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5, 2013

國民黨最後的美國諍友----阿爾伯特·魏德邁

國民黨最後的美國諍友----阿爾伯特·魏德邁



阿爾伯特·科蒂·魏德邁(Albert Coady Wedemeyer,1897年7月9日-1989年12月17日),美國軍人。二次世界大戰時於東亞服役,於1944年底接任史迪威為盟軍中國戰區參謀 長,及駐中國美軍指揮官;至1946年3月卸任。1947年再奉命為特使到中國調查。在冷戰期間,魏德邁是柏林空運的主要支持者。

在我國廣大地區,十三億人民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到耄耋老人,都知道一個規則,那就是走路的時候靠右走,但是人們不知道這個規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在 我國數千年來行人及路上交通工具都是靠左行走的,現在靠右走的規則是在一九四六年元旦在全國開始實施的。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靠右走」仍是海峽兩岸中國 人一體遵行的交通規則,這一規則改變了數十億中國人的數千年的生活習慣,而這一規則的推出卻是因為一個美國人的一個建議。

在抗戰時期,數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遵從的靠左行的習慣卻造成了不少意外。因為在中國戰區所使用的車輛絕大多數是美制的汽車及卡車,其設計是靠右行駛,與英 制的車輛不同。時任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兼戰區參謀長的魏德邁向蔣介石建議,人車改為靠右行走。蔣氏立即接受此一建議,並打算在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區內立刻 實施。魏氏建議給予數月緩衝期,並大力宣導。此一改變因影響英產汽車在華市場,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爵士甚至指使若干中文報紙為文攻訐,並要求蔣介石重新考慮,收回成命。此 一新的規定於一九四六年元旦在全國開始實施,過程順利,未發生任何意外。

魏德邁何許人也?提到他,就不能不提中國遠征軍,提到中國遠征軍就不能不提抗戰。然而在今天的中國大陸,由於中共的歪曲和掩蓋歷史真相,有多少人還知道中國遠征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史迪威任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指揮盟軍抗擊日軍入侵緬甸。但是由於他器量狹窄偏私,個性尖酸刻薄,與 人難以相處,高傲自負,剛愎自用,一心想在緬印建功立業,不顧中國的抗戰實際情況,以美國對中國的援助為要挾,逼迫中國政府派出更多的兵力幫他收復緬甸。 但是當時國民政府的重點是國內抗戰和滇緬公路的安全,即使從整個東南亞戰局來看,中國的抗戰也應該是重點,是中國拖住了日本一百多萬軍隊。一旦中國戰敗投 降,那日本的一百多萬軍隊就能騰出手來對付美國了,那時整個太平洋的戰爭格局將發生逆轉。而且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更大的威脅,那就是一旦中國投降,那中國的 人力和物力資源都將為日本所利用,那樣日軍就不僅僅是一百多萬軍隊了,日本將會組建上千萬人的軍隊來實施它征服世界的野心,而一旦中國不能堅持下去,這種 可能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事實!由於史迪威的指揮不當,使我國損失了三個精銳軍。被迫抽調精銳部隊入緬作戰從而造成國內防衛力量的薄弱,使得我國的抗戰險 象環生,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國民政府堅持要求撤換史迪威,1944年10月19日史迪威被召回,由魏德邁取而代之。

魏德邁於10月27日夜晚接到馬歇爾的電訊,10月29日,魏德邁被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蔣介石任命為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10月30日,魏德邁率隨員 自新德里飛越駝峰抵達昆明,在當地停留一宵,次日飛抵重慶。11月1日,魏德邁由赫爾利陪同晉謁蔣介石。魏德邁同時發現,史迪威對於其接任該注意之事項並 無任何留言或交代。抵達重慶之後,魏德邁發現當時中國的情形相當不樂觀,西南之戰況尤其危急。魏氏在11月10日致參謀總長馬歇爾的電報中表示:「毫無疑 問目前中國的情況是嚴重的,而且在繼續惡化。桂林事實上已被包圍,柳州的陷落也在旦夕;而中國人的毫無組織,與計劃的沒有章法則更是出人意表。」

事實上,在魏德邁拍發此一電報的前一天,桂林已經被日軍攻下,柳州則在11日陷落。貴陽之情況亦甚危急,如果貴陽失守,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則是作為美軍空軍 基地以及援華空運唯一的終點昆明以及陪都重慶本身。魏德邁擔心一旦昆明失守,不僅危及重慶,更可能造成中國政治及軍事上的崩解。魏德邁獲得蔣介石的同意, 將曾受美軍訓練及裝備,目前在緬甸作戰的五師國軍中的兩師調回,並由參謀總長何應欽馳赴貴陽,指揮援軍反攻,貴州戰局才穩定下來。

魏德邁擔任此職至1946年3月為止。在任內魏德邁協助國民政府抗日,尤其在對國民革命軍在訓練、後勤及裝備的提升有顯著貢獻。日本投降後的受降、接收等 問題亦由魏德邁協調。

魏德邁將軍敦厚、謙遜、重情義而又正直敢言,從他所作所為種都能體現出他高尚的人格。

在其於1958年出版,極獲好評的回憶錄《魏德邁報告》一書中,魏德邁對目睹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艱苦奮鬥的情形,說出了他的感受:

我開始領會到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驚人的堅忍與耐力,絕非如史迪威及他那些記者朋友所描述的不願作戰。法國在德國發動攻擊之後六個星期即告屈膝,而 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七年後,中國在一九四四年仍在苦撐。當我對局勢瞭解更多,我認知到中國悲劇的一部份,是我們美國人對中國在一九四一年之前為遏阻日本而 作的自我犧牲,大部份時間皆表現漠不關心。

魏德邁將軍以其公正的心態來看待中國政府的抗戰,對於我們現今中國大陸依然被中共歪曲的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的謊言所矇蔽的人民,不能不說是一個警醒。

對於蔣介石當時所面臨的困境,魏德邁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他說:

蔣一直是四面作戰:對抗日本;對抗以中共為代表的蘇俄;對抗以前軍閥或半獨立省份文武官員所代表的離心勢力;對抗「西方帝國主義者」,尤其是英國。美國人 大部份的時間不是拒絕承認蔣介石所面臨的困難,就是對中國戰後的命運毫不關心。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確定中國必須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積極的角色」,而不管她的 精疲力盡及其人民的慘重犧牲與苦難。當我奉派前往中國戰區,軍部給我的指令中所使用的就是這些字眼。

對於蔣介石的個性及領導風格,魏德邁曾做過相當透徹的分析:

在我與蔣介石兩年的相處中,我確信他是一位正直無私的領袖,對其人民的福祉極為關切,並渴望建立符合孫中山理念的憲政體制政府。在我看來,蔣介石最大的弱 點是他對朋友及舊屬的忠誠。在他那群僚屬中,有些既腐敗又無能的人。如果他不能接受勸告而去掉他們,中國局勢將會變成怎樣實在難以臆測。我曾告訴他,他的 僚屬中很多極為腐敗無能,這些人一日不去,則其為人民所構想的良好計劃將永遠不能實現。因為這些人使他無法接觸到不少中國最愛國能幹的人才並獲得他們的支持。我承認蔣在政治方面極 為機敏,有合理的思考力與堅強的個性。但他卻被儒家強調忠於家人朋友的哲學所限。他不願捨棄他周圍那些黨同伐異的人,因此疏離了不少中國最好最能幹的人 才。

正直無私和忠誠,對待孫中山先生和舊屬的忠誠,這是他給蔣介石的評價,我想蔣介石在天有靈,能聽到這樣的評價一定會感到欣慰的。蔣介石一生北伐、剿匪、抗 倭、戡亂,保衛建設台灣,有大功於民族。1972年,他曾一度陷入昏迷,可是他在昏迷中仍然喃喃自語、念念不忘「光復大陸,解救同胞」,拳拳報國之心,唯 天日可表,而中共對蔣先生的歪曲事實的妖魔化宣傳足顯中共的邪惡本質。

魏德邁對共產主義的本質,尤其是共產黨人在中國的意圖有極深刻的認識,而美國一群以費正清為首的天真“自由派”共產主義者以浪漫情懷和完美主義把瘋狂的把中國 賣給中共時,魏德邁將軍的所作所為實在讓人敬佩。他承認:「我也像馬歇爾一樣,曾受惑於史迪威的報告。但經驗使我對共產主義的威脅能有所警惕。」在重慶期 間,毛澤東與周恩來二人曾在魏德邁的寓所中與其辯論共產主義的本質與手段。追憶這一次談話,魏德邁寫道:我常聽說他們〔毛、周〕不是真正的馬克斯主義者, 而只是對中國人福祉關心的農民改革者。但是這一次非正式的歷史性會面卻拆穿了這些在美國被廣泛傳播的報告根本就是謊言。繼者根據魏德邁自己的說法,抗戰期間,毛、周曾一度邀請他指揮共軍,但 遭其以「身為戰區〔美軍〕指揮官,指令要求其支持國民政府」而婉拒;但當共區發生嚴重疫病,他曾運送十一噸醫藥用品救急,在這個時候,他把政見放到一邊以 正直的心態來對待「敵人」,高風亮節著實令人欽佩。

魏德邁曾勸請蔣介石親自接受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呈遞降書,蔣則希望魏德邁代其受降,為魏氏婉拒。魏德邁並表示:「中國遭受敵人蹂躪八年,犧牲數百 萬生命,沒有任何外國代表該在中國戰區之內受降。」蔣氏乃任命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受降代表,曾任魏氏參謀長之麥克羅少將則代表美國。魏德邁並宣佈:中國戰 區內一切受降事宜均由中國代表負責執行,美方運輸機決協助運輸中國官員及軍隊前往目的地。作為帶領中國人民艱難苦撐抗戰八年的領袖,蔣介石是接受日本投降 最合適的人選,正如魏德邁將軍所說的,沒有任何外國代表應該在中國戰區內受降,而破壞抗戰的中共在抗戰中消極避戰,抗戰勝利以後卻跳出來接收日本的投降, 其行徑簡直無恥之極。

1946年3月魏德邁返回美國,臨行前獲贈青天白日勳章。當時美國政府原來計劃由魏德邁接替赫爾利之空缺任美國駐華大使,後因中共大力反對而作罷。79年 中美建交以後中共多次邀請魏德邁將軍,但是都遭到魏德邁的拒絕,他一個美國人卻對中共的真面目一直都有清醒的認識,真是難能可貴。也許有人會想如果當年是 由魏德邁將軍擔任駐華大使,也許國民政府就不會失敗,中國人民也不會被中共所奴役,也不會有三年大饑荒,也不會有文化大革命,也不會有六四屠殺學生,也不會有對法輪功的瘋狂迫害和鎮壓了。但 是歷史不能假設,雖然魏德邁將軍沒有能夠力挽狂瀾,但是未來的中國人一定會銘記他在抗戰中和抗戰後為中國所做的貢獻,謹以此文獻給魏德邁將軍和所有曾經幫 助過中國的外國友人們!
一九四七年,魏德邁又奉杜魯門之命來華實地調查,可惜其援華建議並未為國務卿馬歇爾所接受,報告亦遭壓制。 在國共內戰的大悲劇中,魏氏的確曾真心誠意地為國民黨政府盡一份心力,可惜當時若干主客觀因素匯聚而成 的歷史洪流非其個人所能抗拒。國民黨在內戰中的失敗,固然是蔣中正個人生涯中最大的悲 劇,也是魏德邁一生中極大的憾事。


作為中華民國的最後一位盟友,他的尸骨長埋此 處,愿主讓他的靈魂永得安息!阿門!
WEDEMEYER, ELIZABETH DADE
On Sunday, September 3, 2000, of Ft. Belvoir, VA. Beloved wife of the late General Albert C. Wedemeyer; mother of Albert D. and Robert D. Wedmeyer. Also survived by six grandchildren and 14 great grandchildren. Funeral service will be held at Ft. Myer Old Post Chapel at 3 p.m. on Thursday, September 21. Interment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In lieu of flowers, memorial contributions may be made to St. Peter's Episcopal Church, P.O. Box 387, Poolesville, MD 20837.