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育在曼谷出席國際商業會議所的聚會(Reuters-Kyodo) |
泰國國家和平與秩序委員會(NCPO)主席巴育(陸軍司令)擔任了該委員會的負責人,親自加以指揮。計劃在2個月以內審核完此前積壓的約700項、總額達6000億泰銖以上的項目。
巴育正在接連不斷地推出在前政權下陷入停滯的經濟政策。首先著手制定了2015年度(2014年10月~2015年9月)預算,敲定了相比上年度增長 2%、總額2萬5700億泰銖的大體框架。針對作為前政權核心政策的事實上的白米高價收購制度,在不到1個月之內,向此前未獲得貨款的約80萬白米種植戶 支付了總額900億泰銖款項。
另一方面,還啟動了著眼於中長期的經濟改革。相繼凍結了戴克辛派政權承諾的投入8000億泰銖的4條高速鐵路建設計劃,以及3500億泰銖的水利計劃 等被認為存在不透明問題的大型基礎設施計劃。此外,白米收購政策以及向中小學生免費發放平板電腦等引發爭議的政策也被叫停。
此外還將對國營企業動刀,此前與政權關係密切的人物才能擔任國營企業領導人,人員任用明顯受到政治的影響。軍政府將迫使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 鷹泰(Krung Thai)銀行以及泰國機場公司等的經營負責人辭職,改變隱約可見2011年大選獲勝後戴克辛派「論功行賞」的人事安排。
不過,目前民眾對軍方的看法仍然比較正面。據曼谷大學截至13日在泰國全國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認為軍事政變使經濟和政治均「出現改善」的受訪者達到70%。
戴克辛派因權錢交易和貪污問題而遭受批評。巴育有意突出與他們的區別,因此在制定經濟政策之際將時常強調「透明性」。而其試金石則是國防預算。在 2006年的上次軍事政變後,國防預算曾在3年裏翻了一番。巴育表示2015年度的國防費用「將與上年持平」,但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實仍充滿疑問。
(京塚環 曼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