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2, 2017

從總市值看中美日企業的興衰沉浮

從總市值看中美日企業的興衰沉浮

2017/09/12
      步入21世紀後實現飛躍的世界級企業都在哪些國家?對比20世紀末與現在,從中國、日本、美國、德國總市值排名靠前的企業名單變化可以看出以下3點:美國的強大、中國的崛起以及日本的停滯。



      儘管目前全球股市正面臨著朝鮮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但總市值合計依然達到77萬億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左右,為歷史最高水平。起拉動作用的是最大規模的美國股市。紐約證券交易所(約20萬億美元)和納斯達克市場(9萬億美元)合計佔全球的40%左右。

      在1989年日本房地産泡沫時期規模為全球最大的東京股市如今排在美國兩大市場之後,退居第三位。2012年下半年開始的「安倍經濟學」雖然挽回了一些頹勢,但在21世紀依然步履沉重。從股票指數的對比來看也只比上世紀末高出40%左右。與高出2.6倍的納斯達克以及高出90%的德國相比相形見絀。

      發展勢頭的差別也明顯體現在排行榜名單上。從日本來看,排名前三位的企業無論現在還是以往都停留在三家,即豐田汽車、NTT、NTT DoCoMo。然而,即便是日本第一的豐田,在全球的總市值排行榜上也只排在40位左右。

    提到世界最大企業,則非美國蘋果莫屬。該公司的總市值達到豐田的4倍以上,匹敵日本前十大企業的合計額。進入本世紀後,快速增至150倍以上。



    與20世紀末相比,美國總市值排名前5的企業全部易主。資源和製造業等「重厚長大」型企業被IT企業取代的格局非常明顯。Facebook成立於本世紀(2004年)。之後僅僅8年就實現上市,而總市值也隨之膨脹。這也顯示出由來于各公司名稱首字母「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的美國科技巨頭的強勁勢頭。


  除了蘋果的智慧手機和亞馬遜的電子商務等創新性商品與服務帶來的壟斷性收益之外,以豐富的手頭現金為武器展開的併購(M&A)也是世界頂級企業的拿手好戲。


    作為中國互聯網服務2強的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的崛起也非常迅猛。阿里巴巴的自由現金流達到1萬億日元左右。通過積極展開收購來實現增長,總市值如今也都達到豐田的2倍以上。

    雖然不如中美兩國那麼突出,但在歐洲市場也能看到新陳代謝。德國市場的總市值首位是思愛普 (SAP),作為政府提唱的「工業4.0」的馬前卒,該公司從軟體層面支撐「物聯網(IoT)」,借此實現了飛速發展。

    反觀日本企業,第4位軟銀集團的孤軍奮鬥態勢突出。肩負未來的IT企業很少,這導致了日本股價上漲步履瞞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