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7, 2014

中國轉變海外資源投資戰略

中國轉變海外資源投資戰略

2014/03/27
       一直在世界各地大力開發油田和天然氣田的中國正調整戰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簡稱中石油)等大型國有石油企業相繼表示將減少用於權益取得等方 面的投資。其原因在於過去因重視規模而到處收購權益,結果部分地區的開發遭遇了挫折。曾被稱為「暴飲暴食」的中國的戰略調整將對世界資源開發産生影響。

 
       已經不再追求規模和速度——在中石油旗下子公司在香港召開的2013財年(截至2013 年12月)財報説明會上,董事長周吉平宣佈了戰略調整。自1988年成立以來,中石油作為執行國家政策的企業,一直主導中國的海外資源開發。為了滿足旺盛 的國內需求,對海外權益取得以及管線建設進行了積極投資。2012年,向設備投資領域投入了3525億元的鉅額資金。但自2013年起踩下了煞車。 2013年首次減少了全年投資,周吉平表示2014年將減少7%,僅為2965億元。今後投資將限定為優質項目,轉向重視「質量」的路線。

       此外,中國石油化工(簡稱中石化)也將減少投資。最初曾計劃2013年投資比2012年增長14.5%,但結果降至增長6%。董事長傅成玉表示2014年 以勘探相關領域為中心,投資將比2013年減少4%以上。今後大部分投資將用於四川省的頁岩氣開發等國內項目」,將加強國內投資。

       曾經一味大肆擴張的各企業之所以調整戰略,是因為在海外項目中出現了明顯失敗。例如在持續內戰的非洲南蘇丹的投資。中國企業用於南北蘇丹邊境地區油田開發 的金額總計達到200億美元,但由於治安形勢惡化,生産陷入停頓。相關人士透露,承擔投資額一半的中石油「遭受了鉅額潛在虧損」。

 
        2013年中石油等企業曾計劃在伊朗投入47億美元的大型油田開發項目遭遇了挫折。這是因為由於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制裁,即使生産出原油也沒有出口的希望。 而在發生了政變的利比亞,多個油田的開發與生産業務也陷入停頓。到目前為止,中國石油巨頭一直在積極將資金投向歐美石油資本不願意進入的政局不穩地區以及 技術上比較困難的項目。但是,事前調查和技術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明顯,目前高風險投資帶來了適得其反的結果。

       目前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層積極提倡國有企業改革,這一政策也正在對各石油企業的經營産生影響。例如為防止各地日趨嚴峻的大氣污染,正在向各石油公司施 壓,以促使其增加環保投資。目前,中國流通的汽油均由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獨家銷售,其硫含量達到日本的15倍,成品油品質惡劣,因此被認為是造成大氣污染的 原因之一。各國有企業一直拖延實施需要鉅額費用的環保投資,但今後各公司均將擴大脫硫設備的引進等。中石化計劃向名為「碧水藍天」的環保投資計劃投入 17.8億萬元。

(阿部哲也 香港報導)


歐美國際石油資本「脫中國」?

2014/03/27
       由於中國大型石油企業轉變之前的大規模海外投資方針,這似乎已經開始影響歐美大型石油企業(國際石油資本)的戰略。國際石油資本為應對石油開採成本上漲, 此前一直向中國出售油氣田權益。今後,則有可能與亞洲其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國家的企業,以及中東産油國的企業強化合作關係。

      在天然氣儲量全球領先的東非國家莫三比克及坦尚尼亞,韓國天然氣公社和印度Videocon公司已搶在中國企業之前進行了投資。

       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也將增加液化天然氣(LNG)的海外採購量。作為採購多樣化的一環,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採購商韓國天然氣公社還獲得了伊拉克 的天然氣田權益。國際石油資本如果將油氣田權益轉讓給這些亞洲企業,還有望帶來另一好處--可以確保穩定的供應方。

       中東企業的影響力也在增強。今年1月,卡塔爾政府下屬企業和科威特政府下屬企業分別從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獲得了礦區權益。殼牌石油公司為改善財務體制,將在 2年內出售150億美元(合約人民幣932億元)的資産。對於國際石油資本而言,急於擴大海外業務的中東企業簡直就是及時雨,這樣還有利於維持並強化與産 油國間的關係。

(加藤貴行 法蘭克福報導)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