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4, 2016

泰國失去「穩定支柱」


泰國失去「穩定支柱」

2016/10/14
       此前在療養疾病的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瑪九世)10月13日在首都曼谷去世,享年88歲。蒲美蓬在位70年零4個月,在世界現任國家元首中在位時間最長。得到國民的巨大 支持和尊敬,時而直接干預政治混亂,平息事態,作為泰國社會的穩定支柱發揮了存在感。

2006年在位60週年時的泰國國王蒲美蓬與妻子(REUTERS-KYODO)
蒲美蓬借助絕對的權威,在泰國起到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由於前總理戴克辛派和反對派根深蒂固的政治對立,2014年泰國再次發生軍事政 變,在起主導作用的臨時總理巴育領導的軍政府執政期間,國內改革取得進展。在此背景下蒲美蓬去世,是將促進國民的團結?還是將加劇混亂呢?

  在整整70年前的1946年,蒲美蓬以18歲弱冠之年即位的經歷顯示出當時泰國國王地位的脆弱。

 1782年結束內亂的查庫裏將軍自稱「拉瑪1世」,這是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的起源。國王作為絕對君主君臨天下,但以1932年的立憲革命為轉捩點,存在 感有所下降。蒲美蓬國王的哥哥、阿南達•馬希多爾(Ananda Mahidol)國王(拉瑪8世)在宮殿的寢宮內被槍擊中額頭,結束了20歲的生涯。此事被視為泰國現代史最大的謎團,其背景有可能是戰後混亂期的權力鬥 爭。隨後即位的蒲美蓬國王應該慎重揣測了與政治的關係。

     開始抬高這位年輕而又謹慎的國王的是1960年前後掌握政權的軍方出身的沙立總理。在東南亞政治狀況日趨混亂的背景下,沙立提倡「泰國式民主主義就是以國王為元首的民主主義」,致力於恢復已經弱化的國王和王室的威信。

   與此同時,國王也積極接受了軍方的想法,利用國王作為國家統一的象徵。通過駕臨地方與國民進行交流,同時向很多地區開發投入資金。加上親自演奏薩克斯、在帆船國際大賽上大顯身手等形象,被國民熱狂地接受。在泰國的家庭和企業裏,懸掛國王的照片和肖像畫成為理所當然。

   雖有權力但缺乏權威的軍方和與之相反的國王的齊心協力阻止了東西方冷戰局面下共産主義勢力的發展,建立了如今「泰國王國」的骨架。

   不久,國王的凝聚力開始淩駕於軍隊之上。在軍隊向要求民主化的群眾開炮、導致大量死傷者的1973年的「10月14日事件」以及1992年的「5月暴行」中,蒲美蓬命令政權下臺以平息事態,將這一卡里斯瑪(Charisma,超凡領袖型)角色變得更加穩固。

1992年5月蒲美蓬(右側)在當時的首相與在野黨之間的爭奪中進行仲裁(泰國王室提供,kyodo)

       泰國過去發生的19次軍事政變,能否獲得國王的事後承認成為軍事政變成敗的分界點。造成眾多國民傷亡的1973年的「10月14日事件」、以及92年的「5月暴動」,蒲美蓬命令政權下臺以平息事態,確立了自身的超凡領袖地位。

      而問題在於壓倒性的權威集中於國王個人身上。即使其他人繼承王位,也無法輕易繼承到權威和尊敬。蒲美蓬的去世意味著在泰國面臨困境時國民依賴的「穩定支柱」消失了。

       近年來的泰國的穩定局面出現動搖。2001年~2006年擔任總理的他信以「國家的首席執行官(CEO)」自居,受到了國民的歡迎。但是有時他信會試圖扮演與國王並居的「國民之父」的角色,遭到了對國王不敬的批評。
       在06年的軍事政變中下臺的他信認為國王的諮詢機構樞密院主席布勒姆(前陸軍司令官、前總理)是幕後主使。他信逃往國外後繼續發揮影響力,力爭實現復權的 他信的支持者與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很深,招致了2014年5月軍方再次發動軍事政變打倒戴克辛派政權的事態發生。

        對於造成眾多國民傷亡的他信與軍方兩派的街頭遊行,健康狀況不佳的蒲美蓬國王並未出面裁定。在他信強烈的個性面前,蒲美蓬沒能看到國民們消除分裂便與世長辭。

       泰國希望在前陸軍司令官、臨時總理巴育的帶領下,通過拆除國內對立萌芽的改革、制定新憲法和選舉儘早恢復民政。而在這個過渡期,蒲美蓬去世。泰國無法依賴超越世俗的超凡領袖,只能基於全體國民的意見來解決困難,泰國將迎來摸索新的國家模式的時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副部長 高橋 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