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5, 2016

國妹變校長夫人 學廣東話先要學英文

【真香港人】法國妹變校長夫人 學廣東話先要學英文

香港教育大學首任校長夫人Christine,有一個中文名字——張雪婷,藉學習粵語及街頭探索,由此認識及融入香港生活。

政府明日便會刊憲,香港教育學院從此成了香港教育大學,張仁良校長總算完成了2013年上任以來最重要的任務。猶記得去年年初,教院在校長府邸舉行傳媒春 茗,校長身旁有位身穿旗袍、手捧一盤手做蘿蔔糕的洋女子,正是校長夫人Christine,記者上前問好,她以廣東話從容應對,流利得沒有一絲違和感。
3 年前,張仁良上任教院校長,同一時間,Christine也籌備出書,記錄她在第二個家的生活點滴,「我想給自己一個紀錄,讓兒子Lucien知道,當初 他的母親為何來到香港。」書名喚作《鬼妹港故事》,現已52歲的Christine,也不禁自嘲已由「鬼妹」變成「鬼婆」,但是回憶裏的,多是鬼妹時的片 段,「書中很多內容,都是初來香港、仍是鬼妹時的感受。」
她想起1985年首次來港時,自己還未滿22歲,忽然遠離祖家,心情難免有點忐忑,對香 港的印象,那時就只有讀書時看過的幾幀資料相片。1986年,Christine正式遷居香港,原在法國大學修讀藝術的她,在港繼續習畫,老師更為她起了 一個中文名字,「老師說,『雪』字跟我十分相襯,『婷』則與Christine的尾音相近,奶奶起初也叫我姬絲汀。」30年來,她見證了啟德機場的關閉、 大學由兩間增至十間,甚至一同經歷沙士之役。時光飛逝,待在香港的日子,比法國老家(22年)還要長。 我問Christine,你認為自己是法國人還是香港人?她說:「我是地道香港人,我不介意被人叫我鬼婆,但介意別人把我當作外國人,會不太開心。」
起初在港生活,最大問題不是適應悶熱天氣,而是言語不通,因她當時只懂法文,就連乘坐巴士外出也不知到站了沒有。在丈夫的鼓勵下,她決心學好廣東話,「我認為住在一個地方,如果你不說聽、不會說本地人的語言,我會覺得很沒用。學習當地語言,可說是學習當地文化的一部份。」
起 初Christine於國際學校工作,下班後會到港大上粵語班,學了大半年,乘坐交通工具時已堅持以廣東話說出目的地。後來轉到一家珠寶進出口公司的市場 部工作,由於她是該部門唯一一位外國人,那五年時間,她不得不天天用廣東話跟同事交流,說得多自然突飛猛進,至少搭小巴時,已經懂得向司機大喊:「橋底有 落,唔該!」

22歲時,Christine下嫁張仁良並來港定居,不經不覺經已住了30年。

去年教院春茗,身穿旗袍的Christine跟丈夫張仁良一同向傳媒送上親手製作的蘿蔔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