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主體與創新矛盾嗎
2016/02/29
2016年初,出於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全球股市再次出現全面下跌。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左右時出現經濟突然減速,這一現象被稱為「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中國能否避開陷阱,將是對中國領導層結構改革的考驗。這套系統由江蘇一家創新企業蘇州暢途網路科技開發。蘇州暢途希望創造出世界上幾乎沒有先例的海外旅遊地免費自動接入服務。其起點是利用「雲SIM卡」技術的隨身Wi-Fi。
目前的使用費為每天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6元),僅為傳統終端的一半,而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楊玉魁充滿信心地表示,今後2、3年內將形成當地廣告收入充當通信費的商業模式。
創業熱情高漲
以上海為基地的CA創投公司中國代表北川伸明表示,中國「有趣的公司正在不斷地誕生」。
根據中國調查機構的統計,2015年風險資本在中國投入的資金同比增長25%,達到1293億元。儘管仍然不及美國(約7萬億日元),但卻是日本的20倍。在年輕人的創業熱潮下,在房地産和股市失意的資金紛紛匯聚到這裡。
謀求經濟增長從量變向質變發展的中國領導層也將此作為國策,扶持新創企業和提升産業水平。但是,地方政府競相推出的具體政策有著明顯的「燒錢」色彩。
中國正在大力引入工業機器人(中型汽車工廠、廣東省佛山市) |
「我們能買下東芝的家電部門嗎?」位於廣東省的格蘭仕是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生産商。從2015年底開始,公司高管就奔走於世界各地尋找海外企業收購項目。目的是獲得新領域的技術。
中國企業的研發經費往往不到銷售額的1%,低於日本的約3%。一家中國大型家電廠商的高管毫不諱言:「技術可以買,但培養人的時間來不及」。人才培養和研究開發是創新的必要因素,而中國企業卻普遍不夠重視這兩點。
僵屍企業仍在
中國領導層提出要通過減稅與放寬限制來激發民間活力的「供給側改革」,但在2013年秋季的三中全會上明確指出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國有企業上演轟轟烈烈併購大劇的背後,無法創收的「僵屍企業」的淘汰卻沒有明顯進展。
當索尼在1979年推出「Walkman」,為世界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時,日本的人均GDP將近9300美元。中國目前已超過8000美元,接近日本當年的水平。
中國在維持公有制為主體的框架下推進創新,全世界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