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非常順利。協議的達成將不會遙遠」
「用普通辦法是不行的。那個國家很難對付」
這是日本貿易負責人在詢問韓國政府相關人士中韓雙邊FTA談判的進展情況時得到的回答。越是接近處於韓國貿易戰略中樞的人,越是經常談到與中國雙邊談判的嚴峻性。
當然,不能盲目相信這些說法。因為需要估計韓國對日本的牽制。日本貿易相關人士透露:「如果日本對中日韓3國FTA談判的進展緩慢表示不滿,韓國將故意放慢中韓FTA談判的速度」,日本貿易負責人透露。
自7月底到8月舉行的中日韓FTA第2輪談判(上海市) |
原本就有分析認為中日韓FTA的最大受益方是日本。如果佔日本對中國出口7成的關稅被取消,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增加。
另一方面,韓國在中國市場則需要以和日本相同的競爭條件展開競爭,韓國的對日貿易赤字可能進一步擴大。因為韓國依賴從日本進口高科技、汽車等等的零部件。
9月初中韓在雙邊FTA談判中就關稅減免比例設為貿易品目的90%達成協定。而就在7月底的中日韓3國談判中,中韓剛剛拒絕了「10年以內實現90%以上自由化」的日本提案。對日本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中國的意圖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避免遭到孤立。
中國對TPP顯示了強烈的興趣,同時由於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難以很快參加談判。另一方面,由於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自負以及對抗美國的需要,在FTA戰略中,中國將把保持與工業先進國家日本的聯絡作為重點。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受到考驗的是戰略的著力點。
世界自貿區戰略的思路大體分為2種。1種是在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廣范領域實現「絕對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圈」,美國和歐洲是典型。比如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舞臺,迫使後來加入的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開放市場。
另一個是相比絕對的自由化水準,優先制定FTA框架,以獲得對於其他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其代表是,為牽制日本,積極推進與中國的雙邊FTA談判的韓國。
而在力爭同時推進TPP和中日韓FTA的日本,則同時存在這2種想法。如果從中國角度來看,提出TPP以及與歐盟(EU)FTA的美國戰略無疑就是「已開發國家的對華包圍網」,而日本則是可能進行談判的對象。
目前,中日首腦會談自不必說,甚至連外長會談都無法舉行,但需要為中日關係好轉之際做好準備。
如果日本在對華戰略中採取新的舉動,其化學反應肯定將影響其他國家的政策。但任何人都認為不現實的舉措,才有可能成為擊敗競爭者的妙招。
(大越匡洋)
2014年秋季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將在北京舉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成為峰會主席,著手強化與亞洲各國的經濟關係。中國大陸也正在探求 邀請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屆時訪問北京。如果得以實現,將是台灣現任領導人對大陸的首次訪問。中國大陸希望借此實現兩岸領導人對話,為未來的平和統一鋪路,但 台灣方面對此謹慎頗深,能否實現尚是未知數。
經濟合作也取得了成果(6月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簽字儀式) |
今年,台灣原副總統蕭萬長和負責兩岸政策的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鬱琦出席了在巴厘島舉行的APEC會議。據推測,他們在與習近平等大陸方面的接觸中,針對北京APEC的非正式調整也可能成為議題之一。
在此之前,9月27日,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浙江杭州會見了台灣前副總統連戰,雙方均表示要加強兩岸關係。
習近平非常重視對臺政策。習近平曾在台灣對岸的福建省擔任省長,擁有獨立的人脈。習近平提出的「中華民族復興」的口號也顯然將加強兩岸關係放在了重要位 置。圍繞兩岸關係,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作為交流窗口,一直以來都在展開對話。2010年簽署並實施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就是成果之一。 按照該協議,海峽兩岸正在推進旨在撤銷關稅、互相開放服務市場的經濟合作。
另一方面,在政治相關問題上,雙方的立場分歧依然很大。要實現兩岸領導人對話還需要解決諸多的具體問題。
日本首相每年均參加APEC峰會。中國希望在本國舉行的APEC峰會前使中日關係走向改善,因此,估計雙方在水面下的磋商與交涉將會變得頻繁。
中國經濟出現回暖趨勢。匯豐銀行公佈的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初值顯示為6個月來的高位。改善特別明顯的是新訂單及新出口訂單指數。 新出口訂單從6月份(44.9)起迅速回升,9月份的指數達到了50.8。認為在外需的增加以及房地產價格的上升等主要因素的拉動力下,中國的經濟減速或 正逐漸觸底的看法正在增加。
海運行情正逐步改善(江蘇省連雲港市) |
海運業較易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股價波動也較大。中國遠洋的股價7月30日出現了上市以來的低值(2.68元),然而最近一次的漲幅卻超過了30%。
受美國第三次量化寬鬆(QE3)將會縮小的預期的影響,大量投資資金從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流出。而正在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出現動盪的時候,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回暖的經濟指標卻相繼出台,市場的悲觀情緒也因此快速消退。
房地產以及基礎設施投資成為了除出口外的另一個拉動經濟的因素。中國今年1~8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比上年同期增加20.3%。此外,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也一直持續以20%的增幅增長。
曾對房地產泡沫非常警惕的中國政府,目前也對房地產以及基礎設施投資表現出了積極姿態。發改委22日下達的通知表示,將允許支持棚戶區等改造的企業發行債券。
中國國務院2010年為了抑制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曾明確表示禁止房地產企業通過增資或者發行債券等手段從市場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企業事實上曾因此難以從國內市場籌集資金。然而,如今中國的房地產業似乎又重新「起死回生」。
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增長率為7.5%。細分的話,其中資本形成總額為4.1%,最終消費為3.4%,出口為0.1%。與優先 經濟結構改革的李克強首相的「李克強經濟學」相悖的是,中國經濟增長由基礎設施以及房地產開發拉動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也正因為如此,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出 現回暖但卻很快又將「夭折」的悲觀論也此起彼伏。
美國評級公司標普(S&P)25日,對中國政府的政策提醒稱「如果採用過度的刺激政策維持經濟增長,將隨之帶來大的代價」。英國巴克萊在將中國 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期從原來的7.5%上調至7.6%的同時,反而將2014年的增長率從7.4%下調至7.1%。
(土居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