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8, 2017

面對朝鮮核導彈威脅,日本能做什麼?


面對朝鮮核導彈威脅,日本能做什麼?

2017/09/08
       高坂哲郎:朝鮮9月3日實施了第6次核試驗,已確認爆炸當量為過去最大規模。朝鮮不但保有射程能達到日本和美國的彈道導彈,其軍事威脅等級比以前進一步升高。在這種局勢很難改善的情況下,為保護本國,日本能主動做些什麼呢?

      一般來説,要想從其他國家的核攻擊中保護本國需要做好以下4個階段的準備工作。首先是「核威懾」,讓對方知道遭到攻擊的話會施以相同手段的報復,從而讓對方敢想不敢做;其次是「導彈防禦(MD)」,能擊落威懾失敗時飛來的導彈;第三是「構築避難體制」,即使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失敗,也能將犧牲降到最低限度;第四是保持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在遭到攻擊前先主動破壞敵人的攻擊手段。

9月3日韓國首爾車站報導朝鮮進行核試驗(kyodo)

     雖然無論用到哪個階段日本的情況都非常嚴峻,但並不是毫無對策。

  強化導彈攔截是日本思考停止的表現

       日本此前在核威懾力方面全面依賴美國的「擴張威懾(核保護傘)」。不過,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朝鮮2018年就將擁有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美國能冒著本國被攻擊的風險保護日本嗎」,這種疑慮悄然出現在日本安保關係人士之間。最近,日美的外交和安保內閣成員頻繁強調「美國對保護日本是不會動搖的」,實際上這只不過證明「美國的核保護傘」正在逐漸有名無實。如果真的不會動搖,就沒必要反覆強調了。

        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也不容樂觀。現已證明,朝鮮5月14日實施的中程彈道導彈「火星12號」飛行高度超過2000公里,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載防禦系統「SM3」無法攔截到,以15馬赫以上的速度在沒有燃盡的情況下著彈,航空自衛隊的「PAC3」也幾乎無法攔截。8月29日發射飛越日本列島的火星12號時,美軍是可以進行攔截的,然而並沒有那樣做。美國媒體中有觀點認為,「是擔心可能失敗才未能攔截的」。

        日本防衛省正申請預算想在陸地上部署與SM3相同的系統「陸基宙斯盾」,不過該系統為固定式,有事時可能會最先遭到攻擊被損毀。明明已經進入航母和飛機的時代,但依然與投入鉅額資金持續建造戰艦的舊日軍一樣,安保專家們全是一些思考停止且惰性纏身的人。

        不過,日本的避難體制在這一年裏取得了巨大進展。日本內閣官房和總務省消防廳開始討論避難訓練僅僅是在1年前。今年3月在秋田縣男鹿市實施首次避難訓練後,日本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以此為參考實施了避難訓練。7月份富山縣高岡市首次實施了向地下商場避難的訓練。今後的課題是進一步普及避難訓練、強化現有地下設施以及新設地下避難所等。與避難訓練的普及一樣,避難所方面的行動也出現迅速明顯化的跡象。

9月1日,北海道瀧川市,在為防備導彈來襲的訓練中到建築中避難並保護自己的居民,Kyodo

       目前,日本能立即做的只有完善避難體制。需要以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訓練為參考,向企業和醫院等民間普及避難訓練。

  只要向其他國家展示本國想法就有價值

        另一方面,對於日本來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屬於中期課題。朝鮮半島有事時只能由美軍進行攻擊。關於保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不單單是讓民眾進行討論,還需要考慮利用哪些國內技術能確立保有體制。

       核威懾和導彈防禦如果從長遠來看,也並非束手無策。關於導彈防禦,日本政府應該考慮向川崎重工業和三菱電機等正在研究的「高功率雷射」,以及日本老牌大炮廠商日本製鋼所研究的「磁軌炮」等新一代攔截裝置果斷投資的選項,而不是盯著難以期待效果的傳統型攔截系統不放。

      將國産火箭技術用於彈道導彈並非不可能,而且日本擁有超過朝鮮和伊朗的核技術基礎。可以參考不信任美國的核保護傘,在戰後迅速建立自主核武裝的英法的經驗,重新思考日本能做什麼,這樣做不會沒有用。日本只要表示出態度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就可能改變對朝鮮問題的應對。

       朝鮮已經擁有破壞力極大的核彈和發射核彈的彈道導彈。光憑藉「與美韓合作」或者「敦促中俄行動」等依賴其他國家的想法已經不足以應對現狀。日本不應有所顧忌,認真思考一下現在能主動做些什麼。

   本文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高坂哲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