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8, 2013

安倍跑遍東盟10國

安倍跑遍東盟10國

2013/11/18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7日結束了對柬埔寨、寮國的訪問。在上任不到1年時間裏便歷訪了東盟(ASEAN)的所有10個加盟國。安倍目的是分享正在推進 廣域經濟合作的東盟的增長果實以及構築對華包圍圈。東盟國家中,寮國和柬埔寨被視為「親華派」,因此日本與中國的博弈必將愈發激烈。

     「沒有東盟的強勁增長就沒有日本的經濟增長,東盟是日本經濟再生不可或缺的朋友」。安倍17日在寮國的記者會上這樣強調。

      除了多國間的國際會議外,這是自時任首相小淵惠三以來,日本首相時隔13年再次對柬埔寨和寮國總理進行正式訪問。安倍非常重視此次訪問。

      2012年柬埔寨的經濟增長率為6.5%,寮國為8.2%。兩國作為日本企業向中國以外地區分散生産基地的「中國+1」戰略的投資地而備受關注。

      東盟計劃2015年實現經濟共同體。另外,連接越南、寮國和周邊國家的國際幹線道路「經濟走廊」的建設也在全方位推進。日本希望通過與柬埔寨和寮國加強合作來擴大日本與東盟整體開展經濟合作的範圍。

      另外,安倍還探索在政治和安全保障領域進行合作。在柬埔寨,雙方簽署了提出在聯合國維和行動(PKO)方面加強合作的共同文件。日本還與寮國確認了儘早締 結避免南海領土所有權之爭的行動規範(COC)的必要性。安倍身邊的人士透露「基本上給予了令日本滿意的回答」。

       不過,中國對柬埔寨和寮國的影響力很大。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于06年訪問了寮國、于12年訪問了柬埔寨,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擔任副主席時,曾于09年 訪問柬埔寨、10年訪問寮國。在兩國的大街上,中國企業比比皆是,中國政府援建的建築物也隨處可見。日本首相未進行訪問的13年的空白很大。

       寮國和柬埔寨採取了顧及中國、同時與日本保持平衡的姿態。柬埔寨總理洪森對日本的外交姿態表示支持,不過並未提及中日關係。安倍表示12月在東京召開的東 盟特別首腦會談上,「希望開啟友好關係的新篇章」。對此,寮國總理通辛•坦馬馮回應稱「已經了解了日本創建政治安保對話的意向,將實施對話,商討合作的可 能」,其態度與安倍存在溫度差。

  (山口啟一 萬象報導)




中日角力東南亞

2013/10/10
       中日兩國領導人分別於10月9日前往汶萊參加與東盟(ASEAN)的領導人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點抓住海洋安全保障問題來牽制中國。中國總理李克強則通過擴大經濟合作封堵批評意見。在競相擴大影響力的中國與日本之間,東南亞各國為保持平衡而煞費苦心。

    日本:利用海洋糾紛牽制中國

      「通過力量改變現狀的動向非常令人擔憂。各方應按照國際法來解決問題」,安倍在日本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及中國與菲律賓發生領海糾紛的南海問題,呼籲「希望作為共同的課題繼續開展合作」。有多位東盟領導人贊同,表示「法律的支配非常重要」。

       安倍提出民主主義等「共同價值觀」,顯示出有大國思想的中國截然不同之處,努力推動與東盟各國的合作。對於積極推動的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等加強安保政策,安倍也以「將為地區和平與穩定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貢獻」為由尋求理解,部分東盟領導人「表示期待」。

       與此同時,安倍也沒忘記表達對修復中日關係的意願,指出「對話的大門一直敞開」。

       安倍今年訪問了東盟十個成員國中的八個,剩下的兩個國家柬埔寨與寮國也在將在年內訪問。

   中國:擴大經濟合作

      中國把「經濟」擺在最前面。在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表示希望通過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地區的經濟融合。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和泰國總理穎拉等各國領導人邊聽還邊認真做筆記。

       在去年的會議上,制訂「南海行為準則」時,東盟出現分裂,結果強化了日美與東盟的合作。今年3月上台的中國新領導層在對此反省的基礎上,開始對東盟採取懷 柔政策,開始顯示出響應的姿態。中國外長王毅已經四次訪問東盟。本月初中國海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支持東盟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還開展習近平主席與李克強總理的「雙首腦」外交。習近平主席在本月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SEAN)峰會之際,訪問了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李克強總理將在隨後訪問泰國和越南。

      正優先處理國內問題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取消了亞洲訪問。「美國不在」也許預示著未來一年東南亞相關問題的走向。

   東盟:設法維持與中日的外交平衡

      東盟正想方設法維持與中日兩國的外交平衡。在中國新領導層的援助攻勢下,對中國的批評正逐步變弱,但反對過度向中國靠攏的聲音也根深蒂固。日本首相安倍表示重視東盟,提出深化合作的方針,也有許多期待擴大日本影響力的聲音。

       今年以來,東盟對中國的警惕論調顯著減弱。面對存在領海糾紛的馬來西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擴大進口,並就加強軍事合作達成了一致。在加強與中國關 係的背景下,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開始在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中拋出消極論調。因為美國批評該國優待馬來族居民和保護國有企業。

      但也有許多意見認為不希望中國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由於領海糾紛,中國對産自菲律賓的香蕉進行進口限制。通過使用「胡蘿蔔加大棒」來擴大影響力的戰略顯而易見。也有東亞相關人士提出「為防止中國一家獨大,有必要加強與日本的合作」。

  (永澤毅、阿部哲也、吉田涉 斯里巴加灣報導)





解讀「安倍外交學」

2013/05/3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9日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雙方就在安保與經濟等廣泛領域加強合作達成一致。安倍在第二次擔任首相後,半年多的時間裏訪問了10 個國家,取得了基礎設施出口與加強安保合作等具體成果。從中可以看出其攻勢外交戰略的關鍵詞是其自身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與「牽制中國」。

     安倍在與辛格總理的會談中,首先稱「很高興能再次以首相身份進行會談」。安倍在第一次擔任首相時曾于2007年8月訪問印度並與辛格總理進行會談。但實際上兩位首相5月28日晚上就已經非正式地在首相官邸進行了共進晚餐。

      日本首相官邸的官員介紹説:「安倍首相非常渴望此次會談」。突然在首相日程中加入一個非正式晚餐就表明了這一點。在首腦級別的會談中加入計劃外日程是非常 罕見的,安倍周圍的人員對這次「特別應對」感到吃驚。針對會談安倍而與外務省官員進行的事前討論也「比以往都要多」。

      安倍之所以如此重視印度,主要是印度在地緣政治學上的定位和迅速擴大的市場這兩個因素。印度地處印度洋的要衝,扼守著從中東和非洲運輸能源物質的海上運輸 線。中國正加緊在斯里蘭卡等印度洋周邊國家建設港口等,因此加強與印度的關係是日本在安保問題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與此同時,維持著年均8%的經濟增長率、擁有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印度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在援助新幹線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安倍親自出面推銷。

      一名日本外務省官員介紹稱:「安倍首相此前的出國訪問全都按照一定思想,展開了戰略性的外交」。安倍剛一上任就提出了「以看得見的形式開展戰略性外交」的 方針。為此而選擇的國家包括上任後首先訪問的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以及2月出訪的美國、4月底訪問的俄羅斯與中東各國。

       這些訪問均具有牽制中國和確保海上運輸線等安保上的意義,並兼備獲取資源和幫助日本企業開拓市場等經濟層面上的重要性。尤其是經濟外交,可謂是「安倍經濟學」增長戰略的重要支柱。因此通過加強與各國的合作關係,推動發電站與高鐵等日本技術的出口。

       在安倍5月24日~26日訪問緬甸時,有超過40位來自民間企業和大學、自治體的官員同行。一名日本政府人士稱,根據日本慣例,首相出訪時要通過經團聯等經濟團體向企業打招呼,但此次出訪則是首相身邊人員「直接告訴了對進入緬甸感興趣的企業」。

       作為安倍此次上任時就面臨的課題,與中國和韓國的關係依舊看不出改善的跡象。最近由於安倍關於歷史問題的發言而導致中韓對日本更加排斥。美國也由於安倍在歷史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而越來越憂心忡忡,作為安倍外交基軸的日美同盟已開始受到影響。

       日本內閣官房參與飯島勳在5月中旬訪問了朝鮮。在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露出一絲曙光的同時,也反襯出與要求放鬆制裁的朝鮮進行談判的難度。





日本前任首相和現任的微妙關係

2013/11/18
一邊是要求現任日本首相安倍「去核電」、並敦促其參拜靖國神社的前輩首相,另一邊是採取行動改善與中國關係的前任首相。作為一代風雲人物,日本前任首相和 現任首相的關係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微妙的,但在安倍晉三政權尤其如此。無論是要求安倍「去核電」的小泉純一郎,還是重視中日關係的福田康夫,追根溯源都屬 於相同派系,而且與曾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的安倍在同一時期任職于首相官邸。

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記者會的前首相小泉(11月12日 kyodo)
一名日本外務省高官説:「在過去3年裏,由於是民主黨政權等原因,沒有前任首相展開積極行動」。在日本,作為外交方面的特使、天皇訪問外國時的首席隨員 等,前首相一般是最合適人選。但是,大家不願一而再、再而三地充當這一角色,於是前首相需要承擔的職責自然而然集中于前首相森喜朗身上。

 尤其困擾首相官邸的是小泉純一郎的發言。原本認為小泉已不再是國會議員,將悠然自得地沉浸在自己的愛好裏,但小泉卻出人意料地發出刺激性言論,要求安倍 去核電,而且還與在野黨黨魁會面。「按正常看法,這一系列發言和行動相當於反政權和倒閣運動。只是發言者是小泉,人們不會往政治方面聯想」,政府高官也感 到很不高興。

  在小泉擔任首相,安倍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期間,與擔任內閣官房長官的福田之間關係非常複雜。本月5日,福田前往首相辦公室拜訪了安倍,雙方交談了17分 鐘。而在此之前的10月底,福田為出席有關中日關係的研討會而訪問了中國。並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交談了約1小時20分鐘。而在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導致中 日關係冷卻的2003年,福田罕見地決定以官房長官身份訪問中國,並與當時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王毅討論了緩和關係的方案。

  表面上堅持強硬姿態,私底下採取靈活立場。有時通過派遣特使試探對方反應。在外交和內政方面,這是首相和政黨首腦採用的慣用手段。或有明確的指示,或只是 心心相通的默契,雖然兩者存在差別,但遵循現任首相意圖展開行動是特使的職責。不過,日本相關人士透露稱,「福田和安倍之間沒有任何溝通」。福田之所以在 5日拜訪安倍,是為了對此前安倍參加其父福田赳夫夫人的追憶會表示感謝。

在「北京—東京論壇」上,結束演講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左)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前主任趙啟正相互握手(10月27日,北京)(kyodo)
即使在過去,日本前任首相也未必竭力輔助現任首相。池田勇人、佐藤榮作……,先後領導在自民黨被稱為「保守主流」這一派系的首相們的關係也都存在微妙之 處。田中角榮在因洛克希德事件而下臺、並遭到逮捕之後,曾夢想再次當選,從而被稱為幕後將軍。在自民黨出現分裂跡象的「40日抗爭」中,當時大平正芳、福 田赳夫、三木武夫這3位現任和前任首相也彼此不和。

  但是,如果自民黨和政權出現危機,則會為「避免政權落入在野黨手中」而團結一致。在日本自民黨之所以能永久執政,正是因為有了派系聯合體。前首相卸任後依然掌握派系的實權,擁有強大勢力。

 由於派系功能癱瘓,後來才發生了民主黨取代自民黨的政權更迭。無論是森喜朗、小泉還是福田,都不是現任國會議員。擁有現任議員身份的前首相只有野田佳彥、菅直人這2位民主黨搭檔以及以副總理身份進入閣內的麻生太郎這3人。

  如今,無論是前首相的活法,還是其與現任首相的關係都發生了改變。





日本經濟界180人訪華

2013/11/18
      由日本大企業高層等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的訪華團,從18日起赴北京等地進行訪問。將以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等為主題,討論兩國間的經濟問題。通過加強經濟方面的合作,尋找改善兩國關係的途徑。

      訪華團由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張富士夫(豐田汽車名譽會長)及日本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等約180人組成。這是時隔兩年日本經濟界再次派出超百人大規模團體訪 華。此次對訪華日程事先進行了調整,以便在18日到21日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政府要員進行會談,日中經濟協會希望能見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 強。

      代表團還將與中國商務部及國家發改委的官員交換意見。訪華團部分成員將於21日赴山西訪問,到當地的工廠進行考察。





中日對立先從民間解凍

2013/10/16
       在中日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國也開始摸索改善關係。日前中國代表性企業的經營者訪問日本,與日本政界、經濟界人士交流就是其中的一環。中方希望吸引外資,從而確保經濟穩定發展。

中國企業家訪問日本時與日本官房長官交流的情景(9月25日)
       中國與日本的GDP加起來接近美國。兩國的經濟交流極為重要——擔任訪日團代表的常振明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這樣表示。他同時 指出令人遺憾的是,和過去相比中日間的交流變少了。常振明是中國最大的綜合企業集團中信集團(CITIC)的董事長。除中信集團外,訪日團還包括主權財富 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和三一重工等知名企業。從9月24日開始的5天時間裏,訪日團成員與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和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會長米倉弘昌 等人進行了交流。此次訪日的契機是1月下旬,訪日團的一位成員與一名日本大企業的老朋友聊天時,日本朋友説「去中國會覺得有危險」。這番話讓該成員十分震 驚。他深切地體會到反日遊行日企店舖和工廠遭到打砸留下了多麼嚴重的陰影。

       以此為契機,「應該繼續交流」的呼聲開始浮出水面。訪日團團長常振明80年代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習日語,並在日本的大型證券公司研修過證券發行業務。是中國經濟界典型的「知日派」。對「政冷」導致「經冷」的擔憂促成了此次訪日。


  吉田忠則 的其他文章

   眼前還無需對中國經濟擔憂

   沒有增長就沒有改革?

   中國經濟在清廉中低迷?

   被遺忘的人民幣正悄悄推進改革

   中國經濟是否值得擔心?

   中日交流渠道正面臨轉捩點

   「日本是危險國家」?

   中國經濟不算好,但也不壞

   發現人民幣匯率的奧秘

   中國消費的兩張面孔

   向日語「聲優」挑戰的中國女孩

   不可思議的中國經濟

   美國和通膨都撬不動人民幣

   CPI統計不了的「物價」

       不過,如果沒有政府的允許,中國代表性企業的經營者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訪問日本。中國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還必須推進結構改革。9月底在上海設立的 自由貿易實驗區反映出中國的真實想法。中國將以金融和海運為中心摸索進一步吸引外資。鄧小平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如今中國需要開展下一個開放。

       受80年正式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影響,中國面臨著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持續的高增長時代落下帷幕。如今中國進入了如何轉向7%左右穩定增長的未知時期。這也是為什麼改革開放再次成為重要課題的原因。

       中方修復與日本的關係是因為看好日本的節能和環保技術,不過並不僅限於此。中方還擔心如果與日本一直處於隨時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狀態,將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對華投資。

中日兩國經濟界開始互動
       自去年9月中日關係對立以來,中日關係最緊張的時候是今年1月的火控雷達照射事件。日本認為中國軍艦使用火控雷達照射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軍事衝突的風 險增大。中國領導層認為隨時發生衝突的緊張狀態不是好事,雖然在原則問題上沒有改變,但轉變為儘量避免矛盾激化,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改善關係之路會一帆風順。從此次中國企業家的訪日行程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難度。實際上,原本預定在8月下旬訪問日本。不過,由於中方做出 決斷花費了一定時間,結果導致日方來不及發放簽證,使得訪日推遲了一個月。「日方的熱情超乎了我們的預期。不過不可能通過一次訪問就解決問題。必須繼續踏 踏實實地努力恢復信賴關係」,據悉,訪日後常振明這樣説。

       下一個關注的焦點是11月份。這次將是日本的日中經濟協會(會長為豐田名譽會長張富士夫)向中國派出約100人的訪華團。在中國軍事力量抬頭的背景下,僅 僅依靠經濟層面的交流很難化解對立。在此基礎上,該如何避免衝突、尋找合作之路呢?今後「民間外交」的走向將備受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ad










中日兩國經濟界開始互動

2013/09/26
       中國代表性的10家大企業的經營者9月25日訪問日本,先後與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和經濟界高層舉行了會談。此次訪問由中方提出,在一系列的會談中,顯示出希望加深企業間交流、改善中日關係的態度。在中日關係持續對立的背景下,中方也開始摸索修復關係。


  鏈結:
  構築「安倍·克強經濟學」
  日本經濟界高層11月訪華

  中日摸索「政冷經溫」

  中日經濟已是唇亡齒寒
  中日經濟大壩決堤?
       中信集團(CITIC)董事長常振明表示與豐田汽車開展了多項合作,希望繼續和日本經濟界加深交流、促進合作。

       中國投資公司(CIC)總經理高西慶表示中國對日本的投資並不充分,希望擴大投資。

       在與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會長米倉弘昌等人的會談中,中方強調了中日關係的重要性。常振明邀請日本企業高管訪問中國,表示希望在中國的環境問題、污水處 理和醫療等領域加強合作。米倉弘昌回應稱「環境問題是日本在70年代經歷的問題,希望進行合作」。日本方面,由日本大企業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計劃11月派 約100位企業高管訪問中國。

 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左)與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右)
       中方代表團還訪問了首相官邸。菅義偉呼籲「在多個領域以夥伴的身份開展合作」。同時表示「希望加深日中企業界人士的交流,使日中關係再上一個臺階」。

       自去年9月日本對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以來,中國經濟界也瀰漫著避免與日本進行交流的氛圍。因為被視為「親日」很可能成為一种經營風險。不 過,由於中日關係惡化對兩國間的商務産生了消極影響,中方擔心陷入「政冷經冷」的觀點也開始增多。中日關係此次對立已過去1年時間,如今在中國國內,曾經 一度出現的危險氣氛逐漸平息。

        據稱,日方通過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長谷川閑史的特別顧問—美國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青木昌彥,從幾個月前開始調整此次會談。同友會與中方代表在會談中就兩國的經濟政策「李克強經濟學」和「安倍經濟學」交換了看法。

       參加此次會談的中方成員都是知名企業家,與中國政府關係匪淺。中信的常振明董事長曾擔任過中國建設銀行的行長職務。千博集團董事長蔣曉松在將最初的海南省 博鰲論壇培育為「亞洲達沃斯會議」方面功不可沒。一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代表團之所以訪日,無疑是受到了中國領導層態度的影響」。

 
       不過,即使中日間經濟交流開始展開,也不見得中日整體關係會得到發展。在日本,10月將迎來靖國神社的秋季例行大祭,中國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 非常警惕。另外,年底之後的防衛大綱的調整以及允許行使集團自衛權的討論也牽動著中國的神經。中國領導層認為,如果不迫使日本做出退步將招致輿論的批評, 因此,中日要真正實現關係正常化似乎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訪問日本的中國企業高層涵蓋了金融、製造業、房地産和媒體等廣泛領域。其中包括中信集團(CITIC)和三一集團等大型企業以及像鳳凰衛視那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

  中信集團是領導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鄧小平參與成立的政府下屬金融集團。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一直在承擔加強與日本金融機構交流、吸收已開發國家金融經驗等的職能。最近,通過旗下的投資基金等,正積極致力於對日本企業的出資和收購。

  此外,從事液壓挖掘機等製造的建築機械巨頭三一集團與日本的關係也非常密切。三一重工在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時免費提供了冷卻用泵車,並由此在日 本受到關注。該公司的油壓設備等核心零部件的大部分從日本企業採購,三一集團高管以前就曾表示希望通過與日本企業的交流,吸收生産管理和技術開發經驗。

  房地産開發企業千博集團正在北海道等地從事度假村開發。對中國企業而言,中日關係的冷卻也在成為影響商機的事態。






日本要加強對專屬經濟區的管理

2013/11/18

       鏈結:

    日本海底資源開發落後於中法


  「中間線」附近油氣田成為中日關係新火種


    日本「海洋基本計劃」將出台

   
   日本不是資源匱乏國?
     為強化對日本所主張的專屬經濟區(EEZ)進行管理,日本政府確定了制定綜合性法律的框架。除了限制無秩序的開展調查活動的外國船隻外,還將在開發海底資 源和建設海上風力發電站等方面構建有利環境,以方便日本企業利用專屬經濟區日本還計劃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的體制,作為漁業人員、自衛隊、海上保安廳等的 協調窗口,促進民間進入海洋産業。

     日本沖繩及北方領土事務擔當相山本一太15日,對以日本內閣官房的綜合海洋政策本部為中心加緊實施的相關法律的制定方針進行了説明。今後將召集有識之士對相關法案的具體內容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爭取在明年1月召開的例行國會上提出相關法案。

     日本所主張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面積位居世界第6。日本政府希望加強勘探蘊藏于日本近海的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等資源,同時開發海上風力、波力和潮汐力等新型海洋可再生能源。

     在日本海洋本部整理出的法律制定時的主要問題點中明確指出,有必要促進民間企業進入海洋産業。目前要在海上建設風力發電站時,企業等必須直接與對象海域的 漁業人士進行談判。再例如,在船舶的航線與自衛隊的訓練海域重疊時,必須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和防衛省進行協調。今後將加緊制定新規定,實現可在一處辦理好與 相關部門的所有手續。

     另外,目前日本在海洋的管理和開發方面,分別制定有礦業法、專屬經濟區漁業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相關法律。今後將推進制定和完善綜合性法律,並明確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責任分擔。

     例如,目前礦業法規定了專屬經濟區的海底資源的保護事項。外國船隻要在日本所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開展勘探活動必須獲得日本政府的批准,如果違反規定將處以 5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處罰。不過,日本認為在沖繩縣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和東京都沖之鳥島的周邊海域,中國籍船隻未經許便展開活動以及以科學考察為由進 行資源勘探的事態時有發生。

     日本海上保安廳要求中止活動但一直無果。為了確保日本的權益,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制定新規定。計劃加強對無許可船隻的處罰和監視力度,同時還設想建立限制科學調查活動的體制。將通過加強對相關海域的管理,以應對中國日趨活躍的海洋活動。


     專屬經濟區(EEZ):1982年通過、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條約》規定,全球沿海國家除了擁有12海浬領海權以外,其海域面積可以向外延伸至200海浬,作為這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在專屬經濟區內,沿海國家可以管理礦産以及漁業等海洋資源。

     該條約于1996年在日本批准並生效。截止今年4月底,已經有包括中國等國在內的165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該條約。在專屬經濟區內進行資源勘探必須獲得沿海國的批准。













中國「愛國青年」該學半澤直樹

2013/11/18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在不久之前,日本電視劇《半澤直樹》在中國大陸也受到追捧。這可能是因為這部電視劇在台 灣和香港獲得了良好口碑。日本電視劇過去在中國獲得歡迎的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東京愛情故事》,抑或是2003年的《白色巨塔》。據稱《半澤直樹》主人 公半澤直樹的經典臺詞「加倍奉還」已經成為流行語。這部幾乎沒有戀愛場面的商業電視劇為何會受到中國人的歡迎?是因為觀眾對銀行這一在中國電視劇中罕見的 舞臺設定感覺新鮮?還是對不屈服於銀行內部和政府的當權者而堅持自己初衷的半澤直樹的生存方式産生了共鳴?不管理由如何,我都深切希望熱愛祖國的中國青年 觀看這部電視劇。


歐美也有很多以銀行為舞臺的電影和電視劇,但《半澤直樹》的故事情節非常日本化。説到歐美的銀行題材電視劇,其主題大都是操縱鉅額資金進行收購等的資金遊 戲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悲歡離合。但《半澤直樹》的主題則是「銀行職員如何拯救瀕臨倒閉的城鎮工廠和酒店等」。主人公半澤的父親曾是生産螺絲釘的中小企業的 經營者。在半澤的少年時代,由於銀行停止提供融資,工廠陷入倒閉,結果走投無路的半澤父親不得不自殺。停止提供融資的銀行職員對能否製造出品質優良的螺絲 並不關心,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利潤。

  半澤勇敢地進入了這家對父親見死不救的銀行。這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復仇,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半澤認為銀行並非賺取利息的機械,而要從基礎開始培育有 利於社會的産業,併為帶著夢想和驕傲而工作的人提供幫助。當然,這只是理想,在半澤的周圍,不斷有為出人頭地而捨棄困難企業及其經營者的上司和同事出現。 半澤與被拋棄的企業經營者及擁有事業夢想的人攜手並肩,以無情的手段驅逐一味追求利益而不惜違規提供融資的上司。半澤手裏始終拿著父親小工廠製造的螺絲。

  過去,日本有理想的銀行職員都像半澤那樣帶著理想從事融資業務。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才能讓事業取得成功,將公司做大做強,然後為銀行帶來利益。就算是小 企業他們也決不輕視,而是認真研究各個公司的業務,與經營者團結一心發展事業。結果,日本成為了罕見的中小企業王國。螺絲釘、釘子、彈簧……,為日本汽車 和家電産業提供零部件的就是這些中小企業。他們對製造的熱情和驕傲或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由於得到高品質零部件的支撐,日本産品獲得了突出的國際競爭力。

  這是過去的日本,而1990年前後發生的泡沫經濟讓銀行職員為之瘋狂。銀行開始大量向涉足土地、房産和股票等業務的公司提供融資,以在短時間內賺到鉅額利 潤。而腳踏實地的製造業利潤稀薄,中小企業要實現增長則需要時間。銀行開始減少向認真致力於技術革新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而且會提前收回已貸出去的資金, 結果眾多中小企業由於資金不足而陷入倒閉。

  有一個情景讓我至今難忘。那是20多年前採訪一家大阪鄉鎮工廠的倒閉。這家中小企業是為化粧品等生産化學藥品。當時,由於泡沫經濟帶來優良業績,這家企業 開始夢想走向全球,並在新加坡建了工廠。但在即將投入運行之際,日本泡沫經濟破裂了,於是銀行突然停止提供融資,這家企業出現了資金週轉困難。「這都是不 考慮自身能力,進行過度投資造成的」,這家企業的社長成了罪魁禍首。結果,這家企業也最終陷入倒閉。

     在決定倒閉的那天晚上,我到工廠拜訪了那位社長。工廠內漆黑一片,只有社長的房間亮著燈。在這間屋子裏,社長向我講述了他投身製造業的人生經歷。採訪完已 是深夜了。也許是由於自己當時太年輕,採訪結束後我一個人哭了起來。我感到非常不甘心。為什麼銀行要輕易放棄擁有如此卓越技術和遠大夢想的企業呢?日本如 此下去是不行的。當時我這樣想。這次採訪成了我作為經濟記者的出發點。

    去年中國發生抵制日貨運動時,我曾在日經中文網的專欄裏指出中國要完全抵制日貨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在汽車和家電産品領域,很多零部件和生産設備只有日本 人才能造出來,缺了這些零部件和設備,中國的工廠就無法組裝産品。無法用德國、韓國以及美國産品取代的東西還有很多。這是汽車産業和家電産業生産一線的技 術人員人盡皆知的事實,然而「愛國青年們」卻始終不理解。


之後的事態發展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雖然呼籲抵制日貨,但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僅減少了10%左右,並未大幅減少,且不久後就恢復到了之前的水平。抵制日貨 運動不僅對日本經濟,同時也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影響。如今大家都明白單純的抵制日貨運動不會持續很久,對日本進行這種「制裁」效果十分有限。想必大家現在應 該已經明白當初我為什麼主張相比抵制日貨、不如通過踏踏實實生産産品來對抗日本。

       要想將日本産品完全驅逐出中國市場,螺絲、螺釘、彈簧和工具等中小企業生産的零部件和工具的品質必須超過日本才行。不僅製造業,服務業也是一樣。赴日本旅 遊的中國人對日本服務産業的細緻貼心讚賞有加,而中小企業在服務業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讓每個人切實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必須培育消費領域的新産業 和新企業。

      中國的銀行也絕對需要半澤直樹那樣的人。需要有心懷遠大志向,與經營者齊心協力振興業務,幫助中小企業成長的銀行員工。或許有時還需要像半澤直樹那樣,跟 利益一邊倒、優先為房地産開發和國有企業貸款的上司抗爭。我奉告中國的「愛國青年」!進入銀行,做中國的半澤直樹!

      另外,我必須要坦白一件事情。我沒有履行與上面所講的那位社長的約定。當時社長借給我一張新加坡工廠的照片,結果卻被我弄丟了。他曾再三叮囑我「這張照片 承載了珍貴回憶,所以一定記得還給我」,而我卻把照片弄丟了。時至今日,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非常自責。或許是為了贖罪,我決心努力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實現 夢想,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日本企業。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