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3, 2014

任志剛:因政局削弱港金融中心地位將十分可惜

任志剛:因政局削弱港金融中心地位將十分可惜
2014-06-23 14:06:47

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於其新書《居安思危》提到多個金融議題,其中針對香港的文章《觀點》,提到本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若因為政局發展,而導致內地減少倚賴香港進行國際金融活動,是十分可惜。

另外,他又提到,港元在全球貿易將逐漸淡化,而內地擁有13億人口,且快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長遠有必要讓內地的貨幣在香港便利使用。(ka/u)


任志剛三角度分析人幣走向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居安思危》指,目前大家都將焦點放在人民幣,因為人民幣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的貨幣。此課題可從三個互相關連的角度進行分析,即區別人民幣的兌換性安排、人民幣匯率與利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
他指,人民幣兌換性安排方面,所有經常帳項目已可全部兌換,而所有資本帳項目的兌換安排目前仍在改革當中。另外,亦需釐清可兌換未必一定代表可自由 兌換。衡量過全無約束的自由兌換對貨幣及金融穩定所帶來的風險後,中國應爭取人民幣可兌換而非自由兌換。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界定的所有國際經常帳及資本 帳項目所需,人民幣是可兌換的,但要設立申請及審批機制、視乎情況施加合適條件及呈交資料以作監察,並行使保留權在條件未獲達成的情況下取消兌換,以及對 違反相關規則及規例作出適當的制裁。
他指,此機制似乎十分繁複,審慎的風險管理有其必要,因為可確保外匯市場上涉及人民幣兌換的活動盡可能反映經濟基本因素,而不會損害貨幣及金融穩定 性。依賴在外匯市場自由兌換以準確地發現本地貨幣兌外幣的價格並不安全可靠:因為超過95%的外匯市場活動反映投機性,有時甚至是狙擊性買賣,該等活動往 往導致匯率大幅波動,損害貨幣及金融穩定,並不利於準確的價格發現,幫助糾正國際收支失衡的狀況。
他又稱,人民幣匯率政策方向明確。即使釐定匯率的機制改革仍在進行中,中國正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度,目的是維持匯率在合理平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性。於2013年11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作出重要決定,要容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由於中國經 濟發展有需要為人民幣釐定匯率,以便經濟資源得以於內需行業及出口行業之間適當分配,心三中全會的重要決定將適用於外匯市場。可以利用匯率以促進經濟所需 的結構性轉變,將經濟增長的動力由出口轉為內需市場。
他指,在此背景下,預測人民幣匯率中長線走勢並非難事。首先,中國現錄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2%左右的經常帳順差。儘管數字較以前已大大減少,因受 惠於自2005年起實施的更具彈性的匯率制度後人民幣大幅升值,經常帳持續出現順差,仍是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進一步升值的主因之一。
第二,資本帳裏對外直接投資的部分亦是長期出現順差,雖然順差的規模變化很大,但基於中國更高的增長潛力,對外商來說,中國作為直接投資目的地相比全球其他地方更為吸引,此部分的資本帳仍然會面對出現順差的前景。
第三,就對外金融投資而言,目前全球各地對中國這個將會是最大經濟體系的投資水平大大偏低。隨着推出更大規模的資本帳可兌換,預計對外金融投資亦會錄得大量順差。
第四,當中國進一步實現全球化並與世界各地進行更緊密的貿易,內地的價格水平將逐步與全球各地接軌,人民幣的實質有效匯率難免有升值的必要。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可透過國內通脹率上升或名義匯率上升而實現,而中國對此的選擇十分明顯。
第五,要維持通脹率於可接受水平,亦需要極顯著的正實質利率。由於各主要貨幣的名義利率均接近零(負實質利率),且在短期內亦不會上調,人民幣的利率仍有顯著的溢價,進一步支持人民幣升值的勢頭。
他指,對於利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應將之視為有利中國國家利益之舉,以及反映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自然發展。預計資本帳及對外 直接投資持續錄得順差(雙順差)、無可避免的人民幣升值趨勢,以及龐大且仍不斷上升的外匯儲備等問題,對中國會構成重大挑戰。匯率每上升1%,按國內貨幣 計算,已代表相當於400億美元的估值損失。
他表示,為該等外匯儲備物色合適的投資機會亦甚困難,的確有需要管理匯率及外匯儲備的信貸風險。這是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為解決此問題,可透過人民 幣國際化實踐,而人民幣國際化至少可限制國家進一步囤積外匯儲備,取而代之由私營部門累積以人民幣計值的對外資產,例如向中國進口產品的海外進口商提供人 民幣貸款等。
他稱,鑒於中國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中國固然有資格提出與貿易夥伴進行貿易及直接投資時,使用人民幣就該等國際交易進行結算。先決條件是境外是否有足夠流通的人民幣。


任志剛:港元長遠失寵



【太陽報專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將出版新書《居安思危》,他在序言指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經濟體,要其與各地大部分國際金融活動,採納港元進行是天方夜譚,港元重要性長遠而言將減退,有必要容許人民幣可便利地擔當貨幣功能,又指上海自由貿易區間接削弱香港優勢。
現 時擔任中國金融協會執行副會長的任志剛表示,只要交易雙方同意,在香港使用人民幣並無法律限制,香港人要接受現實,中國與各地之間的大部分國際金融活動, 以港元進行是天方夜譚。若香港要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先決條件是讓交易雙方進行金融交易時,能選用他們認為理想的貨幣進行和交收。
任志剛於一二年六月發表《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挑戰自己過去捍衞近三十年的聯匯制度,提出改變聯匯的三個檢討方向,引起市場回響,今次再提港元地位減弱,更暗示原因正是人民幣發展。
老任被指舊調重彈
有銀行家則指出,香港的對外貿易或金融交易一直都以外幣為主,港元用途從來都集中於本土內的交易,認為任志剛的講法是「老調重彈」。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稱,從統計數據可見港元地位減弱是市場趨勢,並非新觀點,現在零售商戶不抗拒人民幣交易,若可自由兌換,用途會更廣泛。
香港有離岸人民幣先行者優勢,但任志剛認為決策當局面對的嚴峻問題是如何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功能,避免中國金融開放後使香港被邊緣化,而中國成立自貿區和在海外建立更多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等,間接削弱香港競爭優勢。
倡設人幣兌換審批
任志剛又提出人民幣兌換應爭取設立審批機制,中國有權在未達條件的情況下取消兌換,而非自由兌換。
麥萃才則指出,全球主要貨幣如美元、歐元和日圓等均無兌換限制,若人民幣設兌換限制,要視乎對方是否願意接受,因為作為儲備貨幣,其限制會造成一定風險。
任志剛新書對人民幣看法
‧有必要容許人民幣便利地在香港擔當貨幣功能
‧中國應爭取人民幣可兌換而非自由兌換
‧預測人民幣匯率中長線走勢非難事,經常帳及資本帳順差和利率溢價將支持升值
‧人民幣將慢慢成為財富儲存的其中一種國際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