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當票據】用晒炒股?傳中銀監查出內銀違規8萬億人仔 |
農行將票據變成報紙,再兌現39億人民幣炒A股,引發內地查核內銀票據,唯恐內銀中的票據原來都是報紙!內地《財新網》引述中銀監現場檢查局抽查資料估計,截至去年6月底,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或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未知流入A股資金到底有多少。
報道指,票據承兌業務違規全國規模可能為4000億元,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達約2500億元,當中以票據轉貼現違規最為嚴重。報導更引述中銀監發現的「七宗罪」,包括銀行利用承兌貼現業務虛增存貸款規模、貸款與貼現相互騰挪,掩蓋信用風險等等。【暴力救經濟】2.5萬億新貸 最多投向樓市及政府平台
人民銀行昨日公布,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達2.51萬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據《財新網》引述多位銀行人士指出,個人樓按貸款、保障房開發貸、土地一級開發貸、政府平台貸款和交通運輸業及批發零售業,是新增貸款的主要投向。
另外,曾做大量內保外貸或發美元債券的企業,在年初提前償還美元債務,而改用人民幣貸款,也是人民幣信貸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國1月融資創新高的背後
2016/02/23
中國的銀行融資正在迅速增加。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2月16日發佈的數據,1月以人民幣計算的新增融資達到2.51萬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70%,創出了單月融資額的歷史新高。在經濟下行的局面下,為何銀行融資額卻在增加呢?在融資增加的背後,或許存在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 |
以外匯計算的融資不增反減
從歷年的1月融資額來看,此前最高的是2009年1月的1.62萬億元。聽到這個時間,或許很多人會馬上明白。那是在雷曼危機之後大舉推出4萬億元經濟刺激舉措之後的時期。在中國,如果打算刺激經濟,政府往往會要求銀行增加放貸。
此次,存在相同情況的可能性也難以否認。因吸取雷曼危機時的教訓,中國政府對不計後果的投資保持警惕,但為了防止經濟的進一步惡化,又正在各地推進基礎設 施建設。建設所需的資金自然來自銀行融資。為了改善房地産行情,中國人民銀行放寬了住房貸款首付限制,這或許也産生了效果。
但如果理由僅此而已的話,中國政府將只是在重覆以往的做法,即在經濟減速的局面下,又一次將銀行變成「政府的錢包」。不過,在面臨地方過剩債務和企業過剩産能這「2個過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為避免重蹈覆轍,一直否認將勉為其難地刺激經濟。
除了1月這一特殊因素之外,無論是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還是外匯債務的壓縮,事實上都對融資增加産生了影響,而筆者在這裡想大膽指出另一個可能性。那就是長時間無法實現盈利的「僵屍企業」的問題。
地方政府突擊增加融資?
中國人民銀行在發佈1月融資額的16日,同時與發改委等部門聯名發出通知,要求銀行等金融部門為激活工業作出貢獻。製造業低迷成為中國經濟長期減速的主 要原因,上述指示看起來像是要求銀行支持製造業的經營。但是,指示敦促銀行積極增加有助於技術革新等的融資,另一方面,壓縮對僵屍企業的融資。
在虧損已成為常態化的企業中,很多企業與地方政府具有密切關係。日本瑞穗銀行(中國)主任研究員細川美穗子指出,「在中央政府淘汰僵屍企業的壓力加強之前,地方或許突擊性地增加了融資」。這或許正是中國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習近平執政以來,提倡節儉和打擊腐敗等措施當初曾被質疑能在多大程度上認真貫徹,但結果一直被堅持執行。僵屍企業的淘汰也是自上而下的命令。中國人民銀行 等部門聯名發出的指示針對撤回對僵屍企業的融資,採用了「堅決」這一嚴厲表述,擔憂遭受影響的地方或許已搶先採取應對措施。
1月的融資激增或許是各種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尤其在是否果斷淘汰僵屍企業這一問題上,雖然將在短期造成就業風險,但從長期來看,這對穩定中國經濟又是不可或缺的行動。銀行融資被用於延長僵屍企業的壽命?還是起到淘汰僵屍企業的作用?這將成為今後的關注焦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