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總結》恆指跌31點 國企改革股揚 iBond5造高
恆指今早跟隨歐美股市低開118點後,早段跌幅曾顯著擴大,低見24,135。其後於A股收市升近5%帶動下,恆指一度倒升50點,全日收24,521,跌31點或0.1%;國指升63點或0.57%,報11,291。大市成交額升至802.79億元。
第五批通脹掛鉤債券(iBond5)(04228.HK) N/A (N/A)
今日掛牌,最高見105.7元,收報105.55元。不計手續費,目前一手賺555元。
藍籌金融股偏弱,匯控(00005.HK) -1.150 (-1.619%)
沽空 $1.23億; 比率 12.113%
股價跌1.6%,報69.9元。友邦(01299.HK) -0.800 (-1.594%)
沽空 $2.06億; 比率 23.383%
亦跌1.6%,兩股合共拖低恆指76點。恆生(00011.HK) -2.700 (-1.682%)
沽空 $3.22千萬; 比率 15.350%
跌1.7%,另外渣打(02888.HK) -3.000 (-2.646%)
沽空 $2.48千萬; 比率 11.429%
下滑2.6%。
內險強勢。人保(01339.HK) +0.200 (+5.025%)
沽空 $4.26百萬; 比率 2.174%
料中期純利升94%,股價揚5%。財險(02328.HK) +0.960 (+6.107%)
沽空 $6.16千萬; 比率 13.483%
料中期多賺85%,股價更揚6.1%。國壽(02628.HK) +0.500 (+1.745%)
沽空 $1.51億; 比率 15.053%
及平保(02318.HK) +0.450 (+1.022%)
沽空 $4.31千萬; 比率 3.206%
各漲1.7%及1%。反之,內銀股偏軟,工行(01398.HK) -0.040 (-0.742%)
沽空 $2.44千萬; 比率 2.885%
、建行(00939.HK) -0.040 (-0.624%)
沽空 $8.65千萬; 比率 8.080%
及交行(03328.HK) -0.110 (-1.578%)
沽空 $3.17千萬; 比率 14.156%
分別跌0.7%、0.6%及1.6%。
港交所(00388.HK) +6.000 (+2.828%)
沽空 $3.28億; 比率 19.381%
再升2.8%。騰訊(00700.HK) +0.700 (+0.493%)
沽空 $3.10億; 比率 19.469%
走高0.5%。中移動(00941.HK) +1.200 (+1.189%)
沽空 $2.13億; 比率 16.525%
上揚1.2%。聯通(00762.HK) +0.340 (+3.184%)
沽空 $1.17億; 比率 13.052%
升3.2%。濠賭股造好,金沙中國(01928.HK) +1.400 (+3.983%)
沽空 $2.16億; 比率 25.245%
再揚4%最強藍籌,野村看好股息率全行最高,評級升至「中性」。銀娛(00027.HK) +0.150 (+0.406%)
沽空 $9.82千萬; 比率 19.126%
漲0.4%。
中遠系及中海集團系內股份今早停牌,憧憬航運業進行合併事宜,其他航運股及港口股普遍走高,太平洋航運(02343.HK) +0.220 (+8.088%)
沽空 $6.36百萬; 比率 5.924%
、東方海外(00316.HK) +2.750 (+6.927%)
沽空 $1.23千萬; 比率 7.455%
、中外運(00598.HK) +0.300 (+6.466%)
沽空 $7.44百萬; 比率 5.823%
及中外運航運(00368.HK) +0.090 (+5.028%)
沽空 $60.66萬; 比率 1.236%
分別揚8.1%、6.9%、6.5%及5%。
招商局國際(00144.HK) +0.950 (+3.375%)
沽空 $4.27千萬; 比率 27.226%
走高3.4%,大連港(02880.HK) +0.250 (+9.124%)
沽空 $40.25萬; 比率 0.560%
、天津港發展(03382.HK) +0.100 (+5.917%)
沽空 $14.47萬; 比率 0.674%
及廈門港務(03378.HK) +0.110 (+4.418%)
沽空 $38.66萬; 比率 0.531%
分別揚9.1%、5.9%及4.4%。
中鐵建(01186.HK) +0.640 (+5.585%)
沽空 $5.79千萬; 比率 13.926%
建議分拆獲聯交所確認進行,股價搶高5.6%。鐵路股亦造好,中鐵(00390.HK) +0.470 (+6.233%)
沽空 $6.21千萬; 比率 11.343%
升6.2%表現最佳國企成分股。中交建(01800.HK) +0.580 (+5.331%)
沽空 $4.46千萬; 比率 7.628%
升5.3%。
傳巴郡接近達成收購飛機組件設備商Precision Castparts。國防軍工板塊顯著造好,中船防務(00317.HK) +3.650 (+16.937%)
沽空 $4.60萬; 比率 0.009%
及中航科工(02357.HK) +0.520 (+8.012%)
沽空 $3.84百萬; 比率 1.685%
分別急升16.9%及8%。而中國中冶(01618.HK) +0.360 (+13.139%)
沽空 $1.16億; 比率 31.371%
、馬鋼(00323.HK) +0.200 (+10.256%)
沽空 $13.87萬; 比率 0.157%
鞍鋼(00347.HK) +0.380 (+8.837%)
沽空 $3.34百萬; 比率 3.176%
分別急升13.1%、10.3%及8.8%。
報道稱國務院已批准國企改革方案,中糧系亦見炒上,中糧油(00606.HK) +0.500 (+14.706%)
沽空 $1.13千萬; 比率 4.968%
、中國食品(00506.HK) +0.460 (+12.432%)
沽空 $7.12百萬; 比率 9.018%
及中糧包裝(00906.HK) +0.300 (+6.977%)
沽空 $23.14萬; 比率 3.574%
分別急升14.7%、12.4%及7%。另外,中國鋁業(02600.HK) +0.320 (+11.636%)
沽空 $1.20千萬; 比率 7.972%
急升11.6%。神華(01088.HK) +0.420 (+2.807%)
沽空 $3.87千萬; 比率 10.874%
及中煤(01898.HK) +0.190 (+5.135%)
沽空 $1.04千萬; 比率 5.465%
各升2.8%及5.1%。
神州數碼(00861.HK) +0.450 (+5.632%)
沽空 $1.20千萬; 比率 3.467%
售IT產品分銷業務擬派特別息3.2元,該股收市彈高5.6%。台和商事(01037.HK) -1.600 (-36.199%)
折讓74%以2.8億元賣盤,今復牌急挫36.2%。
《滬深股市》深成上證急升4.3%-4.9% 後者重越3,900
內
地7月出口額按年轉跌8.3%及7月PPI年跌擴至5.4%均超預期;7月通脹年率受豬肉價年升16.7%及鮮菜價年升10.5%推動加快至1.6%九個
月高略超預期。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內地7月通脹年率加快主因是豬肉價急升帶動食品通脹升至2.7%所致,非食品通脹升幅放緩,反映需求
仍然薄弱,加上7月PPI創09年尾以來最低,反映內地當前通縮形勢依然嚴峻。他認為,豬肉價格上漲不應阻礙政策寬鬆,未來人行應加碼量寬以抗通縮。
市
場憧憬人行「放水」救市;加上傳國務院已批准國企改革頂層方案,而三大國企航運股繼上周五齊漲停後今天均停牌,重組惹憧憬。滬深股市承中午高收強勢,午後
節節向上;上證及深成高見3,943及13,373,全日收3,928及13,302,急升4.9%及4.3%;滬AB指、深A指及創業板指數也急升
4.6%-5%,後者收2,706;但深B指僅升約2%。滬深兩市成交額分別續增46%及28%,至分別達6,526億及5,747億元。
板
塊方面連續兩天呈百花齊放,升幅均達2.5%-6.9%,國企改革、水利建設、海工裝備、電子支付、未股改、國產軟件、軍工航天、迪士尼及國防軍工升幅較
大;衛星導航及分級基金更急升7.8%及8.5%;「滬港通」、央企50、券險及股期概念升5.6%-6.2%;內房及超大盤升5.1%及4.8%;銀行
升2.5%最弱。
A+H股全面報升,升幅普遍超過2%-6%;中鐵(601390.SH)、中交(601800.SH)、大連港
(601880.SH)、上海電氣(601727.SH)、大唐(601991.SH)、中船(600685.SH)、中信証券(600030.SH)、
中鋁(601600.SH)、中煤(601898.SH)、石化油服(600871.SH)、中冶(601618.SH)與上周五已漲停洛玻
(600876.SH)齊漲停,報14.74元/16.32元/7.26元/15.02元/7.16元/50.9元/22.31元/7.21元/9.42
元/9.21元/7.85元/24.48元。
受惠油價創新低三大航空股、華電(600027.SH)、一拖(601038.SH)、中海
油服(601808.SH)、上石化(600688.SH)、洛鉬(603993.SH)、東方電氣(600875.SH)、海通證券
(600837.SH)、中鐵建(601186.SH)也急升7%-9.5%
至於「滬港通」中漲約10%個股急增至63隻。(sz/a)
中國7月PPI同比降5.4% CPI漲1.6%
2015/08/10
8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7月全國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5.4%。降幅環比擴大了0.6個百分點,是雷曼危機之後2009年10月
以來的最大降幅。工業生産者指數已經連續41個月下降,顯示出企業活動明顯放緩。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1.6%。豬肉價格的上漲帶動漲幅環比
擴大了0.2個百分點,但依然處於較低水準。
在最近連續3年的下跌狀況中,7月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的同比降幅為最大。7月指數的環比也下降了0.7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分析稱,石油化工、鋼鐵相關和化學原料等工業産品價格的降幅正在擴大。
從2014年秋季開始,中國多次降息,貨幣政策趨於寬鬆。不過,由於産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實際的融資成本並未下降。設備投資等企業活動明顯放緩,成為拉低整體經濟的主要原因。
7月的CPI中,食品價格上漲2.7%,非食品價格上漲1.1%。由於供給不足,豬肉價格大幅上漲16.7%。受此影響,CPI整體的增幅為2015年以來最高。但大幅低於中國政府估算的「約3%」的CPI增幅,經濟的減速感依然強烈。
澳新銀行(ANZ Bank)認為,「中國政府有必要通過貨幣政策進一步支撐經濟」。市場上很多聲音預測,中國政府將再次出台貨幣寬鬆政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