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李光耀的新加坡迷失方向?
2016/03/24
3月23日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一週年。在巧妙獲取世界經濟增長果實的「國父」逝世之後,對新加坡的發展構成支撐的外需依賴型增長戰略遇到中國經濟
減速等引發的出口低迷的逆風。借助高增長神話將國民團結在一起的新加坡在低增長時代將如何保持國內一體感?新加坡似乎尚未找到新的方向。街角貼滿了紀念李光耀逝世一週年活動的公告 |
李光耀推行的路線被作為偉大的遺産而保留。其代表性例子就是通過與國外市場聯絡起來巧妙獲得利益的外交戰略。其生前播下的種子在其逝世後結出了兩個成果。
首先是2015年10月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達成大致協議。成員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合計達到全球40%的貿易自由化的母體正是新加坡在紐西蘭等4國啟動的經濟合作。今後全球將繼續追隨李光耀的腳步。
另一個成果是2015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談。外交相關人士表示「(這一會談)無法想像在其他國家舉行」。這也是與兩岸保持緊密關係的李光耀留下的遺産。
李光耀為全球的經濟合作和對立化解提供幫助的目的是維護本國利益。如果全球貿易繁榮,位於亞洲要衝的新加坡也將受益。為了彌補人才和資源的短缺,李光耀通過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將新加坡培育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
不過,新加坡依賴海外的增長戰略目前迎來了轉折點。2015年的實際增長率下滑至2%。出口尤為低迷。作為指標的非石油製品出口額從2015年11月開始連續3個月低於上年同期,2016年1月跌幅更是擴大至10%左右。
「世界與50年前新加坡建國時不一樣了」,李光耀的長子、現任總理李顯龍在2016年的新年講話中如此強調。人口僅僅500多萬的城市型國家無法選擇「內需主導型」增長路線。在全球陷入低增長的現在,建國之父主導的戰略迎來了逆風。
國民的意見也開始出現分歧。一位60多歲的男性公司職員表示「相信國父留下的基礎,只要靜待全球經濟復甦就好了」。另一方面,一位從事不動産行業的20多歲的男性則不滿地表示「經濟對策力度不夠」。
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在2015年9月的大選中獲得了70%的選票,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一改近年來的頹勢。這是在全球經濟變天的背景下,選民 追求「穩定」的結果。但是將富裕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的年輕人能夠多大程度接受低增長時代呢?執政黨的支持情況並不像得票率所體現的那樣穩固。
現年64歲的李顯龍曾表示「不打算70歲之後繼續擔任總理」,但是繼任者仍未確定。如何提出新的增長戰略,並讓下一代很好地繼承——在李光耀逝世後的1年裏,新加坡面臨的難題開始浮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加坡 吉田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