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在經濟實力外的另一個逆轉
2016/06/06
中國的經濟規模已超過日本幾乎1倍。事實上,除了經濟規模外,中日間還在另一層面發生著新的逆轉。那就是維護海上治安的警備力量。這一變化已開始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投下濃重的陰影。美國知名智囊組織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4月在主頁上發佈的分析引報告起了日本安全保障當局者等的關注。
原因是這份報告警告稱,在圍繞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的攻防中,相比日本,中國未來有可能佔據優勢。作為依據,報告介紹了中國以迅猛勢頭增加海監船的情況。
關於領海和近海的巡邏,日本由海上保安廳負責,而中國方面由海警局負責。如果發生爭端,軍事力量將起決定作用,但這樣的危機應該很少發生。而在平時,上述海上警備力將明顯影響東海的秩序。
「不僅是海軍力量,中國同時還在迅速增強海警局的體制。這樣下去,東海的力量對比有可能有利於中國。」
事實上,日本政府自約4年前就注意到「逆轉」的跡象,一直私下裏向美國政府表達危機感。沒想到這終於成為現實。
在比較中日兩國的海上警備力量時,關鍵是中國能抵達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附近的千噸級以上的大型船隻數量。中國並未公佈詳細統計數據,但綜合中國方面的報導和資料會發現,截至2013年前後,日本仍佔據優勢。
但到2014年,日本為54艘,中國則達到82艘,中日發生逆轉。到了2015年,日本增至62艘,而中國達到111艘,日本被遠遠甩開。2016年以後,預計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當然,中國海警局還管轄著南海,並未將所有大型船隻一直部署於東海。但是,中日逆轉的影響已經開始波及東海。
最令人擔憂的是對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的影響。目前,中國海監船不斷進入相關海域。
據日本海上保安廳統計,2014年之後,中國海監船進入日本主張領海的天數方面,平均每月為2~3天。2012年9月日本對尖閣實施國有化後,當年及之後的2013年平均每月的進入天數在7~8天,如果單從天數來看,中國的攻勢有所緩和。
但是,從海上巡邏的一線來看則並不能這麼説。據多位日本安全保障相關人士透露,接近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的中國船隻近年來加速趨於大型化。
船體變大的話,惡劣天氣下船體也不會搖晃,易於長時間在相關海域停留。航速也會變快,容易擺脫日本巡視船的追蹤。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基於中國方面的統計數據,介紹了令人驚訝的數字。據稱接近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的中國海監船的平均總噸數方面,2014年僅為2200噸,而2015年則增至3200噸。 日本海上保安廳目前僅擁有17艘3千噸級的巡視船。雖然目前中國海監船的危險性挑釁行為並不突出,但如果涉及「力量比試」的話,日本很可能陷入被動局面。
尖閣(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之後,中國派出大量的海監船,向相關島嶼激烈施壓。結果,反而促使日美團結,2014年春季歐巴馬總統明確表示尖閣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
美國國防部的智囊團指出,「中國從中吸取教訓,停止做出極端危險性的挑釁行為,取而代之,中國改為實施通過船隻的大型化逐步加大對相關島嶼施壓的戰略」。
可以説,中國的目的是通過逐漸施壓的持久戰,在不招致美國介入的情況下打破日本對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
除了中國的海監船之外,日本方面還在警戒中國漁船的動向。其原因是最近進入尖閣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出現增加。
最突出的是2014年的208艘,與2011年相比激增至26倍。2015年雖然有所減少,但是也是2011年的將近9倍(70艘)。中國被認為在南海上將漁船作為事實上的海上民兵使用。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現在尚未發現武裝的中國漁船出現在尖閣近海的情況,但這可能成為今後的火種。
習近平:中美要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
2016/06/06
磋商中美間外交與經濟問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6月6日上午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稱「全力爭取早日達成互利共贏的中美雙邊
投資協定」,顯示出加快完成自2013年啟動談判的中美投資協定的方針。兩國分歧嚴重的領域仍然很多,中美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妥協成為焦點。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北京,kyodo) |
中美投資協定力爭制定中美雙方企業在夥伴國進行投資之際的規則,自2013年開始,已進行24次談判。中國在金融和資源等領域嚴格限制外資企業的投資。中 美投資協定將在原則上消除投資限制,中國將首次採用兩國列舉不開放市場的領域作為例外情況的「負面清單方式」,目前正受到關注。
此外,中國的鋼鐵過剩産能也成為焦點。
5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演講的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表示,「中國過剩産能正在對鋼鐵等國際市場造成巨大的影響。處於中國經濟、世界經濟、中美關係的核心位 置」,顯示出敦促中國削減産能的姿態。中國方面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反駁稱,只有強有力地發展世界經濟和貿易,才能解決鋼鐵的過剩産能問題。雙方分歧依然嚴 重。
在安全保障方面,中美加深對立的南海問題是最大焦點。雙方主張的分歧依然巨大,在此次對話中,討論仍有可能無法達成妥協。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考慮到南海問題,表示「我們要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在此基礎上表示,「中美雙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雙方要努力解決或以務實和 建設性的態度加以管控,只要雙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中美兩國關係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報導
中美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激烈碰撞
2016/06/06
圍繞南海問題,中國與美國在亞洲安全保障會議(香格里拉對話)上碰撞。美國國防部長卡特6月4日在會上發表演講,對中國警告稱「將在國際社會上陷入孤立」,向中國方面施加壓力。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則在第二日的演講中回應: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國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6月5日演講 |
孫建國在卡特演講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反駁稱「我們過去沒有被孤立成,現在也不孤立,將來更不會孤立」。孫建國在會議的間歇時間與俄羅斯和東盟(ASEAN) 等10多個國家舉行雙邊會談,呼籲各國理解中國的主張。在會場旁邊擺放著宣傳中國有關南海立場的主張,供與會者閱覽。
圍繞「中國孤立」中美兩國展開激烈辯論的背景是國際法庭將於近期圍繞南海爭端做出仲裁。中國主張對南海擁有主權,認為中國的這一主張「違法國際法」的菲律賓提起仲裁,國際法庭可能做出對中國不利的仲裁。
卡特發表「孤立」論的目的是對中國進行牽制。中國對寮國和柬埔寨等周邊國家加強遊説,力爭形成仲裁無效的國際輿論。卡特上述發言的目的是強調仲裁手續的正當性,封鎖中國推進的「多數派工作」。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會立刻作出反應。
中國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在6月5日的演講中表示:「當前南海問題升溫,是由於個別國家為一己私利蓄意挑動而造成的。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以國際法為幌子,其實質是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掩蓋其非法侵佔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行徑」。
孫建國還説:「某些國家對國際法採取合則用、不合則棄的投機態度,一方面帶頭在南海實施所謂的「航行自由計劃」,公然炫耀武力,一方面拉幫結派,支持其盟國對抗中國,壓中方接受並執行仲裁結果。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
不過,中國單方面的攻勢有可能産生加劇東盟區域內中立國的對華疑慮的相反效果。新加坡外交官在安全峰會之前,罕見地批評了中國。可以説卡特的發言希望將在中美之間搖擺的東盟輿論拉向美國一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新加坡 吉田涉、永井央紀
中國:炒作南海航行自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6/06/0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月5日以回答記者提問方式對南海問題發表講話。
華春瑩説:「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問題是個偽命題。各國在南海地區的正常航行和飛越活動一直保持暢通無阻,從沒有聽説過哪個國家遇到過問題。中方一貫尊重和 支持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並與其他南海沿岸國一道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
「個別國家炒作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問題,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通過炒作南海所謂緊張局勢,挑撥地區國家關係,為其在政治和軍事上介入南海問題提供口實,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中國作為南海最大沿岸國,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既是國際法的要求,也符合自身根本利益。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確保南海航道暢通。我們也希望個別國家停止借維護和行使所謂航行自由權利之名,行擾亂地區和平穩定之實。」
華春瑩説:「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問題是個偽命題。各國在南海地區的正常航行和飛越活動一直保持暢通無阻,從沒有聽説過哪個國家遇到過問題。中方一貫尊重和 支持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並與其他南海沿岸國一道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
「個別國家炒作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問題,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通過炒作南海所謂緊張局勢,挑撥地區國家關係,為其在政治和軍事上介入南海問題提供口實,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中國作為南海最大沿岸國,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既是國際法的要求,也符合自身根本利益。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確保南海航道暢通。我們也希望個別國家停止借維護和行使所謂航行自由權利之名,行擾亂地區和平穩定之實。」
法國防長稱要提議歐盟派艦艇巡航南海
2016/06/06
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6月5日在新加坡召開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顯示出將在近期對歐盟(EU)各國提議向南海海域派遣海軍艦艇並展開定期巡航的想法。勒德里昂指出「歐盟的經濟受益於‘航行自由’」,同時稱「歐洲的海軍可以協同合作在亞洲海域以看得見的形式顯示存在感」。勒德里昂表示支持美國向相關海域派遣艦船和軍機的「航行自由行動」,暗示了歐盟加入其中的可能性。
美國前高官談朝鮮:中國參與是關鍵
2016/06/06
6月5日,由日美專家討論國際問題的「富士山會議」(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和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聯合主辦)舉行了有關朝鮮半島局勢的討論會。美國前副國務
卿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表示對多次實施核試驗的朝鮮「有必要實施嚴厲而廣泛的經濟制裁」,呼籲國際社會強化對朝制裁,同時強調中國的參與至關重要。6月4日在東京開幕的富士山會議於5日下午閉幕。謝爾曼表示,如果朝鮮繼續實施核試驗,將導致地區軍事緊張氣氛升溫,「朝鮮的無核化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日美與中國在南海問題等海洋安全保障問題上激烈對立。謝爾曼列舉了在伊朗核談判中各國達成共識的例子,表示「在朝鮮問題上各國必須要統一步調」。
6月1日,美國政府公佈了對朝鮮的金融制裁強化政策,以防止朝鮮經由第3國獲得外匯。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庫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分析稱,「由於中國在財政層面支持朝鮮,此前的制裁效果不佳」,指出為了提高制裁的實效性,「應該向(向朝鮮提供資金的)中國的金融機 構施壓,要求其提供合作」。
東京大學教授田中明彥指出,「期待嚴厲的制裁能使朝鮮做出改變,但金正恩政權有崩潰的風險」。田中明彥同時表示,由於日本實施的單獨制裁已到極限,「為了獲得中國的合作,日美採取統一姿態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美國前助理國務卿詹姆士·凱利(James Kelly)則表示不應對中國抱有過高期待。
中美在南海與鋼鐵問題上激烈交鋒
2016/06/07
6月6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了第1天的討論。在南海問題和中國鋼鐵産能過剩等方面,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在全球變暖對策等世界性問題上通過磋商達成了一致。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克里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向中方呼籲,有關南海問題「不應採取單方行動,而是應該通過法律、談判和外交途徑解決爭端」。另一 方面,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針對美國介入南海問題一事,強調了當事國之間磋商解決南海問題的方針。雙方主張的分歧再次凸顯。
美國財長雅各·盧、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6月6日,北京,Reuters-Kyodo) |
圍繞經濟領域最大焦點的鋼鐵産能過剩問題,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稱,「中國的減産鋼鐵和鋁在實現國際行情穩定方面必不可少」,敦促中國實施減産。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則批評稱,在金融危機後中國進行設備投資時,世界還曾表示歡迎。
雅各·盧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削減過剩産能和過剩債務。過剩産能將扭曲和損害世界市場」。在經濟討論的開頭,雅各·盧強烈敦 促了中國削減産能,稱「只有(納入削減産能等內容的)十三五規劃得到切實執行,才能初現成效。希望進一步傾聽中國將如何落實規劃」。
另一方面,樓繼偉在6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指出,中國的過剩産能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積累的。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經濟增長貢獻了全球 經濟增長的50%以上。當然,這也帶動了煤、鋼、泥的增長。樓繼偉表示:「當時全球都為中國叫好,謝謝中國為世界經濟做出的貢獻。當時的TIME雜誌(時 代週刊)封面上甚至放了兩個農民工。」
而雅各·盧之所以感到焦慮,是因為中國政府屢次提出鋼鐵和煤炭減産以及淘汰落後産能,但並未加以落實。中國4月粗鋼産量達到6942萬噸,每日平均産 量創出歷史新高。此外,4月的鋼材出口量同比增長6%,達到908萬噸,每噸鋼材的出口單價僅為487美元,價格下跌20%。中國鋼鐵産品對海外的低價攻 勢並未改變。
在意見分歧嚴重的背景之下,雙方在共同努力推動全球變暖國際新框架「巴黎協定」生效方面達成了一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導
德國總理梅克爾將訪華
2016/06/07
中國外交部6月6日發佈消息稱,德國總統梅克爾將於6月12~14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屆時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就在中德兩國具有優勢的製造業擴大合作交換意見。還將訪問寶馬等德國知名企業設有生産基地的遼寧省瀋陽市。自2005年就任總理以來,這將是梅克爾第9次訪華,顯示出重視擁有汽車等巨大市場的中國的姿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 報導
中美合作姿態下難掩分歧
2016/06/08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美國國務卿克里(kyodo) |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6月7日閉幕,在成為焦點的南海和人權問題上,中美雙方的主張並未達成妥協。針對鋼鐵過剩産能問題,中國雖然表示削減産能,但並沒有 新意。著眼於9月在中國召開的的二十國集團(G20)首腦會議,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朝鮮問題等方面顯示出合作姿態,但無法掩飾日趨加深的分歧。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權取得了巨大進步……」,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大會堂,在對話閉 幕後的記者會上,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闡述了中國的一貫主張。美國國務卿克里似乎略感厭倦,與身邊的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説話,隨後目不轉睛盯著楊潔篪。包 括中國副總理汪洋在內的4人參加的長約40分鐘的記者會沒有笑容。
克里在記者會上還提到了中國的人權問題。對於限制在中國活動的海外非政府組織(NGO)的法律表示了擔憂,同時還透露,在對話中提到了宗教自由、言論自由 和人權律師的活動日趨受到限制的情況。不過,楊潔篪表示中國人民依法享有宗教和言論自由,重申了中國的以往立場。
關於經濟領域成為焦點的鋼鐵過剩産能問題,討論並未深入。兩國一致認為,過剩産能是不僅對中國,還將對世界經濟産生影響的問題。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在記 者會上自信地表示,「中國承諾不增加鋼鐵産能和淘汰僵屍企業」。不過,中國領導層已確定了在2020年之前將鋼鐵産能削減1億~1.5億噸的計劃,表態並 沒有新意。
當然,即使在個別問題上分歧嚴重,但中美兩國在記者發佈會上均重申,「討論將繼續」、「通過對話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還表示,「寬廣的太平洋不應該成為各國博弈競技場」。
中國將於9月主辦G20峰會,此次對話被定位為G20的準備會議,為了G20順利舉行,中國不希望不安定。此外,明年將舉行5年1度的共産黨代表大會,預計高層的大部分將更換,在進行人事調整之前,希望保持中美關係穩定的心情有可能發揮了作用。
另一方面,美國面臨11月的總統選舉。已確定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唐納德•川普認為「由於中國等的傾銷,美國就業機會被奪走」。歐巴馬政權和執政黨 民主黨被迫強硬處理鋼鐵問題,以作出政治姿態,這一點也難以否定。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6日的記者發佈會上表示,雅各•盧也受到産業界和政界的壓力,不得 不提出鋼鐵問題,我們也不會特別介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中國戰機在東海上空異常接近美軍偵察機
2016/06/08
美國太平洋艦隊於6月7日宣佈,中國軍隊的殲10戰鬥機當天異常接近了在東海公海上空執行警戒監視活動的美軍RC135電子偵察機,並干擾了其飛行。太平洋艦隊在聲明中譴責稱,這是「不恰當的動作」,同時透露稱已通過外交途徑和軍方渠道向中方表達了關切。中美兩國政府6~7日在北京舉行了部長級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但在南海問題上並未消除分歧。中美軍方正在為防止偶發性衝突而持續展開對話,但實際效果或將受到質疑。
聲明針對中國戰鬥機的干擾行為指出,「不安全,過於接近」。但未透露具體的接近距離和事發地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美國國防當局者的話稱,兩架飛機接近至30米左右。中國軍隊戰鬥機高速飛行,似乎要向美國偵察機迫近。
中國2013年宣佈在包括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在內的東海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但美軍無視中方規定,持續派飛機在相關空域飛行。
美軍5月也曾透露,EP3電子偵察機在南海公海上空飛行時,遭到中國軍隊的2架殲11戰鬥機異常接近至約15米。而中國外交部則反駁稱,中方戰鬥機「一直保持安全距離,未採取危險動作」。
ky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