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躍居全球最大,在130國超過GPS
2019/08/20
中美關係
電子産品和汽車為獲得位置信息而需要「定位衛星」,中國開發的衛星在軌運行數2018年超過美國製造,在世界3分之2的國家上空可見數量最多。此外,支持中國衛星的智慧手機和車載設備也在激增。擴大太空的基礎設施網,在定位數據業務領域掌握主導權的中國意圖日趨明顯。
在定位衛星領域,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領先,歐盟(EU)、俄羅斯、印度和日本也在運用。中國開發的「北斗」于2000年發射。曾經很多屬於軍事目的,但已向民間開放。除了智慧手機和車載導航儀系統之外,還實現了飛機和船舶的控制等高度利用。有預測認為相關市場到2020年達到1800億歐元,將對産業競爭力産生影響。
在130國超過GPS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天寶)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北斗」的迅速增加態勢變得明顯。2018年一口氣發射18顆衛星,運行35顆,超過了GPS的31顆。俄羅斯為24顆,歐盟(EU)為22顆。
聯合國成員國等195個國家的首都上空,在130個國家,北斗衛星的每天可見星數已經超過了GPS。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的參加國(137個國家)利用,其中,以亞洲和非洲為中心,北斗衛星可見星數在100個國家達到最大。
巴基斯坦還在軍事系統引進「北斗」,在突尼斯實施了無人駕駛農機的演示飛行。包括中東在內的30多個國家實際使用「北斗」。如果「北斗」成為標準,中國能夠在廣泛領域出售技術。
在定位衛星領域,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領先,歐盟(EU)、俄羅斯、印度和日本也在運用。中國開發的「北斗」于2000年發射。曾經很多屬於軍事目的,但已向民間開放。除了智慧手機和車載導航儀系統之外,還實現了飛機和船舶的控制等高度利用。有預測認為相關市場到2020年達到1800億歐元,將對産業競爭力産生影響。
在130國超過GPS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天寶)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北斗」的迅速增加態勢變得明顯。2018年一口氣發射18顆衛星,運行35顆,超過了GPS的31顆。俄羅斯為24顆,歐盟(EU)為22顆。
聯合國成員國等195個國家的首都上空,在130個國家,北斗衛星的每天可見星數已經超過了GPS。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的參加國(137個國家)利用,其中,以亞洲和非洲為中心,北斗衛星可見星數在100個國家達到最大。
巴基斯坦還在軍事系統引進「北斗」,在突尼斯實施了無人駕駛農機的演示飛行。包括中東在內的30多個國家實際使用「北斗」。如果「北斗」成為標準,中國能夠在廣泛領域出售技術。
不容忽視的是對商業的拉動效應。美國高通最早供應支持北斗衛星的智慧手機半導體。瑞士的半導體企業也於2015年在車載用産品上支持北斗衛星。聯想集團5月宣佈,在新款智慧手機上搭載從北斗衛星接收多個信號的半導體,誤差降至1米。新的衛星利用在中國産生,然後擴大至全世界的趨勢日趨加強。
面對「北斗」的崛起,有可能成為美國擔憂安全保障的原因。因為定位衛星最早是為掌握導彈誘導和軍隊位置定位而開發。如果中國獲得了不依賴GPS的衛星技術,就能説明中國提高了軍事能力。採用北斗衛星的國家增多,也可能動搖美國在軍事領域的優勢。
與此同時,GPS僅向地面發送信號,難以鎖定接收信號的終端的位置信息,但「北斗」具備收發信號的功能。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成斌(Dean Cheng)指出,「從理論上來説能夠從(信號的接收方)獲得位置信息」。據稱對於特定地區,還可以使信號發生混亂。美國政府擔憂北斗被濫用於網路攻擊等。
中國通過數字一帶一路擴大商業優勢
在高科技領域與美國激烈碰撞的中國開始在太空領域發起全面挑戰。在地面構建「5G」通信網,在海底鋪設洲際通信電纜,現在定位衛星運行數量也反超美國。中國正在通過名為「數字絲綢之路」的高科技網路擴大商業優勢。
中國已經在5G開發方面領先於世界,擁有眾多專利。美國對中國的通信設備巨頭、5G主力開發企業華為技術實施制裁。這是因為美國擔心如果在新一代通信技術領域被中國掌握主導權,不僅將對國家安全保障構成威脅。在交換大數據的技術創新和創造新業務方面,中國也將處於領先。
除了無線通信外,中國還正在全球擴大海底電纜網。2018年中國鋪設了連接南美巴西和非洲喀麥隆,全長約6000千米的電纜,以「一帶一路」的成員國家等為立足點,提供負責輸送大容量通信數據的基礎設施。
通信基礎設施可以説是高科技産業的孵化器。如果通過基礎設施加強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力,在與之聯動的産品和服務領域也將佔據優勢地位。曾經美國憑藉這一良性循環提升了整體實力,最大限度享受了果實。
美國曾在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使用位置信息的服務開發領域先行一步。中國在定位系統一步步奪取美國地位,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衛星領域中國反超美國。
全球的主要半導體廠商正在穩步推進支持中國北斗系統,這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將無法在全球開展業務。擅長生産汽車用半導體的瑞士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就是其中之一。日本法人自動數位産品部部長本橋裕司表示,「單一的半導體系統需要應對各國的定位衛星系統」,認為有必要應對包括「北斗」在內的多種衛星。
中國北斗衛星系統的模型(REUTERS) |
在自動駕駛領域定位技術的重要性也愈發增強。阿里巴巴集團出資的中國位置信息服務公司千尋位置網路使用「北斗」的信號和地面設置的2千多個基地台,開發誤差為厘米級的超高精度服務。如果這樣的技術得到發展,有望成為無人駕駛服務擴大的起爆剤。
中國無意放鬆。據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審議會發佈的報告顯示,預計從1994年到2020年中國的定位衛星相關投資最高將達106億美元。今後中國也將發射約10顆北斗衛星,一口氣甩開美國。美國在衛星領域也可能加強對中國施壓,不過在商業的世界「戰勝中國」似乎已經漸漸變得不可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黃田和宏、橋本慎一、久能弘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