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2, 2016

兩類中國資金在流入矽谷

兩類中國資金在流入矽谷

2016/06/22
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靠近矽谷,負責高科技企業業務的投資銀行家大量聚集於此。其中一位擁有30年以上經驗的銀行家Eric Edmondson的一席話頗有意思,他説「如今(在矽谷)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在將獲得‘BAT’的收購作為目標」。

 「BAT」指的是百度、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3家中國IT企業。由於實現了迅猛增長,3家企業成為了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代名詞。而如今,它們正利用豐富 的資金力,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展開收購。最近有傳言稱,圍繞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意甲)的AC米蘭的收購,阿里巴巴和百度作為買家參與了談判。

      渴望被「BAT」收購

  創業者們如今正在努力獲得「BAT」認可,並試圖成為被收購對象。

  拋售自有股票就如同股票上市一樣,被認為是創業者獲得「出路」的一個的里程碑。在此前,購買股權的主角一直是微軟、甲骨文及英特爾等美國大型企業。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加入這一行列。這一跡象似乎預示著全球企業勢力版圖的改變。

  「BAT」等中國企業的收購行動是進攻型戰略的一環,通過提高自己的品牌號召力以獲得新技術和客戶基礎。主要瞄準的對象是亞洲和歐洲,同時,對海外企業的收購也是推進「一帶一路」構想的中國的政策之一。

  不過,當實際走訪矽谷時還可以發現,除此以外還有另一類中國資金的存在。

  「那被稱為‘傻瓜資金(dumb money)’」,一位30多歲的美國創業者透露了在當地被如此稱呼的一類中國資金。

「債券大王」比爾·格羅斯
由於不清楚能否賺錢,連美國的風險投資也退避三舍,但這類中國資金卻成為「慷慨解囊」的金主。這種投資判斷令人聯想起只要公司名稱加上「.com」就能籌集到資金的2000年之前的高科技股票熱潮。

  創業者將這些資金解讀為「逃離中國的資金」。

  據由世界主要金融機構組成的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中國2015年出現近7000億美元的空前規模的資本凈流出。雖然速度已經放緩,但資本的流出今年仍在持續。

      中國避險資金也在流入矽谷

  在這類資金中,包含擔憂中國經濟前景,以及厭惡由此帶來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的中國富裕階層的避險資金。這些中國資金或許正在流入矽谷剛剛成立的企業。由於離開中國是首要目的,因此對於投資的判斷自然存在不嚴謹之處。

  也有投資者將這類中國避險資金視為是對中國經濟的警告。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沿海城市紐波特海灘的投資家比爾·格羅斯便是其中之一。擁有「債券大王」綽 號的格羅斯創建了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也因此成為了世界性的機構投資者。如今,他是美國投資公司駿利資本(Janus Capital)的資産組合經理。

  格羅斯的擔憂指向據稱超過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150%的民營企業的過剩債務。

  格羅斯指出:「企業將盈利用於債務償還和支付利息已耗盡全力,根本談不上進行生産投資」,同時強調稱:「中國將通過降息等措施在問題暴露之前爭取時間。但 這樣下去,資金週轉總有一天達到極限,中國人自己清楚這一點」。即便如此,中國資金還是在湧向高級住宅和渡假村密集的紐波特海灘。

  來自中國的大規模資金充斥世界。但這其中有的用於「攻勢」,而有的則意在「防守」,兩類資金正同時存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梶原誠


中國成為最大光伏發電國家

2016/06/22
由歐洲光伏發電相關的産學官組成的SolarPower Europe(前歐洲光伏産業協會)6月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世界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較上年增加25.6%,達到5060萬千瓦,創出了歷 史新高。其中,中國和日本佔一半以上。中國截至去年底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00萬千瓦,已經超越德國,成為世界最大光伏發電國家。

  從2015年各國新增裝機容量來看,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增長46%,達到1515萬千瓦,實現猛增。日本增長13%,達到1100萬千瓦。第3位為美國, 前3位排名與2014年相同。截至2015年底的世界累計裝機容量為2億2900萬千瓦。中國佔18.9%,其次是德國(17.3%)和日本(15%)。

  據截至2020年的世界市場展望,在中性預期的情況下,2016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2%,達到6200萬千瓦,中國將繼續拉動整個市場。預計2020年底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億千瓦,將在5年裏擴大至2.6倍。

  由於以光伏電池模塊為中心的價格持續下降,世界範圍內光伏電池的發電成本持續降低。從電力公司運營的大型發電站來看,在一部分國家,與煤炭火力形成了勢均力敵的狀況。SolarPower Europe認為,暫時存儲光伏電力的蓄電池的普及也將得到促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加藤貴行 慕尼黑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