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5, 2015

投資資金加速回歸美國

投資資金加速回歸美國

2015/12/04
       因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而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資金正快速回歸美國。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最早將於12月時隔9年進行加 息。如果歐洲央行(ECB)12月3日決定追加貨幣寬鬆政策,投資資金回歸的速度還可能加速。向美元一極集中不僅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影響,隨著美元升值, 美國自身經濟也可能迎來逆風。在日本,金融機構也將面臨美元難求的局面等,全球經濟也將深受影響。

 
       在外匯市場,「等價」這個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這是因為美元不斷升值,歐元不斷貶值,已達到1歐元=1.05美元,時隔13年逼近1美元=1歐元的水 平。作為資金轉向美元的標誌,市場相關人士對這一數值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僅歐元,美元兌主要25國貨幣的價值都達到了13年來的最高水平。

       歐洲與美國背道而馳

      美國財政部統計的對外證券投資數據可以證實資金回歸的趨勢。從市場開始出現美國加息猜測的2014年7月到2015年9月,流入美國的資金合計達到 2300億美元。據美財政部計算,自2009年起的5年半的時間裏,合計有7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海外,粗略計算可以發現其中三分之一的資金已重新回歸 美國。

      市場上多數觀點表示,2015年10月以後資金會進一步加速流入美國。

      助推劑便是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隨著美國經濟不斷復甦,市場上7~8成的觀點認為會在12月加息。此前在金融寬鬆政策下,投資信託和對沖資金為了獲得收益 將投資對象擴大到了新興經濟體和商品市場等。不過,由於預測美國今後將會加息,這些投資者正加緊從海外市場撤出資金。

      另一方面,在物價上漲緩慢的歐洲,歐洲央行12月3日討論出台追加貨幣寬鬆。很可能出現歐美金融政策的方向性完全相反這一罕見事態。日本銀行(央行)的異 次元量化貨幣寬鬆政策也正走向長期化,越來越多的聲音指出「在已開發國家中,選擇美元的狀況也將持續下去」(日本三井住友銀行 山口曜一郎)。

      美元融資成本上升

      美元的「一枝獨秀」正在對全球經濟産生影響。由於新興市場的股價上漲緩慢,國際商品行情的綜合指數降至13年來的最低水平。新興市場的企業方面,美元的貸 款負擔也急劇膨脹。在美國實施貨幣寬鬆期間,新興市場的美元債務急劇增加,如今已超過3萬億美元。如果美元持續升值,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務負擔將不斷加 重。加之寬鬆資金的外流,企業的融資環境也出現惡化。

      日本的金融企業正面臨著美元融資成本快速上升的問題。例如,日本的銀行兌換日元和美元(1年期)方面,現在必須多支付0.7%左右的手續費。這成為銀行在 海外開展業務的制約,而對於業務公司來説則將成為進駐海外的絆腳石。將歐元兌換為美元之際的手續費也出現增加,美國以外的銀行和企業也越來越難以籌措到美 元。

      對美國企業來説美元升值將導致出口企業的盈利狀況惡化。12月1日發佈的美國製造業景氣感指數時隔3年再次跌落至判斷景氣擴大與否的水平線以下。

      美聯儲9月份以觀察新興市場經濟和美元升值的影響為由推遲加息。如果急於推進利率的正常化,將導致全球經濟惡化,反過來還將對美國産生影響。美聯儲將不得不觀察市場和海外經濟的反應,慎重做出判斷。

歐洲央行寬鬆政策不及預期引市場失望

2015/12/04
      歐洲中央銀行(ECB)在12月3日的理事會上決定,延長大量購買國債等資産的「量化貨幣寬鬆」舉措。雖然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記者會上表示「大部分成員 支持寬鬆舉措」,但實際上,德意志聯邦銀行(央行)行長魏德曼等北歐國家官員表示強烈反對。由於並未出台此前預期的追加寬鬆,因此市場的失望情緒擴大。

  德拉吉在10月以後一直在發出啟動大膽量化寬鬆的信號。但是,認為「經濟前景風險巨大」的德拉吉行長等人與持「經濟正在緩慢復甦、無需推出寬鬆舉措」態度的德國官員的分歧並未消除。

  歐洲央行剛剛于2015年3月啟動了量化寬鬆。認為「貨幣政策産生效果需要時間。推出追加舉措仍為時尚早」的意見根深蒂固。此外,此次還放棄實施增加每月收購額以及大幅加強「負利率」的措施。

  在消息傳出後,歐元對美元一度升值至1歐元兌1.08美元左右,相比之前的1.05美元左右迅速上升。由於不希望看到歐元大幅升值,歐洲股票市場轉為全面下跌,德國股價指數DAX跌幅一度超過3%。

  而在歐洲債券市場,指標性很強的德國2年期國債利率一度提高至負0.3%左右,相比一直徘徊在歷史最低水平的截至前一日的負0.4%左右,明顯縮小了負利率幅度。市場上越來越多觀點認為,金融機構將大幅下調存于歐洲央行的過剩資金的利率,因此債券遭到拋售。

  英國調查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Jonathan Loynes指出,「德拉吉行長一直在強烈暗示寬鬆舉措,因此此次寬鬆舉措的內容明顯令人失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赤川省吾 法蘭克福,黃田和宏 倫敦 報導

2015年全球併購將創8年來新高

2015/12/03
      調查公司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隨著輝瑞(Pfizer)和艾爾健(Allergan)宣佈合併,2015年全球併購(M&A)總額(根據已公佈數據,截至 11月24日)已達到4.22萬億美元。將超過創全年歷史最高的2007年的約4.12萬億美元,時隔8年刷新歷史記錄。

 
由此凸現出來的關鍵詞有2個。其一為大型化。2015年收購額(包括負債)超過500億美元的案件達到7起,超過2007年的2起。低利率帶來的條件優越的外部融資和充裕的手頭現金相結合,推動收購額進一步增大。

  另一個是多樣化。世界最大啤酒釀造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位於比利時)與英國南非米勒(SABMiller)、IT巨頭美國戴爾與EMC集團等,開展大規模併購的行業的範圍正在擴大。

  可以説這都證明了企業的危機感。併購持續活躍,但「缺乏類似金融危機前的情緒高漲」(外資證券公司)。很多觀點認為,世界經濟低增長局面將持續下去,包括中國經濟放緩等。在難以期待自主增長的情況下,作為簡單易行的增長戰略,企業選擇了併購。

  此外還有觀點指出,美國12月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加強,經營者希望在低利率局面下加快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