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4, 2014

印度的民主政治不能促使經濟良性發展?

印度的民主政治不能促使經濟良性發展?

析中國在中印比較中的自欺欺人之談
⊙湘靈
國際社會熱衷於中印比較,最開始讓中國很不開心,覺得自己被國際社會小瞧了。因為在中國人印象中,印度遠遠落後於中國,多數中國人最願意與美國或者歐洲相比,「怎麼也輪不到中印對比的份」。
而國際社會這種中印比較熱,算是讓中國明白了自己的參照物原來不是美國這一世界頭號強國,竟是自己很少關注的落後鄰國。經歷了從雲端落到地面的痛苦之後, 在一種要證明中印比較熱之荒謬的心態驅使下,2005年10月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門派出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郭勵弘等到印度調研資本市場,結果帶回來 一個讓中國人多少有點沮喪的結論,在資本市場(包括金融市場與股市)的發展上,印度遠遠領先於中國──這才算是認可了國際社會比較的結論,並且不無痛苦地 承認「中國追趕的目標不是美國英國,而是印度」。
當然,中國也有強項,比如城市面貌,但因為中國的城市面貌多少與侵犯人權(比如拆遷與消滅貧民窟等)有關,所以中國學者倒也知趣地不談。目前中國最熱衷論 證印度的民主政治不能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其主要論點是從印度獨立後的政治經濟發展史來看,社會共識作為其政治制度運行的必備條件之 ─,在半個世紀中一步一步地喪失,90年代成為既缺乏政治共識也缺乏經濟共識的年代,短期主義代替了舊日的長期計劃,因此經濟矛盾複雜,政治矛盾尖銳,而 經濟與政治的互動關係卻更為緊張,甚至走向了對立。這種狀況必然會對印度未來的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與其他國家的民主制度相比,印度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低、普通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低的基礎上的。從1967年至 1990年,各種利益衝突越來越尖銳,政府想要實施的既保護有產階級利益,又提高貧苦者福利的妥協政策沒有成效。到90年代,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經濟與政治的互動也更為複雜。
市場和全球化自身的規律不僅使之容納了一些人,也排斥了一些人,即在使某些人富裕的同時也使一些人相對更加窮困。伴隨著90年代印度政治分裂和經濟巨變的 是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之間的衝突。被市場經濟排斥的人們同時又被民主政治吸納進來,形成了市場經濟排斥窮人伴隨著民主政治拉攏窮人的總體趨勢,因此吸納和 排斥在政治和經濟中極不對稱。經濟和政治中能量的分配也不均衡,富人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多地控制著經濟,窮人在政治中的聲音也比任何時候都大。政治經濟情 況也因此更不協調。90年代印度流行的諺語是,「經濟上正確的政治上則是錯誤的」。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90年代印度政治經濟的發展似乎正在推動經濟和政治 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90年代的印度呈現出如下特點:經濟矛盾更為複雜,政治矛盾更為尖銳,而經濟政治互動關係也更為緊張。
一句話,中國學者只介紹民主政治為印度社會造成動亂,話語背後的意思當然是中國的新極權政治優於印度的民主政治,有政治共識與經濟共識。事實上,中國學者 上述這段對印度現狀的描述,只要將「印度」改成「中國」,「民主政治」改成「極權政治」,再刪掉從「被市場經濟排斥的人們同時又被民主政治吸納進來」這一 段以後的話語,全部份析幾乎完全適用於中國情況。當然,中國學者還迴避了一個問題:印度民主的最大好處是產生了自由媒體,而中國的極權政治下只有「黨的喉 舌」。
中國對改革的質疑與反思早在90年代後期就開始,即使在中國政府嚴格打壓與控制之下,各種質疑聲音也不斷冒出。因為顯而易見,中國比印度更缺乏政治共識與 經濟共識,如果說印度的窮人被市場經濟排斥,只獲得了政治權利;那麼中國的窮人既被市場經濟排斥,也被現存政治所排斥,成了既無經濟地位又無政治權利的社 會底層。如果說,印度的窮人尚能利用選票保護自己的利益,那麼中國人(包括中產階級在內)沒有任何保護自己利益的手段,只能任憑權勢者肆意欺凌。
綜上所述,只能得出一個結論:認為中國的極權政治比印度的民主制度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只是勝利者對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一種解釋。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87945


这是我随手搜了一下“印度人的十大特殊习惯”,百度推送的第一个链接。
1. 印度人习惯以「纳玛斯特Namaste」代替早安、午安、晚安或欢迎、你好......等一切问候语。
namaste, नमस्ते,是日常最常用的一句问候方式。这就是代表一种日常的问候,就像我们说ciao表示你好,也表示再见一样。
其实真正的问候语远比这个多。值得一提的是,नमस्,这个部分来源于 नमः ,也就是我们中国熟悉的“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
印度是一个宗教主导的社会。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可以体现许多。就似我们在中国和许多出家人打交道的时候,见面和道别同样会说“阿弥陀佛”一样。宗教的虔诚融入到了语言习惯中。
补充说明一点,和印度人打招呼的时候一样可以说 RAM RAM(罗摩!罗摩!),和穆斯林打招呼的时候也可以说ASLAM。

2. 印度人回答问题时,通常头部都会向左右两边点一下,这是代表「OK」「没问题」或「Yes」的意思。

这个是事实。但是和有些人所理解的摇头表示yes不一样。而是头向两边侧一下,表示接受。

3. 印度大部份地区,都没有门牌地址,当地人习惯以地标、桥梁、寺庙、市集作为辨识。

这个实际上是说的印度邮政系统。印度邮政系统是世界上最冗杂的官僚系统之一,雇员人数是世界第二,而第一就是印度的铁路运输系统。(数据出自印度斯坦时报,我也是偶尔看到,链接不详)
这里谈到第二个问题,印度现代化的进程基本上是英国化的一套。在英殖民三百年里,英国人成功的把印度变成了自己工业链条的一部分。20世纪初,印度的黄 麻、棉花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英国人给印度带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却始终压制印度的民族工业。所以直到印度共和国建立,国内都未能完成工业革命。
和中国类似,印度的发展也仰赖于密集化生产和廉价劳动力。但是由于印度人文化传统中的忤逆性(见《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人很“懒惰”,没法像中国人这么“勤劳勇敢”,不顾一切的发展。
提供一个事实,印度现在是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他们的经济发展潜力表示,他们距离第三的日本并不远了。
因此,今天到过印度的人,还是可以感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德里的几个新城,班加罗尔,孟买和许多新兴工业新城,都可以感受到无限经济潜能。
再补充一点,在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有一个论调从来不是主流,“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许多方面处于滞后状态。虽然,这是一个事实。

4.如果向10个印度人问路,会得到10个答案。

印度人的热情和不负责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个是事实,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们很爱说。

5.印度人对游客最常说的话是:「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You're my friend.」不过当他们说这些话时,都是另有意图。

是否都另有所图我们不清楚。但是印度人的英语普及程度是理所当然的高,街边幼童都能说很标准的hinglish。
这里谈到第三个问题,便是印度的教育。在这个方面印度是绝对不如中国,不论是从民众观念上还是从政府政策上。印度的教育状况,“很糟糕”。在印度做义工和访谈的时候,搜集了一些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直到今天,印度的文盲率将近50%。而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有第一个邦(克拉拉邦)实现了全邦零文盲率。而克拉拉邦是共产党执政(请勿加价值判断)。
2010年印度人力资源部(教育部门在此之下)公布的数据中,全印有五万余所高等中学,初中和小学的数量要相对多一点。而这个国家在5岁到25岁的人口数量,占据了总人口数的将近一半。
印度的政府在努力普及教育,可是高昂的教育资本和极度匮乏的教育资源,导致这个问题无法安稳。
曾国藩当年胜太平天国后,获取了大量财富,对治下湘军兵众提出一个要求,“送子读书”;这样的状况在印度几乎没有出现,传统的印度学校只能是给婆罗门学习宗教经典的地方。
而印度从开国总理尼赫鲁,国父甘地,到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再到今日的辛格,无一例外,都是英国制造。这也间接说明印度十分糟糕的教育状况。

6.印度人思考逻辑很简单,动作也很缓慢,所以游客要有耐心。

10.很多印度人为了赚观光客的钱,都会学习各国的语言。所以在印度,能说各 种语言的人,不是导游、生意人,就是骗子。
把这两条放在一起。
不评。这十个问题都是站在游客的角度说的,在全世界的旅游景点,骗子都是人群中的必存。在意大利被黑人小哥骗买饰品,在泰国被兜售各种假文物,中国骗子我们都不提了。中国人真的很聪明,他们的招数是防不胜防的。

7.到印度人家里吃饭时,通常是由男主人作陪,最好不要勉强女主人同桌吃饭。

首先,能够到印度人家里去吃饭是很高的接纳度。尤其是去婆罗门家里。种姓制度虽然名义上已经被消除,可不似中国革命式“除四旧,破陋俗”似的风暴扫除,残余十分明显。他们在入学名额和政府职位上为底种姓和贱民做出保留,实际就是对歧视存在的明显验证。
这里谈第四个问题,印度的社会歧视。这个在制度层面上好或者不好,我在答“种姓制度是什么”的问题里就讲过,我们不好做价值判断。
但是非人性的,赤裸裸的伤害却一定是不应该的。印度法律明确规定,警察可以在街上进行鞭笞。往往这种行为就被施与了乞丐。而印度的乞丐中,绝大部分是孩子 和妇女。他们没有未来,印度政府也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在德里,也是满街的乞丐,每年德里的冬天都会有横尸街头的。
印度的阶级划分十分明显而且所有人都接受。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这一点很“糟糕”。

8.印度人习惯用右手抓饭吃,并且将左手放在背后。

这是宗教习惯。左手通常被认为是不洁的。大家都知道,以前印度人都是用左手来解决便便后的清洁。所以在所有的厕所里,配有小水龙头。
这里想谈两个问题。
首先,宗教。印度有信仰,这是他们的不幸,衍生的歧视和伤害是可想而知。这也是他们的幸福。多数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所以,在和大多数印度人的交流中,他们很满足生活的状况。当祭祀和祈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人是更幸福的。这也是印度人能够接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能够在这么苦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他们却没有那么强烈的仇恨感。
有信仰这一点上,印度比世上多数的国家都“不那么糟糕”
其次,卫生状况。21世纪初,世卫组织还在努力推行印度农村的厕所普及和饮用水安全。到今天为止,多数印度人的饮水安全依然无法保障;而我们去过的贫穷农 村,虽然有厕所,可是没人使用,人们甘愿在厕所外面解决问题。印度的疾病率和医疗保障同样糟糕,政府的作为能力不大。
几次提到印度政府的能力问题。其实这也是印度的一个矛盾。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他们从英国人那里继承来的议会斗争制度相当成熟。和所有民主体一 样,无法集中意志,一定程度上便是低效。鲜明的例子便是,印度人民院(相当于下院)在2010年9月到2011年4月的这几个月中,由于反对辛格的政策, 拒绝通过辛格政府的任何一项立案,不可能说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没有影响的。

9.印度男性很喜欢找外国女子搭讪,尤其当你被误以为日本女性的时候。

最后提到这个敏感的问题。印度人喜欢日本人,喜欢韩国人,但是不喜欢中国人。但是印度人怕韩国女人,因为韩国女人强硬至极。我就在公共场合看到韩国女人大声训斥印度小哥,直接把人骂蔫了。
东方面孔在他们眼里是美丽的(在我们心中也比印度女人好看)。肤色白,然后穿着打扮更加开放。直接造成不规矩的印度小哥乱来。
印度的文明开化程度不够高。至少按照西方的标准(现在实际上我们说文明的标准也很大受西方影响)。街上四处是垃圾和随地小便的人,而且普通人并不太在意这一切。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在此划为西方人。

答了好长。我是很喜欢印度的。
但是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它的确有糟糕的一面。可是在印度人的心中,中国同样“那么可怕”的一面。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双方媒体都受政治影响很大。中印把“最陌生的邻居”当成假想敌是必然的。印度模式和中国模式(虽然温总理说我们不谈什么“中国模式”)哪个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整个世界都在盯着。
冰山一角,希望想要了解的人不要只听一家之言。

-----
过了一年多回头来看这篇答案,原来当初还有那么激烈的争吵过。
我 不是学政治也不是学经济的,我写这篇回答的初心是希望大家能对这个国家多一些了解,全方位的有所了解。这个目的在小小的一个范围内已经达到了,我说再多都 只是“一家之言”。但至少激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至少有许多人真的会愿意去wiki一下,去搜索一下除去中国猎奇媒体一味的贬低印度的报导之外的内容。
这样就够了。
-----
我在印度生活了一年,很多的辛苦,很多的快乐。
答这篇答案的时候刚刚回来,的确有些偏执。
印度没有那么好,但最起码请真的了解了她之后再做出评价。



=======================================
 我12年暑假通过AIESEC去了印度做义工,呆了45天左右。
我想说,印度是值得多次去的地方,但印度已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国度,因为一些根本的东西。

1.只有富人才能上得起学的教育制度
先后与当地的华人、中国留学生聊天,后去一个osmania的大学发现。印度的教育有明显的“阶级特色”(不知怎么表达),他们的大学少,大学生人数比中国少得多,基本上都是从私立学校毕业考上来的富家子弟。
虽然公立教育免费,但教育资源实在太差,印度的穷人是上不起大学,长大后只能做一些低级活。。
一个华人对我说,他很怀念毛爷爷,中印开战前在加尔各答有华人学校(我DANG捐钱),可以有书读。现在大部分华人很穷,想读都不起大学,只能做厨师,理发工,很难翻身。

2.没有中产阶级的社会结构
我接触的印度人中,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穷人,世代都很穷,一类是富人,有高学历的富人。
在与当地中国留学生、中国公司高管交流中,更加确信地说,印度这个国家没有中产阶级(人很少)
如果说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是改革开放后通过读书和经商从底层爬上来的不同类型的一群人。那么,现在中国有理想的底层人依然可以读书上大学改变命运(考上二本还是容易吧!),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是有越来越强大的可能性
印度的很多穷人,在我看来是一群懒散的,没什么责任心的人。他们了解中国,不是互联网,是made in china的山寨产品,他们还觉得中国比印度差,无比自嗨,有时和他们沟通很费劲。
接触到的富人则不一样,他们国际化很强,很多人都有国际贸易的经历,甚至去过中国,很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人的习性。他们是推动印度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我眼中,两种人截然想反的特点,可能是让我们对印度有相反印象的原因~
但一个国家如果没强大的中产阶级,仅靠宗教维系的社会结构,能强大吗?

3.宗教or制度传统,让人安于现状。。
首先,我觉得印度的宗教有很多好的一面:
1.印度人还是很纯朴(比中国好多了),在印度,我和其他中国人遇到很多好人好事。因为宗教的缘故,他们都有底线,坏事都不会做绝!什么食品安全,黑心食品都没有~不会把现代高科技的化工产品用在食品,食品脏是习惯问题,不是人品问题。
2.印度宗教很开明,宗教矛盾其实比大家想象小得多,都是政治家搞的。 在一个公司里,员工都和睦相处,彼此尊重,互留余地。 (我也见过两个印度徒去当地教堂参观)
3.印度人年满18岁后可以改宗教。我认识一个天主教的神父,他一家原来信印度教,他改信天主教后,他的家人都理解他,后来也都改信天主教。
4.关于种姓制度,只在偏远乡村有,(印度建国60多年,加上之前几个时期,各种变化,这种等级制度在城市都还有。。。 我也只能请印度朋友自己讲了~) 关于贱民的话题,还是有可以解决的途径。

在恒河与船夫等人交流,感觉是,因为因果循环,来世后世等教义传统还是广泛存在,但问题是它一部分内容是用来配套种姓制度,让穷人相信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相信所受的苦是应得的~
很多穷人根本不信科学这套(糟糕的公共基础教育,也没多少接触机会)
每次去印度教神庙,找他们的guru聊,只看到他们一个劲的祈祷,祈祷,我看不到他们关于人生的思考。
拥挤的巴士,没有秩序的排队,满地垃圾,肮脏的食物,他们都得过且过,将就是印度普通人的生活写照。一个没希望翻身穷人也只能这样生活~
PS:他们的军工竟然有随意找个工厂代工的,当地的中国商人都能告诉我具体的一家军工公司,保密工作太差了吧

印度人能有核武器,能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家,证明他们的智商不比其他民族低。
他们的民风比较纯朴,爱国情怀强,普遍对我很友好,有时让我感动。
恒河边,周遭的一切,可以让你忘记不愉快,思考人生。(安静的氛围不错)
但印度只是修行的地方,不是享受的地方~(这基础设施建设。。。)

45天,我个人感受是,自己需要对国家文化认同和继承
(还是跟日本、中华台湾比较吧。。)
快2年了,回想起来
,拿阿三与天朝比没意思,他们那个民主制度还真不怎么地。(这基础教育下选民素质急待提高啊)
印度经济增长是快,但很可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像南美那样停滞不前,我同学都在印度被警察勒索几百卢比,中国公司在印度各种被坑 等奇葩的经历,认真看下他们的司法制度,再搜下人口增长现状+公共基础教育。。
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学习让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现她的价值。公司方面,稻盛和夫那一辈的企业家,日本式管理不是吹出来的。建筑上,他们现代建筑早有自己的风格(2年内我会去看的)

天朝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很差吗? 没必要妄自菲薄。 自己在中国长大,无论怎样,自己带有本国文化,如果能学好用好,就不错了,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水准很高 对国家文化认同和继承,我觉得这是我唯一以后的出路吧。。。
-----------------------------------------------------------------------------------------------------------------------------------------------
关于种姓制度,我觉得自己经历不够,了解不透彻。可能三联的文章值得大家好好读下国民性与民主制度的纠结:骄傲的印度



印度:基建壓力大 外來投資減

2010年04月14日 07:39   來源:廣州日報   王亮 毛玉西

  在印度,總理辛格首席經濟顧問、最高政策智囊機構——計劃委員會副主席阿盧瓦利亞被視為影響印度經濟規劃的政府資深要員。作為總理辛格的密友, 他對印度經濟復蘇的優劣瞭如指掌,直觸核心。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阿盧瓦利亞直言作為“金磚四國”之一,印度政府關注的核心,並非是GDP增速能持續多 久,而是發展中如何更好地解決諸如經濟結構、城市化、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此外,阿盧瓦利亞還指出,如果經濟增速達到9%以上,那麼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將 會面臨很大壓力。
  經典語錄
  “‘金磚四國’首腦峰會只是一個新的合作方式,並沒有構成一個基於安全考慮的國際組織或戰略同盟……‘金磚四國’不會在G20機制下單獨形成一個新的國際組織。”
  “印度人的生活態度積極……這種積極的態度顯然有助於社會發展。”
  談通貨膨脹
  政府不主張管制糧價
  廣州日報:我們知道,印度貧困人口龐大,大多數居民非常關注物價上漲問題。政府將採取何種措施應對通貨膨脹?
  阿盧瓦利亞:印度媒體很關注印度的貧富懸殊。我想,這些壓力對政府有幫助,也是政府需要注意的。你説的是對的,居民相當關注物價上漲。全球範圍內的糧食價格都在上漲,印度也不例外。過去的12個月中,印度的糧食均價漲幅約為30%~40%。
  與一些經濟學家觀點相同,我不主張對糧食價格進行管制。糧價預計繼續上漲,這對農民是好事。但政府則要出臺政策,減少物價上漲對中低收入家庭影 響。在農業部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包括灌溉方面,政府建設了相當多的農業基礎設施。在糧食採購方面,政府也儘量讓市場主導,促進農業部門穩定增 長,這都是政府防止通貨膨脹的關鍵。
  談金磚四國
  “金磚四國”各有所長
  廣州日報:您對“金磚四國”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如何看待?
  阿盧瓦利亞:“金磚四國”首腦峰會只是一個新的合作方式,並沒有構成一個基於安全考慮的國際組織或戰略同盟。“金磚四國”都是G20的成員國。我認為,“金磚四國”不會在G20機制下單獨形成一個新的國際組織。
  但“金磚四國”各有所長:印度是電子資訊服務業大國,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巴西與俄羅斯都是資源型大國。因此,各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鑒,建立相互 磋商機制很有必要。尤其印度、中國、巴西幾個發展中國家更需相互學習。在國際事務方面,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貿易等領域,中印都有很多共同利益。
  然而,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目前在國際舞臺上沒有很大話語權。今後,隨著各國經濟進一步增長,在國際事務中將有機會用同一個聲音説話。屆時,國際社會也不得不重視我們這幾個發展中大國。
  談金融危機和經濟復蘇
  金融系統比較穩健
  外商直接投資減少
  廣州日報:您認為印度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如何?印度經濟是否已經復蘇?
  阿盧瓦利亞:印度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相當有限。2007~2009年,印度GDP下滑,但仍保持了7%以上的增幅。
  印度經濟未因金融危機出現嚴重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金融系統較穩健。印度銀行系統沒有過度開放。印度商業銀行在美國次貸危機中的影響很小。印 度銀行資産負債表狀況很好,並未有涉及美國銀行“有毒資産”,其風險敞口非常小。這也是我對印度經濟復蘇較樂觀的主要原因。其次,印度經濟對製造業出口的 依賴程度不高,這很大程度上使印度經濟免受西方市場萎縮的影響。金融危機對印度的影響,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資(FDI)減少。
  總理辛格提到,2012年後五年計劃中,印度GDP增速有望達雙位數增長。我認為,2011年印度經濟增速恢復至9%還充滿挑戰,不過依然可能。
  廣州日報:印度經濟發展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什麼?
  阿盧瓦利亞:印度經濟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其中國際外部環境是一個主要不確定因素。雖然西方發達經濟體推出刺激計劃後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 包括美日歐等經濟體的發展前景依然不明朗。與中國一樣,印度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程度很高。因此,我們希望能源市場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這對印度經濟能否 持續發展很關鍵。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後,如何控制通脹是政府非常關注的。
  談發展模式
  中印都處於“黃金期”
  兩國互補空間很強
  廣州日報:您覺得印度與中國相比,印度的發展模式有何特點?
  阿盧瓦利亞:目前,中國經濟實力遠在印度之上。有人説,印度與中國的發展差距在10~15年之間。印度與中國發展模式不同,雙方發展都處於“黃金時期”。從增速看,中印兩國的GDP增速遲早會降下來,這是兩國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我不認為印度的經濟結構構成了發展的諸多優勢。傳統觀點認為,印度經濟中私有經濟佔主導成分,因為其受政府約束較少。
  印度政府考慮的並非是GDP增速能持續多久,而是發展中如何更好地解決諸如經濟結構、城市化、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
  中國的很多方面都值得印度學習。比方説,農業生産效率方面,印度60%~70%的農産區生産效率只有中國的一半。再比如,基建方面,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經常延期,我時常提醒印度官員向中國學習。另外,印度的鐵路發展相當滯後,我已介紹官員向中國鐵路部門“取經”。
  從未來看,中印在很多領域都存在很強的互補空間。比如,能源電力方面,印度的缺口很大,歡迎中國電力集團到印度投資。我想,在金融市場治理方面,印度做得很成功,我們可向中國提供一些經驗。另外,印度寶萊塢電影發展也很好,中國電影産業可以借鑒。
  談基礎建設
  基建效率低
  廣州日報:印度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於經濟高速增長,您對此如何看待?
  阿盧瓦利亞:印度基礎設施建設效率很低。中央與各邦財政收支與分配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過去,印度基礎設施是按6%~7%的經濟增速設計的,但如果經濟增速達到9%以上,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就面臨很大壓力。
  印度地方邦政府對基建不夠積極,反而經常要求中央政府向地方增加基建投入。印度政府運用公共財政資源時,總會有不同的人站出來挑戰政府。印度的政治模式決定了政府公共決策會受到諸多挑戰,導致公共決策效率不高。
  談國民心態
  公民積極態度
  有助社會發展
  廣州日報:在採訪中,我們感覺印度民眾都對印度經濟前景相當樂觀,您覺得這種樂觀情緒來自哪?
  阿盧瓦利亞:(笑)如果你問印度老百姓,印度經濟發展有什麼問題,他們可能會給你一長串清單。但如果你問他們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時,他們的確很樂觀,印度人普遍存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緒。
  印度人的生活態度積極,這是好事。這種積極的態度顯然有助於社會發展。
  基建與電力:
  印度經濟的胸肌與軟肋
  許多前往印度的中國人或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常常對印度很多城市的“臟、亂、差”感到無奈。在首都新德里或金融中心孟買,隨處可見四星級賓館、高 檔購物城與街頭小商販、三輪計程車在圍墻內外的“劃界生意”;也隨處可見高檔汽車、破舊公交車、摩托車、三輪計程車、人力車、牛馬車“並行不悖”的交通場 景。
  這就是真實而複雜的印度:一個經濟強勁復蘇卻也隱患重重的印度,一個對未來充滿自信卻也對現實抱怨不斷的印度,一個投資消費潛力無窮但貧富差距巨大的印度。
  本報記者 毛玉西 王亮 攝影報道
  基建項目“鋪天蓋地”:
  印未來經濟增長“新引擎”
  從4月3日~7日,記者在首都新德里街頭看到,路面充斥著大型運輸車,到處豎著“施工進行中”警示牌的修路、架橋、挖坑、埋管道的施工現場一片嘈雜。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從低起點起步,以“大躍進”的方式迅猛發展。
  無論是在新德里,還是在孟買,到印度旅遊的外國人都會經歷類似的奇特場景:城市的低劣路面上,聚集著如潮水般涌動的各種車輛——高檔汽車、兩輪 摩托車、兩輪牛車、人力車、三輪計程車“並駕齊驅”。多年來,印度各大城市基礎設施滯後的局面,日益成為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印度總理辛格3月23日表示,印度在2012~2017年的第12個五年計劃期間,將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1萬億美元;借助基建投資,印度將能保證經濟達10%的兩位數增長率。為此,印度政府設定的目標是:一年修建7000公里公路(平均每天20公里)。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印度因為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産業而非勞動密集型工業,使印度經濟受危機衝擊的抵抗 力較強,保持了強勁的復蘇跡象。而從去年以來,印度“鋪天蓋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拉動印度未來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新引擎”。
  對於基建對印度經濟的強大推動力,新德里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會會長庫馬博士提到,印度民主對決策牽制很大,政府決策很難快起來,規劃的雄心壯志與現實進展偏差很大。
  電力缺口巨大:
  6億人仍未用上電
  在印度,無論是在新德里“衛星城”古爾岡、金融中心孟買還是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帶電梯的高檔住宅或辦公樓,基本都具備了乾淨的起碼要 求。據記者接觸的一家房産仲介介紹,在印度,衡量高檔社區的標準,除了安全、乾淨最起碼的要求外,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要有發電機等電力補充設備。
  據印度計劃委員會統計,印度全國11億人口中,有約6億人至今仍未用上電。在接受採訪的印度學者看來,電力能源危機將是印度躋身世界經濟大國的重要障礙。
  數據顯示,從今年到2012年,印度電力市場蘊藏1000億美元的巨大商機。庫馬博士指出,印度應當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投資印度的電力部門。但 記者從在印度投資的中國電力公司了解到,儘管印度電力需求缺口巨大,但印度對中國公司的投資還存在簽證難、辦事效率低、手續繁瑣的情況,致使很多有意擴大 投資的中國公司“知難而退”。
  中産階層崛起:
  對未來充滿自信
  在金融危機中,印度以內需消費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備受關注。公開數據顯示,印度私企産值已佔GDP的75%,印度國內個人消費佔其GDP的 57%。私企的發展和中産群體的壯大,被認為是印度戰勝危機的主要推動力。在很多印度學者看來,崛起的中産階級是印度社會的“穩定器”,是印度經濟發展更 具持久力的重要因素。
  按印度對中産的定義標準(年均稅後收入在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中産家庭),家住新德里的28歲手機維修連鎖店老闆阿魯道格斯儘管不 願透露自己的收入,但顯然已邁入印度中産行列——結婚有一女,有車有房,雇有6個店員,維修店年毛收入約9萬美元,是印度典型的私企與年輕中産的代表。
  道格斯很擔憂通貨膨脹惡化,認為印度政府的規劃前瞻性很差,他説:“很多政府官員拿了錢卻不辦事,很多錢都進入了私人腰包。市政規劃的超前性只有5~6年,而一項規劃完成卻需要3~4年,再加上政府換屆的思路不同等因素,往往使市政工程建成後就顯得落伍了。”
  背景資料
  印度:
  世界經濟的辦公室
  作為擁有11.6億人口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一直被認為是亞洲經濟奇跡的象徵,有“世界辦公室”之稱。
  自1991年經濟改革以來,印度GDP一直呈穩步增長態勢。6000多家上市公司使其股市規模空前壯大。印度還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就業大軍。據統 計,西方企業在印度約2300萬高校畢業生眼中越來越富有吸引力。美國最大的1000家公司當中,四分之一的企業使用在印度開發的軟體。
  如今,已從金融危機的陰霾中走出的印度對經濟騰飛的信心似乎是“金磚四國”中最強烈的。印度財政部的報告稱,印度在4年裏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國家,經濟增速有望在未來1~2年內增至10%左右,被中外媒體稱為經濟奇跡的“印度模式”。
  有分析稱,印度金融系統的完善、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精英教育的完善、龐大中産階級的較強消費力、公共基礎建設的巨大需求,都是印度經濟未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強大動力。
  記者手記
  一墻之隔見貧富:
  墻內是“歐洲”
  墻外是“非洲”
  位於新德里加濟阿巴德(Ghaziabad)工業區的克拉克酒店,是印度比較出名的四星級酒店,此處離地鐵站約8分鐘的步行距離。也屬少數免費 上網的酒店之一。走進這家酒店所在的太古購物中心( Pacific Mall),你能充分體會到它的豪華氣派。但在購物中心的圍墻之外,就是擁擠、嘈雜、惡臭的集貿市場,再加上摻雜的破舊公交、無數三輪計程車的橫衝直撞, 讓你感受到了百米內社會安全、貧富懸殊之明顯。
  無論是在首都新德里、金融中心孟買,還是“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到處都能看到路邊破陋“貧民窟”與摩天大廈、別墅小院交織在一起的場景。在新德 里新開發的“衛星城”古爾岡,記者同樣看到了低矮的平房旁拔地而起一排排新建高層公寓與別墅區,而馬路旁的地産仲介卻棲身在茅草房中向顧客推銷豪宅。
  在印度留學近1年、學習印地語的中國留學生劉志鵬看來,類似巨大反差的場景在印度司空見慣。這種強烈的反差還被形象地形容為“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墻內是歐洲、墻外是非洲”。
  從目前看,印度經濟高速增長背後,也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印度勞動人口55%的就業靠農業,農業發展才是保證印度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最關鍵因素。 從長遠看,作為一個農業為支柱産業的印度,如何解決大量的貧困人口、提高農業生産效率、解決農業部門這個最薄弱環節,才是印度政府急需解決的大難題。




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版)》


  

印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兆礼

  
  [内容摘要]印度在政治上采用议会民主制,但深受种族、宗教以及地方势力影响。各政治力量的消长导致国大党一 党独大局面的消弭,多党竞争、联合政府成为印度政治主流,并且处于深化发展之中。自经济改革后印度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结构改善,对外贸易 加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实行务实的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与大国关系,改善与邻国关系,参与地区合作。
  【关键词】印度、政治、经济、外交
  
  印度北倚喜马拉雅山,南瞰印度洋,东邻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独特的地缘位置、广袤的国 土、庞大的人口规模、丰富的自然禀赋以及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赋予了印度大国底蕴。自1991年拉奥政府经济改革以来,随着经济总量与军事实力的增 长,印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巴西、俄罗斯和中国一道被喻为“金砖四国”,成功挤身于地区大国行列并积极迈向世界大国。
一印度政治发展
  印度自1947年摆脱了近2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基本上沿袭了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低效率的议会民主时常成为印度不同利益群体 的抨击对象,但这种由殖民者灌输的“外来制度”经过独立后60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背景下,基本保障了政治制度的稳定与连续,已经成为 印度民众的普遍共识。
  (一)印度的政治结构
  1950年生效的《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按照议会民主制原则,印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印度联邦立法机构采用两院制,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45席,其中12名议员由总统指定,其余233名议员由各邦 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共545席,543席由选民直接 选举产生(其中有79席为表列种姓保留席位,有40席为表列部族保留席位),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其他2个席位为总统委任的英裔印度人代表。人民院的主要 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总统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 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出,任期5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副总统由联邦议会两院议员选举产生。而邦议会则采用一院制或两院制,邦的行政 长官由总统任命。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是实际的国家元首;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实际上,总理既是议会中多数党领袖,又是部长会议首脑。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 任。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二)印度政治发展的特点
  在60多年的政治实践中,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得到不断完善,虽然它不是最有效率的,但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基本上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更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复杂的社会结构、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就了印度“特色”的议会民主制度。
  第一,印度政党众多,是世界上政党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政党主要分为全国性政党和地方性(邦级)政党。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定义,凡在上一 届邦议会选举中在4个邦获得4%的选票或3.33%议席者,或者在联邦人民院选举中至少从4个邦提出候选人并获得4%选票或4%议席者,属于全国性政党, 否则只能称之为地方性政党。据统计,印度独立后共有192个政党,在1951-1952年第一次大选期间,登记参选的政党多达53个,其中包括14个全国 性政党,如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以及印度共产党等,其他大部分为地方性小党,而且绝大部分是为了参加竞选而新成立的,影响力有限。截至2004年人民 院第14届选举时,登记参选的政党则多达230个。五十多年间,参选的政党翻了两番还多。全国性的政党数量有所下降,主要包括印度国民大会党(INC) (通常称为国大党)、印度人民党(BJP)、大众社会党(BSP)、印度共产党(CPI)、印度共产党(马)(CPM)和民族主义者大会党(NCP)等6 个。与全国性政党的数量下降相比,地方性政党的数量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从1951年登记的39个增加到2004年的224个。
  第二,种姓、宗教以及地方因素影响政治。印度社会结构复杂,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以及多语言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根深蒂固的种姓制 度、教派主义以及地方势力给印度政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种姓制度下,选民基本上是按照谁代表本种姓的利益就投谁的票的原则进行投票,各政党为了获 得选举的胜利,充分利用印度社会的这一特点,研究选民种姓的构成,发展具有优势的种姓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种姓势力甚至借议会民主制有了一定的发展;宗 教势力也是印度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尽管印度宪法规定印度是一个世俗的国家,但随着更多的具有宗教色彩的团体或政党的出现,宗教势力及其政党对印度政治 的影响呈现上升的趋势,它们通过煽动教徒挑拨极其脆弱的各宗教教派关系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地方势力的发展是印度政治生活的又一特点,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 地方性政党的崛起以及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尤其是在主要政党需要其他小党支持才能获得组阁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第三,印度的议会民主制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结果,但积极为主流。尽管独立后印度政坛充满动荡与冲突,但基本上成功地保持了议会民主制 度,民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提高。1951年举行了第一次人民院和邦立法院选举时,具有普选权资格的选民达1.7亿人,实际投票率为44.87%。至 2004年人民院第14届选举时,选民6.71亿,投票率达58.07%。将于2009年5月举行的人民院第15届选举,选民预计将达到7.14亿,较上 届净增4300万。一方面是选民绝对数量的上升,这与印度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相关;另一方面是选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尤其是低种姓群体的觉醒和积极参 与,成为推动印度议会民主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印度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政治诉求的上升,争取选民的同时,也增强了选民的参与意识。但由于 印度社会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掣肘于经济发展程度,印度的议会民主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现象,如当选议员不能履行职责,甚至部分议员是黑社会成员等。
  第四,印度各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与真正意义上的多党民主体制初具雏形。在独立后的二十多年里,得益于健全的组织、坚实的群众基础、崇高的威 望以及反对党力量相对弱小等因素,国大党一直处于一党独大并长期执政的地位,形成了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下罕见的“一党独大制”。在1952年、1957年 和1962年的人民院三届选举中,国大党分别获得364席、371席和361席。而在邦议会选举中,国大党也通常获得60%以上的选票。可以说,这一时期 的国大党是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导者。然而自1967年人民院第四届选举开始,国大党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到1989年人民院第9次选举时,该党只获得 525个竞选席位中的193席。而成立于1980年的印度人民党却发展成为获得88席的人民院第三大党,全国阵线则获得143席,成为印度政坛上的重要力 量。伴随着国大党的分裂与衰落、地方势力的崛起以及教派主义的复兴,国大党、全国阵线与印度人民党三足鼎立之势渐成,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能在大选中单独赢得 超过半数的选票,印度政体自1989年人民院第9次选举后进入了一个悬浮议会和联合政府的时代。
  (三)印度政治的发展趋势
  由于在大选中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单独赢得议会中过半数席位,因此,多党竞争、联合政府成为政党运作的主要形式。1996年人民院第11届大选 时,印度人民党获161席成为第一大党,全国阵线和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组成的联合阵线获160席居第二位,国大党仅获得140席,退居第三位,“国 大党体制”彻底终结。1998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始于1989年的印度政局失稳也由于强势的印度人民党的执政而告结束。1999 年大选后,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2004年4月第14届人民院选举中,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220席(其中国大党 获得145席)而居于首位,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获得185席(其中印度人民党获得138席),印共(马)等左翼政党获得62席,其他地方性党派共获76 席,国大党终于成功扭转颓势,在左翼政党表示从外部支持的条件下,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组阁权。
  地方势力对政局的影响加大,地方性政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多党或两党竞争局面形成后,主要政党如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都不能在大选中获得单独 的组阁权,而是必须得到其他政党的支持才有可能在大选中胜出。因此,无论是国大党还是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都必须联合地方性政党。而一些地方性政党为了自 身的利益需求,也与主要政党讨价还价,从而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
  2009年5月,国大党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将任期届满,人民院第15届选举即将举行。但由于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实力 赢得多数,下一届政府仍将是联合政府的可能性极大。实际上,国大党面临一系列困境,如选民对金融市场混乱、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居高不下不满,而且已经在 一些重要的邦选举中遭遇失败,但与一些地方性政党(如北方邦的社会党(Samajwadi Party))的联盟将会增强自身的竞选地位。印度人民党的势力范围局限于讲印第语的北方地区,但在2008年底举行的部分邦选举中表现不俗,似乎正在变 成一个“全印”的政党。印度的经济形势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都会给以“打击恐怖主义”与“拯救印度”为竞选口号的印度人民党加分,但具有较多票源的广大农村 地区却并不过多地关注这类问题,加之印度人民党并不是铁板一块,这也使其大选的前景并不明朗。据印度全国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国大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可在大选 中赢得36.6%选票,可以击败印度人民党,却仍然需要拉拢地方性小政党来组织联合政府。
二印度经济概况
  2003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的报告。尽管这个报告预测的时间跨度较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印度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
  (一)印度的经济政策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确立了经济增长、社会公平、自力更生、多元并重的经济发展目标,并通过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经济法规,建立起政府管制下 的混合经济体制。“半管制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印度的公营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对私有部门的高度限制以 及限制外资流入,也造成公有部门的垄断与效率低下,使印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外对经济干预最多的国家之一,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在 独立后的30多年里,印度经济长期处于低速稳定增长状态。从1950年到198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3.5%,被称为“印度教徒增长率”。
  1960-1980年代,印度依次实行“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基本上改善了印度粮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牛奶的自给自 足,海洋渔业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对私有部门的政策有所转变。英·甘地于1980年重新执政后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了放宽对私营 企业的限制、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等措施。拉·甘地总理在任的1985年至1989年,政府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进行 了推行经济自由化和引进竞争机制的初步尝试,为后续政府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际收支困境,引发了国大党拉奥政府更深入的经济改革。拉奥政府为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开始进行以私有化、市场化、 自由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一些政策相继出台,主要措施包括取消大部分工业许可证制度;修改垄断法,缩小国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并引进自由竞争机制;加 大对外开放,将内向型经济转为外向型经济;调整外贸政策,通过基本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取消出口补贴和降低进口关税等政策,促进印度经济的国际化等。
  自1998年3月印度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以来,印度在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强全方位的对外经贸关系、加快公营企业改革、进行金融改革等 方面不断深入,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更宽松的开放政策,如关税进一步降低、工业许可证基本取消、电信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向外资开放、农产品的出口限制取消 等。2004年,以曼莫汉·辛格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根据《最低共同纲领》,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权益,推行人性化经济改革,提高教育和卫生投入,保持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印度突破了传统的“印度教徒增长率”对其经济社会的束缚,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独立后的30年,印 度长期保持低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3.5%。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后,经济增长明显加快,1993-2002年期间年均增长率达 6%,2006-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9.7%,2007-2008年达9.0%。据《经济学家信息部》预测,2008-2009年度,受全球金融风暴 的影响,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将回落到6.2%。尽管如此,印度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加速发展,提升了印度的经济实力,据印度中央统计组织 统计,1990-1991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341亿卢比,而2007-2008年度则升至471320亿卢比,预计2008-2009年将达到 522540亿卢比。1989-1990年,印度出现外汇危机,只有9.7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截止2007-2008年度,印度外汇储备增至 3097.23亿美元。
  经济结构改善,服务业发展迅猛。据印度储备银行统计,从1990-1991年度到 2007-2008年度,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30.9%下降到17.8%;虽然工业对GDP的贡献度相对下降,由25.4%降至 19.4%,但印度制造业在过去的9年中保持了年均7.1%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力强劲。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印度工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 头,2004-2008年的4年内,工业增长率分别达到8.5%、8.0%、10.6%和8.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43.7%提高到62.9%, 并且在2000-2001年度到2007-2008年度期间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成为印度经济的最大亮点。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与IT相关的服务 已经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据统计,印度软件业近几年来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软件业年均增长率(20%)。2008年, 印度软件业产值预计可增长到870亿美元,出口总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左右。从总体来看,在2003-2004年度到 2007-2008年度的5年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11.1%、18.3%和70.6%。
  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所提高,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印度的储蓄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受此影响,其投资率也较低,印度独立初期的投资率还不足 10%。从1980-1981年度到1989-90年度的10时间内,印度年均储蓄率和投资率分别是19.4%和21.2%,到1999-2000年度 时,储蓄率和投资率分别是22.3%和23.3%,而2006-2007年度时,储蓄率和投资率则有较大提高,分别达到34.8%和35.9%。可 见,1980后的20年,储蓄率和投资率几乎没有变化,而自2000-2001年度后的8年内,储蓄率和投资率则维持在年均29.2%的水平,出现了明显 的增长趋势。低储蓄与低投资使印度保持着较高的消费率。国内消费在印度社会支出中依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高比例的消费支出有效地推动着印度国内消费需 求,因此,印度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自2000-2001年度以来,印度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2004-2005年度后的三年消费率分别达到 69.2%、67.8%和 66.1%,2005-2006年度消费增长的幅度甚至高达8.2%,据预测,2007-2008年度也会维持在8%以上。
  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对外贸易加速发展。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不断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外资流入呈稳定增长态势。 1991-2000年,印度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237亿美元,其中2000-2001年度有近52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在随后的几年中,流入印度 的外资不断增加,自2004-2005年度到2007-2008年度分别流入153.66亿美元、214.53亿美元、290.82亿美元和618.30 亿美元。随着印度吸引外资的增加,印度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印度独立后对外贸易额很小,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高。自1991年经济改革加快 对外开放以来,印度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口额从1990-1991年度的240.7亿美元增至2006-2007年度的1856.04亿美元,出口额从 1990-1991年度的81亿美元升至2006-2007年度的1262.63亿美元。据印度工商部统计,2007-2008年度,印度外贸进出口总额 达4145.4615亿美元,其中进口2515.6226亿美元,出口1629.839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度增长32.92%、35.54%和 29.08%。
  (三)印度经济前景
  印度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种趋势在未来仍将得以延续。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未来50年内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达到年均5.8%以 上,国内生产总值在2015年将超过意大利,2020年超过法国,2025年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日、中的第四大经济体;到2032年,印度的国内生 产总值年增长率将达6%并超过日本;到2050年, 印度经济增长仍会达到5%,并且有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尽管印度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基本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对农业投入不足导致的农业增长缓慢、基础设施相比薄弱、农村人口基数偏大且识字率 低、贫富分化严重、就业压力大、财政赤字高内债过重、能源短缺、地方分离势力以及恐怖主义活动等因素,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发展中经济体影响的加剧而带来的 印度国内固有的种姓、宗教、民族等矛盾的升级甚至激化,都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2007-2008年度,印度GDP增长较上年减少0.6%,达到9.0%,但仍高于“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7.8%的平均水平。尽管印度 政府坚持2008-2009年度以及2009-2010年度其GDP增长不会低于7%,但在印度经历了史无前例的5年快速发展期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印 度国内消费需求出现下滑,这将对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的印度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印度经济增长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明显放缓,据《经济学家信息部》预 测,2008-2009年度约为6.2%,2009-2010年度为6.1%。
三印度外交
  印度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此,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一)印度外交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独立初期,印度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印度独立后面临着硬实力的先天不足,但印度政治精英为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摆脱“二流角色”而实现“有 声有色大国”的理想,为了突破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为了创造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国大党政府在美苏冷战的铁幕下提出了“不结盟”的外 交政策,拒绝参加各种军事集团。但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与两个集团保持积极的互动,同时支持亚非殖民地国家反帝反殖,积极倡导亚非团结,呼 吁世界和平。1947年倡导亚洲关系会议、1950年与中国建交、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1955年的亚非会议,使印度成为第 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印度一方面努力塑造道义上和政治上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视南亚次大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力求控制并主导本地区事务,极力排斥区域 外大国的介入。
  20世纪六十年代中印边界战争后,印度奉行“实力对实力”的现实主义对外战略,并逐步发展为倚重同苏联的特殊关系。世界格局的两极化和美国 所奉行的“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标准与不结盟政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巴彼此将对方与区外大国的接近视为对自己安全环境的威胁等,使美印之间的关系难 于突破。由于印巴对抗、美巴结盟、中印边界战争等一系列因素,印度与苏联的关系越走越近,并于1971年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 约》,双方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殊关系,形成了美—中—巴与苏—印相对抗的局面。在1971年印巴第三次中,巴基斯坦被肢解,印度地区霸权地位 得到加强,成为地区内无可争议的大国。
  冷战后印度奉行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推行经济外交与睦邻友好。苏联的解体与国际格局的突变对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在经历 了短期的“无所适从”后逐步顺应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逐渐转向灵活务实的大国平衡外交,积极发展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并且在对外交往中从突 出政治过度到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印度出台了针对南亚邻国的“古杰拉尔主义”,主动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加强同邻国的合作,实 行睦邻友好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911恐怖袭击后,随着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以及印度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在奉行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积极调整与大国关系的同时,不再突出“不结盟”而是强调自身民主国家的属性,在战略上向美国倾斜,更加注重发展同美国的关系。
  (二)印度的大国外交实践
  独立初期,印度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平行发展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初与苏联结成准军事同盟关系后采取倚重苏联的政策。冷战结束后,尤其新世纪以来,印度在新的国际格局下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务实的大国外交成为印度外交最显著的特点。
  美国成为印度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冷战结束后,印美逐渐摆脱相互疏远的状态。从1994年两国确定要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开始,到 2001年印美两国元首承诺要致力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于2004年开始实施《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NSSP),再到2005年印美发表联合声明将双 边关系提升为全球伙伴关系,印美关系在十多年里经历了“三级跳式”发展,双边在经济、能源与环境、民主与发展、不扩散与安全、高技术与空间、反恐等多个领 域展开合作。近年来,双边高层互访频繁,建立了多种对话与合作机制,例如印美能源对话、印美全球问题论坛、印美防务合作机制、印美高技术合作小组、印美经 济对话、贸易政策论坛、印美CEO论坛、印美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等。2008年,各种对话与合作机制进展顺利,其中10月签署的《123协议》,成为印 美政治关系提升的显著标志。美国也明确表示,要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主要国家。在印美政治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双边经贸关系稳定提升。长期以来,美国一直 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2008年度,美国继续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边贸易额达417.5174亿美元,占印度全部贸易的 10.07%。
  印度高度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印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冷战结束初期,印俄关系相对平淡,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两国综合国力的提 升,双边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1993年签署《印俄友好合作条约》,印俄关系从盟友变为合作伙伴;1997年两国提出建立战 略伙伴关系,并于1998年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问印度期间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正式达成协议,签署了《2001-2010年军事合作协议》,确立了两国 首脑定期会晤机制;2000年签署《印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宣言》,确立了21世纪双边关系的性质与走向,签署11项协议,涵盖政治、经贸、防务、反恐、科 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2002年签署的《德里宣言》强调促进两国人民的共同安全、发展与繁荣是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目标,同时签署《打击恐怖主义谅解备忘 录》,决定建立联合工作组以协调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在两国首脑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双边频繁的高层互访推动两国关系向纵深发展。截至2008年12 月,由印度外长和俄罗斯副总理领导的包括六个工作组的“印俄政府间贸易、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合作委员会” (IRIGC)共举行了14次会议,在经贸、能源、冶金采矿、科学技术、信息通讯、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07年1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 辛格访问俄罗斯期间,双方签署了在制造多用途运输机、打击毒品走私、空间探月以及金融等领域合作的协议;2008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两 国签署联合声明,肯定了年度首脑会晤机制对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作用,同时也签署了包括建设核电站、航空航天、金融领域合作与信息共享、武器出口等其他9份 文件。可以说,两国政治互信与军事合作成为双边关系的最大特点,科技与军事领域的互补成为印俄关系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印俄强调恢复双边经贸关系,但 两国间贸易额相对较小,还不足印度对外贸易的1%。2007-2008年度,双边贸易额只有34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3.03%。
  印中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中印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边关系进入“蜜月期”。60年代后,中印边界战争导致 两国关系全面倒退和长期僵冷。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后双边关系的僵冷状态有所突破,两国关系出现了实质性改善。随着双边高层互访的恢复,以及两 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双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1996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印,双方共同确立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 上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等一系列文件。1998年印度以中国 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双边关系遭受挫折。从2000年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开始,双方高层互访频繁。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以及9个合作文件,双方提出要在进一步推动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关 系”;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宣布将中印关系从“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确定2006年为“中印友 好年”。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提出了发展中印关系的6点建议,双边达成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新水平的“十项战略”,即确保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加强制 度化联系和对话机制、巩固贸易经济交往、拓展全面互利合作、通过防务增加互信、寻求早日解决悬而未决问题、促进跨边境联系与合作、促进科技领域合作、增进 文化关系并培育民间交流、扩大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等。2008年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二十一世纪的 共同展望》和其他10个文件,决心通过发展两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印中各种对话机制不断完善,军 事领域的交流也出现积极势头。双边贸易不断增长,2006年贸易额已达250亿美元,2007年达到387亿美元,2008年1-11月达484亿美元,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洲国家和欧盟是印度外交的重点之一,印欧关系稳健发展。1993年,印度与欧盟签署《联合政治声明》,为年度部长会议与广泛的政治对话奠 定了基础。随后,《关于伙伴关系与发展的合作协定》和强化印欧伙伴关系的计划相继出台,双边表示要在强化经贸关系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合作。 2000年第一届印欧峰会的召开成为印欧关系的里程碑,而印欧峰会的制度化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第五届峰会提出的“战略伙 伴关系”以及2005年第六届峰会形成的“联合行动计划”,为双边伙伴关系的深化与拓展确定了目标与议程,印度成为欧盟继加、中、日、俄、美之后的第六个 战略伙伴国。目前,在欧盟逐渐从经济体发展成为地区性政治联盟的背景下,印度与欧盟的关系也从最初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逐渐发展成为涵盖政治、经济、安全、 文化与科技等多方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除传统的英、法、德外,印度与欧盟新成员的关系是近来印 欧关系的新亮点。欧盟成为印度最重要的贸易、技术与投资伙伴。双边贸易在2001-2006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截至2007-2008年度,印度 与欧盟27国的贸易额达729亿美元,欧盟对印直接投资超过109亿欧元。
  印日关系持续升温,双边关系自21世纪以来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冷战期间的印日关系十分疏远,自2000年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印度并提出建立 全球伙伴关系开始,双边关系持续升温。2001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日本,双方发表了《印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将加强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全面对 话与合作。自2004年,印度成为日本最大海外开发援助对象。2005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访印,两国决心大力深化“全球伙伴关系”,开展高级别战略对 话。2006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日,双方宣布建立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并将2007年定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游交流年”。2007年8月,日 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公布了涵盖政治安全、防务合作、全面经济合作、商业领袖论坛、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的印日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新阶段路线 图。2008年10月,辛格总理访日,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加强合作,发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联 合宣言》和《印日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进展联合宣言》。到目前,双边建立了“印日能源对话”、“年度防务政策对话”、“科学与技术倡议”、“高级别战略经济 对话”等机制。2006-2007年度,双边贸易额达75亿美元,日本对印发展援助达690亿卢比(1850亿日元)。
  (三)印度与南亚邻国和其他地区的关系
  印度与南盟以及南亚邻国的关系稳健发展。印度是南盟创始国之一,也是南盟最大的国家,于1986年、1995年和2007年三次主办南盟首 脑会议,强调加强南亚各国联系,积极推动在南盟范围内实现物流、人员、技术、知识、资金和文化的自由流动,最终建立南亚经济共同体。印度对南亚邻国继续推 行“古杰拉尔主义”。印度支持尼泊尔政治转型和孟加拉国恢复民主,加大对不丹的经济援助,尊重斯里兰卡的民族问题并希望通过和平对话加以解决,继续积极参 与阿富汗的重建进程。自2004年以来,印巴保持和平对话进程,双边关系继续缓和。2008年,双方决定继续推进印巴和平进程,并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进 程。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巴关系紧张,和平进程中断。
  印度积极推行“东向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参与东亚合作。2002年,印度与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及“印度东盟商业峰 会”,确立了双方年度峰会机制。2003年,双方签署了《东盟—印度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商定10年内成立自贸区,此外,印度还加入了《东南亚友好 合作条约》,双方签署了反恐联合宣言,标志着印度与东盟密切、友好政治关系的条约化、机制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正式启动。2004年双方签署了《和平、进 步与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协定》,制定了未来合作的蓝图。2008年印度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最终完成,印度将成为继中国、日本和韩国后第四个与东盟建立 自由贸易机制的国家。目前印度与东盟贸易额约200亿美元,预计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
  印度历来重视对非洲的外交。印度对非政策的目标在于促进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保护印度侨民在非洲的权益、维护非洲和平。为此,印度保持对 非洲的援助,积极参与非洲的维和行动,加强与非洲的政治和经济联系。2008年,首届“印度非洲高峰论坛”在新德里举行,8位非洲首脑、14个非洲国家代 表团和非盟主席出席,会议通过《德里宣言》和《印度—非洲合作框架协议》两个“纲领性”文件,确定今后将在人力资源、教育、科技、农业研究、粮食安全、工 商业发展、医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司法和防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印非贸易过去5年中增长了5倍,双边贸易额达已从 2002-2003年度的5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7-2008年度的260亿美元。据印度联合工商会预测,印度与非洲国家贸易2012年将达到1500 亿美元。
  印度重视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1991年至1992年,印度分别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反恐形势严峻以及印度对能源需求上升的背 景下,印度努力推动与中亚国家展开军事、能源、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自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启动观察员机制后,印度于2005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首 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峰会上获得观察员地位。印度与中亚国家在安全、经贸、文化、军事、司法等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得到深化与加强,尤其是安 全和经贸领域的合作最为突出,尽管双边贸易额小并且经常出现波动。据印度工商部统计,2007-2008年度,印度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双边贸易额 出现较大增长,分别达到1.8874亿美元和0.22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11 %和42.64 %。
  (四)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
  2005年7月,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峰会决定给予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观察员地位。实际上,在2001年8月哈萨克斯坦总 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印度期间,印度就表达了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愿望,印度国内的学术界也开始为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造声势。2002年6月上海合作 组织第二届峰会期间,印度驻俄罗斯大使克里施南·拉赫胡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印度完全支持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印度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但由于上海 合作组织处于初创时期,机制建设仍有待完善,吸引其他成员的还没有纳入议事日程。只是到了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在机制建议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从初创阶段 步入务实合作的新时期,《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的签署为希望加入这一组织的国家提供了可能性。
  由于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 及开放原则,自成立伊始各国员国在安全、经贸、文化、军事、司法等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相继展开并不断得到加强。尤其是“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成 员国加强了以打击本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为中心的反恐合作。与此同时,加强成员国的经贸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上海合作组织 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些成为吸引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
  2005年7月,印度外长纳特瓦尔·辛格在上合组织第五次峰会上表示,印度对在反恐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强与上合组织的合作有浓厚的兴趣,印度 希望在上合组织内发挥积极的、创造性的和建设性的作用。同年10月,印外长纳特瓦尔·辛格率团首次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印外长表示, 印度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寻求促进经济合作、确保地区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目标,将积极与上合组织成员合作以求在已经达成共识的行动中发挥积极而建 设性的作用,并且特别强调上合组织地区内经济合作与反恐的重要性。2006年6月,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迪奥拉率团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上合组织元首会议。迪 奥拉强调,印度作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欣赏上海合作组织坚决反恐的立场,承诺与组织内其他成员紧密合作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上合组织成 员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指出如何将经济增长与发展惠及整个地区以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是上合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印度希望在贸易、银行与金融服务 的发展、运输网络建设以及能源安全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2006年9月,印度国务部长恰范率团参加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恰范指出,印度希望参与组织在经济、能源、文化、教育、环境、反恐与反毒品走私等领域的合作。2007年8月,印石油和天然气部 长迪奥拉率团出席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元首会议,重申印度在能源、经济发展、反恐与反毒品走私等组织行动的兴趣。同年11月,印度派 出外交国务部长艾哈迈德参加在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2008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努尔加利耶夫在秘书处会见 了印度共和国驻华大使拉奥琪。双方讨论了上海合作组织与印度的合作进展情况。8月,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迪奥拉出席了在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 首理事会例行会议,重申既往的立场与观点外还特别强调了印度对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以及“南北走廊项目”的兴趣与关注,并且希望上合组织密切与 观察员的关系,让观察员在组织内发挥更加明确与实质的作用。2008年10月,印度动力部长欣德参加了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 理)理事会例行会议。2008年11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就印度恐怖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次恐怖事件,重申对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印度的 声援,并向恐怖袭击遇难者的家属和亲人表示深切的同情。2009年2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努尔加里耶夫应印度外交部的邀请对印度进行了工作访问,并与印 度外交部长慕克吉讨论了加强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以及在经济领域,包括交通和能源领域的合作问题。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印度完全支持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相信上海合作組织具有强化区域內各经济体之间合作关系、推动贸易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潜力,但从印度总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参加历届高峰会来看,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
  总之,印度政治家对印度大国地位的诉求,可以说贯穿独立后的各个发展阶段。无论是国大党长期执政阶段,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及地方党派在政治生 活中作用凸显的阶段,还是国大党东山再起重掌政权的阶段,印度政治家对印度大国地位诉求的实践始终如一。美国曾明确表示,要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全球大 国。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也曾预测,印度将会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经济体。实际上,印度必将崛起为世界性大国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对于印度崛起进程和时 间,则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