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日本過多的選舉浪費了多少人民的血汗?

日本過多的選舉浪費了多少人民的血汗?

2017/10/19
日本大選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25日傍晚在官邸舉行記者會,宣佈將於臨時國會伊始的9月28日解散眾院。眾院選舉日程為10月10日發佈公告,22日投計票,在28日中午的,眾議院在全體會議上解散。在野黨一致批判安倍在臨時國會一開始就解散眾院,是為了避開國會審議,逃避在野黨追究森友、加計學園問題。
      
在雨中聽街頭演講的選民(10月16日,大阪,kyodo)
          
  和其他的國家相比,日本的選舉顯得特別地多,從國政的議會選舉來看,在戰後72年中,日本的眾參兩院選舉達50次,再加上這一次眾議院選舉,為51次,而美國議會選舉為37次;法國30次;英國20次;德國19次(1),那麼日本的一次選舉要花多少錢呢?據日本財務省的預算執行資料,2004年度(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為570億日元;2005年度(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為698億日元;2007年度(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為526億日元;2009年度(眾議院議員總選舉)620億日元,而據日本總務省的資料,安倍政權奪權的2012年的眾議院選舉,耗資690億日元,2014年安倍決定解散眾議院舉行,耗資616億9335萬日元。

  日本每進行一次國政選舉,每個日本國民就要負擔600-700日元左右。

 張石 的其他文章
 在日本要想不受騙,記住這三條

 美國「撤像騷動」衝擊安倍歷史觀
               
 中國能使安倍打開國內政治困境?
          
    小池百合子是怎樣解放日本男人的?
         
 留學狀況預示日本必定輸給中國

 日本發現的「國寶級中國瓷器」是真是假?
      
 中國和日本:哪國法律更嚴厲?

 日本親人相殺比例激增 中國要警惕

 對待中國:川普比安倍高明得多

 炸死張作霖事件為何在日本又被炒熱?

 勸説美國不對朝鮮動武是日本的使命

 日本是要包圍中國還是要包圍美國? 

日本的選舉制度耗資巨大,首先與日本的政治制度有關,如許多國家只有眾議院選舉,沒有日本這樣的參議院選舉,比如法國參議員任期為6年,由約15萬名地方代表間接選舉。一個地區的地方代表人數與該地區的人口數量有關,但不完全成正比,不是日本這樣的全國動員式的選舉;相當於日本的參議院的英國國會的上議會,有大約700多名並非通過選舉産生的議員,當中包括英國國教會的26名大主教或主教(即靈職議員)以及600多名貴族(即俗職議員,Lords Temporal)。靈職擔任者于其保有神職身份時續任,而俗職為終身職;德國參議院議員是各州政府任命的,作為各州政府在聯邦中的代表,參與聯邦參議院的立法和歐盟事務。聯邦參議院沒有選舉任期,是一個連續的國家權力機關,而離日本很近的台灣的議會立法院是一院制,一共有113個席位,無論在選舉費用還是在立法會及立法委員的行政支出上,都比日本節約開支。

  日本選舉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首相具有隨意解散議會的權力,比如説安倍2012年上台執政,日本眾議院議員任期為4年,但是他在2014年底就解散了議會;2014年底當選的議員應該在2018年底到期,但是安倍現在又解散了議會。這種不到任期的解散,使選舉週期縮短,同時也浪費了大量人民的血汗錢。

  而日本有許多首相,解散眾議院的目的,很難説是為了國計民生,比如這次安倍解散眾議院,安倍在説明解散的理由時稱,擬變更2019年10月消費稅稅率提高至10%後增收部分的用途,由償還中央政府債務改為幼兒教育免費化等,計劃對此拿出2萬億日元,他想就此問信於民。

  由於「加計學園」等問題影響,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曾一度降至39%左右,但以8月內閣改組為轉捩點停止下跌,隨後曲線上升,一度曾經恢復到50%以上,因此,安倍急急忙忙解散議會,不能不讓人懷疑,他是擔心支持率在森友、加計學園的繼續發酵中再次下降,到了明年這屆議會到期而必須解散時,失去政權。他以犧牲財政再建為代價,説將2019年10月消費稅稅率提高至10%後增收部分的用途,由償還中央政府債務改為幼兒教育免費化等,更有收買人心,以得到更多的選票之嫌。
             
  日本的財政赤字目前已到了不能再繼續下去的程度了,到2016年12月末,日本的國債和借款及政府的短期證券合計為1066兆4234億日元,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1兆8330億日元,每個日本人約負擔840萬日元的借款。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安倍政府所設定的到2020年基礎財政收支正常化的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但是安倍仍然挪用財政再建資金用於其他,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這種行為是以犧牲國家的長遠利益為代價,為了一黨之私在選舉中勝利「撒錢」。

  而財政持續抱有高額赤字,就會在國民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壓力,擔心自己的年金和現在的福利等將來是否能得到保障,擔心國家破産,覆巢之下沒有完卵,因此為了將要到來的危機做準備,有錢也不敢花,這也是造成消費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首相具有隨意解散議會的權利,是日本政權經常處於短期化,經常選舉的一個重要原因。經常處於備戰選舉的政權,難以從國計民生的長遠目標著眼,制定國家發展計劃,描繪國家未來的藍圖,而容易經常處於為了選票無限擴大財政支出,籠絡人心的狀態中,即使將來國家在超過限度的債務中破産,也要先顧眼前的利益,贏了選舉再説,將來怎麼樣,不去管他了。

  在如此的沒有長遠的目標,經常在選舉的壓迫下採取短期行為的日本執政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增稅和經濟增長來實現財政收支正常化,已經是不可能了,因為政府支出總是不斷增加,安倍政府上台後,國家財政預算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國家債務和GDP之比不斷增大,2011年為209.4 %;2012年達215.4 %;2013年達220.3 %;2014年達226.1%,2015年達229.2%; 2016年達232.4 %而2017年度又做出了高達97兆4547億日元的預算,歲入卻只有57兆7120億日元,如此繼續下去,日本國家破産的日子指日可待。

  安倍政權原本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度,實現財政黑字化,但是內閣府7月發表的《關於中長期經濟財政的試算》,即使實現年度名目GDP增長3%,實質GDP增長2%的經濟高速增長,到2020年度仍將剩餘8.2萬億日元的赤字,到2025年度才有望實現盈餘,若持續低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度仍為赤字,而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29日報導,在安倍政權執政近5年來,GDP增長率僅為0.2%。(朝刊4版,「試問安倍政權的五年」〕

  而從長遠的觀點看,即使增加消費稅也難以增加稅收。1988年,竹下登首相實現消費稅構想,翌年正式施行3%的稅率,1997年,橋本龍太郎首相將消費稅率提高至5%。由於增稅造成的景氣低迷等原因,這兩次增稅最終都沒有帶來理想的稅收效果。1989年4月1日實行3%消費稅以後,當年度稅收從前一年度的約50.8兆日元增加到約54.9兆日元,1990年度,達到約60.1兆日元,但是由於增稅帶來景氣倒退,到了1994年,年度稅收跌到了約51兆日元。1997年4月1日實行消費稅增至5%,當年度的稅收從約52.1兆增加到約53.9兆,但是1998馬上慘降到約49.4兆。而在2014年4月1日施行消費稅增為8%以後,雖然稅收呈曲線上升趨勢,但是增加消費稅具有強烈的抑制消費,減少GDP等副作用, 目前日本佔GDP60%的個人消費仍然低迷,很可能重蹈前兩次增加消費稅的覆轍,而國家不斷擴大開支,則會進一步使財政再建化為泡影。

  因此,日本的財政依靠增加消費稅和經濟成長實現健全化已經是不可能了,必須削減開支,首先要改正這種只為一黨之私,造成巨大浪費的頻繁選舉制度和由此而來的執政黨為了對應選舉籠絡人心,無限擴大財政支出的「撒錢運動」。

  和其他的國家相比,日本這種不健全的解散眾議院的制度顯得特別突出,眾議院解散的次數多達24次,眾議院選舉只有一次是因為議員任期到期,而美國眾院都沒有解散制度,德國在戰後只解散了3次,而且只有議會通過了對內閣的不信任案之後才能解散,首相是不能隨便解散議會的,而英國的下議院任期為5年,而且形成了「議會任期固定法」,規定在議員任氣5年後的第一個星期四舉行總選舉,也是只有議會通過了對內閣的不信任案之後才能解散,而日本的解散絕大多數是根據首相的意志的解散。(2)

  壓迫日本財政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政界過於臃腫、龐大,日本維新會和希望之黨的若狹勝提出建立一院制,我很贊同。根據列國議會同盟(IPU: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的數據,到2016年8月為止,在世界193個國家裏面,採取1院制的為116個國家(60%),與日本一樣採取2院制(兩院制)的國家為77個(40%),一院制是主流。日本現在國內議員為眾議院475人,這次選舉減少10人,為465人,參議院242人,總數為707人;而美國下議院為435人,上議院為100人,總數為535人,如果按照人口來算,美國的人口約是日本的2.5倍,按照美國的比例,日本眾參兩院議員200名出頭就足夠,而且議員工資甚高,國會議員的收入年間約2200萬日元,數字龐大的地方議員也收入不菲,日本在財政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為什麼不進行國會「減肥」,降低政治成本?

  只有降低了政治成本,才能降低行政成本,只有消除為應付頻繁選舉而産生的以短期行為為特徵的內閣,才能産生出量入而出,目光長遠,為國家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和高瞻遠矚的堅實的政府。

  參考TBS廣播節目,2016年10月19日,「日本的選舉過多!?」(https://www.tbsradio.jp/83735),並加算這一天以後上述各國的選舉。
  參見資料(1)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
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