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指「香港不能亂」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發表署名文章,指「香港不能亂」。
文章表示,在香港及海外,仍有一些居心叵測人士,唯恐香港不亂,最近策劃「佔領中環」的發起人,和一些香港反對派人士專程去台灣,向台獨勢力取經,是邁出搞亂香港的危險之步。
文章認為,700萬港人不會答應有人搞亂香港,他們心裏都很清楚,如果沒有中央政府堅定的支持,沒有內地經濟的支撐,香港不會有今日的繁榮發展。
文章又說,內地人民更不會答應搞亂香港,在中央政府領導下,香港不能容許任何分裂勢力的覬覦和挑釁,內地同胞也早已視香港作為祖國南大門的一個繁榮窗口,香港的一舉一動牽動著13億人民的心。若有港人敢向祖國的統一和民族核心利益挑戰,將會遭到13億同胞的唾駡。
家長盲捧英文 港生佔國際校1/4
【經濟日報專訊】港爸、港媽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提供非本地課程的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達四分一是土生土長的港生。
但有僱主及臨床心理學家發現,不少自小讀國際學校、在家只說英語的大學畢業生,中文僅小學程度,致無法成功求職;有個案凡面試說中文便口吃,求職處處碰壁,致患焦慮症,並需重新修讀中文。有人力資源顧問就指,隨着外資公司以內地為市場,只要求英語能力的職位近年愈來愈少,佔不足兩成,建議自小只接受英語教育、中文程度低的年輕人,要重修中文及普通話,以增競爭力(見另文——「純英語職位 空缺不足2成」)。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就讀於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的港生持續增加,中學由2010學年的不足2成,增至上學年的接近四分一,小學更已達到26.7%(見表)。
面試失敗打擊大 口吃焦慮
以中學計,國際學校取錄港生過去兩年累積急增45%,部分國際學校港生比率更高逾5至6成,至少3所國際校出現「香港學生多於非本地生」的怪現象。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接受訪問時表示,愈來愈多接受全英語教育的學生,吃香程度下降,致近年有類似教育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因求職碰釘,情緒受打擊而求助。
僱主:應自小同步學習中文
其中求助者Tommy(化名)自小就讀國際學校,再到海外升學,大學畢業回港的他,一直以當公務員為目標,但因中文程度差屢次失敗;「他對中文向來 沒信心,失敗經驗令他每次面試及對陌生人說中文時都出現口吃,更漸漸減少獨自外出,連用膳都只選擇有說英語侍應的餐廳,即使與父母到茶樓時亦沒信心點 菜。」鄒凱詩指,除口吃外,他同時出現焦慮徵狀,須接受心理治療。
情況好轉後,Tommy亦只能找到以英語為主的兼職工作,但未有放棄入職政府部門的他,最後下決心重新修讀中文。
Tommy的情況並非罕見,一所資助機構的市場部主管周小姐接受訪問時稱,近年接到愈來愈多只懂英語的大學畢業生的求職信,曾聘請一名自小讀國際學 校並於海外大學畢業的求職者,任助理經理,雖然他平均表現不錯,但由於中文能力僅小學水平,連核對稿件的工作都做不來,簡單錯字也看不出,最終要將所有涉 及中文的工作轉由其他同事分擔,增加別人的工作量。
家長勿盲信「英文好有好工」
她續指曾有求職者在信中坦白表明自己不懂中文,但很喜歡有關工作,希望機構讓她先入職再學好中文;她坦言:「請人是來工作,不是來重新學中文的!」她提醒家長們,若子女將來仍要以香港為發展基地,自小應讓他們同步學習中文。
鄒凱詩稱,現今家長不是對傳統教育沒信心,就是盲目認為「英語好就有好工作」,她建議,家長在為小孩選校時要先衡量家庭的生活圈子、家人的文化背 景、子女長大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好好規劃;忽略中文只會令子女將來更難面對現實生活及出現求職困難,就連與家人、親友相處和溝通都會出現問題,影響家庭 及人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