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洗烏克蘭】總統出走?
記者可自由進出官邸
烏克蘭政府和反對派簽署協議後,令該國局勢稍為緩和。法新社引述反對派領袖克里琴科的消息指,總統亞努科維奇已離開首都基輔,但暫時未知他的去向。另外,身處基輔的記者聲稱,亞努科維奇的官邸空無一人,亦看不到有守衛駐守,任人自由進出。
較早前有報道指亞努科維奇已返回東部家鄉,但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雖然烏克蘭國會已通過多項決議,包括:提前於12月舉行總統選舉,兩日內恢復2004年的憲法,削減總統權力,並於十日內籌組聯合政府等,但反對派仍不滿,要求亞努科維奇辭職,以及將總統選舉提前至5月25日舉行。
另外,示威者聲稱無使用武力,輕易控制基輔的總統行政大樓,又指入面看不見總統亞努科維奇及其他政府官員,較早前有反對派領袖揚言,已成功控制首都。
法新社/路透社
國際/烏國會通過釋放反對黨領袖 傳總統承諾辭職
閻光濤/整理
烏克蘭國會21日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通過,立即釋放監禁中的反對黨領袖尤莉雅.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她曾擔任總理,2004年發起爭取民主的橙色革命。
烏克蘭國會議員卡特林丘克(Mykola Katerynchuk)則表示,亞努科維奇總統已承諾辭職。現任政府也表示,會確保政權平穩轉移。
中央社基輔22日綜合外電報導,在野祖國黨(Batkivshchyna)籍議員卡特林丘克告訴記者,亞努科維奇在與抗議領導人耶森尤克(Arseniy Yatsenyuk)對話時,已承諾辭職。
中央社基輔22日綜合外電報導,「立即根據歐洲人權法院判決釋放提摩申科」的提案,獲得331名登記出席國會今天會議的議員中322人支持。
提摩申科是依有爭議的「濫權」罪名,在2011年被判7年徒刑。
同時曾為提摩申科左右手的圖奇諾夫(Oleksandr Turchynov)今天獲選為國會議長。他在當選後對在場議員說:「烏克蘭當局正重新擔負起穩定大局的責任。」
亞努科維奇棄基輔堅拒辭職
烏克蘭示威者「奪取首都」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跟反對派簽署「停戰」協議後,前日(周五)突然離開首都基輔,前往東部根據地哈爾科夫(Kharkiv)。他昨日接受訪問表明不會辭職,更譴責示威者發動政變;又指他暫不會返回基輔,留守東南部地區。示威者就趁機佔領總統府,領袖聲言已全面控制首都。
亞努科維奇昨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措辭強硬,譴責反對派發動「政變」。他指國會這兩日的決議都是非法的,並將國家現時的政治危機跟1930年代德國納粹黨崛起相提並論。他又強調絕不會辭職:「我不會離開國家,無意辭職,我是合法當選的總統。」他表明會繼續留在烏克蘭東南部,暫不會返回基輔。
通過議案釋放季莫申科
示威者昨天原計劃衝擊總統府逼亞努科維奇下台,但由於人去樓空,他們輕易闖入並宣佈成功佔領;亞努科維奇在基輔市外的住所亦無人把守,記者自出自入,後被幾百示威者闖入大宅空地。
亞努科維奇前天與三名反對派領袖簽署的協議,同意提前在今年年底前大選、與反對派組織聯合看守政府、回復限制總統權力的2004年憲法、特赦被囚示威者等。國會在多名執政議員倒戈下,迅速通過有關法案,又通過要求總統撤換署理內政部長扎哈爾琴科(Vitaliy Zakharchenko)的動議,指他上周下令開槍鎮壓造成近100死,並提交彈劾亞努科維奇的議案。
亞努科維奇前天與三名反對派領袖簽署的協議,同意提前在今年年底前大選、與反對派組織聯合看守政府、回復限制總統權力的2004年憲法、特赦被囚示威者等。國會在多名執政議員倒戈下,迅速通過有關法案,又通過要求總統撤換署理內政部長扎哈爾琴科(Vitaliy Zakharchenko)的動議,指他上周下令開槍鎮壓造成近100死,並提交彈劾亞努科維奇的議案。
國會通過罷免總統
反對派昨日乘勝追擊,國會通過罷免總統並在5月25日大選,而國會更通過議案釋放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她2011年被判濫用職權罪成,判囚七年。而親亞氏的議長雷巴克(Volodymyr Rybak)昨亦以健康理由辭職,新議長和臨時內長都是季莫申科盟友。
獨立廣場前晚再無火光熊熊,警察後撤,民眾開棺公祭多名遇害示威者,情緒悲憤。反對派領袖上台勸民眾接受協議時,遭民眾喝倒采,高呼「罪犯去死!」極右派人士號召群眾翌早「拿起武器」衝擊總統府,反得到喝采。
協議在歐洲三國斡旋下達成,俄羅斯特使雖以尚要澄清多個問題為由拒簽署,俄羅斯總統普京前晚跟美國奧巴馬通電話時,表明同意要盡快落實協議。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獨立廣場前晚再無火光熊熊,警察後撤,民眾開棺公祭多名遇害示威者,情緒悲憤。反對派領袖上台勸民眾接受協議時,遭民眾喝倒采,高呼「罪犯去死!」極右派人士號召群眾翌早「拿起武器」衝擊總統府,反得到喝采。
協議在歐洲三國斡旋下達成,俄羅斯特使雖以尚要澄清多個問題為由拒簽署,俄羅斯總統普京前晚跟美國奧巴馬通電話時,表明同意要盡快落實協議。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