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7, 2016

中國創業大潮星星之火已燎原 中國「創業夢」背後的貧富差距

中國創業大潮星星之火已燎原

2016/11/04
在經濟減速的逆風之中,中國的創業熱潮卻並未降溫。創業主體從國有企業轉向民營企業和個人,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創業大國,這一地位正在愈發穩固。以作為世界工廠積累的製造技術和巨大的國內市場為搖籃,多家新興企業實現快速成長。源自中國的創新正在不斷誕生。

     只要對這臺圓柱形的機器人説一聲「Follow me」,它的液晶眼球便會看過來,跟在操作者的身後。在深圳創想未來機器人(NXROBO)的辦公室內,研究人員正在對家用機器人「BIG-i」(圖1)進行最終調試。

BIG-i擁有語音識別、攝像和行走等功能,不僅能識別人類的聲音進行對話,還能聽從命令對家電産品進行遠程操控。近日,該機器人以每台799美元(約合人民幣5400元)的價格開始接受訂貨。

  全球第2大投資規模

  深圳創想未來機器人於2015年8月成立,通過眾籌集資後,僅花1年時間就實現了産品化。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林天麟(30歲)表示,深圳的一週相當於矽谷的一個月。

  電子零部件等工廠聚集的深圳正在華麗轉身。深圳曾是大企業進行大量生産的「世界工廠」,在不超過1小時車程範圍內就能找到智慧手機的所有零部件,作為全球最大的流通網備受關注。如今的深圳正在成為全球創業者試製新産品、實現商業化的「創業者工廠」。

  支撐這些創業者的是印刷電路板訂製服務提供商矽遞科技有限公司(Seeed Studio)。客戶可以在網上向該公司發送訂單數據。簡易線路板的價格為10枚9.9美元,4到6天就能完工(圖2)。在全球範圍內,針對個人的小批量生産設施很少,因此也收到了很多來自海外的訂單,促進了電子産品製作從個人愛好向商業化的轉變。

  雖然中國經濟持續減速,但是創業勢頭卻絲毫不減。在年輕人之間,通過創業來打破閉塞感的機會正在增多。2015年新註冊企業數達443萬家,同比增加了20%。來自國內外的投資也在增加。2015年的全年風投金額剛剛創下新高,而2016年剛過去9個月就將這一記錄刷新,達到了1939億元,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2。

  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IT技術的創新猶如燎原之火一樣迅速擴散。

  智車優行科技的創始人兼CEO沈海寅(42歲)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將打造超越特斯拉的智慧純電動汽車。中國正在迅速轉向純電動汽車,沈海寅希望打造出能夠席捲全球的「互聯網汽車」。

  坐進車內,巨大的觸控螢幕(圖3)十分惹眼。互聯網汽車能根據駕駛記錄,提出合理的駕駛方式建議,以及自動將經常去的餐飲店設為目的地。
  智車優行科技2014年10月成立,著眼於物聯網,瞄準了仍未發生巨大變革的汽車産業。該公司於2016年3月推出了概念車,計劃2017年進行少量銷售,到2018年做好量産準備。

  大批「獨角獸企業」湧現

  未上市的企業價值就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在中國也不斷湧現。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資料顯示,在全球企業估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4家是中國企業。


運營「返利網」的上海中彥信息科技也是獨角獸公司之一。日本大型電商樂天對其進行了出資,該公司的合作夥伴包括淘寶網等超過100家中國知名電商網站。返利網2015年交易總額達到200億元,在中國屬於最大規模。

  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約7億人,其中60%是網購用戶。返利網CEO葛永昌(35歲)表示1億會員遠遠不夠,強調了中國市場的巨大。

  此外,新聞App「今日頭條」運營商北京位元組跳動科技也抓住了互聯網擴張的機遇,創業4年便發展為擁有6300萬活躍用戶的中國最大新聞媒體。「今日頭條」根據用戶偏好推送消息,每週發佈的內容達到74萬條。

  憑藉巨大市場和投資資金增加這兩點優勢,中國掀起了創業熱潮。雖然在有些行業政府主導的色彩仍很濃厚。受經濟減速影響,以失敗告終的創業案例也不在少數。但是如今的中國具備消化一切、快速增長、不斷進化的強大力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導部 阿曾村雄太 伊藤學 安川寬之 若山友佳

中國「創業夢」背後的貧富差距

2016/11/04
在中國創業潮,新創企業不斷成長的背景下,通過創業追求「中國夢」的年輕人正在增加。希望實現經濟活性化的中國政府也在推動創業熱潮。那麼中國是否能誕生第2個阿里巴巴呢?

  在北京中關村,匯聚了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知名大學和IT企業,被稱為北京的矽谷,聚集了大批未來的創業者。

  在中關村一棟商住兩用樓的2層,有一家2011年創立的「車庫咖啡」。在有些昏暗的店內,擺放著招聘程序員和軟體工程師的廣告板,店內還有舉辦學習會和説明會的空間。這裡的大部分顧客都是抱有創業理想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進行編程和制定商業計劃書等準備工作,這裡也是他們與投資人進行交流的平臺。

「車庫咖啡」中的IT業年輕創業者們(8月,北京,KYODO)

  咖啡屋的合夥人張大明(37歲)表示,創業者要取得成功,高效打造團隊非常重要。咖啡廳每天的顧客約為100人。據説在熟客中,有人做出的拍照APP甚至被Facebook收購。在中關村,這樣的創業咖啡廳約有40家,承擔著民間創業孵化器的作用。

  中國政府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因為經濟持續減速,國有企業增長乏力的情況非常明顯。政府把拉動經濟增長的希望寄託在了新創企業上。9月20日,政府發表了旨在促進對新創企業進行投資的獎勵方針。措施之一是培養源自大學的新創企業。

  在清華大學研究室裏,生物新創企業藍晶生物科技創始人兼CEO李騰(28歲)稱自己公司的技術優勢是比普通生物塑膠製造方式的成本少一半。

  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目前已經籌集到600萬元融資。計劃9月底在實驗室內製作小規模生産設備進行試産。李騰到9月底研究生剛剛畢業,對於像李騰這種無經驗的學生,大學為其創業活動提供支持。

  清華大學2013年4月成立了創業教育計劃「三創空間(X-Lab)」。清華大學的學生和畢業生團隊可以註冊,可提供聯合辦公和經營相關在線講座,併為創業者介紹投資家和大企業。成立僅3年時間就有900個團隊註冊,已經成立375家企業,其中120家企業從個人投資者和風投獲得的融資已近10億元。

  中國人投身於創業大潮的熱情非常高。據國際創業研究項目全球創業觀察(GEM)調查,中國的創業率(18~64歲人群中,正在創業或準備創業的人的比例)為15.53%,遠遠高於日本的3.83%,甚至超過了美國的13.81%。

  但在高漲的創業熱情背後,也可以看到年輕人高失業率這一負面現象。中國官方統計的失業率約為4%,但很多專家認為實際數字超過10%。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年輕人聚居在一起的「蟻族」現象成為了社會話題。想通過創業快速致富的年輕人身上,體現了13億人口大國社會的分化。

  阿里巴巴集團作為曾經的新創企業,自1999年創建以來實現了高速增長,一躍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另一方面,優步作為美國新創企業的代表,因未能戰勝同行滴滴,在8月被迫撤出中國市場。在中國的創業市場,自由與限制共存,政府意見會影響政策。這方面仍存在著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導部 阿曾村雄太 伊藤學 安川寬之 若山友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