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 關鍵金改難度大
中央社 (2013-10-05 19:49)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013年10月5日電)上海自貿區展現中國大陸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意志,但區內金融開放、金融改革步伐卻顯得謹慎小心,恐正如大陸學者所言「中國改革的難度是匪夷所思」。
不少大陸學者分析,面對美國推動准入門檻、自由化程度較高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與「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上海自貿試驗區可為大陸參與升級版的國際經貿體系開啟戰略布局。
為與國際接軌,上海自貿區對外商投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採負面清單(負面表列)管理,按內外資一致原則,把外商投資項目由核准制改為備案制。
因此,把上海自貿區的掛牌,說成中國希望推動「二次入世(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點也不為過。
但TPP、TTIP裡面關於資金自由流動的條款,目前大陸還很難做到。
而大陸要在上海試驗區開放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及社會服務6領域共18項的服務業。金融業則是服務業的「軟基礎」,能否推動金融創新與改革,與國際接軌,攸關服務業成敗。
所以,打從大陸釋放出上海自貿區可能推動人民幣資本帳可兌換、利率市場化等措施的消息後,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金改議題就成了全球鎂光燈焦點。
然而,觀察上海自貿區9月30日公布的「負面清單」,外資投資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仍受限。
外資獲准參與大陸銀行業、證券業的程度並未變化太多。變化最大的是保險業,之前,外資投資比例不得超過25%,自貿區內上限則鬆綁至50%。
外資對證券公司參股比例上限仍維持49%。
負面清單唯獨沒有註明外資投資銀行參股比例上限。大陸官方以往訂出的參股上限是20%。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刊登評論文章說,這張「負面清單」,體現出中國政府在推動金融開放上的謹慎,或者說遲疑。
至於金改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說,自貿區內所有金融改革都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同時要「防止熱錢通過自貿區衝擊(大陸)境內金融體系」。
金改裹足不前,與許多學者之前的預測相符。
專研國際金融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就說,之前大陸溫州金改,原本沸沸揚揚說要先行先試利率市場化,但因茲事體大,最後終究暫緩。
她說,若大陸存款利率上限在上海先行鬆綁,勢必導致各地資金蜂擁而入。
正如大陸金融學者許斌所說,「一個國家很難做到一塊地方的金融是完全市場化,而其他地方的金融是嚴格管制的。貨品貿易可以『攔籬笆』,但金融流是隱性的,雖有跡可循,卻比貨品貿易監管的難度高很多。」
更何況大陸目前利率、匯率仍受管制,資本帳更未開放兌換。而且在具有中央集權計劃經濟色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下,不少大陸金融機構還須擔負政策工具的責任。
此外,從自貿區總體方案明定2至3年實現人民幣資本帳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來看,金改步伐恐怕得慢慢來。
王儷容分析,上海自貿區目前的金融開放恐只限於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可承作離岸金融業務,而且採「分級管理、業務鬆綁」方式。
她說,這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概念很類似,但台灣自經區的金融開放,是中外資金融機構皆可參與離岸業務,開放幅度較快且較大。
金改雖然不如預期,但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雙邊及區域貿易協定)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負面表列對於中國而言,已是跨出很大一步,也是很大的突破。展現積極與國際接軌的強大決心與企圖心。」
只不過,大陸轉型改革之路恐非一路順遂。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就分析說,大陸服務業要提高效率,就得打掉政府壟斷管制,對外開放進行貿易,也就是對外國際開放,以倒逼相關體制改革。
他說,中國的體制改革變得非常重要。不改革,是行不通的。
張平說,現在中國整個轉型的難度超乎想象,超乎艱鉅。「中國改革的難度是匪夷所思。改革真的是非常艱難了,但是必須改。」
上海自貿區被視為「李克強經濟學」的試驗田,金改更是自貿區的重中之重,攸關自貿區的成效。金改如何改,在在考驗大陸官方的智慧與執行力。
詳全文 上海自貿區 關鍵金改難度大-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005/1079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