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1, 2013

【小故事 大道理】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小故事 大道理】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狡兔盡  則良犬烹   敵國滅  則謀臣亡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非子·內儲說左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釋義】: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 為統治者 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故事內容:


戰國時代的越王勾踐所以能滅了吳國,要歸功手下的兩個大功臣,文的叫范蠡,武的叫文種。

   越王句踐的大夫范蠡,曾經替越國出過了不少力:在越國和吳國發生戰爭,越方軍事失利時,范蠡勸句踐向吳王夫差暫時忍辱投降;等到時機成熟,形勢有利時,又替句踐策劃興兵攻吳,終使得越國得以打敗吳國,成為霸王。

對越國來說,范蠡實在是一個大功臣,本來他是可以安享富貴的,但是范蠡卻沒有這麼做,他寧願捨棄榮華富貴,而自行引退,過著淡泊的生活。      

  他並且寫了一封信給文種,勸他及早引身而退,否則可能會惹來殺身慘禍。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文種看信後,就宣稱有病不肯上朝,有人趁機進讒,說文種將起事作亂,越王就賜一柄劍給文種,告訴他說:「你教我七種政策去討伐吳國,我只用了三種,而吳國已經敗亡了,請你替我去追隨死去的先王,讓他也試試你的妙計吧!」文種被逼自殺了。


評析: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成了兩句有名的成語。「形容一些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樂的人。」;也可解釋為:「物品若沒有利用價值,就會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