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戰勝「長期停滯論」?
2016/05/09
中國正在和「長期停滯論」進行「戰鬥」。經濟減速、股價暴跌、債務膨脹等問題正在慢慢惡化。如此發展下去,中國很有可能像日本一樣陷入「失去的10年」,或者變成雷曼危機後的美國。持此種觀點的海外投資者較多。中國正在努力打消海外投資者的擔憂聲。「現在中國出現的危機與2007~08年金融危機時的美國驚人相似。共同點就是信用的膨脹」,4月20日美國著名投資家喬治·索羅斯的上述言論在全球擴散。索羅斯1月曾放言「中國經濟‘硬著陸’無法避免」,遭到了中國官媒的激烈反駁。
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2000年代美國的房地産泡沫均伴隨著債務的急劇擴大。泡沫破裂後,資産負債表的調整招致了經濟的長期停滯。中國將怎麼樣 呢?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非金融企業的債務為17.4423萬億美元。與2008年底的4.5682萬億美元相比,不到 7年的時間債務膨脹已至4倍。在此期間的全球債務增加額中,中國約佔90%。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的戰略投資顧問吉田劍悟認為,「目前中國的年收入(名義國內生産總值)僅增長6%,而借款餘額卻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從日本的經驗來看,再過3年左右信用泡沫就將破裂」。
中國與日本的另一個相似點是人口動態。美國富國銀行3月發佈了題為《中國面臨日本式的「失去的十年」?》的報告。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傑伊·布萊森 (Jay Bryson)分析稱,在日本勞動年齡人口在95年觸頂,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也已達到峰值,2030年之後將急劇減少。傑伊·布萊森警告稱,如果生産效率 的提高無法彌補人口減少,中國將陷入長期停滯。
中國總理李克強強調「中國能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但市場還是半信半疑。原因之一就是關鍵的債務問題仍未找到根本性的解決對策。作為降低企業債務比例的 手段,李克強總理提出要活用債轉股方式。澳大利亞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指出,如果運用不當「將招致借方的道德風險」,還可能導致低效率的僵屍企業繼續存活,與結構改革背道而馳。
「中國未來3到5年經濟情況不容樂觀」,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在近期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今天中國經濟一方面是傳統的經濟開始在下滑,但是服務、消費、高科技經濟在增加」,馬雲認為互聯網經濟和消費的擴大將推動經濟復甦,中國不會重蹈日本式長期停滯的覆轍。
由於馬雲與政府關係密切,不少觀點對其樂觀看法應持保留態度。但馬雲提出的「創業精神最重要」仍值得傾聽。即便人口減少,只要能夠推進技術改革,經濟仍會繼續增長。在深化改革的同時,解放民眾每個人的創造性或許是避免陷入長期停滯的捷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日經QUICK新聞 森安圭一郎
中國模式能否重振
2016/03/17
「中國經濟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對於今年全國人大5日開幕時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或許很多市場相關人士都感到吃驚,「情況難道已經如此嚴重了嗎?」中國經濟雖然減速,但增長率仍達到年均6%左右。樂觀的觀點認為,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這是罕見的高增長。這種觀點在知名投資者之間很普遍。但李克強總理的這句話似乎是在鼓勵因經濟危機而意氣消沉的人民。
改革也存在副作用
從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的姿態是暫時承認困境,以此為彈簧,推進經濟重建。
但在今年兩會明顯感覺到經濟復甦有多麼困難。中國正在推進結構改革,力爭從投資主導的經濟轉向可持續的消費主導的經濟。也就是轉向所謂的「新常態」。但是,為推進改革而推出的政策也存在副作用,也有極限。
政府將加快化解産能過剩。産能過剩也是投資主導經濟的弊端。2008年雷曼危機後投入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措施導致了過剩産能,目前正在擠壓經濟。中國將瀕臨倒閉的企業稱為「僵屍企業」,打算避免其存在下去。如果順利的話,經濟的生産效率和增長性將恢復。
但是,如果淘汰僵屍企業,失業將隨之增加。有估算認為如果鋼鐵、煤炭和水泥等背負過剩産能的代表性行業將産能削減30%,將有300萬人失去工作。如果失業增加,至關重要的消費將難以指望。
如果僵屍企業的淘汰屬於「防守」,那麼打造「創新」這一新的增長引擎則是中國「進攻」的措施。將研發費用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2.1%提高至2020年的2.5%。由於人工費上漲等原因,創造附加值高的産品是正確的方向。
但研發投資是無法立即見效的。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統計,專利的申請件數方面,中國2011年就超過了美國,位居全球首位。但是獲批准的專利件數則不及美國。經濟的惡化不會等待創新。
由於了解這一弱點,中國實施了能夠立即見效的財政出動。中國政府計劃每年撥款用於員工的再就業援助、撥款3.8萬億元用於完善交通網。
中國的政府債務佔GDP的4成左右。較這一比例是中國2倍的日本以及GDP規模相倣的英美相比仍有財政出動的餘力,政府的資産負債表仍有膨脹的餘地。預計國家在經濟中所佔比重將繼續擴大。
「中國夢」的主角
近來,來自美國的詞語頻繁出現在中國。「新常態」是顯示雷曼危機後美國陷入低增長的詞語。「僵屍企業」一詞最早用於批評1990年代的日本未能淘汰那些陷入經營不振的大型建築承包商,在華盛頓和華爾街被廣泛使用。
但是,李克強總理在演講的最後使用的「中國夢」一詞不是抄襲「美國夢」。黑人也能當選總統,窮人也能成為富豪。美國夢的主角是個人。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角似乎應該是國家。
「國家資本主義」在雷曼危機後,作為取代引發市場混亂的美國型資本主義、實現經濟穩定的機制,在美國也受到稱讚。但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該詞逐漸銷聲匿跡。似乎能看到中國正賭上經濟復甦的走向重振「中國模式」。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梶原誠
中國加工出口貿易體系正在動搖?
2016/05/09
中國海關總署5月8日發佈的4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出口額為1727億美元,比上年同月下降1.8%。3月時隔9個月高於上一年同月,但4月再次低於上年水平。中國出口的全面復甦仍遙遙無期。按商品類別來看,主力産品手機(比上一年同月減少14.1%)和個人電腦(下降8.5%)的減少産生了負面影響。這是因為上述2種産品佔出口的約15%。此外,汽車零部件(下降6.0%)和傢具(下降1.2%)也萎靡不振。
中國3月的出口同比增長11.5%,隨後中國開始有部分觀點認為這是「出口復甦的跡象」。而實際情況是去年春節假期處於2月下旬,3月上旬港口工人休假,因此作為比較對象的去年3月的出口額較少,推高了出口的增速。
5月以後出口復甦的道路仍充滿艱險。從5日閉幕的2016年春季「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來看,中國企業與海外進口商簽署的合同金額僅比上年同期增長0.1%,為280億美元。連續4屆低於300億美元。合同金額被認為將是今後半年中國出口的先行指標。
另一方面,中國進口比上年同月減少10.9%,僅為1272億美元。在原油等資源價格下跌的背景下,自2014年11月開始,連續18個月低於上年。
原油因中國國家儲備增加,進口量增長7.6%,但因價格下跌,進口額出現28.2%的大幅減少。原油進口的減少存在有利於經濟的一面,但難以忽視的是個人電腦及其零部件(下降11.8%)等進口也出現減少。
由於人工費上升,中國作為生産基地的競爭力有所下降,從海外進口零部件、在中國完成組裝、然後出口最終産品的加工貿易體系有可能正在動搖。中國政府計劃提升製造業的技術水平,在質量層面提高中國産品的競爭力,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果仍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廣交會成交額時隔9屆微增 出口仍不樂觀
2016/05/09
顯示中國經濟前景的中國最大的貿易展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於5月5日閉幕,中國廠商與海外進口商(採購商)之間簽訂的購買商品購買的
成交額比上年同期微增0.1%至280億8400萬美元。連續4屆跌破300億美元。顯示出中國眼下仍將持續面臨嚴峻的出口環境。在廣交會上交談的中國商場與外國採購商(5月5日) |
此次共有約2萬4500家中國廠商參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約18萬5千名採購商。成交額自2014年秋季廣交會以來連續4屆跌破300億美元。
從同比數據來看,自2011年秋季廣交會舉辦以來,成交額時隔9屆再次高於上年同期。在中國廠商中有觀點認為「出口環境已擺脫最糟糕時期」,但是恢復勢頭 較弱。佔整體成交額一半以上的印度、韓國和泰國等亞洲國家的採購商人數僅同比微增,成交額未能出現明顯增長。來自非洲的採購商減少了6%,巴西等新興市場 經濟的低迷也産生了影響。
由於人工費的快速上漲,中國的製造成本正在逐年提高。因此,産品價格偏高的趨勢正在增強,這成為採購商遠離中國産品的原因之一。
在服裝領域,「很多采購商將採購對象從中國改為越南、柬埔寨和印度」(浙江省的服裝企業),但在這種情況下缺乏應對手段。「即使無法盈利,為確保訂單,仍將不得不接受苛刻的降價要求」(同上),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或將更加嚴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中村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