國家攻擊時,即使日本並未遭到直接攻擊也可以進行反擊的權利。此外還包含擴大自衛隊的海外活動等內容,戰後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將發生重大轉變。
對於日本政府關於安保相關法案的解釋説明,內閣支持者和自民黨支持者中均有73%的人認為説明不充分。內閣不支持者和無黨派階層中分別有93%和79%的人回答「不充分」。內閣支持者和自民黨支持者中分別只有15%和14%的人回答「充分」。
安倍表示,即使通過安保法案,「日本也絕對不會捲入美國的戰爭」,對於這一發言,73%的受訪者表示「不認可」,只有15%的受訪者回答「認可」。內 閣支持者和自民黨支持者方面,回答「不認可」的佔61%,超過回答「認可」的27%。內閣不支持者方面,回答「不認可」的達91%。無黨派階層也有79% 的人回答「不認可」。
執政黨支持者之間也存在分歧。自民黨支持者方面,贊成的佔42%,反對的佔35%,另一方面,公明黨支持者方面,贊成的還不到2成,反對的超過6成。
對於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活動,贊成為41%,與提出相同問題的3月相比下降2個百分點。而反對為44%,上升3個百分點。
對於沖繩縣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遷往名護市邊野古沿海地區,認為「應按計劃遷移」的受訪者為33%,相比4月下降3個百分點。而認為「應加以調整」的上升1個百分點,達到48%。
此次調查由日經調查公司以日本全國成年男女為對象,以隨機撥號(RDD)方式通過電話實施。在有選民的1499個家庭中,1033戶接受了調查。參與率為68.9%。
正在中國訪問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于5月23日在北京市內舉行的中日交流活動上,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轉交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兩人隨後進行了短時間的站立交流。據二階方面的消息稱,習近平表示如果中日兩國推進戰略性互惠關係,關係將得到改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到安倍親筆信(kyodo) |
習近平和二階一起走入會場,首先由習近平發表講話。之後在活動的中間,二階向坐在身旁的習近平轉交了親筆信。之後,習近平退席之際兩人進行了短時間的站立交流。
據二階透露的消息,習近平表示2次與安倍首相會面,相互正積極推進戰略性互惠關係,如果這樣下去,期待中日取得良好成果。同時還對二階表示給安倍首相帶好。
二階針對中日關係的改善表示,「希望針對相互能做的事情進行合作,取得成果,以便能夠將接力棒交給下一代」,呼籲為改善關係雙方共同付出努力。
二階在交流活動上致辭時也指出,「支撐日中關係的是不受政治左右的民間的關係」。同時強調稱「希望與中國攜手建立新時代。將和平友好傳遞給下一代是我們的使命」。
交流活動有約3500人參加,主要是中日雙方的旅遊相關人士等。日本方面有20多名國會議員、日本最大經濟界組織「經團連」名譽會長御手洗富士夫等人也參加,而中國方面有國家旅遊局長李金早等人出席。
二階5月21日在廣州與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舉行了會談。中國媒體對二階率團訪華也做了積極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島田學 北京報導
中國大陸與台灣當局5月23日在台灣實際管轄的金門島舉行了主管兩岸事務部門的部長級會談。雙方確認了允許大陸遊客經由台灣前往其他國家等方針,此前中國 大陸遊客赴台中轉一直被禁止。金門島自1949年兩岸對立後,曾一度經歷戰火。兩岸似乎希望通過在曾經「對立最前線」舉行會談來展現出融合氛圍。
夏立言(右)與張志軍在會談前握手(23日,台灣金門島) |
夏立言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就大陸遊客赴台中轉問題表示,力爭上半年達成共識。中國大陸將台灣視為本國的一部分,大陸遊客赴臺旅遊不需要護照。另一方面,在台灣換乘飛機前往其他國家則需要護照,大陸對於將台灣作為「海外」來對待一是顯示出為難。
如果大陸遊客的赴台中轉出現增多,將有助於激活台灣的航空産業等。台灣方面強烈要求大陸允許赴台中轉,大陸方面的態度也因此出現軟化。
金門島臨近中國福建,與大陸距離最近的地方僅相距2公里。國民黨政權在國共內戰中敗北並於49年逃往台灣,不過在金門島的戰鬥中取得勝利並一直實際管轄金門島。1958年金門島與對岸發生了激烈的炮戰,大陸方面對金門島的炮擊持續了21年。
之後,兩岸的對立關係出現緩和,2001年允許金門島等離島與福建省進行人員和貨物往來的「小三通」啟動。2008年台灣對大陸融合派馬英九政權上台後進一步放寬了限制,金門島成為眾多大陸遊客前往訪問之地。
大陸與台灣於2014年2月在南京市自兩岸分離後首次召開部長級會談。外界認為,此次在曾經的激戰地舉行會談是希望為醞釀統一營造氛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下和成 金門島 報導
將於2016年1月舉行的台灣總統選舉越來越近,但國民黨在推選候選人問題上仍毫無頭緒。5月20日,馬英九總統(64歲)迎來任期最後一年倒計時, 但被視為接班人選的實力派人物均未報名黨內預選,事態極為罕見。因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等遭到質疑,預計將在選舉中陷入苦戰。
王金平 |
吳敦義 |
朱立倫 |
不過,國民黨內並沒有出現後馬英九時代的領軍人物。黨內預選截止于5月18日,但參選的只有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67歲)和大學教授楊志良(69歲)。二人的知名度和人氣都很低,要想與最大在野黨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58歲)競爭,實力明顯不足。
在參選問題上備受期待的重量級人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53歲)在5月16日的記者會上以希望完成自己兼任的新北市長任期等為由,再次表明不會參選2016總統選。同時還強調,如果國民黨候選人在總統選舉中失利,他將辭去主席職務。
與馬英九親近的副總統吳敦義(67歲)和重要知日派人物立法院院長王金平(74歲)也表明不會參選。王金平與馬英九在國民黨內嚴重對立,即使參選,也不會得到馬英九派的支持,估計這也是王金平不參選的原因之一。
實力人物紛紛不願出頭的很大原因是他們認為就目前來看,勝算很小。台灣對經濟等方面影響力不斷增加的大陸的戒心有所提高。推動對大陸友好政策的國民黨在去年11月的統一地方選舉中慘敗,民進黨很可能時隔8年再次奪回政權。
朱立倫5月4日在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時隔6年的國共首腦會談。雖然也有觀察認為,朱立倫將借助這一成就最終出馬參選總統,但 此行並未幫助他提高在台灣的形象。台灣有線電視公司TVBS集團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朱立倫訪問大陸,回答「滿意」的受訪者佔33%,僅稍高於回答 「不滿意」的受訪者(30%),由此可見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戒心深重。
國民黨的黨內預選今後將在已經報名二人間進行角逐。預定6月17日確定公推候選人,但根據輿論調查,如果出現支持率沒有達到基準等情況,則有可能無法獲得黨內提名。最終,國民黨還可能成立一個委員會,強制性提名人氣較高的朱立倫等作為候選人。
另一方面,民進黨蔡英文已開始拜訪産業界等,為總統選舉做穩步準備。國民黨最終即使敲定候選人,也可能比原定的6月中旬向後推遲。行動緩慢以及毫無頭緒的印象估計也將在今後的選舉戰中構成不利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下和成 台北報導
在2014年12月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中當選的475名眾議院議員的資産報告于5月25日根據日本《國會議員資産公開法》被公開。據日本共同通信社的統計, 包括除股票之外的儲蓄存款等金融資産、土地和房産等實物資産在內,現任日本眾議院議員的人均資産為346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7萬元)。與上次 2013年5月公開時相比增加233萬日元,連續2次出現增長。位居首位的是前總務相、自民黨黨員鳩山邦夫的30.652億日元。由於繼承遺産等原因,鳩 山的資産相比上次增加了10多億日元,成為議員平均資産額增加的主要因素。
包括從參議院轉入眾議院的議員在內,43名新當選眾議員的人均資産為136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相比上次的2291萬日元減少約900萬日元。而女性議員資産平均為1372萬日元。
資産在1億日元以上的議員達到21人,相比上次的26人減少5人。另一方面,不持有除股票之外的金融資産及不動産的「零資産」議員有75人,相比上次的60人有所增加。
資産總額繼鳩山之後列第二位的是自民黨員神山佐市(9.6763億日元)。從各政黨的人均資産額來看,公開對象僅為共同黨魁小澤一郎等2人的生活黨以 1.0903億日元位居榜首。第2位是自民黨(4704萬日元),第3位是社民黨(2490萬日元)。其後依次是次世代黨(1767萬日元)、維新黨 (1700萬日元)、民主黨(1351萬日元)、公明黨(915萬日元)和共産黨(48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68萬元)。
據25日公開的日本475名現任眾議院議員資産報告顯示,持有股票的議員佔整體的30%,為157人,所持股票數總計約1300萬股。有分析認為,由於安 倍政權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和日元貶值等帶來的股市走高,很多議員的帳面收益出現了增加,但也有聲音表示,「不打算拋售,不會産生影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持股數量也躋身第20位,持股總數為5萬8043股。另外,被公開的資産報告顯示,安倍除股票以外的金融資産、不動産等合計資産達到1億52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6.8萬元)。
在東京電力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以前,電力公司股票曾是穩定股的代表。即使在目前持有電力公司股票的情況也非常突出。排在第15位的自民黨眾議員今村雅弘持 有8千股東京電力股票、4千股九州電力股票。其發表聲明稱「(電力股票)作為代替存款的安全資産持有。希望(東京電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排在第17位的前環境副相井上信治持有3400股東京電力股票。井上的事務所表示,「自事故以前就持有,買入後從未拋售」。
另一方面,也有議員持有大幅下跌的股票,例如防衛相中谷元持有1萬2千股正進行經營重建的夏普股票,而眾議員宮內秀樹則表示持有因申請破産保護而下市的天馬航空(Skymark)股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輿論調查顯示,認為日本首相戰後70週年談話「應該使用」此前歷屆首相談話使用過的「殖民支配及侵略」以及表示「反省」和「道歉」等表述的受訪者達到37%,而認為「不應該使用」的受訪者佔38%。兩種意見勢均力敵。
在安倍內閣的支持者中,回答「應該使用」反省和道歉等表述的人佔32%,少於回答「不應該使用」的49%。在內閣反對者中,回答「應該使用」的佔51%,遠遠超過「不應該使用」的28%。
在自民黨的支持者中,回答「應該使用」的人僅佔30%左右,公明黨支持者中的這一比例超過了40%。而民主黨支持者中,這一比例高達約60%。
從不同年齡段來看,60~69歲日本老年人中的48%認為「應該使用」,41%的人認為「不應該使用」。20~39歲日本中青年人中回答「應該使用」的為30%,而回答 「不應該使用」的人佔51%。
此次調查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東京電視臺聯合實施。5月22日至24日,日經調查公司以日本全國成年男女為對象,以隨機撥號(RDD)方式通過電話實施。在有選民的1499個家庭中,1033戶接受了調查。參與率為68.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健吾,你上次在電臺節目説過,很多日本人在中國生意失敗的經驗,真的聽得我多麼的過癮」。我的學生,在大學唸日文係的朋友D説。
怎麼過癮。香港人,就是看人家仆街才快樂。
「不是啊。我本來真的是本著好心去幫他們的。畢竟我們都讀日文這些年,都想事業上可以幫到一些日本人。可是,日本人來了香港,就總是雄心壯志,以為自己那一套是對的,不聽人家意見。我們是殖民地教育長大的一代,怎會不知道現地化的重要性?」D説。
我當然明白,可是,日本人真的覺得他們那一套有用的。他們認為,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堅持。你貿然的告訴他們,他們的堅持是白癡,他們怎會接受?
「對啊,他們有很多以前很成功的故事,都只不過是因為當年日本經濟起飛,只要不是太馬鹿(BAKA,傻)的人,都可以成為會社員了。他們的工作方法,不一 定是很合理的。他們總是會做很多事,令人覺得他們是一蹶徹頭徹尾的馬鹿。」D在跟日本人工作的過程之中,有很多故事告訴我:「比方説,日本人會以為自己在 香港開業了,就可以進出中國。他們總是覺得『在香港開業的經驗希望可以在中國實踐』。我聽了,忍笑忍得超辛苦的。」
這一點我當然明白,但對香港沒有什麼概念的日本人而言,他們絕對有資格認為香港是中國。
「在香港做生意,相對簡單多了。領個牌,找舖子,從租約,裝修這些,都有規有矩。在大陸,你以為真的可以那麼簡單?這個部門不給電,那個部門説你下水不 通,這這那那都是一籃子問題。有些日本人天真的以為在香港做事和在大陸做事一樣,有人來查牌,就問我要不要疏通疏通。我立刻跟他説,香港還有一個部門叫 ICAC。」D説:「日本人就是天真。」天真不是罪。
天真只是某種性格的體現,幼稚又硬頸才是罪。
「另外,有一次,日本人來了香港,先請了我。我幫他打點很多事情,也很直接的説出他某些做法也許有點問題。大概我只是做事,對事不對人,但他就好像不太快 樂,要請一個上司來管我。那個人,中五畢業,做過幾家算有名的品牌的中下層管理職,人到三十九。這種學歷跟職歷,根本是沒有可能找到任何晉陞機會的了。可 幸的是,他英文算不錯,中五來説算可以溝通,英語的口音跟那個日本人一樣的差。於是,日本人就請了他。到談人工的時候,見到那個求職者的最終學歷,是XX College,就給了他大學畢業生工作後幾年的工資,大概四萬多。我想那個人,這輩子也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有四萬多元人工吧?」D説:「及後,有一次,我 們出差,車路過香港某家中學,校名寫著XXX College,日本人忽然問我,香港有幾多家大學。我答,不到十家。他又問,那這一家是什麼。我就直接回答他,這家是中學。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請了一 個沒有大學畢業的人回公司,做我的上司。我也沒有搭理他。因為他請了那個人之後,我就轉工了。然後?然後,那家店就倒閉了,撤出香港了」
這些白癡的事情,其實無日無之在香港發生。
「還有,有一次我幫一家飲食連鎖店在香港做開荒牛。那家公司來了兩個日本人,一開始合作都算順利,大家都實事求是,我逗人工,也幫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可 是,他們忽然有一天,就覺得我年紀太輕。於是,就叫我由低做起,要我天天到店頭幫忙。我過了一個月洗碗女工忽然失場所以我要洗碗、給客人罵、幫大陸客扔屎 片的日子,我再問我的上司,你想我在這種工種多久?他説,至少一年。我告訴他,我有別的工作了。」D説:「他們以為,香港人打工,就像他們日本人一樣,會 打一世,所以會幫他們捱生捱死。對不起,我不做這家公司,我也有別的公司請我。他們不會用我,我自然會走。而他們以為他們在日本覺得『對的事』,在香港都 應該是『對』的」
日本人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什麼叫文化差異。
「他們有時候不是不知道,只是為了那些無謂的尊嚴而放不下而已」,D説。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