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3, 2013

三中全會閉幕 設國家安全委員會 稱深化改革

 

三中全會通過設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習近平領國安會掌內外軍政戰略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國共產黨第 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三中全會)昨日在北京閉幕,審議通過中國未來十年施政綱領,兩大亮點是首度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全面深化改革 領導小組」。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任國安會主任,分析稱,這有利於習進一步集權,扮演普京式的政治強人。本報中國組
為期四天的三中全會昨天在京西賓館閉幕,三百多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參加了會議。新華社報道,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 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成為中國未來十年全面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新華社昨晚發表五千多字的全會公布,亮點頗多,包括突出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重申司法審判獨立等,並提出「到二○二○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改革時間表。不過全會最矚目的,是首度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重申司法審判獨立
  公布指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海外傳言已久,內地也有學者提出過類似建議。今年五月,韓媒《朝鮮日報》就援引高層消息稱,「一個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醞釀之中,它是習近平想在今年年底試圖推出的政改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把對外的國家安全和對內的國家安全結合在一起。」
  傳孟建柱任副主任
  海外博訊網昨天報道,習近平將任國安會主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任副主任,但消息未經證實。有傳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也會在國安會擔任要職。
  北京分析人士對本報稱,國安會其他成員除了孟建柱,還有扮演國家安全顧問角色的政治局委員王滬寧,以及外交部長王毅、公安部長郭聲琨、國安部長 耿惠昌、總參謀長房峰輝等。設立國安會體制,有利於習進一步集權,扮演普京式的政治強人。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曾經對普京總統表示,「我覺得,我和您的性格 很相似。」
  分析:普京式政治強人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本報表示,釣魚島和南海爭議是中央設立國安會的重要背景,有利於集中力量、迅速準確回應國內外重大突發事故,包括軍事衝突。
  全會同時宣布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督促落實,外界預料總理李克強將任小組組長。獨立學者吳稼祥表示,「全面深化改革 領導小組」比以往的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已撤銷)的地位還要高,這個機構不僅是理論探討,還提出具體改革方案。相關新聞刊A4版
  三中全會會議重點
  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加強頂層設計和摸 石頭過河相結合。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確保國家安全。
  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要聞

授權處理危機 超越美國安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盛傳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一九九七年訪問美國時,看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 NSC)後,也考慮組建中國國安會,但最終不了了之。NSC是美國總統主要幕僚機構,一九四七年成立,主要職責是:統一有關美國內政、軍事和外交政策,向 總統提出建議,但不是決策機構,不能制訂政策,只是總統有關安全政策的統籌、協調、參謀機構。在國安會會上達成的意見,須經總統採納,才成為政策。
NSC成立以來,歷屆總統大多倚重,特別是處理重大危機時,常要召開國安會議。委員會由總統任主席,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財政部 長、中央情報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日常事務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負責,其直接由總統任命,不須國會的批准。台灣也早於一九五一 年成立國家安全會議,職能與美國國安會相似。
  回到中國的國安會,根據三中全會公布,有內外兼備的基本職能,應對來自中國內外的安全挑戰,其授權相對美國的國安會有所增加。可以推知,未來成員構成除了來自國防、外交和情報機構代表外,包括公安武警在內的負責人也可能進入該機構。
  要聞

 

 

 

 

 

 

三中全會閉幕 設國家安全委員會 稱深化改革

2013-11-12 19:10:08
【21:15更新報道,增加政治、經濟方面內容。】
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今日下午閉幕,並且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社在傍晚發放公報摘要,並且在晚上7時多發表公報全文。 會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為此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又表示要「確保國家安全」,為此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共並且在會上訂立目標,表示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雖然中共要全面深化改革,將重點放諸經濟,但是中共同時說要繼續「堅持黨的領導」,不走老 路、邪路,政治改革著墨不算多。
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全長約5千字的三中全會公報依舊充斥大量「黨八股」,亦未能滿足外界對中共政治改革的訴求,公報最觸目的新元素就是為「確保國家安全」和「全面深化改革」而新設兩個組織及小組。公報表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原因,是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
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 業、社會安定有序。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 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設立全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另外會上指出為了實現「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公告又說,為了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此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體 制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
經濟體制改革成重點
公報說,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就要延續現時的做法:
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另外公報說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並且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公報又肯定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 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 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不過中共亦表示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在城鄉發展當中,公報說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並「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發展「基層民主」新意欠奉
中共又在公告表示要「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政治上,公報簡單提及要「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又說要發展「基層民主」,但都是在既定制度上出發:
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 度以及基層群眾自制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要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 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
至於法治和貪腐問題,報告說要「建設法制中國」、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 風常態化制度」。在軍隊建設方面,則表示要「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並且「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以下是三中全會公報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潘小濤:中共設立的國家安全委員 

神秘得像三合會開會的中共三中全會,昨天閉幕。從上星期六開幕,五天會期都沒任何消息,在哪裡開、多少人參加、議程是甚麼、大家說了甚麼,都是黑箱作業,比行會保密制有過之無不及。

昨天閉幕後,官方新華社才煞有介事公開會議公布,其中較令外界意外的就是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公布說:為「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 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顯然,除了對外的需要,還要對內,用來統合所有公安軍警司法等專政力量。

這就說明,中共認定,中國被周邊國家孤立及敵視的情況並沒改善,內部威脅也愈來愈大,非要設立比「政法委」更大權的「國安會」不可。如果成事,國安會不僅取代以前的中央政法委,甚至會凌駕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成為中共最高的實權機構。

早在江澤民退休前已有人建議設立「國安會」,作為國家安全及發展戰略的最高權力機構,性質有點似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讓江澤民退休後擔任「國安會」主席,繼 續做太上皇,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受到黨內元老強烈反對而作罷。今次三中全會議決設立的「國安會」,似比當日「國安會」更大權,職權範圍更廣。

或許,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的人事布局中,到處都有江澤民及胡錦濤安插的心腹,極不合習近平心水,要以此作為新的權力核心,並用自己的想法建立。要說服各界 接受這個全新的權力核心,必定要令黨內外感受到強烈的國內外危機,因此與日本、越南、菲律賓等鄰國的關係,要看起來很緊張,美英等國更是「亡我之心」不 死,而國內形勢也是非常不妙,到處都是危機。

天安門爆炸案會否就是設立「國安會」的依據之一嗎?剛有報道說習受到江、胡制肘,這個設置除了國家安全需要,會否更利於習近平攬權呢?!總之,除了實際需要,除了真正的需要,還有製造出來的需求,是否都是習近平撇開舊機制的新集權平台呢!?

 

 

台媒評論分析中共三中全會

更新時間 2013年11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33

天安門廣場(12/11/2013)
台灣媒體對中共三中全會高度關注
台灣媒體對於剛落幕的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進行了廣泛報導,多家報紙就中共路線、權力結構及國安委等議題發表分析評論。
《聯合報》發表社論說三中全會閉幕後,內外輿論給了一個"政左經右"的總結,例如"打左燈/向右拐"或"政治左的更左,經濟右的更右"。
該社論說"政左"應該不是要回到馬克斯主義,也不是要回到毛澤東思想,政左經右說的只是要"強化政治專制/促進經濟發展",這比較近法西斯主義。
《聯合報》認為以台灣與韓國的"專制紅利"成功模式,中國若以專制政治來帶動經濟發展有其合理性。
該社論提到將極右的法西斯政治冠上馬克斯或毛澤東思想的風險是:政左經右終究要出現一個政經撕裂與左右撕裂的社會,北京也可能因"右的說你半瓶右/左的說你搞假左",而失去統治正當性。

"巨人舉不起自己"

就三中全會四天會議包括時間、地點、人員與議程高度保密,《蘋果日報》的司馬觀點說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共卻仍保持地下黨秘密集會的文化,這對其國際形像是很大的負面效果。
司馬觀點形容中共由七常委並列黨領導人的集體領導,權力分配有如商周時的公田制,國防外交安全與大方向歸總書記管,其它常委各人耕自己的田。
該篇評論認為這樣的權力結構分工不清權責不明,欠缺協調仲裁機制,高層的矛盾與衝突,也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多元化而日益嚴重。
文章並指中共自稱是精英型政黨,要把全國優秀人才拉到黨內,再把幹部管理好,以黨治黨、以黨治國,就不需要走西方民主的邪路。
對於這樣的思路,司馬觀點引述了西臘諺語評論說"巨大力氣再大也舉不起自己",並說中共權力結構太殭外,早晚必須走上政治體制改革,否則其它改革最後都會碰壁。

國家安全委員會

《蘋果日報》該欄目還提到中國已崛起,但發現自己是孤獨的崛起,中國沒有整體安全戰略,至今找不到盟友,國安會(委)也許可以補這破網。
針對三中全會提出的國安委一事,《自由時報》引述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說,中共的國安委應該類似於美國國安會。習近平預料將直接掌握社會、外交、國防以及兩岸。
林中斌說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組與國安委,等於是統籌直接跟習近平報告,可說是「直達天聽」。
《自由時報》另外引述了《冰點》前主編李大同分析說,國安委將整合中國既有的安全與情報部門資源,包括對內的公安部系統,對外的國安部系統,以及軍方的總參情報系統等。
李大同說,成立國安委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加大監控力度,以確保政權穩定,監控對象除恐布組織外,勢必包括各種反對批評中共的團體或個人。
「改革代名詞」
由台商旺旺集團經營的《旺報》發表的旺報觀點則說,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體中委作改革方案說明,是近二十年來三中全會最高規格。
《旺報》說這一方面說明習近平將親自統攝改革工作,另方面也代表習近平將更具權威與主導權。
對於三中全會該報的介紹則說「在大陸政治話語體系具不凡影響力,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三中全會都承載改革壓力與期待,也可說是中國改革的代名詞」。
責編:李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13/18505550

 

中共成立國安會 香港大鑊了 

2013年11月13

【三中全會閉幕】備受外界關注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昨日閉幕,會議最先對外放的消息,是宣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會),令「國家安全至上」成為今 次會議對外發佈的第一聲號令。據悉,國安會將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掛帥,囊括外交、軍方、情報和涉港澳、台灣事務主管部門。學者認為,港澳工作納入「國 家安全」範疇,未來中共一定會以此為由更多介入香港事務,香港的民主自由定被箝制得更緊。
《蘋果》記者
事先張揚,並預告將是「歷史性重大突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戒備森嚴的京西賓館舉行四日後,於昨日下午宣告落幕。下午5時47分官方新華社以英文搶 先對外發稿,並非會議公報或會議通過甚麼經濟改革方案,而是宣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隨後新華網中文快訊也是這個消息:「全會公報指出,設立國家安全 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江澤民時代已構思

國家安全成為三中全會對外透露的第一個消息,令外界對這次一直號稱以經濟改革為主旨的會議大感意外。官方公報和媒體都沒有透露中共國安會具體組成和人事安 排;但京城消息對《蘋果》記者透露,這個國家安全委員會早在江澤民時代已構思,欲仿照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江澤民時代未能夠如願,只是組建了中央國家安全領 導小組(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同一班人馬)。
消息指,國安會主任將由習近平親自擔任,兩名副主任分別由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以及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出任;現任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任秘書長。消息指,習有意屬傅取代郭聲琨出任公安部長,郭或調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
據 透露,國安會組成包括外交部、國防部、總參謀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中宣部、中聯部,以及港澳辦、中聯辦、國台辦、僑辦等部門,換言之這些部門 主管將是國安會成員。成立國安會主要因應中共面臨複雜國際國內矛盾,外有東海、南海主權糾紛,內有新疆、西藏、香港、台灣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阮宗澤指,成立國安會就是要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決策和執行的效率。

監控西方情報機構

本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習近平攬權的標誌,把港澳事務納入國安會工作範疇,顯示在習眼裏港澳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這對香港一定是 壞消息。「中共一直認為美國和西方情報機構在香港興風作浪,想顛覆中國,所以把香港的民主運動包括佔中,都視為直接威脅國家安全的陰謀。未來北京一定會以 國安為理由,更多介入香港事務。講句唔好聽,北京對香港的民主自由,一定會箝制得更緊」。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佔中發起人陳健民等泛民人士,對北京 將港澳辦加入國家安全委員會內感震驚,認為北京以國家安全為名,進一步加強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打壓反對聲音,相信很快會落實23條立法,製造更大的白色恐 怖;陳籲港人要有心理準備,日後北京可能採取一些港人「接受唔到」的極端打壓手法,對付香港異見。
內地知名政治評論家、原《冰點》雜誌主編李大同分析,設立國安會,主要是為了加大監控力度,以保護政權。它監控的對象除了恐怖組織,也勢必包括各種反對或批評中共政權的團體或個人。

白色恐怖 儼如落實23條

北京在三中全會後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並將港澳辦納入委員會內,不少泛民成員感驚訝,質疑北京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全面插手香港內部事務,將反對聲音 全部定性為勾結外國勢力,甚至用最極端手法加以肅清,令人擔心真普選無法落實外,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亦不保。
堅持「結束一黨專政」的支聯會是北京一直想取締的組織,主席李卓人形容北京今次做法是「好得人驚嘅改變」,「因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係睇埋香港,覺得香港係一 個威脅國家安全嘅地方,然後就要插手入香港內部事務」。
李卓人相信香港未來會出現更嚴峻的「白色恐怖」,就算無法即時就23條立法,「實質上佢 (國安會)係做咗23條要做嘅嘢」;他以早前到台灣作正常交流後,即被左派抹黑勾結境外人士搞港獨為例,「第日整咗個委員會去睇住,更加令到本來正常嘅交 流,全部都唔敢搞,會有寒蟬效應」。

極端手法打壓佔中

佔中發起人陳健民相信成立國安會後,「可以想像(中央)隻手越嚟越伸入特區」。陳指習近平上場後提倡「七不講」,不准談及公民社會、憲政、公民權利、司法 獨立等問題,「維穩思維係越嚟越嚴重,一啲(內地)溫和改革派全部被捕,好值得憂慮」。陳預料北京會用更極端手法打壓佔中及反對派人士,包括由針對運動本 身轉移針對個人,甚至出現香港社會不能接受的手段,「我覺得嚟緊下一階段,可能會出現一啲大家都好唔接受嘅方法都唔奇」。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指出,港澳辦也是國安會成員,預期北京會以國家安全為名,透過港澳辦及中聯辦加強打壓香港異己,令人對政改及普選更不樂觀。
公民黨湯家驊表示,國安會成員包括港澳辦官員令人費解,因本港並非恐怖活動中心,他促中央尊重《基本法》,不要借國安會插手本港內部事務,毀一國兩制。


 


 

仿效美國 但缺監管
恐如蘇聯KGB隻手遮天 

【特稿】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便想仿效美國國家安全會 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做法,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但最後未能如願。
現中共國安會終在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手中拍板組建。外界擔心中共國安會因缺乏監管,淪為如前蘇聯情報機構KGB,成為打壓異見的秘密工具。

凌駕法律冇王管

美國於1947年設立國家安全會議,原意是為牽制前共產蘇聯,透過該部門協調軍方及情報安全機構,制訂統一外交安全政策,而並非針對美國本土安全問題。它 不是決策機構,不能制訂政策,只是總統有關安全政策的統籌、協調、參謀機構,協助總統制訂對外政策,有關政策需國會批准後才能執行。
而前蘇聯的國 安會(簡稱KGB,中文稱克格勃)在冷戰時期名義上是對外情報機關,但後來發展成蘇共對外、對內進行滲透、暗殺和從事一切破壞行動的組織,甚至淪為對持不 同政見的同胞進行迫害的工具,KGB的行為不受法律規管,為所欲為,已成為蘇共臭名昭著的象徵,蘇聯崩潰後,KGB也被解散,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作 為反間諜及情報偵察機構。
現在中共參仿美國設立國安會,但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前蘇聯一樣,是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國安會的設立會否成為如前蘇聯KGB那樣,成為凌駕法律之上冇王管的「超級部門」、專政工具,值得關注。
《蘋果》記者



韓正或掌舵經濟改革 
高調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說法疑似空頭支票 

【三中全會閉幕】
經濟改革方面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焦點,昨日的公報卻給出 一本「糊塗賬」:在中央層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盛傳總理李克強出任小組組長,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有望上調北京,出任小組副組長;又高調宣稱要使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諸多說法更像是空頭支票。
歷屆三中全會都是決定中國未來經濟路線的重要節點,本次會議之前也廣傳國務院研究中心的力度極大的「383改革方案」,民間期望全會能直接面對國企改革、 房地產泡沫、農村土地流轉、中央和地方財稅制度的棘手難題。不過在綱領性的公報中,字眼就相當模糊,只有兩點比較明確。
其一,公報總綱提到「經濟 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十八大報告中以及過去官方的提法裏,絕大多數表述是「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 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但此次三中全會公報的提法是「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從「基礎性」到「決定性」,中國社 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分析,基礎性力量不是決定力量,這次字眼的轉變意味着進一步的「國退民進」。但是他也強調,究竟是否會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 要看細則、要看「操作層面」的東西。

國企改革幻想破滅

其二,公報提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時紅秀認為,這個提法必然會導向土地集中入市,以及城鄉同等服務、稅制改革等內容。
雖 然公報具體指出了在文化、生態、軍事、教育以及醫療行業上的改革目標,並且強調會完善金融改革、加快自貿區的建設。但是同樣重申了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 公有製經濟」,讓之前對國企改革有幻想的人感到失望。而且對相關領域改革的具體措施也欠交代。專家提醒要等到具體細則出台才能評價力度。
唯一令人 驚喜的是,中央宣佈將要成立一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事實上,早在33年前趙紫陽開啟經濟改革 時,中共就成立過一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委)」,由總理親自兼任主任,其在內地經濟改革中發揮過無與倫比的作用,其第一刀就是砍向計劃經濟, 提出商品經濟。體改委在2002年被撤銷,最後一任主任正是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專家認為此次再次成立中央級別的機構體現了北京方面的決心。
趙 紫陽時代智庫成員、北京政治學者吳稼祥認為,本次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比體改委地位更高。體改委隸屬於國務院,但領導小組卻直屬中央,且體改委側重於 理論探索,而領導小組則不僅要提出改革方案,還需要部署和協調推進。多渠道盛傳出任小組副組長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近日頻頻接媒體採訪,大談上海自貿區的 成立經過和未來改革,被認為是其上位的徵兆。
《蘋果》記者/路透社

 


 

 

主力服務企業 
自貿區與港無競爭 

傳將在三中全會後進京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上海自貿區是由總書記習近平、總理李克強直接推動,才會做得那麼快、那麼大。在談及自 貿區與香港關係時,他強調兩者不是一回事,香港金融全面開放,上海自貿區主要還是為企業服務。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接受新華社等專訪時表示,自貿區的成立經過了一年多的研究,開始沒有想得這麽大,只是考慮上海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發展,但研究到一定程度就和國家戰略需求對接了,因此得到了總書記、總理的直接支持和推動。

發展或借鑑港做法

在被問及「如果上海自貿區取得成功,與香港有甚麼異同,是不是成了長三角的香港」時,韓正表示不能這麽簡單理解,因為香港是自由港,上海自貿區和香港是相 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係,做成了,既利上海,也利香港,更利國家,是三贏。
韓正說,香港的金融發展,現在無論是基礎條件還是人才聚集,都遠勝於上 海,上海應當向香港學習。上海自貿區和香港的情況還不是一回事,香港是針對金融業全開放,上海自貿區主要還是針對服務企業,也不是簡單的離岸貿易,只是對 企業提供更良好、更符合的市場經濟需求的服務。所以不存在和香港的競爭,自貿區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借鑑香港的做法。
韓又表示,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方案包括資本項目下人民幣可兌換、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交易和跨境結算等內容,實施細節會逐步公佈。
有本港資深銀行家表示,韓正如出任「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要眼,無疑有助於推動自貿區的發展,自上海當年提出2020年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開始,本港已開始面臨挑戰,而且日益加強,不容忽視。
不過,大學教授曾淵滄認為,改革小組面向全國,韓「絕對不可能利用本身職務幫上海做嘢」,因此不會影響到滬港之間的競爭關係,但兩者競爭肯定漸趨白熱化。
新華社/《蘋果》記者



「體改委」翻生 
學者質疑架床叠屋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被視為意外的亮點,是因為相關概念近年曾一度熱炒,外界雖期望恢復趙紫陽時代的體改委,但一直「只聞樓梯響」,甚至被認為已經被中央否決。
1980年代設立的體改委,幾乎參與了此後20多年經濟體制改革領域的所有重大議題;而在目前內地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利益集團分割壟斷的情況下,內地經濟學家吳敬璉、張維迎、許小年等多次提議建立一個「中央直接領導的工作班子」。

官員配備更為高級

不過,這一提議一直未獲得中央正面回應。有官員指出,政府有「三個拿不准」:第一、在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前提下,是否需要多一個實體 機構?第二、中央改革範圍極為廣泛,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五個方面,搞一個這樣的機構是否足夠有效?第三、現有政府內部的高層協調機制效果不 錯,不需要節外生枝。
因此在今年9月6日,當局宣佈將會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在國務院領導之下,一共有35個部門一同參與議事。這個制度一出,學界都認為體改委的恢復落空。
豈料在今屆的三中全會,當局突然打出「回馬槍」,提出成立領導小組,並且賦予重權,甚至從官員配備來看,比體改委更為高級。不過,在一片歡呼聲中,也有學者認為這個機構只不過是架床叠屋,真實力度仍然存疑。
《蘋果》記者/人民網



習李政左經右「淨是屁話廢話」
民眾失望 噓聲四起 

【三中全會閉幕】
此前官方輿論大肆吹噓三中全會將有「空前改革」措施、「開 啟新時代」,但全會閉幕的會議公報,卻開宗明義「金句」壓頂:「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繼續避談政改,強調黨的領導和「不走邪路」;顯示中 共未來改革確是「只有經濟沒有政治」。對習李「政左經右」的做法,輿論噓聲四起,批三中全會「沒有任何突破,讓人失望,淨是些屁話廢話」。

昨日官方發佈的三中全會公報涉及近20個領域範疇,涉及政治、法制領域的約三分之一,如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國安會、加強反腐機制創新、社會治 理、軍隊編制改革等,其表述的方式並非向民主方向發展,而是更利於當局的管理,有明顯的左傾趨向;而對經濟領域的提法則有三分之二,則更多開放的提法,顯 示中共在政治上保守、經濟上開放的取向。

「不走改旗易幟邪路」

內地網民陳戈指,所謂改革,全民的共識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市場化。但三中全會的結果,政治改革已徹底不可能,經濟上也開始退回到重新強調國有經濟。換句話 說,自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改革,到今天事實上已經結束了。更有網民指,「三中全會公報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的改革發展畫出清晰路線圖」;「這跟以前不一樣 嗎?假大空!不抱任何希望的好!」
網絡輿論對三中全會公報表示失望。萬衆期待的政治改革呢?拿放大鏡都找不到,卻又見「不走改旗易幟邪路」幾個 字,公報並寫明:「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少評論認為十八大三中全會的報告不但沒有任何新意,甚至覺得改革好像停滯、倒退了!

堅持公有制 與市場化矛盾

不但不敢提政改,經改也老調重彈。較清新的是,公報會議提出經濟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 用;但又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網民轟「甚麼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那經改甚麼?」網民質疑公有制和市場化根本就是 矛盾:「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國有企業起主導作用。到底誰決定誰?誰主導誰?權力繼續集中,市場繼續放活,二元中國模式至此登峯造極。」
民眾稱官方話語體系假大空。也有學者耐心推敲官方寓意。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陳玉宇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混合經濟,各種經濟成份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組成部份。全球化下,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加強產權保護。」
前中共中央智囊吳稼祥則體諒中共苦處,認為三中全會已是當前條件下中共所能做到最好的了,「有力挽狂瀾的味道」,讚三中全會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表明改革的關鍵,不是說,而是做」。
《蘋果》記者



市場改革 擺脫政府操控 

【西方輿論】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發表的公報,外國傳媒初步都聚焦在國內經改方向,特別是承諾讓巿場在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影響,至於將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會),報道只輕輕帶過。
美 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均在標題和顯著篇幅標出市場改革起決定性作用。路透社從文件對巿場角色的措辭落墨,指由以往的「基礎性作 用」改成「決定性作用」,標誌方向改變,並引述瑞信首席經濟師陶冬形容:「他們正尋求擺脫政府全盤操控,讓巿場主導,改變以往由政府主導價格和投資決定的 局面,這在中國標準來說,已屬革命性哲學。」
至於即將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外國傳媒大部份只在報道輕輕帶過,但由《紐約時報》北京分社撰稿的中 文版則有別於英文版,以「三中全會提憲法權威與國家安全」為題,強調內地的新國安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難寄望習近平推政改

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國安會已醞釀多時,但去年中共任命新一屆領導層時,刻意降低法律和國安職務,沒明顯指派由哪個政治常委負責,顯然是擔心若國安會 在當時提出,會令時任政治局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權力進一步坐大,從近日政府加強打擊異見人士和網上反對聲音看,外界都難寄望習近平會進行政改,因為他 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共產黨統治。
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紐約時報》



中共公文分15種 

【話你知】
中共黨政機關的公文種類分為15種,即命令、公報、公告、通告、決定、通知、通報、決議、請示、批覆、報告、議案、意見、函和紀要。外 界最常見的是公報、決定、決議和報告。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中共中央一共召開了52次全會,審議通過了20個「決定」、9個「決議」、2 個「意見」、11個「報告」。
「公報」適用於「公佈重要決定或事項」,譬如每次中央全會結束後發佈會議公報,公佈會議時間、審議通過的內容等。 「決定」適用於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或撤銷機關等事項,如《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4年)。「決議」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 項,譬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報告」則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譬如《中紀委關於薄熙來嚴重違紀問題的 審查報告》(2012年)。  

《新京報》暗示
向右轉唯一出路 

《新京報》就三中全會推出《改革再出發》96頁長篇特刊(圖),封面圖像富象徵寓意──鼓起風帆的大船在波濤洶湧的海上,駛向未來。帆船左邊的礁石近在咫 尺。它唯一能安全轉向的方向是右邊,或者它可繼續前行,拉開與礁石的距離。《紐約時報》由此解讀政治訊息:這家報紙呼籲中南海別再摸着石頭過河,向右轉是 唯一出路。  

 

國安會成立
微博名人「失聲」

「國安會一成立,章立凡的微博號就被注銷!」內地公共知識分子代表人物、著名微博寫手章立凡(圖),昨天突然「失聲」,他在新浪、騰訊、網易等多個網站註冊的微博被關閉。
今年63歲的章立凡,其父親章乃器當年被毛澤東視為右派老祖宗。他經常在網上發表政見,呼籲當局推動政治改革。


 

隸屬軍方 京西賓館只挑少女 

【會場揭秘】
近日來進入戒備狀態的京西賓館,隨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今日起 恢復平靜。三中全會選擇京西賓館作會場,並不令人意外。在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等以往的禁區都已可以買票參觀時,從不對外開放的京西賓館是中共最隱秘 的選擇,它不僅被盛讚為「最安全的賓館」,服務員亦必須經過政治審查,且屬樣貌娟好的年輕女子。

座落西長安街 保安嚴密

京西賓館座落於西長安街,地處軍事博物館、國防部和幾個軍營附近的繁忙地段。賓館與軍方關係密切,直屬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賓館自身便是正師級單位,可謂 位高權重。賓館的三座大樓內處處有軍人執勤,會議期間則直接由中央警備局負責安保。
本次三中全會期間,從距京西賓館一站之遙的公主墳開始,外地牌照的車輛禁止駛入長安街;而附近地鐵站,所有出站的乘客都必須檢查身份證,沒帶的也需要報出身份證號碼核查。有記者試圖在京西賓館附近拍照,剛一停留就被身邊的武警和便衣包圍警告。
自 1964年建成後,京西賓館很快就成了中共高層重要會議的常規舉辦地:如對林彪的審判工作會議、決定改革開放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六四後將趙紫陽撤職的中央 會議等。甚至在文革中最瘋狂的年代,它也是和中南海同等級別的警戒程度,嚴防紅衞兵衝擊,成為一大批老幹部躲避衝擊的藏身之處。

服務員經嚴格政治審查

京西賓館的服務員至今仍然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只有「思想進步、作風正派,政審、體檢合格」的16至18歲女性,並經過省領導的親自推薦,才有幸應聘上 餐廳、客房服務員。在面試中,相貌、身高和皮膚都是重中之重,且會被再三強調保密紀律,賓館50年來從未有一單洩密事故。
賓館的餐飲同樣聞名遐邇,特色菜如清湯魚翅、佛跳牆、鴛鴦歸巢、自製酸奶等,能吃到的人不多,但每一位都讚不絕口。賓館不僅保證每道涼菜事先經過化驗,而且八大菜系無所不精,每天光主食都有18種,所有菜品保證三天沒有一樣重複。
《華爾街日報》/《蘋果》記者

 

 三中全會舉行期間,京西賓館一帶戒備森嚴。路透社

 

深化改革要看李克強手腕

2013/11/13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領導層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再三呼籲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依然模糊,公報中也再次加入了要堅持公有制主體地 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內容。要實現「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這一目標,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領導層中的二號人 物、總理李克強的手腕。

  習李體制啟動後,作為經濟政策總指揮,李克強的舉動一直備受關注。

  李克強反對進行短期經濟刺激、積極抑制信用風險膨脹、重視縮減企業過剩設備等的結構性調整,這一政策態度被稱為「李克強經濟學」。

  本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鮮明的突出了重視市場作用和減少行政權限等「李克強經濟學」的基本改革路線。雖然在一些政策的運作上多了些保守色彩,但可以認為,習李體制下的經濟政策運作已經確定了推進改革這一方向。

  不過,經濟改革今後能否迅速推進仍不容樂觀。根源於官僚和國有企業等中國政治體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抵制並沒有減弱。

  具體舉措今後將由中國各政府部門確定。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力爭兼顧推進改革和穩定增長的李克強經濟學的真正價值將在今後接受考驗。

    (大越匡洋 北京)



沈建光:領導層改革意願百分百

2013/11/13
       瑞穗證劵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給人的印像是「綜合性」,其內容甚至涵蓋了司法和國防,並未避開重要的爭論焦點。為推進改革,在中央層面建立負責部門「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點應給予高度評價。

日本瑞穗證劵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根據今後數周乃至數月出台的詳細政策,在滿分100分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打85分。

  可以感覺到,領導層希望推進改革的意願是百分百的。但是,問題在於如何推進改革,這並非易事。10年前的三中全會也提出了很多積極議題,但持懷疑態度的各種部門和利益集團並未切實執行。此次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專項負責部門,這也顯示出推進改革困難重重。

  關於農村和城市一體化的部分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如果要消除農村和城市的差別,就必須對戶籍制度實施改革。













三中全會決定設國家安全委 提及司法改革

2013/11/13
      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12日發佈的公報指出,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國家安全 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顯示出中國領導層對日前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山西省委前連環爆炸等事件感到擔憂。

      委員會的權限和構成人員尚不清楚。預計將成為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中心、統括負責國內治安工作的公安部和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局等機構的上級機構。

       另外,還有部分觀點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中國版的「國家安全保障局(NSC)」,除了治安外,還將具有綜合調整外交和安全保障戰略的功能。

      公報中還提及司法體制改革,提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地方法院目前一直由各地黨委管轄,不滿當地官員介入判決、司法體制不公正的百姓經常舉行抗議活動。

(島田學 北京報導)




中國能否繪出改革路線圖?

2013/11/12

  鏈結:

   三中全會考驗習李體制

  福山:三中全會是中國改革試金石

   中國經濟改革要過的幾道坎
中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確定以經濟為中心的今後改革路線圖。12日將通過包含改革方針的政治文件,隨後閉幕。上任已經1年的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領導層提 出「全面深化改革」。此次能否描繪涵蓋金融、財稅政策、土地以及國有企業等制度改革的「路線圖」?新一屆領導層推進改革的可信度將受到考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日在北京會見海外人士時強調稱,「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實際上,在那之前,中國政 府下屬智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了「383改革方案」,提出在2020年之前推進土地和金融等8個相關領域的改革。

  而主導報告撰寫的是主管中國經濟與財政運作方針的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劉鶴兼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屬於習近平的經濟智囊。與此同 時,政治局常務委員兪正聲表示「三中全會的改革範圍、力度都將是空前的」。中國國內對三中全會推進改革的期待迅速提高。

重慶街道的景象
貫穿本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推進「市場化」。正如中國總理李克強此前反復強調的那樣,「轉變政府職能」這一多年來的課題成為本屆會議的重要課題。雖然目前已開始致力於取消和減少行政審批,但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重視市場作用、提高經濟效率是實現穩定增長不可或缺的。

  三中全會是由約200名中央委員等參加的會議。而中央委員則是通過5年1度的黨代會選出的共産黨領導層。一中全會一般決定黨的人事安排,二中全會一般確定政府人事安排,而三中全會則確定各項政策。

  1978年的三中全會決定將國家基本方針轉向改革開放路線。1993年提出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針。可以説,這些政策支撐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 過,中國李克強稱已經「從高速增長進入了中高速增長時代」。貧富差距擴大、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膨脹、過度依賴過剩設備等投資的「增長模式」等問題 正在擴大。要實現可持續穩定增長,必須借助改革轉變增長模式。

  例如是否對地方政府依賴土地銷售收入的「土地財政」動刀?受1994年實施的「分稅制」的影響,財源中央集權化,地方政府陷入了慢性財源不足。這導致了對 土地銷售收入的依賴,進而帶來了住宅價格暴漲和地方債務膨脹。這同時成為了官僚腐敗的溫床。三中全會有望討論擴大房地産稅、提高地方債發行自由度等財稅政 策改革舉措。此外,城市和農村各不相同的土地所有制和戶籍制度改革也是多年來的課題。

  此外,金融改革也是討論的核心內容之一。「383改革方案」提出,在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同時,「十年內使人民幣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和投資計價貨幣,在 局部市場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有分析認為,中國將增加獲准利用人民幣直接投資中國股票和債券的金融機構。同時,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等多年來的課題也將是焦 點。而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將受到關注。

  在推進土地、金融和國有企業等制度的改革過程中,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非常強烈。另一方面,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山西連環爆炸等事件頻繁發生。中國領導層面臨著「兩個穩定」的難題。

(大越匡洋)
ad







重視市場的改革重在實施

2013/11/13

    鏈結:

    中國經濟改革要過的幾道坎

    三中全會考驗習李體制

    三中全會看「壯士斷腕」決心

     中國經濟的真正風險

     社評:還很難説中國經濟走上健康軌道

     如何看習近平時代的中國

    上海自貿試驗區左右中國經濟改革

    習李擔負走出「二流國家」重任
       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于11月12日閉幕。會議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針,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重視市場的作用,表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 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但在緩和金融、投資等方面限制的同時,公報指出以公有制為主體。此外還表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一新的機構。顯 示出兼顧經濟改革與社會穩定的姿態。今後的焦點將轉向具體改革措施及實施。

       三中全會是由五年一屆的黨代會選出的中央委員舉行的第三次會議。對於上任一週年的習近平領導層來説,此次會議做出的決定將成為今後政權運作的基本藍圖。

       會議審議通過了名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政治文件。公報中稱將在黨內新設負責實施改革的機構,強調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公報接著指出「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預計中國通過市場推進價格形成和利率自由化。

       可以看出改革的方向是減少行政審批等對經濟的干預程度,反應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政府職能轉變」,通過自貿區的設立推進貿易和投資限制緩和。

       以山西省連環爆炸案等為代表,對貧富差距等社會矛盾的不滿再次表面化。環境污染與政府官員腐敗也非常嚴重。為穩定社會,需要通過改革確保一定的增長,並希望通過分配這一果實來緩和社會的不滿。

        但公報中在表示培育民營企業的同時,「公有制為主體」的方針沒有改變。上一屆的胡錦濤領導層在2003年三中全會上也曾提出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但由於受到阻撓而未能深入推行,被認為是「失去的十年」。

       中國的地方政府往往以很少的補償將土地從農民手中徵收過來,然後再以高價轉賣的「土地財政」非常盛行。這助長了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造成了貧富差距擴 大、房地産價格暴漲、地方債務膨脹等現象。此次的公報中雖然加入了保護農民財産等內容,是否能夠實現真正的改革,還是未知數。

       中國新領導層表示要在2020年前在重要領域取得成果,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但目前還看不到具體內容,實施力還不得不帶有疑問。

(大越匡洋 北京)




 

高原明生:提及安保實屬罕見

2013/11/13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高原明生
      東京大學教授 高原明生:3中全會歷來是主要討論經濟政策方針的會議,發佈的公報也主要聚焦于經濟,然而此次卻加入了不少有關安全保障方面的內容,例如改革軍隊制度和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等。這與10年前、20年前的公報相比性質迥異。從中也體現出了中國領導層對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存在擔憂。

     在經濟改革方面,與之前所預想的不同,我注意到公報中並未提及具體的改革措施。例如,在土地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的民營化以及金融制度改革方面,似乎都沒有討論出成果。

     另外,此前還有觀測認為會議將討論簡化地方政府、調整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在這方面似乎也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決定。公報作為中國未來10年的藍圖顯得缺乏具體性。

     此次並未提及經濟增長的「速度」,這一點可以理解為中國領導層正強調經濟增長要向重視質量和效率的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