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話普通話之爭搞到唔少人㷫烚烚,陶傑尋晚喺節目就話,廣東話詞彙豐富,活潑精彩,認為以廣東話為母語,係一種「上帝嘅眷顧」。佢又話,廣東話「99.9%嘅字」都有出處,只係有啲古字流失咗,有時寫出嚟會用第二啲字代替;唔少字眼用北方話係講唔到,「你叫唔出關我叉事?」
陶傑亦喺本報專欄寫文,話中國仇恨粵語,向來都有強烈嘅政治理由,但要喺香港廢除廣東話係好困難。
滅粵難
香港特區教育局長吳克儉下令「普通話教學」,以實現全面取締粵語。中國仇恨粵語,有強烈的政治理由。史上粵人以叛逆作反稱著,顛覆大清中國的逆賊 孫中山、汪精衛、洪秀全,皆是廣東人。清末一干遺民有四處籌組「義軍」,企圖反清復明者,還有一個屈大均,也是廣東人。屈大均不愛大清國,但熱愛廣東,曾 遊歷粵省,將廣東有什麼好玩的山水,何等奇趣的習俗,什麼好吃的東西,寫成一冊筆記「廣東新語」。
蔣中正是浙江人,用人一向不喜粵籍,連同廣西與 雲南,國軍的粵系桂系,像薛岳、張發奎、李漢魂、白崇禧、李宗仁,蔣氏一向視同異類。兩廣與雲南一樣,有山嶺屏障的天險,雲南的龍雲和盧漢,亦與蔣有暗 隙。蔣介石不喜南方人,在心理上,還有汪精衛和廖仲愷這兩個廣東人,一度是廣東人孫中山的嫡系門生。廣東人是中華民國之母,江浙人繼承了政權,大概有幾分 心虛,汪兆銘想做主席,多少也有幾分為廣東人復辟的意思。
毛澤東更厭惡廣東人,手下將軍除了一個梅縣客家葉劍英,無一是粵籍。廣東人葉劍英果然反 骨,「文革」期間帶着一伙將領「大鬧懷仁堂」,是為「二月逆流」。毛澤東對葉劍英只解除兵權,因為葉劍英本來在張國燾名下,張國燾出走時,葉劍英密報毛澤 東,救了毛澤東一命,毛澤東留下葉劍英這條命,事實證明,犯下大錯,死後就是這個廣東人慫恿華國鋒,活捉了江青,廢掉了毛主席的接班大計。
有此歷史因由,粵人既是心腹大患,中國絕不可能容許粵語及其文化流傳,不滅粵,必為粵滅。這一點絕不是什麼「平機會」處理得了的。
不 過吳克儉想廢廣東話,在香港也很困難。首先,「基本法」規定香港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粵語就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此外提倡講「普通話」,特府梁班子應該帶 頭:梁振英讀「施政報告」,曾財爺讀預算案,今年起應改以「普通話」讀出,然後立法會再由民建聯帶頭,以普通話和應,工商界的議員跟隨,將堅持說粵語的泛 民孤立起來。不如此,所謂普通話,不可能推廣,但一這樣做,必演變成一場戰爭,不過梁班子最好鬥,與人鬥爭,其樂無窮,全面開戰,也很好。
教育部長
剛開馬年,特府的教育局長因為粵語和「普通話」教學問題,又給罵了一通。教育局長不是普通的職位,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不可以只靠上面的指令辦事,對社會要有抱負,對下一代的教育有一套信仰。但梁班子請不到有本事的人,行政會議尚且阿三阿四,更別說教育局長。
中國人社會的不斷退步,其中一個特徵,是六十年來,沒有一個像樣而能令人記得住的教育部長。
在這個國家還沒有腐壞的時候,教育部長多響噹噹的人物,譬如民國時代的蔡元培、蔣夢麟、梅貽琦,皆是士林中的君子。
教育部長還要禮聘才德兼善的人才。蔣夢麟想請劉大白當教育部次長。蔣夢麟憶述:
「劉 大白先生是一位詩學、文學、佛學、史學、行政政治都有興趣的人,在當時不多見。一九二八年,我回浙江任教育當局,我把他從復旦拉了出來,任我的秘書。我對 他請求很直率:『大白,有人不敢請教你,有人不配請教你,我也敢,也配,你來不來?』他的答覆一樣直率,只一個字:『來!』後來我到教育部承乏部長,稍 遲,他也被任為次長,在浙在京,他對我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大白是中國詩文學先驅。當年中國因「五四」運動,陷入「文白之爭」,到底是不是推行白話文、廢文言文?劉大白的詩,融合文言和白話的優點,胡適和梁啟超,公認上乘。劉大白有一詩「明知」:
「明知今夜月如鈎,怕倚樓頭,卻立湖頭。
湖心月影正沉浮,算不抬頭,總要低頭。
不如歸去獨登樓,夢做因頭,恨數從頭。
胸中容得幾多愁,填滿心頭,擠上眉頭。」
蔣 劉共掌民國早年的教育局,教出了許多善良和兼通的中國知識份子,這是中國從前的「佳釀年代」(Vintage Years)。蔣夢麟當天是這樣請「副局長」的,比起今日特區班子司局長請「副手」之尷尬與空白,今天這個時代,真丟人現眼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