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1, 2013

英媒熱評英議會否決對敘利亞動武

美英聯軍 今或炸敍利亞

敍利亞使用化武屠殺平民,激起西方國家義憤,以美英為首的西方決定對敍利亞動武,傳媒引述消息指,美國最快今日(周四)發動空襲,48小時內向敍利亞發射 逾100枚導彈;初步擬定不少於50個轟炸目標,當中有六個主要空軍基地,包括軍民兩用的大馬士革國際機場。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有關空襲由美國戰爭研究所高級分析員哈默(Chris Harmer)制訂,旨在以既快且準、兼具成本效益的遠程攻擊方法對付敍利亞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府之餘,盡量減少對美軍士兵的安全風險。

美軍擬發射逾百導彈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五角大樓官員說,初步攻擊目標不少於50個,發射逾100枚導彈,包括空軍基地和敍利亞六個空軍機場:大馬士革國際機場(同時供民用 飛機升降)、大馬士革邁宰軍事基地、古賽爾機場、巴塞爾阿薩德國際機場、杜邁爾機場及提亞斯機場,部份機場部署了俄製攻擊直升機。美軍將主力炸毀跑道、燃 料庫、飛機維修庫、控制塔及雷達。
美軍選擇炸敍利亞機場和空軍基地,皆因敍國空軍透過這些機場從伊朗和俄羅斯獲得軍火和其他補給物資,再給與反抗軍作戰的政府軍小隊補給物資,以及轟炸反抗軍控制的地區。
初 步空襲主要由派駐在地中海的四艘美國海軍驅逐艦和英國特拉法加級核動力潛艇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美軍第五艘驅逐艦周二經直布羅陀海峽抵達地中海,準備支 援行動。哈默強調,用「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並非要造成全面破壞,而是炸毀跑道,令敍國空軍戰機在之後關鍵的幾周或數月不能採取行動,同時阻礙俄羅斯和伊朗 運輸機送武器或軍火到當地。
哈默認為,全面摧毀敍利亞空軍和空防設施,需要大規模軍事行動,但有限度空襲都足以重創敍國空軍。他說:「首輪空襲只需三艘美國海軍驅逐艦和24架戰機。」
面 對西方空襲威脅,敍利亞外長穆阿林堅稱敍軍沒有使用化武之餘,還指摘是美、英、法三國幫助「恐怖分子」發動化武襲擊,矢言會不惜一切防衞到底,所展示的軍 事力量將足以「嚇倒全世界」。敍軍也作好備戰準備,將軍方和保安指揮總部的大部份人員撤走,共和國衞隊和第四裝甲師部隊及家眷撤走,遷進市內;又用卡車將 重型武器運到別處,企圖保留實力。
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英媒熱評英議會否決對敘利亞動武

更新時間 2013年 8月 30日, 星期五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40

英國議會下院
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參與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政府動議,媒體褒貶不一。
英國各大報章都在頭版報道了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動議的消息,在內頁詳盡報道併發表社評和專欄評論。
議會的否決實際上排除了英國參與美國帶頭軍事打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可能性。
《金融時報》注意到,卡梅倫首相在講話時敦促議會不要「讓過去所犯錯誤的幽靈癱瘓了我們堅持正義的能力」,但許多報紙都指出,伊拉克戰爭的記憶使得議員們在是否參與對敘利亞動武問題上甚為遲疑。
決策和聲譽
《每日電訊報》說,這是英國議會第一次否決政府的海外軍事行動計劃,也是第一次反對黨在戰爭動議上不支持執政黨。
該報記者在採訪手記裏感慨說,首相稱這是個「判斷」問題,而議員們想的是「歷史的裁判」;工黨的米利班德不願意做這種換言之就是揣測的判斷,後座議員們更多關心的是「後果」 - 不採取他們支持的計劃將造成的後果,而他們支持的「想來應該是唯一不會造成任何後果的計劃」。
該報評論版發表署名文章,對保守黨首相卡梅倫和工黨黨魁米利班德在這一回合中的表現分別加以評論。
霍奇斯(Dan Hodges)認為,工黨領袖決定不支持政府動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支持則意味著做決定,而米利班德是不做決定的;這是因為他仍沉浸在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提交上司或有關方面討論這一「顧問文化」中難以自拔,不知道作為一黨黨魁,決策定奪是他的職責。
文章稱米利班德的表現「丟臉」。
納爾森(Fraser Nelson)將議會周四的投票結果解讀為「卡梅倫在信任考核中不及格,並為此付出了代價」;議會拒絕接受首相對自己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卡梅倫把自己的聲譽作賭注,結果賭輸了。
文章稱卡梅倫召集議會就敘利亞動議緊急開會投票是冒險的「賭博」,而投票結果或許堪稱他首相生涯中「最羞慚」的一刻,因為「英國首相在涉及戰爭與和平之類重大問題上按理說是不會遭議會否決的」。
納爾森認為,卡梅倫輸得很簡單,就因為他事先凖備不充分,提出的動議中存在很多漏洞,被人質疑時他又沒有答案。議會辯論暴露出一個事實,即政府根本沒有行動計劃。
他進一步指出,實際上每一場戰爭、每一次導彈攻擊都涉及一長串無法回答的問題,而問題的核心在於各方是否信任首相能夠正確行事。
值得讚許
《衛報》和《獨立報》都對議會表現大為讚賞。
《衛報》社評稱下院被緊急召回討論敘利亞動議時表現出色;圍繞敘利亞和化學武器的辯論遠未了結,但周四的投票結果「翻開了歷史新篇章」。
社論把議會否決對敘利亞動武的投票結果提到憲法的高度,稱議會真正履行了憲法賦予的對首相問責的職責,阻止了政府對敘利亞發動一場「時機不成熟」且「愚蠢的」攻擊。
社論對工黨黨魁米利班德也不吝讚許之詞,稱米利班德在議會發表講話雖然口才遠遜於卡梅倫,但對阻止政府的軍事動議起了重要作用;他堅持英國應該堅守程序和法律的凖繩,值得祝賀讚許。
文章指出,對敘利亞採取「有分寸的」行動,歸根到底是關於政治效果的辯論,目前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消除化武,而實現這個目標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國際社會廣泛施壓;先有證據,再下判決,而不能先定罪,再找證據。
《獨立報》的報道稱投票結果令卡梅倫「大吃一驚」,並打亂了政府的敘利亞戰略,而工黨黨魁米利班德在黨內同僚威脅「如支持戰爭就要面臨黨內反叛」的壓力下態度趨於強硬。
該報社評稱,原以為在三大政黨就敘利亞化武問題說辭相仿的情況下,議會緊急開會通過軍事打擊動議按慣例應無大礙,但結果表明,時常遭人譏嘲的英國議會在嚴峻的挑戰面前證明了自己仍具有駕馭首相的能力。
文章說,參戰動議被議會否決後,卡梅倫及聯合政府現在必須等待聯合國調查員的報告;而英國選民本周再次認識到議會「無可估量的價值」。
另外,《每日郵報》指出,周四的議會辯論是自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以來英國主要政黨之間「最憤怒的一次外交政策辯論」。
該報說,聯合政府副首相克萊格盡力使自民黨偏離傳統的反戰立場,「痛苦地支持」卡梅倫,但有9名自民黨議員投了反對票。
《泰晤士報》頭版標題稱,議會的否決令卡梅倫很「沒面子」。報道說,這個投票結果對卡梅倫和美國總統奧巴馬都是一大挫敗。
該報社評遙視美國,稱敘利亞危機的關鍵時刻,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不作為。
文章說,西方民主國家中唯一具備制止無賴政權使用化武實力的是美國,而保持這種實力需要行動,不是猶豫。
(編譯:郱書 責編: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