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2, 2019

負收益全球債券總量創歷史新高,16萬億美元何去何從?

https://www.dailyfxasia.com/cn/feaarticle/20190821-6543.html


負收益全球債券總量創歷史新高,16萬億美元何去何從?




摘要∶截至2019年8月,市場上負收益的政府債券超過1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換而言之,如果投資者購買了該類政府債券或者向發行債券的政府提供了借款,並持有債券到債券到期,那麼投資者此刻可以肯定已經處於虧損狀態。
 
負收益全球債券總量創歷史新高,16萬億美元何去何從?按圖放大

什麼是政府債券?

政府債券是政府向投資者出售的以債務為基礎的金融工具。這些投資者將在債券的有效期結束(到期日)之前,即在政府退還您的原始投資(本金)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收到定期利息。

·政府發行具有廣泛到期日的債券以為(包含但不限於)基礎建設和日常支出籌集資金。
·政府債券根據其信譽獲得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的評級,
最高由AAA到最低B-評級,C評級意味著接近違約,D評級代表「違約」。
·債券價格和收益率呈負相關關係 - 如果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反之亦然。在正常情況下,投資者要求債券到期時間越長回報(利息)越多。
·發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券市場通常極具流動性,可獲得性高且交易成本低。
·債券價格因國家基本利率、通貨膨脹、國家信用評級和供需變化而發生變化。
·政府債券的投資者(買家)包括中央銀行、投資和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對沖基金。



在正常情況下,債券投資者要求他們的投入能夠獲得回報。從他們借給政府的資金來看,債券的到期日 - 到期時間越長,所需的回報(利息)就越多,而債券的信用質量和國家的基礎貨幣背景都會被考慮在內。然而,超過16萬億美元全球政府債券的收益現正低於面值,並且負收益率債券總額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繼續增加。

為什麼政府債券會出現負收益率?

當投資者購買的價格(包括利息支付)低於投資者在債券到期時收到的價格時,債券收益率轉為負值。 雖然購買附有擔保損失的資產似乎不合邏輯,但是投資者繼續購買這些債券的原因有很多。
負收益全球債券總量創歷史新高,16萬億美元何去何從?按圖放大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GFC)被比作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世界各國政府不得不通過銀行救助、財政刺激和超寬鬆貨幣政策大量注入流動性來支撐陷入困境的經濟。

雖然這些注入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不同的結果,但通過將基準利率降低至接近零的水平和量化寬鬆,我們迎來了廉價資金的時代。為了幫助推動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央行會購買前所未有數額的政府債券和其他證券以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促進貸款。

美國、日本、瑞士、瑞典、英國和歐元區購買了數萬億美元的自有政府債券,試圖拉動經濟以避免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這種貨幣刺激推動債券價格走高(收益率相應走低),但效果不可避免地未能如央行所願。全球經濟體繼續努力提振總需求,然而通脹仍然低迷且低於各大央行的目標。
負收益全球債券總量創歷史新高,16萬億美元何去何從?按圖放大

這些負收益率意味著什麼?


簡而言之,過去的貨幣政策措施沒有奏效,可能全球經濟需要重新啟動以防止其陷入衰退。債券收益率呈負表明,市場和投資者預計較長時間內會降低利率,儘管現在處於虧損,投資者仍準備買入持有政府擔保債務的特權。
目前,國際貿易局勢在全球產生了連鎖反應。而且現在據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歐洲置於其下一個目標,這或許將會引發對更大更長期的全球經濟放緩擔憂。

特朗普試圖通過降息削弱美元來消除貿易逆差,從而使美國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然而,貨幣政策是美聯儲的職權範圍,作為獨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只會在經濟放緩和/或通脹低於目標的時候調整利率。

壓低利率和推動經濟增長的另一種方法是採用量化寬鬆計劃,這被認為是向經濟注入資金的最佳方式,儘管他們自上而下的方法尚未證明是成功的。憑藉「市場中有保證的買家」,債券市場供需動態發生了變化,債券價格上漲而收益率下降。由於傳統的債券投資者需要定期購買大量債券,賣家可以繼續推動債券價格走高,收益率降低。相應地,可獲得的收益越少,越多手握現金的投資者會看向風險更高的資產 - 更長期或評級更低的債券、股票等,以便獲得投資回報。

因此,金融市場因大規模量化寬鬆現金變得越膨脹,一場重大市場崩盤引發長期經濟損失的威脅就越發可能。

目前來看,債券出現負收益率存在完美的經濟原因,而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改變。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正在破壞經濟活動,全球經濟正在進入或者至少處於經濟衰退的風口浪尖上,同時金融市場或將陷入嚴重的震盪的擔憂四起,因為閒錢的浪潮正在迫使投資者買入政府債券,無論成本是怎樣。此外,全球通脹仍然持續低迷,金融市場預計這將在未來幾年持續。

為了擺脫這種負面循環,央行將需要採取新的、可能是非常規的措施來打破目前的螺旋式下降並重振增長和通脹。 在此之前,無論成本如何,政府債券的需求仍將大量增加。

(Nick Cawley撰,Jason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