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7, 2013

中國影子銀行規模龐大

「愛政府」的馬雲也移民逃離 民眾震驚 (第352期2013/11/14)

 10月底馬雲自曝兩年後可取得香港永久身分證,並希望晚年在香港度過。

一向號稱自己「愛政府」、支持鎮壓「六四」學生的馬雲也將逃離大陸,立即引起民眾的熱議,也讓中國資金外逃的現象再度浮上檯面。

文 _ 張頓

10月25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杭州與香港傳媒會面時透露,再過兩年,自己便可取得香港永久身分證,並直言晚年希望在香港度過。一向號稱自己「愛政府」、支持中共鎮壓「六四」愛國學生的馬雲也將逃離大陸,立即引起民眾的震驚。

10月25日,馬雲在杭州與香港傳媒交流團會面時表示,他為阿里巴巴今年未能在香港成功上市感到遺憾;過去自己太自以為是,以為在香港上市的事情「不太複雜,不需要親自談判」,更自以為很了解香港。他表示,將會吸取教訓,由現在開始建立良好溝通基礎。

馬雲表示,自己很喜歡香港,並且已經通過香港優才計畫移民,再過兩年便可取香港永久身分證。他已在香港購置了房產,希望自己的晚年在香港度過。

馬雲也「出逃」 民眾「震驚」

馬雲此前公開表示,無論在哪都要「愛政府」,並稱鄧小平在「六四」中做出的鎮壓是最正確的決定等言論,曾引發廣泛的批評。此次自曝將移居香港的消息,立即引起民眾的熱議。

——他不是號稱很「愛國」、「愛政府」的嗎?咋就逃離了呢?香港人可是每年遊行悼念「六四」屠殺啊,好像和你的觀念格格不入?

——這……這不合邏輯啊!馬雲不是很擁護「我黨」的嗎?怎麼能跑去一個歧視共黨的地方呢?難道這才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都說杭州是天堂,連馬雲這樣在杭州發跡,在杭州呼風喚雨,被杭州視作活名片,且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都選擇離開杭州,什麼原因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政治體制、生態環境、企業經營環境或許都是他所抱怨的。

——反而那些留在國內胡作非為的,禍害人民的,就算是一輩子一步不離開中國也算不得愛國人士。

——李嘉誠移走了大陸財產,馬雲移民香港(他應該走得更遠點),很多富商和官員的家屬都移民了。他們不想改變自己的國家,只想逃到安全的地方。

——馬雲也走人了!官員企業家個個帶頭移民!

——看吧,把沒錢的都留在國內,接受高房價,高消費,榨乾咱愛國的窮苦老百姓。

中國資金外逃加劇

隨著中共獨裁的統治,官民矛盾、衝突日益嚴重,群體事件不斷湧現,尤其自薄案以來,引發中共政局劇烈動盪,中共政權隨時面臨垮臺的危險,令中共官員與富商們深感危機,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資金的外逃。

截止2013年6月底,僅流入韓國的中國熱錢總數超過20萬億韓元(約合180億美元),占韓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7%。這些熱錢主要投資在證券市場(股票和債券)和房地產等方面。

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發表報告顯示,2012年僅中秋和「十一」兩個假期,中國出境公職人員為1100多人,其中就有714人確定為外逃。

據估計,2012年的非法資金外流已突破一萬億美元,預計2013年的非法資金外流規模將達到1萬5000億美元。

九成中共中央委員親屬移民海外

據中共官媒新華網2013年3月24日報導,近年來「裸官」攜資金外逃事件頻發,背後往往隱藏著腐敗案件。

香港《爭鳴》2013年2月號消息稱,中共人大常委會審議出入境管理法草案時披露:已移居外國的中國公民,在取得外國國籍後大多不報告,而保留中國居民身分證,享有國內福利和退休金,估計有800萬人。

香港《動向》在2012年也曾引用中共官方內部權威機構所作的統計,調查結果發現九成中央委員親屬移民海外。

據報導,截至2012年3月31日,第17屆中央委員會中,187名委員、142名候補委員、113名紀委委員有直系親屬在西方國家居住、生活、工作或已加入所在國國籍。

「CNN金錢網站」2013年5月報導,根據中國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的一項最新調查,三個中國富豪中就有一個在國外有投資。這比2011年中國高淨值人士在海外投資的人數增加了近一倍。而這些海外投資者大約有60%計畫增加海外投資。







緊隨李嘉誠 萬科董事長王石拋30億元地產 (第352期2013/11/14)
?"
據陸媒報導,萬科地產董事長王石已拋售旗下杭州公司部分地產股權30億元。(Getty Images


日前大陸學者披露,中國房地產大亨萬科董事長王石拋售旗下地產股權30億元。此前王石已三次警告中國房地產泡沫危機,如今出手,被視為是受正從大陸撤資的亞洲首富李嘉誠的啟示,王可能已布局拋售資產準備過冬。

文 _ 古春秋
陸媒《深圳商報》10月28日刊發中共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經濟學家吳東華文章稱,萬科地產拋售旗下杭州公司部分地產股權30億元,意味著萬科資金退出房地產已經開始行動。這是受到李嘉誠拋樓的啟示,拋售房地產準備過冬。

文章說,對於李嘉誠拋售大陸資產,萬科董事長王石已經在微博上發出警告,要中國大陸地產商注意。王石不僅要求其他地產商注意,而且萬科已經行動,在杭州拋售了30億元地產。

文章表示,很明顯,萬科是在二線城市率先進行資產出逃。

文章認為,萬科不僅出售旗下上海公司持有的所有股份,有可能還要出售旗下浙江公司持有的部分股份,使萬科可能從持有者轉變成管理者、品牌輸出者,風險大大降低。還可能在萬科品牌上會收取一筆費用。

文章說,王石雖然在國外讀書,但是,不排除他已經布局拋售資產提早過冬的可能。

王石:貧富懸殊
地產泡沫破裂後果慘過日本

陸媒「一財網」9月29日發表專訪地產大亨王石的文章。王石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正在加劇。他非常擔心中國會走日本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老路。但是中 國的社會貧富懸殊很大,與日本大不相同,日本的中產階層占有很大比例,所以,中國大陸如果經濟泡沫破滅,後果會更加嚴重。此前,李嘉誠拋售大陸資產,王石 已經三次警告過地產泡沫。

法媒:李嘉誠拋售內地及香港資產 用腳投票

法媒「法廣」9月4日報導,近期,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相繼宣告或將拋售旗下的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以及廣州西城都會廣場和停車場,涉及金額約為410億港幣。

而早在2010年李嘉誠長和系已經完成至少有11起,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幣的海外收購,也就是說,這位亞洲首富正在撤離中國大陸、香港,把錢投到海外去了。

亞洲首富李嘉誠正從中國大陸與香港撤資,將錢投資海外(AFP)。
與此同時,儘管資金對住宅地產的追捧熱度不減,竄升的房價更置調控於不顧,但和經濟景氣度更為密切關聯的商業物業則開始供應過剩。在一些一線城市的「次中心」,普通投資者已經明顯地感覺到陣陣寒意。

專家:中國大陸地產泡沫正在破裂
據陸媒《北京商報》10月30日報導,10月29日,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世界工商協會論壇上表示,根據國研中心的調研報告,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風險在進一步積累,區域性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三、四線城市出現泡沫破裂現象。

根據李偉的說法,一線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供給仍然偏緊,房價持續上漲,但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土地供給和住房供給出現鬆動,溫州、鄂爾多斯等地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出現了泡沫破裂的現象。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也在進一步膨脹,但會不會破裂以及什麼時候破裂,目前比較難說。

此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主任蘇劍,9月4日在陸媒《金融界》發文稱,中國房價泡沫的破滅已經蔓延到了二線城市。

據蘇劍分析,中國的房價泡沫其實已經開始破滅了。一些人口淨流出或者人口淨流入幅度很小的小城市,比如鄂爾多斯、神木、營口等前年就開始出現房價泡沫的下跌。隨後是溫州、貴陽等二線城市,目前連西安都出現了房價下跌。房價泡沫開始破滅。





中國影子銀行規模龐大 (第352期2013/11/14)
?"
影子銀行和P2P貸款平臺正在經濟上扮演重要的功能,但誰來監管中國影子銀行卻不明朗,一旦弊端出現將會對經濟造成傷害。(新紀元資料室)  
 
 
影子銀行和P2P網路貸款平臺逐漸在中國經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讓個人和小企業可以獲得信貸,但缺乏監管的機制,一旦弊端出現將會對經濟造成傷害。

編譯 _ 葉淑貞
中國信貸市場就像一個漏水的水龍頭一樣,即使轉得再緊也無法關閉。當各大銀行在今春被告知要停止或減緩放貸,影子銀行就逐漸浮上檯面以填補這個空缺。

P2P的湧現
布魯金斯學會的助理研究員卡里(Eve Cary)在《外交家》(Diplomat)網站刊文稱,個人對個人的網路借貸平臺(簡稱為P2P)已經逐漸成為影子銀行的一部分。P2P公司是媒介信用 的線上平臺。他們評估信譽,並撮合個人和企業借款人以及有興趣的貸款人。借方與個別的貸方簽署協議,並付給P2P公司手續費。

P2P貸款對雙方都是有利的,無法獲得一般銀行貸款的借款人可以因此得到資金,提供貸款的一方也可以得到比其他途徑更多的報酬。「財新網」 (Caixin)援引2013年10月《中國商報》及「網貸之家」(wangdaizhijia.com)的報告,發現87%的P2P投資者獲得高於 18%的利潤。

P2P貸款雖然增長快速,但它只占影子銀行的一小部分。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估計,中國影子銀行的總價值為22.8萬億人民幣(約合3.7萬億美元),而《財新》估計P2P貸款為600億人民幣而已。

據「財新網」說,中國第一家P2P網站是PPDai.com,宜信(CreditEase)則是P2P巨頭之一,估計其2011年每月的貸款額在一億人民幣以上。

國有銀行把大部分的資金借給國企
那麼,這些借方和貸方到底是誰呢?借方是那些發現自己不可能找到信貸的個人或企業。在許多情況下,這是因為國有銀行把大部分的資金借給國有企業的緣故。

由於極低的存款利率、股市波動和對房地產投資的打擊,投資人正在尋找更好的報酬率。有趣的是,許多的貸方是中產階級的中國人。《中國商報》和「網貸之家」的報告發現,60%的貸款人年收入低於10萬人民幣。

然而,許多P2P公司保證借貸,但擔心借方可能違約,也擔憂持續投資過熱的產業貸款,會加劇現有的經濟問題。

影子銀行規模多大?

《華爾街日報》報導,因為計算標準的不同,且缺乏統一的定義,對於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推算有分歧。

據一中共政府智庫的報告估計,影子銀行2012年底的規模為20.5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包括了最知名的財富管理產品和信託、銀行同業業務、融資租賃和私人貸款之所有影子貸款的活動。

但這個數字比國際研究機構算出來的要保守。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今年早些時候估計,包括多種形式的影子銀行貸款之總信貸額已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98%,而摩根大通(J.P. Morgan)估計也認為影子銀行貸款高達國內生產毛額的69%,或36萬億。

影子銀行和P2P貸款平臺正在經濟上扮演重要的功能,讓個人和小企業可以獲得信貸。誰來監管中國影子銀行卻不明朗,哪一部門負責監測這些類型的網站,目前還不清楚。

然而,缺乏監管,一旦弊端出現,將會對經濟造成傷害。

美國投資者不相信中國影子銀行

借錢給江蘇省小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中國商業信貸公司」(China Commercial Credit),在8月首次公開募股(IPO),於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其股票。在數十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詐騙醜聞之後,中國商業信貸公 司是今年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

小額信貸在中國的需求量很大,儘管如此,美國投資者仍然不信任。在交易的第一天,股價收在6.39美元,比它IPO價格6.50美元要低,以致首次公開募股只集資到890萬美元而已。





中國經濟觀察 人民幣八年大縮水
內貶外升藏巨大危機
(第352期2013/11/14)



?"
據中共央行公布的數據,最近三年半裡,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從60兆上升到100兆,增長了67%,使中國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鈔機」。(AFP)



儘管近年來人民幣對外匯率不斷升值,但中國嚴重的經濟問題,致使八年來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大為下降,幾乎減半。人民幣如此異常地「內貶外升」使原本崩壞的中國經濟,暗藏巨大危機。

文 _ 穆清
雖然人民幣這幾年不斷升值,但中國大陸民眾卻覺得人民幣愈來愈不值錢,因為大陸物價不斷高漲,八年前的人民幣1000元,今年已縮水至576元,人民購買力減半。專家表示,人民幣外升內貶暗藏巨大危機。

千元8年縮水50%

《中國青年報》日前報導,常聽到不少大陸民眾抱怨:「不是說人民幣升值了嗎?那麼錢應該更『值錢』了吧?但我為啥感覺錢愈來愈不值錢呢?」

報導舉例,李大媽在市場買米時,發現米價已經是一斤(500公克)3.3元,她記得2005年時米價一斤才1.9元;因此計算出稻米物價指數為1.74,八年間平均上漲9.2%。

報導表示,就大陸民眾買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較,2013年已縮水到576元,人民幣對內是貶值的。

但報導說,如果李大媽去銀行購買外匯,她看到匯率是人民幣6.17元兌一美元;而八年前,要人民幣8.28元才兌換一美元,顯示人民幣在匯率上升下愈來愈值錢。

換言之,前者指的是人民幣在大陸境內的購買力,後者則牽涉匯率。

中國成全球最大「印鈔機」

報導表示,由於大陸經濟成長更多依賴投資,依靠增加的信貸投放,導致人民幣投放量(印鈔量)無論與自己過去相比,還是與世界各國相比,都有較大數量的「超發」(超額發行貨幣)。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最近三年半裡,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從60兆上升到100兆,增長了67%,使中國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鈔機」。

到今年第一季為止,大陸廣義貨幣(M2)已超過100兆,而2002年初僅16兆。十多年來,大陸M2成長超過五倍。大陸的貨幣總量與國內生產毛額 (GDP)比,已超過200%,大陸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但貨幣投放量比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美國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報導稱,人民幣升值的更多原因還是由於美元貶值帶動,非人民幣主動性升值;但因大陸經濟結構自身存在問題,加上農業產業鏈比較薄弱,讓大陸境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同步上漲,造成人民幣匯率雖升值,但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卻感覺到貶值,鈔票愈來愈不值錢。

工資與40年前相比 倒退一半
有網民近日在大陸論壇上發帖,提出中國1971年和2011年的工資對比,驚人結果讓民眾目瞪口呆。

經折算,現在一個10年工齡的普通工人,就算月入2500元(人民幣),也只是40年前低級工的50%。

在1971年,一個工齡四年的普通二級工工資38.87元,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黃金」和美金進行折算。

1971年8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鬆宣布新經濟政策前,美元和黃金價格掛鉤,35美元/1常衡盎司黃金(一盎司等於28.35克)。

1976年前,工齡四年的普通二級工工資38.87元,1976年一美元兌換1.88元人民幣,折合20.67美元,可以兌換0.59盎司(16.73克)黃金。

2011年06月,美元貶值至1500美元/1盎司黃金,再按一美元兌換6.46元人民幣計算,0.59盎司(16.73克)黃金折合人民幣5717元。 就是說,現在5717元人民幣,才能相當於1976年前工齡四年的普通二級工38.87元工資。這還沒有將醫療、教育、住房的福利費用計算在內。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中共對所謂的改革與經濟發展的吹噓,因為現在大陸一個上班四年的普通工人,根本不可能拿到5717元工資,更不用和過去的五、六、七、八級的高級工比較了。
抑制通脹觸及利益集團
中國抑制通脹的過程將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為涉及許多利益集團,必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

《華爾街日報》一篇名為〈中國貨幣政策誰說了算〉的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的話,「中國的貨幣政策,是各官僚機構、各種神祕莫測的委員會以及影響力隱蔽但卻無 處不在的共產黨相互之間較量妥協的結果。沒有哪個官員可以在這方面一人說了算,這使得其他主要國家幾乎不可能與中國協調經濟政策。」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只要抑制通脹的某項政策觸及到某利益集團的錢袋,這項政策將被該利益集團利用各種手法破壞。她曾舉例,中央政府為限制房地產市場而頒發的限購令,由中海南帶頭破壞。讓海口不得不廢棄「限購令」的原因是,該市房地產相關收入快速下滑,影響財政收入。

中國之大,不止一個海口市,也不會只有房地產一個利益集團。各利益集團都會想方設法「俘獲國家」,讓自己利益最大化,這是中國的政治現實,也是經濟現實。 但每一次利益集團「俘獲國家」的結果都是老百姓付出代價,比如為保住出口商利益而不讓人民幣升值,其結果是高通脹導致民眾錢包縮水。

網路評論說,其實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對國內民眾來說都不是福音。貶值是為了維護出口商的利益,而升值也會讓進口商賺得盆滿缽益,就像中國的蔬菜,價漲傷民,價賤傷農。體制不改,一切都無從談起。

金融體系或崩潰
今年5月7日,中共外匯管理局發布《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顯示湧入中國的熱錢,已促使中共當局試圖採取相應措施。

《當代中國研究》主編、經濟學家程曉農博士向希望之聲電臺表示,雖然大陸中央銀行仍然限制人民幣匯率浮動的範圍,但實際上,目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浮動。

它升值還是貶值取決於人民幣政策的需要。或者反過來說,是對外匯的需要。現在大量的熱錢湧入中國,造成大量的外匯要換成人民幣,就出現對人民幣的需求過 大,出現所謂的人民幣升值。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從去年6月底後的九個月,投放了11兆的人民幣,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跟熱錢湧入中國有關。

中共實行外匯管制,不允許百姓持有大量外匯。因此,大量人民幣的投放自然引發通貨膨脹的飆漲,特別是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消費品,房價也將繼續上漲。

程曉農表示,政府沒有及時的想辦法遏制,繼續讓熱錢進來,將使泡沫經濟不斷地膨脹,直到破裂,中國現在已經很危險地走在這條路上,央行其實也很小心翼翼地在防備這點。

目前,中共持續打房的政策並沒有實際成效。程曉農認為,這與湧入的熱錢有極大關連。在泡沫經濟下,有大量的貸款借給房地產公司,還有個人對房地產的炒作。

中國天天在講外資熱錢,其實所謂的外資熱錢大部分都是華人自己的錢,把中國的錢弄到海外,然後再洗一遍回來,在國內炒房子、炒古董,炒這炒那,現在情況不妙,很多人就開始往外撤。撤的越厲害,房地產價格會掉的越狠,銀行的情況會更糟,但政府也無可奈何。

一旦泡沫破裂,房價過高,就會出現房價暴跌致大量貸款變成壞帳,緊跟著就是金融危機,可致整個金融體系崩潰,經濟動蕩會直接引發政局及社會動蕩。

專家支招 減少人民幣貶值損失
面對當今中國社會隨時可能破裂的房地產泡沫,以及飛速上漲的物價,中國老百姓該如何管好自己的錢袋子?

程曉農提醒,手頭有現款的人,上百萬或者70萬、80萬,很多人是把錢放在銀行的所謂理財產品上。然而,銀行拿了這些錢以後,也是把理財產品收集來的錢放 到地產上,情況並不妙。且現在民間高利貸利率很高,有人又去投機高利貸,結果又出現有人揣著錢跑路,致錢放出去收不回來。

程曉農表示,擁有二手房的人可以把房子出租,收取租金,因為租金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如果手頭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也許可以考慮換成美元,存在銀行帳戶裡。隨著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以美元形式存在的這筆錢就會自然而然地增值,增幅會超過銀行的利率,降低損失。這可能是有一批現金資產的普通中國人能夠選擇的一個做法。

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則認為,持有美元者,不論個人還是政府,去買回對自己有效用的、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投資),尤其是美國市場的一攬 子商品(相對國際市場,美元的國內購買力更穩定),就實現了價值,就沒有「受坑害」。而持有美元長期不用,或為了單純保持在國際市場買某些商品的能力,及 日後買人民幣或歐元的能力,則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