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9, 2013

上海自貿試驗區左右中國經濟改革

上海自貿試驗區左右中國經濟改革

2013/09/29
 中國9月27日發佈了上海自由貿易區計劃總體方案。作為放寬限制的第1批對象,指定了金融和海運等18個行業。將允許中國民間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建立合 資銀行、外資部分涉足中國互聯網服務。不過,由於也有觀點對經濟對外開放持慎重態度,中國政府打算密切關注自由貿易區設置帶來的變化,同時推出新的放寬限 制舉措。並擴大到其他城市。

國務院出台的整體計劃強調試驗區的意義在於深化改革。將使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存在各種限制的金融交易和貨幣交換實現自由化,簡化通關業務,使資金和產品流動更加順暢。

  作為放寬限制的具體舉措,指定了金融、海運和文化等6個領域的18個行業。在金融領域,將允許中國力爭培育的民間資本銀行與外資金融機構進行合資,同時允 許中國的銀行在試驗區內從事不受國內限制約束的「離岸業務」。此外,還允許外資企業部分涉足互聯網服務、教育和醫療領域。

  中國政府已經決定,自10月1日起,在試驗區內暫停執行涉及外資企業的一部分法律3年。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在廣東省建立經濟特區,並把通過吸引外資實現經濟增長的模式推廣到全國。此次將效倣上述做法,根據在上海取得的成果,逐漸推廣到其他城市。

  企業的關注度非常高。由香港銀行行業組成的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洪丕正(渣打銀行香港法人首席執行官)27日在香港舉行記者發佈會時表示中國顯示了推動金融改革的決心和積極性,值得歡迎。

  另一方面,已發佈的開放政策仍然缺乏細節。例如,銀行離岸業務的對象僅為中國的銀行,目前似乎主要以大型銀行為中心。而金融以外領域也是如此。上海市政府 相關人士表示在試驗區內,將大幅縮小政府的審判權,企業可以自由構建開拓業務的基礎,但在此次的開放政策中,很多都帶有附加條件。

  中國政府之所以態度慎重,是因為感到有必要密切關注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如果貨幣交換實現自由化,海外資金可能大量流入,進而導致經濟出現過熱。中國政府將通過試驗區驗證風險,進而探討走向市場化的道路,但如果政府內部的「慎重論」抬頭,改革可能陷入停滯不前。

  中國政府打算今後以「細則」的方式分階段推出具體舉措。細則的「開放程度」將左右中國經濟改革的走向。

   (菅原透 上海報導)















中國設立自貿試驗區的深謀遠慮

2013/09/29

   瀧田洋一 的其他文章

   李克強經濟學 VS 安倍經濟學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之時

   股市是日本「最大在野黨」?

   中日國力將變為2比1帶來的啟示

   從中日商品價格對比看到的

      在外界討論中國經濟能否軟著陸時,中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其典型事例就是李克強總理主導的在上海啟動自由貿易的嘗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啟動,將大膽廢除針對外國企業的限制,促進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提防TPP和TTIP

      設立自由貿易區不僅僅是為了開放上海,而是希望以上海為突破口,對中國經濟進行改革。中國政府提防的是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以及美國與歐盟(EU)推進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詳細內容在9月底公佈,在18個領域放寬了管制。

      在金融領域,將啟動利率的自由化以及跨國境的人民幣交易。將允許外國金融機構設立合資銀行、放寬對借貸公司的資本限制,擴大投資領域。對於進駐的企業將採取「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除了以清單的形式寫明存在的限制和禁止的項目外,其他項目都可以自由。

       雖然進駐企業對只剩一週時間了,但是還沒有公佈具體內容而感到困惑,不過中國領導人的態度要比外界想像的更堅定。中國政府將上海自貿區定位為「國家戰 略」,計劃自上而下的推進自由化改革。鄧小平在天安門事件後的1992年,針對發展速度較快的上海等地,再次確認了改革開放的方針。這就是著名的南巡講 話。之後,朱鎔基總理踩下經濟改革的油門,使中國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上海是經濟開放的聖地,因此提出「李克強經濟學」的李克強總理再次選擇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想必李克強是感受到了吹向中國經濟的逆風,希望再一次創造成功模式。那麼,所謂的逆風指的是什麼呢?

      首先,以廉價勞動力和低價人民幣為武器的勞動密集型經濟發展模式已開始碰壁。降低對能源和資源的依賴程度,提高經濟整體的生產效率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必須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吸引技術實力卓越的外國企業進駐。

      另一個是全球加速推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中國十分擔心被孤立。美國主導的TPP方面,日本也宣佈參加談判,並逐步掌握亞洲、太平洋州地區的主導權,對此中方也深感擔憂。

     除了TPP,中方還十分關注歐美間的TTIP。TTIP的I代表「Investment(投資)」,歐美不僅要主導貿易,還打算主導制定投資規則。

歐美主導制定投資規則牽動著中國的神經

       「不僅為歐美,還將為強化多邊貿易系統的全球化規則的發展做出貢獻」,今年2月美國和歐盟發佈的首腦聯合聲明中這樣寫到。中國擔心歐美將制定對已開發國家有利的投資規則。

       僅僅在外交談判中發表自己的觀點還遠遠不夠。必須參與TPP和TTIP等高級別自貿區的規則制定。上海自貿區的嘗試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中國各地方爭當自貿試驗區

2013/09/29
       為成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的地方政府已紛紛開始採取行動。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廣東省希望吸引香港等地服務業前來投資,重慶市則計劃通過放緩貿易相關的限制來成為物流的中心基地。

       各地的地方政府對人工費上漲、勞動集約型製造業的競爭力下滑深感擔憂。遼寧大連市的大連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玉石表示,改革開放已經過去30年,出口和投資的勢頭出現減弱,如今需要新的起爆劑。認為應加緊通過減少對製造業依賴的結構轉換來維持經濟增長。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表示將和臨近的香港和澳門合作,爭取成立自由貿易區。表示將利用香港的強項,促進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針對香港企業和外國企業的香港法人, 廣東省已經開始允許在部分地區以自由利率進行企業融資和進入醫療、建築等行業。在開設自由貿易區方面,希望中國政府可以進一步允許廣東省放寬限制。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也表示,正在認真學習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相關資料。重慶市是連接中國和歐洲的國際貨物鐵路的基地。就成立大幅放寬貿易和物流限制的「升級版保稅區」,重慶市將開展在北京接受專家審查等的籌備工作。

      大連保稅區副主任陳玉石表示,大連市作為中央政府大力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海上門戶,可能被指定為繼上海市之後的自由貿易區。

      大連市有眾多日企進駐。長野縣八十二銀行大連辦事處代表荒井俊明表示,如果放寬在大連設置辦事處的日本地方銀行的分店開設限制,例如可以向進駐的日企提供融資等,對進駐企業的支持可明顯擴大。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9月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有關自貿區的消息是一個熱點,很多地方都在積極爭取在本地區像上海一樣進行自貿區的試驗。但據我所知,目前只有上海自貿區經過國務院批准準備開始試驗」。目前上海市之外的自貿區的具體政策仍不透明。

  (桑原健 廣州報導)

聚焦上海自貿區:新思維試驗田 以開放倒逼改革

2013年09月29日 14:27:5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9月26日,被列入自貿試驗區范圍的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一帶,當街而立的中英文自貿區標識頗為搶眼。湯彥俊 攝   
中新網9月29日電
上海自貿區今日(29日)正式挂牌,並同時出臺政策細則。境外華文媒體指出,自貿區成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治國新思維的“試驗田”,有內因和外因的綜合考慮,意義不可謂不重大。但是上海自貿區挂牌僅僅是拿到了先行先試的令牌,腳下的路,絕非坦途。
  成新一屆領導人治國新思維“試驗田”
  香港《經濟日報》指出,上海自貿區是李克強背書的標志性項目,是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另一對外開放裏程碑。
  臺灣《旺報》指出,自貿區的施行總體方案中,亮點之一莫過于金融創新改革,包含了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下開放等,而上海自貿區更可以說是“李克強經濟學”的落實版。
  香港《文匯報》指出,國務院提出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要點涉及6個服務業領域,其中要求加快金融制度創新更是各界關注的亮點。中國經濟日趨成熟, 需要創新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增長潛力,成立上海自貿區將開啟中國金融改革的新階段,創新對外開放和融資模式,更好地對內外企業“引進來”和 “走出去”,為國家和區域發展創造優勢。
  香港《大公報》援引分析指出,上海自貿試驗區將成為體現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治國新思維的“試驗田”,為加速擴大改革開放提供一手經驗。
  文章援引專家王德培的話說,中央已將上海自貿區定調為“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是主基調,自貿區集深層次改革突破于一身,勢必成為主基調的主基調。
  他強調,僅3個多月時間就能拿出具體方案、行政提案、立法程序跟進,其迅速恰恰顯示了高層對自貿區的一致性認同。
  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自8月初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到付諸實現,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充分展現習李深化改革開放的行動力。
  文章指出,從宏觀面來看,中國經濟改革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內部市場化改革,以市場機制引進民間活力,調整經濟結構。二是對外市場開放,加速和國際金融貿易的接軌,這樣的改革方向,正是李克強多次強調的“大陸經濟升級版”。
  但因為涉及到深層的體制改革,非一蹴可就,因而沿襲過去推動改革路徑先採取“試點”做法。上海自貿區就是在此一背景下浮上臺面,它肩負的是打造“大陸經濟升級版”先行先試的重任。
  美國《星島日報》指出,自貿區備受海內外關注,主責官員直言不少領域涉及改革深水區,效果仍待觀察。正因為自貿區在改革深水區進行探索,成功帶來的效果會特別明顯。
  文章說,中國本屆政府上任後,如何把發展推上新臺階必須擺上議程,總理李克強對突破舊有框框,加強市場機制,表現相當進取。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指出,上海的自貿區試驗意義比肩甚至超越第一輪以開放促改革時建立的深圳經濟特區。這是當下中國全力推進改革的一個縮影, 它不是一兩項稅收優惠,也不是招商一兩家骨幹企業,而是機制和體制的真正全面創新和升級。這是一個完整的從經濟體制到監管體制再到行政體制改革的綜合試驗 區,它將創造出一個符合國際慣例、自由開放,鼓勵創新的市場經濟環境。

  上海自貿區的國際視野
  美國《星島日報》指出,北京方面推動上海成立自貿區,涉及內外因素。目前國際間不同國家組成多個自由貿易區,形成新的合作形式,中國需要成立自 貿區作為應對策略。內因方面,是中國經歷改革開放多年,產業必須升級,但要打破瓶頸,單靠自身力量不易達致目標,增加對國際開放,引進外來的市場力量,是 提升結構的方法之一。
  香港《大公報》援引分析指出,目前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力圖通過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多邊服務業協議(OPSA)形成新一代高規格的全球貿易和服務業規則,來取代世界貿易組織,圍獵中國制造和“金磚五國”,逼迫他們二次入世。
  分析指,中國對于包括TPP在內的,有利于促進亞洲地區經濟融合和共同繁榮的倡議均應該持開放心態,早參與早受益,才有可能在談判中掌握一定主動權,不被邊緣化。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稱,不能說發達國家制定的所有遊戲規則都是錯誤的,因不少規則符合市場發展和經濟升級的內在規律要求。對于新一輪的遊戲規 則,如果整個國家要進去可能有困難,可以先讓自貿區主動門戶洞開。所以中國須用積極態度對待,其中一些合理的規則同中國自身的改革方向是兼容的。因此還是 得採用最小公約數原理,找到交集並推進自身的轉型發展,同時借此規則消解掉大部分既得利益和利益集團,最終建立國際通行的規則以盡量避免更多不合理的利益 固化和路徑依賴。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評論文章說,上海自貿區推行的力度和速度都是讓外界始料未及的。最直接的推動力是不想被各種跨國間的自貿區談判孤立。中國是全 球化的贏家之一,但WTO的運行機制目前面臨各種挑戰,影響到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的進一步深入。中國需要通過加快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來破解這一困局。
  《金融時報》中文網稱,中國政府啟動自貿區的決定表明,中國是在嘗試利用一個創新的方式來提振貿易領域的競爭力。這點尤其重要,因為其他經濟體 都在積極促進貿易集團以及合作夥伴關係,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其成員佔全球產出的近40%,約佔全球貿易的三分之一。

推動自貿區的內部因素:以開放倒逼改革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指出,自貿區肩負了四大使命,一、貿易的自由化、二、投資的自由化、三、金融的國際化,四、行政的精簡化。自貿區建設最重要 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現有的開放試點裏,化繁為簡,減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條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有效路徑。這即是實踐 “小政府”的全新的執政理念,也是理清市場和政府最優邊界的最新嘗試。
  《大公報》稱,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創新管治方式,確乃當前中國體制改革的最基本層次,這裏不搞好其他領域的政策推行均難有堅實基礎。政府既要管好市場,又不能過度及不當地干預,如何平衡甚考功夫。
  臺灣《中國時報》指出,從戰略的角度來看,上海自貿區的使命十分明確,就是改革方向的先行者。
  文章說,“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被視為下一輪經濟成長重要關鍵。過去講優惠政策就是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政策,而上海自貿區不是這樣的概念。上海自貿區的重心不僅是金融業的大幅度開放,仔細閱讀《總體方案》可以發現,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只是試驗區建設的五個主要任務之一,排在它前面的還包括,“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和“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等。即使在擴大投資領域開放中,金融服務領域的擴大開放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專案。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評論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建設進入到新階段,改革也進入到深水區、攻堅期,之前的第一輪的改革紅 利逐漸消失,改革面臨各種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面臨日益嚴重的利益固化的挑戰。中國政府大力快速推動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也蘊含著通過“再開放”來倒逼中國 國內改革紅利的出現,通過改革紅利的釋放來維持中國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大公報》援引王德培觀點還說,推進上海自貿區背後既有現實緊迫的經濟意義,也有政治上的深刻謀劃,還有時代背景切換的客觀反映。
  文章說,此間輿論普遍認為,上海自貿區三大核心要點之一即是以備案制替代審批與核準(另兩項是負面清單、國民待遇),這是對部門過度行政權力的抽離,本質上就是一次體制改革的嘗試,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實現“權力要服務、監管擔責任”。
  王德培就此分析料高層主要有三點考慮。首先,催生市場化改革升級版。其次,以開放倒逼改革。當年是以改革促開放,如今改革動力不斷衰竭,再次面臨艱難的十字路口,復雜利益格局難以打破。“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排頭兵”也不是白說的。其三,促進政府轉型實質化——這甚至是高層力推自貿區的首要考慮。

腳下路絕非坦途
  香港《文匯報》稱,上海自貿區今日正式挂牌,但是挂牌僅僅拿到了先行先試的令牌,腳下的路,絕非坦途。上海市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直言,上海自貿區長路漫漫,究竟如何與國際接軌、制定符合國際慣例的機制,是不小的難題。
  陸紅軍表示,中國自貿試驗區首先選擇在上海,因為上海已具備國際貿易中心的基礎條件,然而在總體框架下,自貿區該如何去具體實施這些細則,未來或許將遭遇到不少坎坷。“這是一場改革,當然會觸碰到一些最核心的既得利益,這就需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勇氣。”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指出,自貿區的可擴展性和復制性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自貿區自身區域是否有擴展空間,28平方公里很小,現在做的很多文章其實是在28平方公里以外的。 因此未來擴張是留有空間的,主要要看試點的效果。
  二是其他地方自貿區會不會跟上,主要是這一次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的力度、尺度之大,難度之高,對於現有行政機構來說都有一個消化和適應的過程,如果短期內多次複製,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工作過度負荷。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稱,隨著中國政府推動經濟轉型,使其減輕對投資的依賴,轉向更多創新型行業,這些步驟都是中國長期發展藍圖的一部分。但 是,相對固化體制的阻力很難克服,同時在全國范圍推行改革的風險也較高。于是就有了在一個特定的地方集中做出改革努力的決定,李克強選擇將上海自貿區作為 改革試驗場。
  臺灣《中國時報》稱,上海雖開始啟動自貿區,但金融自由化與目前整個金融體係的運行與機制間,存有非常大的矛盾與利益衝突、政府職能的轉變更涉及利益問題,顯然還需一些時間摸索才能順利運行。
  臺灣“中央社”指出,不少人士認為,金融開放對大陸不可謂小事,初期開放程度多大、大陸對自貿區有多大決心,還需要實際細則公布才能知道。




上海自貿區 不只搞3年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今天(29日)掛牌,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下午在記者會受訪時表示,上海自貿區不只搞3年,未來將視情況擴大。

  上海市政府下午在上海城市規劃館舉辦記者會,超過百家媒體參加,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兼自貿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大陸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尹宗華、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等官員出席。

  有媒體質疑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期限若為3年,進駐企業如何評估風險?

  對此,戴海波表示,「不是說自貿區就搞3年,試驗區會不斷循序漸進,擴大開放過程」。

  期限3年是指大陸外資三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部分條款在自貿區停止執行3年

  他說,大陸當局在這3年的期間將給上海自貿區試驗要求,透過3年的試驗,「如果證明是有效的,接下來就能提供中央對推動修法、改革的調整方向」。上海有信心能累積經驗,對開放給予參考意見;3年後,再提出更進一步的改革目標。

  也有媒體問到,上海自貿區目標遠大,只是僅28平方公里,目前大部分是倉儲物流業,如何提供這麼多產業空間?

  戴海波則回應,上海自貿區將在服務業擴大開放,「支持實體經濟、貿易便利化的金融服務,也會有進一步發展需求。」上海自貿區將會有新的產業規劃。

  他說,「根據試驗情況與要求,也可按程序,擴大試驗區。」

  上海將採用產業負面表列清單,根據上海自貿區管委會說法,負面表列清單將由上海自行擬訂。

  戴海波表示,今晚會在網站公布2013年版負面表列清單,由於是首次制訂負面表列清單,在實踐中學習,管理層面可能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這能提供下一步的改革空間,往後的負面表列清單可能逐年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