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6

李嘉誠視郵儲銀行(01658.HK)為長線投資 中國郵儲銀離「大型零售銀行」還有多遠

李嘉誠視郵儲銀行(01658.HK)為長線投資

 回上頁
2016/09/29 14:04
就傳媒查詢有關李嘉誠基金會、李嘉誠及李澤鉅投資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01658.HK)  0.000 (0.000%)   ,長江和記實業回應指,李嘉誠對該銀行有絕對信心,認為適合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先生作財務投資。李嘉誠視該項目為長線投資。

集 團披露,由李嘉誠所創辦的三個慈善基金會、李嘉誠及李澤鉅,因應郵政儲蓄銀行H股於聯交所主板上市,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於今天進行有關披露。該披露是關 於被視為持有的郵政儲蓄銀行之11.62%H 股推定權益,而該等權益代表郵政儲蓄銀行全數發行股本約2.8%推定權益。該等權益的產生是衍生自若干由一所金融機構 所發行的表現掛勾票據。


中國郵儲銀離「大型零售銀行」還有多遠

2016/09/29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資産規模居第5位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9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融資額達到566億港元,在今年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中有望創出世界最大規模。該行希望深挖作為收益來源的對個人小額帳戶的交易,但仍存在收益能力和提高經營效率等課題。該行在中國全國擁有4萬家 營業網點,其能否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呢?

       9月26日,在距離重慶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的約4萬人口的蔡家崗鎮,上午10點左右,老年人們坐在鎮中心的郵儲銀行支行門前,興高采烈地閒聊著。一位60 多歲的阿姨説:「我是來這裡取養老金的」。這家支行所在道路的兩側到處是出售食品等的商店和市場,顯然已完全紮根于地區社會。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於2007年,作為郵政體制改革的一環,以繼承郵政儲蓄業務的形式從國家郵政局剝離出來而成立。其最大優勢是遍佈全國的營業網點。包 括直營網點(8300家)和設在郵局內的代理網點(3萬1700家)在內,營業網點達到4萬家,遠遠超過網點數排在第2位的中國農業銀行(約2萬3700 家)。

       其主要盈利來源是領取養老金和匯款等面向個人的小額交易。個人客戶數達到約5億,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70%分佈于農村地區。截至3月底的總資産達到7.7萬億元,雖然不到中國四大銀行的一半,但超過交通銀行,排在中國第5位。

       外資銀行也對郵儲銀行出資

       在日本,郵儲銀行被民間金融機構批評為「壓迫民間企業」,融資業務原則上受到禁止。但中國原本國有銀行就佔據壓倒性地位。郵儲銀行並未被限制業務內容或獲得特權,與其他大型銀行一樣,被允許涉足貸款業務,以面向個人和中小微企業為中心,一直在擴大放貸。

       外資金融機構也向郵儲銀行的巨大營業網投以熱情的目光。在上市之前,該行在2015年底獲得了瑞銀集團(UBS)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10家 機構作為戰略性投資者總計450億元的出資。尤其是瑞銀集團作為上市後仍持有4%股權的大股東,將尋找把郵儲銀行用作理財産品銷售渠道的機會。

       在中國的個人投資者之間,有望獲得比存款利率更高收益的「理財産品」受到歡迎。美資諮詢服務商奧緯諮詢(oliver wyman)的執行合夥人Ted Moynihan指出,「中國消費者購買金融産品的模式正在得到發展,與已開發國家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分析稱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具有很大吸引力。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和騰訊控股也實施了參股。郵儲銀行希望從這兩家公司獲得技術和經驗,在市場迅速擴大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提升存在感。

       成為「大型零售銀行」的課題

      另一方面,數量眾多的營業網點也構成沉重壓力。為了維持代理網點,郵儲銀行要向作為母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每年支付超過500億元的業務委託手續費。相對於營業利潤的經費比例達到60.7%,明顯高出其他5家大型銀行平均的29.2%。

       此外,投資體制也存在巨大課題。由於面向個人等的小額貸款所佔的比例高達53%等原因,不良貸款比率截至3月底僅為0.81%,低於大型銀行平均的 1.73%。郵儲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表示,要向其他大型銀行學習的地方很多,但不良貸款比率是本行更低。強調了資産狀況的健全性。

       但是,顯示貸款相對於存款比例的銀行存貸比僅為39.6%,低於其他大型銀行(72.8%),在盈利能力方面處於劣勢。在法人貸款方面存在失衡,例如面向涉足鐵路建設與運營的國有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貸款佔整體的20%。

       在此次首次公開募股中,很多觀點指出「發行價格設定偏高」,一般投資者的超額認購倍數僅為2.6倍。由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等6家大型國有企業買入了發行股票的75%,這才終於成功上市,這是實際情況。

       「招股的市場反應積極」,董事長李國華28日在上市後的記者會上顯得很樂觀。但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型零售銀行」仍任重道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粟井康夫,重慶 張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