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不變解密】明報解密英國歷史文檔,揭開鄧小平為何承諾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而不是10年或100年不變)之謎,原來「50年」牽涉中國發展步伐、收回台灣策略甚至中美關係…...
鄧小平:港50年不變 助華現代化
英密檔:倘中國違聯合聲明 英必出聲
明報專訊】2014年,香港政制發展前路未明,港人關注中央是否會堅守落實「50年不變」及「一國兩制」方針。本報翻查昨日起解封的最新一批英國政府機密檔案,記載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解說「50年不變」的因由﹕50年期限是為了中國成為經濟發達國,香港繁榮穩定有助中國現代化,亦為了50年的台灣穩定,不想與台灣開戰。
密件亦記錄鄧小平託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傳訊,盼與美國總統列根商討台灣實行一國兩制。文件亦顯示,戴卓爾夫人承諾,回歸後若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英方一定會毫不猶豫出聲交涉。
港英年代曾任行政局首席議員的李鵬飛稱,中國現已成為經濟大國,不再需要香港幫助現代化,香港要守住「港人治港」,便要與中央溝通,建立互信,讓中央對香港有信心。不過,民主黨李柱銘則指特區政府應守住人權、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因為這才是香港對國家現代化最重要的角色。
英國國家檔案館最近解封1984年底至1985年中的檔案,其中包括聯合聲明簽署前後的內部討論、中英領導人會談紀錄,以及英國政府處理航權事宜。
鄧:中國需穩定台灣 不想開戰
中英雙方於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當日即1984年12月19日,戴卓爾夫人簽署前與鄧小平會面,鄧談到50年不變的構思原委,說有日本朋友問中國在協議設下1997年後50年的期限的原因。鄧解釋,希望在50年期內,中國能夠達到發達國家經濟水平,如果中國要發展,要在這段時間對外開放,維持香港繁榮安定,符合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利益,因此50年不變的時限,是為了中國現代化需要。
根據檔案,鄧小平解釋,在下一世紀(21世紀)首50年,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台灣,因為中國不希望與台灣開戰,如果人們明白中國政策背後的考慮,就不會誤解中國會對一國兩制政策作出改變。鄧又稱,在50年後改變的機會只會更小,因為屆時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已彼此依賴。
在會談中,鄧小平強調中國會對聯合聲明守諾,戴卓爾夫人則稱中英要令到港人確信中國政策不會改變,英國亦會在回歸前妥善管治香港,並會特別重視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的工作,讓回歸過渡順利。
1984年,中國經濟實力如整體儲備及人均GDP大幅落後美國,分別僅是美國的兩成及4%。至2013年,人均GDP雖是美國的12.8%,儲備卻是美國的8.6倍(見表)。
盼列根任內與華同解台灣問題
鄧小平並託戴卓爾夫人向時任美國總統列根傳達信息,希望列根在第二屆任期內與中國合作解決台灣問題。如果美國及列根認為一國兩制是理想的解決方法,中美可以在這方面做很多工作。
戴卓爾夫人緊接其後訪問美國,與時任美國副總統老布殊會面,老布殊主動提到聯合聲明中一國兩制的概念很有意義,他個人認為總有一天一國兩制會和台灣有關。
文件亦有戴卓爾夫人與趙紫陽及胡耀邦會面對話,戴卓爾夫人稱,英國政府會全面落實聯合聲明,這是英國的榮耀及責任。胡耀邦則說,如果中國反口,信譽受損的是中國而非英國。
早前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指聯合聲明已完成歷史任務,英國在回歸後對香港沒有監督權及道義責任。不過,根據英國解密檔案,英方在戴卓爾夫人於1984年12月訪港會見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的內部準備文件中,提出發言要點,講到若中國在1997年後違反聯合聲明,英國有權向中方交涉,並會毫不猶豫這樣做。
李鵬飛:難道英國告中國?
當年為立法局議員的李鵬飛稱,戴卓爾夫人確說過聯合聲明有法律效力,承諾回歸後若中國違反聯合聲明,英國會出聲,「如果當年沒有這樣保障,兩局議員又怎會肯向香港推介聯合聲明?」他說,自從中央政府發表白皮書,提出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後,實際上已改變了當初高度自治的承諾,但英國政府為了與中國做生意,「形勢比人強,難道英國在國際法庭控告他(中國)?不會的。」
明報記者 周展鴻 錢瑋琪 曾錦雯
兩年香港前途檔案抽起 料「政治考慮」
【明報專訊】英國國家檔案館每年定期解封政府機密文件,今次解封的是1985年及1986年檔案。不過,有別過往如去年解封6冊涉及1984年「香港前途」(Future of Hong Kong)為題的檔案,今次在「香港前途」名下的兩冊、涉及1984至86年的檔案,卻被英政府內閣抽起不解封。香港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說,根據英國檔案法,檔案解封前交相關部門檢視,部門可有「政治考慮」,有權因應檔案內容敏感度,要求抽起部分或全部環節,時間合適才解封。他估計,相信因為近期中英關係較緊張,以及香港政改討論,令英方抽起檔案。
內閣辦公室:未完成檢視程序
英國國家檔案館向本報表示,要向檔案所屬部門查詢檔案被扣的原因,着本報向內閣辦公室(cabinet office)查詢。內閣辦公室回覆稱,因為檔案檢視程序仍未完成,致檔案仍被臨時保留,主要由於英國今年就開放檔案檢討,令相關程序收緊及更嚴格,完成檢視後,會將檔案交檔案館。
本報在英國翻查解封檔案名單時,發現最少8個與香港直接有關的檔案被抽起「臨時保留」(temporary retained),涉及香港前途、九廣鐵路合約、護照及居英權、中國總理趙紫陽訪英、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港與包玉剛會晤等。除了香港相關檔案被扣起,涉及1985年戴卓爾夫人訪東南亞的外交政策、福克蘭群島防衛、核廢料處理的檔案等,都未於今次解封。
前檔案處長:或因中英緊張
有豐富處理英國檔案經驗的朱福強說,雖然根據《檔案法》,英國部門須於指定時間公開檔案,但並非一刀切要求所有部門全部公開舊檔,部門有權就檔案敏感程度暫不解封,「尤其涉及國防理由的檔案,未必會於事發後20至30年後解封」,但巿民有渠道就長期不解封檔案上訴。朱福強說,部門會因應政治氣候「因時制宜」作決定,現時中英政治氣氛緊張,無論涉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爭議、一國兩制的落實、近日英國國會想派議員來港視察被拒,「這兩年的檔案可以是黃蜂竇」,英政府可能想再「攤一攤」,才在合適時間解封。
英曾拒國泰辦倫敦航線
憂損港英關係 國泰終獲發牌破英航壟斷
【明報專訊】英國政府在殖民地時代掌控香港航權,最新解封的英國密檔披露,1980年期間,港英兩地民航當局分別收到英國金獅、國泰及力加等3間航空公司申請,希望承辦倫敦至香港的航線,以打破英航近30年的壟斷局面,惟英方拒絕向國泰及力加發牌,引起港方不滿。時任英國貿易大臣John Nott表明,基於「政治理由」為免破壞港英關係,遂向英國民航當局下達指令,國泰終取得航線。
早於1980年以前,倫敦往來香港的航線一直由英國航空壟斷,直至當年英國金獅(British Caledonian)、英國力加(Laker)及本港的國泰航空向英方的民航當局(CAA)及香港空運牌照局(ATLA)申請加入航線,引發航權風波,更出現「一男子」因素。
初拒國泰 港社會迴響極大
根據文件透露,港方早就准許金獅、國泰的申請,惟英國CAA認為當時的載客需求較低,而國泰採用的波音747機種也不適合該航線,遂決定只向金獅發牌,即連同原有的英航在內只批准兩條航線來往香港及倫敦,引發本港社會極大迴響,被拒的國泰及力加亦向英國提出上訴。
英大臣函鐵娘子保港英關係
當年掌權的英國貿易大臣John Nott曾在1980年6月以書面向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解釋對航權上訴的裁決,表明港府曾要求他指令CAA基於「政治理由」發牌予國泰(To give a licence to CPA for political reasons based on wider Hong Kong/UK relations),他也認為拒絕向國泰發牌,會破壞港英之間的政治及貿易關係;但有國會議員質疑他干預民航部門運作。
英方其後容許英航、金獅、國泰及力加航空,同飛倫敦往來香港航線,但香港ATLA繼續拒絕力加申請,最終只有三間公司准飛此航線;而力加航空在1982年因陷財困宣布清盤,金獅在營辦港英航線後首年已見虧損。另外,當時的國泰主要由太古集團持有,而英航也擁國泰15%股權。
重訂雙邊民航協議保97過渡
文件又披露,當年外界對香港的空運牌照局裁決不得上訴有意見;英方曾討論重整發牌機制,但認為除非當局取消對英航的豁免權(即英航始發於香港至他國的航班,毋須向港方申請),否則不會獲香港行政局同意。英方在1985年又指要解決上述兩大問題,並要重新簽訂英國、香港與其他地區的雙邊民航協議(ASAs),以確保航權問題在1997年順利過渡。
前民航處長樂鞏南指出,當時英國政府為能令航權問題順利過渡,早在70年代尾、80年代初改制,即使倫敦往香港屬「內陸航線」,仍要求航空公司分別向港英雙方申請,才會出現兩方決定有異的局面。
「若不發牌 坐英航不買果醬」
同為前民航處長的林宇光指出,當年航權風波引發社會爭議,立法局議員鄧蓮如曾質疑英方拒絕發牌予國泰的決定,更有民航處高層直言:「若英國不批牌予國泰,我坐英航時,連果醬也不買一瓶。」
明報記者
李柱銘:中國未現代化 已欲拉下港
譚耀宗:香港角色減弱 須努力貢獻
【明報專訊】鄧小平當年稱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是為了中國現代化的需要,究竟香港是否有推動中國現代化的角色?兩名前基本法草委均認為香港在此角色仍在,但有不同看法。民主黨李柱銘認為,鄧小平構思的一國兩制,本是以香港作為中國開放火車頭,但現在50年不夠,中國在法治、人權等方面還未及發達國家水平,已經想拉香港下來。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說,香港對中國現代化的角色已在減弱,必須要再努力,在金融、法治方面對中國作出貢獻。
李柱銘說,現時的中央領導人背離了鄧小平的構思,香港的「一國兩制」已出現改變,「鄧小平80年代初將中國開放給外國投資者,是想走資本主義制度,他睇住香港好,有繁榮安定,有法治清廉,想香港好似火車頭帶中國上去。我想鄧小平認為中國沒50年也追不到(發達國家水平),所以不想拉香港下來」。
李:現領導人背離鄧構思
他說,中國現在仍未及發達國家水平,特別是法治未現代化,「將香港拉下來,雖然容易統治,但對中國不好。你都未做到現代化,為何要大力打擊香港核心價值?」他又批評特區政府沒有守住核心價值。
譚:港倘續亂 對國家作用減
不過,譚耀宗認為鄧小平眼中香港的角色,是在投資、融資、技術引進等方面,「香港法律制度純熟,給予人家信心,亦有很多有國際經驗的人才」。
他稱,隨着中國發展,香港對國家的作用已減少,若繼續搞亂,香港對國家作用不大,「中國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是因為覺得這方式對香港和大陸都有好處,可以去保持……現在擔心(一國兩制改變)是沒用的,香港人自己要去努力」。他估計,中國即使維持相對穩定,但要在2047年追上美國,仍然很困難。
密件揭中英談判小故事
【明報專訊】‧文件教英官痰罐文化
英國密檔中,包括戴卓爾夫人組團到北京簽署聯合聲明前,內部多份讓英方代表團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和習俗的文件,提到中國人當年喜歡放痰罐及吐痰,並指這有如西方人在手巾中呻鼻涕一樣自然。
餐桌禮儀方面,文件稱中國宴會桌上會放三隻酒杯,分別飲茅台、紅酒和白酒,其中形容茅台「辛辣及油性(tart and oily)」,形容很多中國人喜歡喝酒,酒量強如「海量」者受歡迎,提醒代表團不應拒絕中國人乾杯要求,但不一定要飲盡杯裏的酒;另提醒不要拒絕別人夾來的餸菜,但可以把不喜歡吃的留在碟上。
‧見面禮送字典成語書
外交場合少不免送禮,1984年時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與戴卓爾夫人見面,便送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的中文版,以及一本中英字典,說是代表中英雙方愈來愈有共同語言,戴卓爾夫人即說會珍惜這份禮物。
戴卓爾夫人重視與中國領導人溝通,文件顯示她曾要求時任香港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給她一本中國成語字典,以便了解中國成語的解釋,鍾士元其後便送了一本給她。
‧英反對包玉剛出席簽署儀式
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的出席者名單,原來有段小插曲。已故世界船王、前香港首富包玉剛曾向英方提出希望出席,英國內部持反對意見,擔心公眾以為包玉剛在談判中具重要角色,惟戴卓爾夫人表明無法阻止包玉剛,因為他一定能找到方法出席。結果包玉剛如戴卓爾夫人所料,出席了簽署儀式。
戴卓爾夫人在11月9日給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信稱,只能確保包玉剛只是其中一名獲邀的嘉賓,希望讓包玉剛在人群中顯得不起眼,在11月14日又指示要表明包玉剛不是英方嘉賓。
英擬藉簽聲明擴通商
【明報專訊】根據英國解密文件,可見在1984年中英達成交回香港的共識後,兩地都急於盡快做生意。英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在1984年到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前,英國政府內部曾討論,簽署聲明之時是否帶同商界團同行前往招商,但時任首相顧問柯利達爵士(Percy Cradock)及時任港督尤德均直言進諫,指這做法可能引起外界認為英國為商業利益才與中國達成香港前途協議。戴卓爾夫人最終否決商界團同行的構思。
鐵娘子擬帶招商團遭反對
柯利達當年11月9日去信首相府反對該建議,指戴卓爾夫人訪京目的是簽署聯合聲明,應避免令人覺得英國為了在中國的商業利益,而忽略香港利益。尤德亦在11月16日去信,指應避免營造出一種印象,即英國政府與中國就香港前途達成協議,背後原因是為了推動英國的商業及經濟利益。
由Lord David Young領導的10人商界代表團終改在翌年2月27日至3月13日訪華,與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副總理李鵬及多名官員會面,尋找商機。
多份解密文件顯示,英國在簽署聯合聲明前後,內部多番討論要藉此機會擴展中英貿易,甚至提出放寬武器禁售、提倡核能合作等。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在翌年2月1日對首相府發信,提議放寬對中國的潛艇設備禁售,又指中國海軍對英國的魚雷、潛望鏡等設備感興趣。
揭核電計劃曾遇波折
Young提交的訪華報告揭示中國急於尋找外國支援,提出由於電力嚴重短缺,急須在海岸興建一系列煤電廠,並希望英方支援鋼鐵工業、鐵路交通等現代化項目,特別提出希望英國公司以較低的價格入標,以及希望英國對中國提供低息貸款。
另外,中電和內地合作進行廣東核電廠計劃,曾在1984年遇阻滯,原來因為Exxon持有中電主要發電廠六成股權,不滿中電購入廣東核電損害其投資,幾乎令中電和內地的合作告吹,最終中電和Exxon達成共識解決,翌年與內地成立中核投公司。
80年代飛倫敦相當一月薪金
【明報專訊】1980年英國金獅及國泰航空取得往來倫敦至香港航權後,打破英航壟斷,亦掀起一陣割價戰。據當年報道,英航為迎戰曾推出特惠機票,單程往倫敦約1000港元,被譽為「航空史上往英最低」票價,較原價低近四至五成(約1666至2000元),但票價仍然高昂,縱使國泰一般1661元飛倫敦機票,已達當年不少人1個月工資(當年工資中位數為1000至2000元)。
當年報章報道顯示,在1980年7月,國泰首航倫敦的機票售價最低為1661元(只限周一至周四),旺季票價達2244元不等。
任職旅業近30年的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指出,當年即使開發了新航線,前往英國等歐洲地區的遊客,通常都「非富則貴」,亦以公幹或留學生為主,當年一般人去旅行如去東南亞已是「好大陣仗」。
鄧小平穩航權 間接促成港龍
另一份1982年11月的文件披露,英方曾不滿內地往來香港航線幾乎由中國獨攬,前民航處長林光宇指出,由於國泰亦屬英資,當年鄧小平曾促包玉剛、曹光彪等人成立本地航空公司以穩住航權,導致在1985年出現了港龍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