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9, 2015

説説日本的下水道

説説日本的下水道

2015/06/18
 把日本全國的下水道連在一起,會有多長呢?答案是45.5萬公里,可以繞地球11圈半。隨著時代的發展,下水道也面臨著不斷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在日本 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下水道承擔著公共衛生任務,由排水引起的污染成為社會問題,於是修建污水處理設施來改善水質。如今,這一職能又作為新的基礎設施而受到 越來越多的關注。

      第一任務:排水

  作為島嶼國家的日本經常遭到大雨襲擊,如何防範水淹是下水道的第一課題。據日本氣象廳透露,近年來每小時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發生次數不斷增加,每年已經達到237次(2014年,1000處),各地正在加緊建設可臨時性接納雨水的收儲設施。

東京地下的大口徑排水管(小高顯攝)
為應對每小時降雨量60毫米的暴雨,橫濱市正在保土谷區的帷子川右岸修建雨水收儲設施。在這個體積超過一棟7層大樓的空間裏,可收儲42,500立方 米的雨水,相當於約106個25米游泳池的水量。在約70米見方的空間裏,橫樑與支柱相互交錯。2004年有10個颱風登陸,橫濱市以此為契機開始制訂修 建計劃。據日本國土交通省透露,截至2012年度(截至13年3月),日本全國共修建1002處雨水收儲設施。

  另一方面,設施老化也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根據推算,日本全國越過原定50年使用壽命的下水管道在10年後將達到4萬公里,20年後達到11萬公 里左右。每年由於下水管道而引起的道路下陷約4000起,其中約30%是由於腐朽等導致的破損所致。今後將不得不投入大量費用進行管道更新。

  各企業也在努力提高管道的耐久性。下水管道一般採用聚氯乙烯材料生産,但在需要一定強度的場合及製造大口徑管道時,現在仍主要採用名為HUME管的鋼 筋混凝土管。在位於埼玉縣熊谷市的日本HUME株式會社熊谷工廠裏,裏面包著鋼管來提高強度的管道成排地擺放著。現在正開發具有防菌功能的管道、採用橡膠 連接部的檢修孔等,努力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進。

     從「靜脈」到「動脈」

正在建設當中的星川雨水調整池。在體積超過一棟7層大樓的空間內可收儲相當於106個25米泳池的雨水(橫濱市保土谷區,攝影部記者柏原敬樹攝)
下水道是一座寶礦。以往被廢棄的污泥現在開始作為資源受到人們的青睞。日本全國已有47個污水處理廠利用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産生的甲烷氣體進行沼氣發 電,發出的電可供4萬個家庭使用(2012年度)。此外,作為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委託項目,福岡市從今年4月起,在全世界首次開展用污泥制氫的試驗。該市在 街道上行駛的公用車(燃料電池車)加注的就是用這種方式生産出來的氫。另外還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處理污水時産生的熱量,將污水作為稀有資源磷的供給源也受 到關注。休眠在地下的污水擁有巨大的潛力。

  1884年,日本第一處近代化的排水設施在東京聖天附近建成,距今已經過去了130年。下水道像一張大網鋪設在城市的地下,被稱為城市的「靜脈」,一直以來支撐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其功能也在隨著社會的變化在逐步擴展,現在開始轉變角色,或將成為創造能源的「動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攝影部 柏原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