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politics/38128-2019-11-14-05-00-30.html
日美歐資金循環變化:企業錢多、政府借債
2019/11/14
企業從銀行借來家庭積攢的資金,對工廠等展開投資,以推動經濟再次擴張——日美歐這種資金的循環正在發生異常變化。2000年代以後,日美歐的企業部門不用盡賺到的金錢的格局固定下來。即便已步入老齡化,家庭仍在持續積蓄資金。一方面,以猛烈的勢頭借貸過剩資金的則是政府,情況變得與以往的一般認識有所不同的日美歐經濟將走向何方?
一個國家的經濟可以分為企業、家庭、政府和海外等4個部分。關注資金流動的「資金循環」統計顯示,企業在傳統上通過借貸來花費比收入更多的資金,屬於「資金不足」的主體。
另一方面,家庭一般來説則呈現為了將來而儲蓄一部分收入的「資金過剩」狀態。家庭的儲蓄通過金融機構流向企業,企業為了推出新商品和服務而建設工廠和店舖。這種機制一直支撐著經濟增長。按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來看,1960~1980年代的日美企業大體上維持2~7%左右的資金不足。
不過,在2000年代情況為之一變。據歐盟委員會統計,日美歐的企業部門合計自2002年起維持資金過剩的趨勢,之後截至2018年累計超過10萬億美元。企業只在盈利的範圍內展開投資的情況浮現。
日本企業因1990年代後半期的金融危機而減少貸款,抑制了投資。美國也受2008年的雷曼危機影響,抱著資金不放的企業出現增加。
背後存在産業結構的變化。在日美歐經濟中,製造業的基地轉移至新興市場國家,數位産業等開始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因此,展開像製造業那樣的鉅額設備投資的必要性下降。其代表是美國IT巨頭「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的凈現金收支最近5年合計盈餘約1000億美元。
一個國家的經濟可以分為企業、家庭、政府和海外等4個部分。關注資金流動的「資金循環」統計顯示,企業在傳統上通過借貸來花費比收入更多的資金,屬於「資金不足」的主體。
另一方面,家庭一般來説則呈現為了將來而儲蓄一部分收入的「資金過剩」狀態。家庭的儲蓄通過金融機構流向企業,企業為了推出新商品和服務而建設工廠和店舖。這種機制一直支撐著經濟增長。按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來看,1960~1980年代的日美企業大體上維持2~7%左右的資金不足。
不過,在2000年代情況為之一變。據歐盟委員會統計,日美歐的企業部門合計自2002年起維持資金過剩的趨勢,之後截至2018年累計超過10萬億美元。企業只在盈利的範圍內展開投資的情況浮現。
日本企業因1990年代後半期的金融危機而減少貸款,抑制了投資。美國也受2008年的雷曼危機影響,抱著資金不放的企業出現增加。
背後存在産業結構的變化。在日美歐經濟中,製造業的基地轉移至新興市場國家,數位産業等開始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因此,展開像製造業那樣的鉅額設備投資的必要性下降。其代表是美國IT巨頭「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的凈現金收支最近5年合計盈餘約1000億美元。
日本一橋大學的祝迫得夫教授認為「看似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在減少」。由於潛在增長率低迷,企業難以找到有望獲得相應回報的項目。信用等級低的企業的債務膨脹令人擔憂,但從整體來看,被健全的企業的儲蓄抵消。使用途徑也多為再融資和投機性的企業收購等無法帶來健康增長的情況。
從家庭收支來看,過剩資金的增加日趨明顯。日美歐邁向老齡化,本來不斷動用儲蓄的情況理應增加。但由於長壽化影響,人們對晚年的不安突出,長期工作、持續積攢金錢的人正在增加。
一手借用這些過剩資金的是政府。在日美歐,過去30年政府部門的資金不足金額累計達到37萬億美元,企業和家庭的過剩資金(34萬億美元)全部被吸收。即便如此,以日歐為中心,很多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降至負值區間。
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Jean Blanchard)表示「國家背負債務,或許不是什麼嚴重問題」。在利率低於增長率的現狀下,財政赤字的容忍度將隨之提高。監督各國財政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首席經濟學家的「財政擴張建議」引發了激烈討論。
日本上智大學的中裏透副教授表示,「如果對經濟低迷置之不理,將陷入通貨緊縮。作為經濟政策,難以選擇財政健全化」,同時警告稱「效率低下的開支增加,生産效率存在下降的風險」。政府能否找到比企業更能推動經濟增長的資金的用途?在無法擺脫長期停滯的情況下,存在政府債務滾雪球般膨脹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真鍋和也,松尾洋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