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5, 2017

中國共産黨選出新一屆政治局常委

中國共産黨選出新一屆政治局常委

2017/10/25
      中國共産黨10月25日選出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成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64歲)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2歲)留任,其他5名新成員為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67歲)、副總理汪洋(62歲)、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62歲)、中央組織部長趙樂際(60歲)、上海市委書記韓正(63歲)。








兩岸

中共十九大七常委落定 五大新常委: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




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召開第1次全體會議,選出政治局委員及常委,7名政治局常委按官方排名順序如下: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及韓正,他們將組成中共新一屆最高領導層。




儘管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具體細節,不過據排名順序以推敲主管職務,以及綜合各方消息,7名政治局常委大概分工如下,至於完全落實則有待相關黨政軍組織陸續換屆,通過及確定人選:
  • 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
  • 李克強:國務院總理
  • 栗戰書:全國人大委員長
  • 汪洋:全國政協主席
  • 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黨建及意識形態工作
  • 趙樂際:中紀委書記
  • 韓正: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政治局常委新面孔簡介
除了習近平和李克強,政治局常委會其餘5席皆換上新面孔。
栗戰書現任中央辦公廳主任,作為中共「大內總管」,其履歷蹤跡遍及黨政團各組織,歷任中央地方要務,從政經驗豐富,據稱栗戰書出身革命元老家族,與習近平為相識數十年老朋友。
汪洋現任排名第3的國務院副總理,分管農業、扶貧開發及商務等領域,他過去曾主政重慶及廣東,政績如粵省產業升級便備受好評,他亦素以敢言開明見稱。
王滬寧為學者出身,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多年來有「中南海智囊」美譽,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三位總書記所提出指導思想,大概均有其手筆貢獻在內。
趙樂際現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主管中共人事安排,他過去曾主政青海,期間當地經濟增長顯著,據稱趙樂際祖父曾參與中共革命,為習近平之父習仲勛舊部。
韓正一直任職上海,歷任市長及市委書記,主政滬市達十多年之久,期間上海高速發展,確立全國經濟重鎮地位,其政績廣受肯定。



政治局與書記處職權幾經沉浮 誰是中共最高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核心決策機構名目繁複,職權及地位幾經變更。眾所周知,習近平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七位常委共同決定國家大政方針,不過習核心的權力何來?七常委是否需經選舉產生?還需一一道來。


目前中共中央架構為:在近9000萬的黨員中,選出約3000人的全國黨代表。而在黨代表大會產生中央委員會(200餘人),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約25人),及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成員(歷史上五至九人不等,目前為七人);中央書記處成員由政治局常委提名,中央委員會通過。
在黨代會閉幕期間,其職權依次轉移給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則為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辦事機構。
但在歷史上,中央書記處成員地位曾等同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亦曾有過政治局常委被撤,書記處全權代表中共的核心領導機構的時期。

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屆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而十八大換屆前的各省黨代會都選出了十八大代表。(人民網)
中共權力核心機構的變更
  • 1921年7月 中共成立之時,因黨員寥寥,並沒有中央委員會,僅設立三人中央局,陳獨秀任總書記。
  • 1934年 中共黨員增至30萬人,為更好地領導人數倍增的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應運而生;此時中央政治局亦已存在,但與中央書記處指向相同、人員組成相同,中央書記處發出的文件具有代表黨中央的最高效力。
  • 1943年 兩機構職權分離,確定在兩次中央委員會之間,由中央政治局擔負起決策黨工作的責任,毛澤東為主席;書記處則成為處理政治局做決定的方針、處理日常工作的機關,書記處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組成,主席亦是毛。
  • 1945年 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撤銷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將朱德、周恩來納入,成為最高領導機構;書記處主席同時擔任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50年任弼時病逝後,陳雲進入書記處)
  • 1956年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分水嶺:書記處不再居於政治局之上。會上明確中央政治局與中央書記處職權的不同:前者是決策機關,後者是處理黨的日常工作的機關;政治局的主席同時成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同時,中央書記處的第一把手不再稱為主席,而是「中央書記處總書記」。
鄧小平被選為書記處總書記,外界視此為毛澤東培養他的職位,因為中央書記處的職權和影響力仍很大,形成「黨主席——總書記」的二元體制:
鄧小平曾向毛澤東提出,書記處還是作為政治局辦事機構,負責對軍隊和國務院的文件傳送。毛澤東不同意,強調書記處是黨中央的辦事機構,什麼事都要管,中央的事由你們做,發文用中央的名義。凡是黨政軍各方面送中央常委(即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報告、文件都要先送書記處。一般問題,書記處討論決定,即可下達、執行。重大問題,書記處先拿意見再報中央常委討論、決定。

王稼祥、毛澤東與鄧小平。(網絡圖片)
書記處要處理大量日常工作,經常每周開會三四次,常常得到毛澤東的直接領導。書記處的同志最早聽到毛澤東的聲音,知道中央核心的決策,反而比政治局的一些同志消息更靈通。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權力核心機構的變更(續)
  • 文革期間 中央書記處一度被撤銷。(此時,鄧小平經歷第二次下台)。
  • 1980年 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通過恢復中央書記處的決議,並明確其職能由「處理中央日常工作」,該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辦事機構」,令書記處的地位和功能下降,這一結構關係延續至今。
  • 1982年 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不僅撤銷了毛時代一人獨大的「主席」之位,亦將「總書記」頭銜提升至中央委員會,成為中共的最高負責人。中央書記處不再設立總書記,其職務由排名第一的書記承擔。
書記——黨組織最高位 意為「人民公僕」
縱觀中共架構及其歷史,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從黨的核心領導機構,到黨的辦事機構,上至中央委員會,下至各省市黨委組織,其一把手的稱謂都採用「書記」。
「書」、「記」二字在古代漢語中都是代指從事公文、書記工作的人,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秘書。在西方官僚系統中,「書記」屬於最低的事務級、辦事級人員。
共產主義政黨多以「書記」作為黨組織負責人的稱謂,用意是強調公職人員並非官老爺,而是「人民的公僕」,1921年,中共成立之時,從俄語翻譯中選取了「書記」一詞,亦是如此用意,意味著書記是站在人民身後的辦事人員,而非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所謂「領袖」。




國際

【十九大】習近平思想入黨章 外媒評權力媲美毛澤東

  •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大)周二(24日)閉幕,會上通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式寫入黨章。此外中央委員周三(25日)亦召開一中全會選出政治局委員與常委,新任常委正式亮相。外媒解讀「習思想」入黨章,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等同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並引述分析指習近平會掌權至2022年之後。

習近平思想被列入黨章後,外媒普遍認為此舉彰顯習近平的地位及權威,多份報章在新聞標題指習近平的權力媲美毛澤東。
英國廣播公司(BBC)、《金融時報》及《華爾街日報》等報章的新聞標題分別是:《習近平成為最有權力的中國領袖》、《習近平獲確認成為繼毛澤東後,中國最強大的領導人》以及《中國把習近平的權力提升至等同毛澤東》。
習近平思想被列入黨章後,外媒普遍認為此舉彰顯習近平的地位及權威,多份報章在新聞標題指習近平的權力媲美毛澤東。《金融時報》報道標題為《習近平獲確認成為繼毛澤東後,中國最強大的領導人》。(網上截圖)
習近平或掌權至 2020年後
BBC分析指習近平在中共黨內,地位已超過中共前任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更可看出「毛澤東建國、鄧小平富國、習近平強國」的歷史定位。
英國BBC文章標題指《習近平在毛澤東之後成為最有權力的中國領袖》。(網上截圖)
《華爾街日報》引述北京清華大學前政治學者兼評論員吳強指,「黨內的集體領導現只是名存實亡」。他更分析指,此舉為習近平在未來執掌更大權力而鋪路,估計他可掌權至2022年第2個任期結束之後。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和立,稱:「習近平現在得到制度上的支持保證,只要身體情況許可,習近平可終身擔任皇帝掌權。」
《華爾街日報》新聞標題是《中國把習近平的權力提升至等同毛澤東》。(網上截圖)
《紐時》:習近平權力不比毛澤東
雖然習近平在十九大閉幕彰顯出具大的權力,《紐約時報》指出習近平的權力不比毛澤東執政時如神般巨大,報道指「毛澤東鄧小平二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創黨人兼強硬的革命者,他們過去數十年的戰鬥和自我犧牲令他們充滿魅力和豎立權威,是習近平根本無法複製的」。


【A1頭條】中共七常委亮相 為二十大續掌權鋪路 習帝不立儲

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昨選出新一屆最高領導層,25名政治局委員過半是新人,新入局者絕大部份是習近平昔日舊部心腹;七常委除習、李克強留任,5位新面孔根據排位,依次是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和韓正。前朝欽點的隔代接班人胡春華未能入常,而新班子並無「儲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習在為5年後、即2022年的二十大自己繼續掌權鋪路。習昨發表就職演說時志得意滿,充滿自信,象徵習權新時代正式開始。

《蘋日》今日共7版新聞專題及評論,全面報道中共新領導層新聞。


十九大前日落幕,但高潮卻是昨日上午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常委。一如外界之前所料,25人的政治局大洗牌,逾半為新面孔,其中絕大部份不是習近平昔日的舊部心腹和看準風向投誠的地方諸侯。前朝胡錦濤精心栽培的接班人、第六代儲君胡春華果然「失常」,無法登上權力頂峯,僅保留政治局委員身份,顯示習對「隔代欽點」的接班傳統毫不留面,廢之不理。而另一位儲君重慶前市委書記孫政才,習在十九大前已將其拿下。

 新鮮出爐中共七常委,平均年齡62.8歲,較上屆常委平均63.14歲年輕些許。但有學者分析,從年齡上推測,新一屆政治局常委除趙樂際(60歲)最年輕外,其他都是62歲或以上,5年後幾乎快到退休年齡,這意味沒有人可以接習的班,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外界的揣測,即習刻意不「立儲」不安排接班人,目的為5年後繼續當政,甚至像毛澤東那樣成為「終身領袖」。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除習近平、李克強兩位老面孔,5名新常委中最引入關注的是習心腹大秘栗戰書,雖已67歲仍如願入常,外界認為習是犒勞他過去5年為習坐穩江山「鞍前馬後」的辛苦;還有「中南海首席智囊」王滬寧入常,顯示這位曾服務過江澤民、胡錦濤和習的「三代帝師」不凡的政治天賦。中共歷史上除毛澤東的秘書陳伯達,王是能從「領袖文膽」進入政治局常委、登權力頂峯第二人。

昨日一中全會結束後,新常委隨即與媒體見面。為見證這一刻,幾百名中外記者一大早往人民大會堂守候。上午11時55分許,習終於滿面春風地引領6名新常委進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亮相,除李克強神情和平,其他5人略顯緊張,有外媒形容「栗戰書個頭蠻高,染黑頭髮;王滬寧略顯駝背;韓正多了憔悴;趙樂際一副冷峻面孔」。

見面會不設提問,習近平簡單介紹政治局常委後就發表演說。與5年前十八屆一中全會後初亮相比,習的演說志得意滿,語氣溫和,充滿自信,不象5年前般厲言疾聲,充斥着危機感和煞氣,顯示經過5年腥風血雨權鬥,習已基本掃清黨內政敵對手,大權在握,就職演說輕鬆自如。習在演講詞中不再向全黨敲警鐘發威脅,而是對過去5年成就大表謙虛,「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還引元朝詩人王冕的名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自謙。習特別提出,未來5年「有幾項重大工作」,包括明年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中共建政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共建黨100周年;這顯示當局已準備隆重紀念,不排除到時又廣邀天下客,重演萬邦來朝盛況。

儘管習近平公開表現「胸懷天下」大國君主狀,但大部份西方主流傳媒如英國廣播公司、《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英國《衞報》、《經濟學人》等,都沒有收到當局邀請,無緣與會;這對中共自詡「世界大國」實是反譏。在京的外國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批評當局的做法。《蘋果》記者



兩岸

【十九大常委揭盅】胡春華、陳敏爾大熱「失常」 二人為何出局?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25日終於揭曉,沸沸揚揚幾個月的人事競猜大戲也終於落幕。兩位一度被視為入局大熱的地方要員卻大熱倒灶:帶著「隔代指定接班人」光環的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長期以來被高層重點培養的政治新星——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都沒有出現在政治局常委名單中。

外界廣泛認為,胡春華是中共下一屆領導層的接班人選。(資料圖片)

胡春華出局受「團派」背景拖累?
檢視胡春華的官場履歷,可以發現胡春華一直按照中共慣例,從中央到省長,再到主政一方的省委書記,其官場資歷仍可以在目前中共「60後」的官員中脫穎而出,因此其十九大前他的仕途普遍被看好。
隨着被視為中共第六代接班人之一的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落馬,同樣亦被認為是接班人的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其處境無疑較為尷尬。而縱觀其從政經驗,有幾個難以抹去的「標籤」卻正正拖累了他的仕途。要知道,習近平在中國政壇人事調整上已經展現出不少新思路:其中首先是「規則」不再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時局打破常規;而舊有的「派系」則全面打破。
對於胡春華來說,首先是其所謂「團派」背景,他曾經在2006年以43歲之齡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其後再轉任地方工作。然而在目前習近平漸次瓦解所謂「團派」所把持的地方勢力的情況下,共青團遭到中央的嚴厲批判:「不要老想着升官,也不要幻想做接班人」,崮中意味不可謂不深。此外,中共一向強調黨內團結。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一次黨內會議上,高層一句「矛盾就是這麼來的」,可謂劍指團派。
另外,胡春華是外界所傳言的「接班人」,然而中共這一接班人制度是在特定時期的歷史性產物,並未成為一個既定機制,在這種條件下「指定」胡春華未必不是一種機械式的蕭規曹隨。


陳敏爾獲急速升遷,十九大前一度被認為是入局黑馬。(資料圖片)

「閩浙新軍」代表:陳敏爾 暫時止步政治局委員
十九大前,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是否會以「黑馬」姿態「入常」,最為令人界關注,他2012年十八大後,他從貴州省委副書記一路升任至重慶市委書記,由西南省份副部級官員跳升為正省部級直轄市市委書記,更在十九大坐穩副國級政治局委員一席,按幹部升遷習慣論,速度可謂驚人,於是當時「兩級跳」的傳聞甚囂塵上。
當時外界關注陳敏爾是有如下原因,一則十八大後其政壇地位急速上升,由此可推測他受中共高層信任,為重點培訓的地方大吏。另外陳敏爾生於1960年,作為「60後」官員,他今年僅僅57歲,政治生涯正處於收成階段,更上一層樓亦不無可能。而陳升任貴州省委書記後,動作頻頻,廣受官媒如《人民日報》報道,黔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即成為官方寵兒,該省扶貧成就亦屢受讚賞。孫政才落馬後,陳敏爾接任重慶市委書記,於政壇聲勢更盛,仕途上有所進取似順理成章。同時被外界多有提及的是,陳敏爾過去曾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長期共事,習近平更把十九大代表的身份「落戶」在當時陳敏爾所主政的貴州省;加之習近平確實在十八大後提拔一大批閩浙舊僚,外界對陳敏爾看高一線亦不足為奇。

習近平用人觀打破慣例 重建人事梯隊
然而很明顯,以上推斷仍舊流於「任人唯親」論,斷言中共用人準則只得「人脈」一項,陳敏爾成為「黑馬」亦部份源於這種思維。然而,十八大後中共多管齊下,力圖宣傳其用人思路更趨多樣,專業人士及學者躋身高幹之列,人才培訓模式包括異地調任及中央地方交流。另外,據知情人士稱,陳敏爾不入常這個決定同樣是廣泛徵求了黨內意見所做出的安排,其中用意則是升遷「盡量不破格」,更可免去「立王儲」的質疑。
然而雖則中共正在打破其「隔代指定接班人」的傳統,同時也應注意到這一操作方式的正面效應是能讓預期的接班人提前熟悉中共常委級別的運作邏輯與方式;而接下來應當考慮的則是在常委之中缺少「60後」的年輕高層的情況下,應當用怎樣的方式和機制來培養將來繼任領導人的人選與梯隊。


兩岸

【習近平用人觀剖析】打破政壇派系 選拔官員突破常規

  • 中共十九大召開在即,五年一度的政壇人事大調整進入最高潮。過去五年,以薄熙來下馬掀起的政壇震盪為起點,曾經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和他的「政法系」、「石油幫」徹底瓦解,曾經的「中辦大秘」令計劃被查,曾經掌控中國軍隊十年的郭伯雄、徐才厚落馬,曾經極有希望衝擊政治局的天津市原市委書記黃興國未能「轉正」即被調查,五年來一直被視為「政治新星」的孫政才成為又一名落馬的政治局委員。

  • 隨著反腐和打破常規慣例的人事調整,十八大前所謂的「太子黨主政中央、團派把持地方、地方派系勢力衰」的說法正在被打破。外界看到的變化是,元老政治從政壇徹底退出,出身閩浙兩省的官員受到重點提拔,所謂「團派」逐漸消弭,以軍工系為代表的新技術官僚冒起。

  • 十九大的人事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習近平又將展現怎樣的用人觀,以及這位建國後出生的中共第一代最高領導人將對當下中國所處歷史階段作出怎樣判斷,觀察以上種種,或許能對習近平任期內的中國政治有一個全新認識。


在五年前的中共十八大,當習近平剛剛成為中共總書記的時候,沒有人想到,他將引領、改變甚至重塑中國。這種改變體現在政治人事領域,就是整個政壇基本盤和用人規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局。
多名高官落馬 地方派系瓦解
2014年7月,掌控中國公檢法系統最高權力多年的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落馬,不僅打破「刑不上常委」的舊規,更是直接加速瓦解政壇上的「政法幫」和「石油幫」。2014年12月,原中辦主任令計劃被查,再度牽出一個在中國政壇上盤根錯節已久的派系「西山會」;2014年6月、2015年7月,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先後落馬,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有兩名中央軍委副主席同時落馬,直接波及解放軍高層指揮系統,一大批被徐郭二人違規提拔的將官接受調查,餘波至今未消。
與此同時,山西省2014年發生官場「大地震」,僅在8月,中紀委就宣佈四位副部級高官被調查的消息。此次事件被官方定性為「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僅僅9個月,山西省委班子13名成員,基本全部發生職位調動,省委書記袁純清、省長李小鵬先後被調離賦閒,多名省委常委、市級官員被查,轟動一時。
2016年,遼寧省「人大代表賄選案」被揭發,447名人大代表被取消資格,中南海對此定性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查處的第一起發生在省級層面、嚴重違反黨紀國法、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和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


「規則」不再一成不變
與反腐、官場整頓同時進行的是選拔官員上的突破常規。2017年5月,蔡奇接替郭金龍成為北京市委書記,他既不是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也不是中央候補委員,而作為北京市委書記將在中共十九大上直接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這樣的晉升速度在中共政壇非常罕見,也讓蔡奇成為1949年以來首位非中央委員的北京市委書記。與蔡奇相似的,包括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中紀委副書記李書磊等人,他們的任用都呈現出這種「打破常規」的用人規律。
不僅人事變局出現近二十餘年未曾有過的變化,在一些口號和制度層面,中國政治也發生深刻的變革。如十八屆六中全會確定「核心」,「軍委主席負責制」重新樹立,以及目前輿論所關注的王岐山是否會在十九大上「留任」,打破七上八下規則。
 一系列的現象背後,習近平在中國政壇人事調整上展現出幾個新的規律:「規則」不再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時局打破常規;用人上重視基層經驗,舊有的「派系」全面打破;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的官員得到重用;強調政治規矩,重新樹立中央權威;不再被「法不責眾」所束縛,有問題一查到底。這些「新規則」使習近平的「用人觀」浮出水面。


習近平第二任期拉開大幕

2017/10/25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於10月25日召開。會議選出新任最高領導層(政治局常務委員)成員,習近平總書記(64歲)的第2任期拉開序幕。從政治局常委的構成看,此次似乎並未起用候選接班人。習近平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前,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央政治局常委維持現行的7人體制,習近平與李克強總理(62歲)再次入選。其餘五人為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67歲)、副總理汪洋(62歲)、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62歲)、中央組織部長趙樂際(60歲)和上海市黨委書記韓正(63歲),這五人均是從政治局委員中提拔上來的。趙樂際將出任中紀委書記一職。

       2007年前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第2任期啟動時,起用時年50多歲的習近平和李克強擔任常委。此次比習近平小10歲左右的一代未能進入常委名單。

       一中全會還確定了軍隊最高領導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名單。習近平繼續擔任軍委主席。在制服組一把手的軍委副主席方面,除了許其亮(67歲)將留任外,前裝備發展部長張又俠(67歲)接替確定退休的范長龍(70歲)。習近平與許其亮和張又俠交往深厚。

       24日閉幕的十九大,將習近平的政治思想和領導理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在此之前只有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思想被冠名寫入黨章。可以説獲得了與歷史偉人並居的權威。

        黨章修改方面,加入了「黨是領導一切的」的表述。為了實現21世紀中葉前的「強國」目標,計劃強化以習近平為核心的共産黨對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等一切領域的統治。改革派學者中有人指出「這似乎是向毛澤東時代開倒車。強化統治無法使社會發展進步」。

        習近平等最高領導層成員在一中全會閉幕後,在人民大會堂與記者見面。習近平表示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北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