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0, 2016

神舟11號與天宮2號成功對接 中國加快以自主路線鞏固航天大國地位

日美擔心中國未來太空實力

2016/02/26
        美國和日本等決定將國際太空站(ISS)的使用時間較原計劃延長4年,推後到2024年。做出這一決定的背景是日美相關人士擔心中國正在穩步推進自主航天計劃,很可能成為唯一擁有載人太空站的國家。

       國際太空站于1998年開始建設,目前參與運行的有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及歐洲各國等共計15個國家。日本此前已向國際太空站投入約8900億日元的資金,並在實驗艙「希望號」實施了多項科學實驗。

        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對參加國際太空站提出批評的聲音,認為「未能得到與鉅額投資相匹配的成果」,但日美兩國2015年12月22日就國際太空站繼續運轉至 2024年達成了協議。在運送太空人往返地球和太空的火箭等方面擁有出色業績的俄羅斯,以及在國際太空站安裝的機器臂等特殊領域擁有出眾技術的加拿大也同 意延長國際太空站的運轉期限。

         實際上,此次日美等決定延長國際太空站運轉的背後有一個「重要人物」。這就是中國。

   歐洲太空人開始學習中文?

       1970年成功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的中國借鑒蘇聯、俄羅斯提供的技術,推行航天計劃,2003年首次發射了載人飛船「神州」,2007年發射了月球探測衛星,2010年發射了中國版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北斗」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長征2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10號飛船發射成功(2013年6月11日,中國酒泉,xinhua-kyodo)
        如果順利的話,中國最早將於2018年發射自主開發的載人太空站「天宮」的核心艙,然後將陸續追加發射的艙體組合起來,預計最早將於2020年投入運轉。 據稱最終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還有意接納其他國家的太空人,使其與外國的實驗設施實現對接,可謂是真正的「中國版國際太空站」。也有消息稱,鑒於這一 點,「德國已開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此外歐洲航天局(ESA)的太空人也開始學習中文」(日本的航天相關人士)。

       如果日美在2020年停止使用國際太空站,那麼就會變成只有中國擁有載人太空站的狀態。那樣的話,關注太空開發的眾多國家就會接近中國,以中國為核心的亞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太空版可能會就此誕生。還有可能形成一種循環,即不僅僅會增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歐洲等國的軍事技術也會流入中國並被複 製,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在航天方面的實力。

        目前,主要國家的安全保障體制嚴重依賴太空中探測導彈發射的監控衛星、偵察衛星和通信衛星等,沒有這些太空裝備,將無法開展軍事作戰。如果今後大國之間發 生軍事衝突,雙方肯定會一開戰就相互摧毀對方的太空設施。因此,美國和日本會極力避免中國從他國吸收技術,來加強有事時的太空作戰能力。

       二戰後開始起步的太空開發從一開始就與安全保障有著剪也剪不斷的關係。美蘇在推進民用火箭開發的同時,還一直不斷提高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以及可讓導彈彈頭再次突入大氣層的技術。想要偵察競爭對手的動機是美蘇發射人造衛星的強大動力。

    日本最近才考慮將太空開發用於安保

        另一方面,日本在二戰後被佔領,社會逐漸脫離軍事化,太空開發長期以來只是用於民生領域,用於安保領域是在2015年1月日本政府出台「第三次宇宙基本計 劃」以後,實際上也就是最近才剛剛開始。自衛隊出身、作為首位太空人在太空站滯留的油井龜美也最近在日本成為話題焦點,但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軍人出身 的太空人並不罕見,從全球性角度來看,日本太空人成為話題只是個特例。

        延長國際太空站的運轉時間並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界的話題,也並非只是「附和美國」的外交問題。從根底上説,將與日本的安全保障密切相關,是一場圍繞21世紀軍事霸權的大國間的激烈拼爭。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高坂哲郎

神舟11號與天宮2號成功對接

2016/10/19
成功從神舟11號轉移到天宮2號的兩名太空人正在敬禮(10月19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Xinhua-Kyodo)

  據新華社10月19日報導,中國政府于17日發射「神舟11號」載人航天飛船與9月發射的「天宮2號」太空實驗室成 功完成對接。兩名太空人已進入天宮2號,並將在這裡滯留30天。中國計劃在2020年左右建成自主太空站,太空人將為此進行相關實驗。這是中國第3次成功 完成載人太空交會對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報導

中國加快以自主路線鞏固航天大國地位

2016/10/18
       中國政府正在加速推進自主開展的航天事業。10月17日成功發射了載人飛船「神舟11號」,此外還相繼運轉了加密通信的實驗衛星和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這些 項目均宣稱憑藉自主開發的技術實現了「世界首次」和「世界最大」等。中國在與日美歐的國際合作劃清界限的同時,正逐步鞏固自身的航天大國地位。

神舟11號搭載的中國太空人(10月17日,xinhua-kyodo)

       神舟11號將於10月19日與9月份發射的太空實驗室「天宮2號」交會對接。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的兩位太空人將在太空站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實驗,為計劃2020年前後投入使用的自主太空站積累技術和經驗。

       目前正在運轉的太空站有日美俄等15個國家共同運轉的國際太空站(ISS)。不過,中國沒有加入相關合作。中國航天開發當局的幹部稱,神舟11號等載人航天飛行全部憑藉自己的力量完成。強調了堅持走自主路線的想法。

       中國從設想可能與美蘇爆發核戰爭的1960年代開始正式推進航天事業,因此一直以自主開發為基本方針。直到如今這一方針也沒有改變,且接連公佈著自主舉措。

       中國在8月發射了旨在實現量子加密通信的實驗衛星「墨子號」。量子加密通信是利用光的粒子性質的技術,信息被第三方竊取的話會留下痕跡,因此據稱理論上無法被竊取。

       採用該技術的衛星發射為世界首例。對此,日本專家分析稱,「中國設想在全球範圍構築量子加密通信網路」。似乎打算用於軍事領域。

       中國還計劃在11月發射「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據稱目的是確立利用脈衝星這一特殊天體發出的X射線信號確認宇宙飛船位置的技術。2012年底開始運行的自主開發人造衛星定位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計劃在2020年覆蓋全球。

       中國還積極致力於宇宙本身的研究。9月開始在西南部的貴州省啟用直徑500米的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將在該基地觀測來自天體的電磁波,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地球以外的生命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北京 山田周平

中國在為自主太空站積累技術經驗

2016/10/17
       中國政府10月17日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11號」,發射升空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將與9月份發射的太空實驗室「天宮2號」對接,兩名太空人預 定在軌停留約1個月時間開展各項實驗。此次發射的目的是面向計劃2020年前後投入使用的中國自主推進的太空站建設,積累太空活動方面的經驗。

「神舟11號」載人飛船內的太空人(中國中央電視臺直播畫面截圖,kyodo)

       神舟11號於10月17日上午7點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由「長征2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準確進入與天宮2號對接的近400公里高度的軌道。

       此次是中國第六次實施載人航天飛行,第三次實施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神舟11號將在2天內與天宮2號對接,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的兩名太空人進駐天宮2號開展實驗任務。

       兩位太空人將在太空工作、生活33天然後返回地球,這將超過「神舟10號」2013年6月創下的15天的紀錄,將創造中國載人航天在軌飛行時間的新紀錄。

       中國計劃2018年前後建設自主的太空站,從2020年前後開始投入使用。計劃通過神舟11號來積累穩定運輸太空人和物資的技術以及長期滯留對太空人身體狀況的影響等運營太空站所不可或缺的經驗技術。

       習近平領導層提出到2030年成為與美俄並肩的航天強國的構想,正在舉全國之力推進航天開發。10月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 揮中心觀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發射實況,正在印度訪問的習近平發來賀電稱:「希望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新局面,使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 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山田周平

中國宣佈成功發射神舟11號載人飛船

2016/10/17
       北京時間10月17日上午7時30分,中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自治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神 舟11號已經進入預定軌道,負責發射任務的中國航天當局人士宣佈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11號飛船將在2天內與9月發射升空的「天宮2號」無人太空實驗室 進行對接實驗,太空人將在太空停留約30天。

搭載「神舟11號」載人飛船的「長征2F」火箭被發射升空的瞬間(17日上午,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xinhua-kyodo)

       習近平領導層提出中國到2030年要成為與美俄並肩的航天強國。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一環,計劃到2020年完成建設獨自的太空站。如果本次任務進展順利,今後的計劃也可能加速。

       神舟11號載人飛船搭載了景海鵬、陳冬2名中國太空人。天宮2號正在距地393公里的軌道上運行。如果交會對接成功,2人將在實驗室內進行各項科學實驗,預定在約30天后返回地球。本次飛天將創造中國太空人在軌停留最長時間記錄。

       KYODO

移民火星不遠了?

2016/09/30
       在美國,新興企業的太空業務愈發活躍。著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擔任首席執行官(CEO)的SpaceX公司9月27日公佈了低成本的行星間運輸服務的具體方案。亞馬遜公司CEO傑夫·貝佐斯 (Jeffrey Bezos)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也計劃未來開展太空大規模運輸業務。新興企業正陸續進入太空旅行、建築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預計太空開發業務將在美國新興企業的主導下推進。

介紹開發中的載人宇宙飛船的SpaceX 首席執行官 埃隆·馬斯克(9月27日,墨西哥,AP)

        SpaceX是一家使一次性火箭的重覆利用成為可能的企業。該企業于2002年成立,以低價火箭為武器在商業衛星市場上握有很高的市佔率。

       SpaceX公佈的計劃為力爭未來將目前人均約1萬億日元的火星移民費用降低至2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1.91萬元)左右。將通過連續 再利用大型火箭、使用能夠搭載100人以上的太空飛船往返連續運輸等舉措來降低運輸成本。火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而且還有水,與月亮一樣成為人類最有希望 移民的星球。

       SpaceX除了運輸人員和材料外,還摸索開展太空研究材料的運輸和回收業務。藍色起源公司的高管表示「研究用貨物運輸的規模較小,但是將成為長期持續的 重要收入來源」。英國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率領的美國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除了太空旅行外,還計劃將研究用貨物的運輸作為業務支柱之一。

        美國製藥巨頭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正在強化在太空使用小白鼠等進行實驗的醫藥品的開發。向太空運輸研究材料的需求很可能出現增強。

        向太空運輸人員和材料的業務成為太空開發的基礎設施。如果太空運輸的質量和成本得以降低,太空業務的波及面將出現擴大。

       建築便是其中之一。如果今後太空旅行不斷增加,則需在月球和火星表面使砂礫等固化,建造建築物。在國際太空太空站設置3D列印機、受託製造備用物品的Made In Space首席技術官傑森·鄧恩表示:「早晚涉足太空的建築業務」。

       由大型酒店創始人創辦的畢格羅宇航公司開發出了可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的「太空酒店」。從6月開始與國際太空太空站接軌投入使用。力爭今後實現商業化。

       也有初創企業提出像「加油站」一樣為往來的太空飛船補充燃料的計劃。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等出資的行星資源公司正在討論將從小行星等開採來的水等進行分解,作為燃料進行銷售。

       關於地球周圍的太空開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為核心主體從資金方面為民間企業提供了援助。除了馬斯克及貝佐斯等大型IT(信息技術)企業的 創始人之外,出身美國航空航天局等的創業者也開始崛起,在原本政府機關主導的太空開發領域,正打開新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兼松雄一郎 瓜達拉哈拉

中國在自主「太空基地」的路上前進

2016/09/18
中國在自主建設宇宙太空站的方向上前進,中國的新一代太空實驗室「天宮2號」成功進入軌道。中國計劃10月發射載人宇宙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和太空人長期停留等試驗。宇宙太空站力爭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希望鞏固僅次於美俄的太空大國地位。

  天宮2號於9月15日下午10點4分,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2號F」火箭發射。16日之前按計劃進入高度近400公里的軌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月15日晚「長征2號F」發射瞬間 (xinhua-kyodo)
天宮2號長10.4米,直徑3.35米,重8.6噸,將成為利用2年的壽命進行各种太空試驗的基地。首先10月中旬以後與載有2名太空人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11號」交會對接。太空人將在天宮2號停留約1個月,進行材料和生命科學等14項試驗。

  在2017年4月之前,中國將發射首艘太空補給船「天舟1號」,啟動向天宮2號補給燃料的試驗,逐步驗證宇航員長期停留的宇宙太空站的建設和運營不可或缺的技術。

  中國2011年發射了「天宮1號」,隨後曾2次成功實現載人交會對接。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表示,天宮2號已經發展為能進行更尖端試驗的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中國領導層對太空開發持積極態度,提出在2030年之前成為與美國和俄羅斯並駕齊驅的「宇宙強國」的構想。在載人太空飛行領域,通過神舟11號進行了6次,2013年12月使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進行了地質調查。

  這些均取得成功的,除了美俄之外只有中國。宇宙太空站將在2018年前後啟動建設,2022年前後建成。此外,還發佈了帶回月球表面土壤的探測器,並計劃進行火星探測。

  不過,在日本和美國,強烈擔憂中國的太空開發構成安全保障上的威脅。日美等國運營的國際太空站(ISS)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隨後將處於中國壟斷載人宇宙太空站的狀態。火箭和宇宙飛船的誘導技術可以用於彈道導彈的開發。

  據新華社報導,武平在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天宮2號的發射邀請了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歐洲航天局(ESA)等的代表。對國際合作顯示出積極姿態,但並未提及與日美的合作。

  發射天宮2號的15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國媒體大張旗鼓報導了發射的成功,似乎還希望借此弘揚國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